景華村8號別墅的會客廳之內,李國保、雷覺坤、張光文、馮敬堯、郭智權、陳誌勇、潘笛生等香江分會成員齊聚於此,等待著李建輝的到來。


    從眾人神色上可以看出心情內心有著不少的焦慮,相互交談的話語中更是反應出內心的顧慮和擔憂。


    針對是走是留,眾人也是意見不一,以李國保和潘笛生為首的年輕一代支持離開,全心全意開發南洋市場,尤其是馬來,將馬來作為東華會的根基和家。


    而以雷覺坤和陳誌勇為首的老一輩則不支持全麵離開,理由也不少,一是北方龐大的市場,二則是民族感情,三則是在香江的多年生活以及產業布局。


    在李建輝走進會客廳的時候,雙方任就到底是走是留爭論不休,而且理由都是為東華會香江分會有利。


    李建輝在東華會的絕對權威可不是說著玩的,爭論的眾人見到李建輝到來,都立即停了下來,並且紛紛起身向李建輝打招呼。


    ……


    在請大家落座之後,李建輝笑著說道:“這幾天我並不在香江,隻是通過電話了解一些情況,並不怎麽清除完整的局勢。


    也不知道出現了什麽問題,以至於我們不少成員迫切的想要全家轉移,離開這個生活了數十年的城市。


    國保哥,今天我們香江分會會員以及預備會員都聚在了這裏,你就詳細向大家說說與李桔深會麵的情況,以及你自己的想法。”


    李國保聽言將前兩天和李桔深在宜軒茶樓會麵交談的情況向眾人進行了說明,重點提及了李桔深代表北方高層轉告李建輝和東華會香江成員的意見。


    在談及自身意見時,李國保直言道:“這是北方在逼迫我們離開,且不提北方市場,就說香江,目前我們在多個行業處於主導地位,甚至在某些行業形成了壟斷。


    而這方麵北方是絕對不會願意看到的,一旦回歸之後,我們必然會成為被首要針對的對象。


    如果我們隻是想著做一個任人宰割普普通通的商人,那麽我們一直以香江為根基倒沒什麽,大不了到時候選擇退讓就是了。


    但是我們的目標是要自己掌控主動權,那麽我們一直常駐香江並不可取,也不利於我們將南洋市場打造成為我們堅實的後盾。


    我認為與其到時候被迫選擇離開,還不如趁著現在主動權在我們手裏,我們自行選擇離開。


    而且我們雖然進行轉移,但不意味著我們就放棄了在香江的產業布局,尤其是在涉及香江市民基本生活的產業。


    若非實在沒有辦法,我們就絕對不能夠放棄,比如東華移動通信、九龍巴士、香江電力、香江燃氣、香江自來水等企業,這在未來也將會是我們麵對北方的一個籌碼。”


    李建輝在李國保話音落下之後,並沒有立即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而是讓在場眾人都談談自己內心的想法。


    作為李建輝嶽父,也曾經為了民族和國家與外族侵略拚死戰鬥過的陳誌勇,內心顯然沒有要離開香江的打算。


    “我知道因為北方體製緣故,從小接受西方思想教育的青年一代,內心天然有著抵觸心裏,因此總認為自身的產業發展做大做強就會遭受北方針對打壓。


    國保是這樣,建輝也是這樣,甚至宗學同樣如此,都覺得一旦處於北方管轄之下,自身和家族就會遭受到針對和迫害。


    我不能夠說這樣的想法錯了,畢竟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你們的想法也是為了自身和家族的安全著想。


    但是既然我們依舊是以商業為主,我們就不能夠隻著眼於眼前,還要以長遠的目光來看待。


    北方擁有著十億人口市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不斷推進,市場規模將會直線提升。


    】


    因為北方政策的緣故,擁有香江身份和沒有香江身份將有著極大的區別,轉移出去之後,就意味著我們在北方市場將會失去先機,也無法享受一係列的優惠政策。


    而且我們在香江已經生活數十年,這就是大家的根,也是我們最後的退路。


    一旦我們轉移,那麽隻能夠一條路走到黑,將在沒有退路可言。”


    而顯然年輕一代並不認可陳誌勇這番話,道亨銀行董事局主席馮玉斌就出言反駁道:


    “陳叔,我知道你曾經為民族和國家付出很多,你很多戰友更是為此付出了生命,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你是絕對不會前往異國他鄉,這我能夠理解。


    但為了東華會和我們各自家族更好的未來,我們不得不選擇轉移。


    北方的風波已經持續將近一個月了,目前依舊沒有任何要停下來的意思。


    盡管現在依舊是將主要輿論放在日本資本上麵,但我們東華會會不會成為對方接下來的目標,誰也不清楚。


    北方有著十億人口市場我承認,但一個很多產業進不去,即使進去盈利也無法轉出的市場,對我們又有多少用。


    而且我們很難預料三十多年前的事件是否會重演,我們可不想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產業,某天說不是我們的就不是我們的了。


    我是支持國保哥想法的,與其留在香江處於不尷不尬的局麵,不如全力進入馬來,讓其真正成為我們的基本盤。


    我們東華會與其的關係,就應如同玫瑰財團與英倫,日本財團與日本,美國財團與美國。


    我們現在這樣腳踏多隻船,是永遠不可能有穩固的根基和靠山,就比如馬來,我們戶籍不在馬來,家族也不常駐馬來,馬來政府和馬來民眾憑什麽作為我們堅實後盾?


    至於陳叔所說的退路,自從我們東華會邁出那一步的時候,就早就沒有什麽退路可言,真到了陳叔說的程度,說不定最先清算我們各大家族的就是北方。”


    在這方麵,就是作為預備會員的陳宗學也反對自己父親陳誌勇的意見。


    更是直言不諱的說道:“爸,你們當初付出如此之多,然而得到的又是什麽?


    想想那些在反對侵略中的人員,又有多少現在連一塊碑都沒有,甚至一些連墳都被刨了。


    你再想想曾經的調景嶺,想想退到金三角那些人現在的情況,想想曾經輝煌的榮家留守大陸一支在十年前二十年前生活情況。


    曆史雖然過去,但卻不應該被遺忘,而是應該謹記這裏麵的教訓。


    哪怕現在北方榮家掌舵人又風聲水起,但現在的榮家已經不再是曾經的榮家了,我不希望我們家將來也遭受榮家十年二十年前遭受的磨難。”


    潘笛生、雷兆光等年輕一代紛紛出言支持轉移馬來,讓東華會在馬來成為真正的東華財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香江之財富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零幻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零幻影並收藏穿越香江之財富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