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誰的鹽引


    朱大郡主對範弘道的“識時務”很滿意,指了指屋門邊上,吆喝道:“你,站在這裏!”


    範弘道看了看那位置,又看了看朱術芳,遲疑的沒有挪動腳步。


    這個位置,就是聽使喚仆役所站的位置,他堂堂範弘道站在那裏作甚?士可殺不可


    “怎麽?你不樂意?”朱術芳斜著眼,似笑非笑的說:“接下來,我要將那張家三老爺請進來會麵,你不想在旁邊聽聽?”


    張家三老爺當然就是排行第三的張四教了。範弘道再次拿出迅捷的反應速度,抱拳低頭道:“但憑郡主吩咐!”


    其實範弘道這時候沒有做好遇到張家重量級人物的心理準備,今晚撞上張四教有點倉促。


    但如果能假扮仆役站在這裏,在敵明我暗的情況下,近距離的觀察張四教,又是一個極其難得的機會。


    正如兩軍交戰時,偷偷潛進敵營將帥的營帳裏刺探情報一樣。說不定還能從張四教嘴巴裏,聽到點一般情況下聽不到的東西。


    範弘道想明白後,就知道今晚不可錯過!暫時在朱大郡主這裏委屈一下又怎樣,大丈夫能屈能伸!再說都這麽熟了,放低點姿態也不丟臉。


    隨後朱術芳吩咐仆役,拿了身粗布長衣給範弘道換上,然後又將張四教請進來。


    朱術芳在門檻外迎接,不多時,有個中年人在一幹隨從的簇擁下走了過來,就是張四教了。


    範弘道打量一番,見這張四教身材魁梧龍行虎步,顯出幾分粗豪模樣,與傳聞絲毫不差。


    張四教此人能與張四維這個前首輔並稱為張家的兩大棟梁,當然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他十六歲就開始周遊全國經商,父親去世後,就由他來執掌張家商業,尤其是鹽業方麵的事務。


    據說在張四教的操持下,張家財富增長了十倍,當然這也少不了朝中大佬張四維的扶持。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範弘道不相信,張家財富增長十倍都是靠勤勞經營抓住商機得來的。為什麽經營鹽業的張家財富暴增了,但朝廷鹽課收入卻被拖欠這麽多?


    閑話不提,卻說張四教將隨從留在院中,然後賓主見禮,分別入座。而範弘道就扮作聽使喚的仆役,老老實實立在門邊上。


    張四教掃了幾眼範弘道,對朱術芳道:“今晚老夫有秘事相商,還請朱公子屏退左右。”


    朱術芳答道:“張指揮多慮了,此乃心腹家奴,可以信得過,不必回避。”


    因為張家不差錢,在張四維運作下,張四教向朝廷捐了個龍虎衛指揮僉事,當然是榮譽性質的虛銜,所以也被敬稱為張指揮。


    張四教雖然聽過範弘道的大名,但他並沒有見過範弘道本人,更是做夢也想不到,範弘道就是眼前這個“家奴”。


    他見朱術芳堅持不肯讓此人回避,也就作罷了。畢竟正事要緊,在這種細節上扯皮沒有意義。


    範弘道冷眼旁觀,見到張四教主動退讓的姿態,他立刻就猜出來,今晚八成是張四教主動聯係朱術芳,主動登門造訪。


    寒暄幾句,張四教正式開口道:“郡主持鹽引來河東兌支,聽說鬧出了些糾紛,想必是郡主初來乍到,不熟悉鹽業規矩的緣故。


    在下對河東鹽業裏的門道還算精通,如若郡主不嫌棄,在下願鼎力協助郡主行鹽。”


    朱術芳亦很客氣的答道:“多謝張指揮仗義。”


    其實此刻她很想在範弘道耳邊用最大嗓門吼一聲:瞧見沒有,別以為隻有你能幫我辦事!


    別人私下裏見到朱術芳,即便看出是女扮男裝,也大都故作不知,以“朱公子”想稱,但張四教直接用郡主稱呼。


    說明張四教與範弘道一樣,明白朱術芳的身份,不過這也並不奇怪。朱術芳在京城又沒有刻意隱姓埋名,還經常與各方交遊,有消息傳到時刻關注京城局勢的張家很正常。


    但是遠在蒲州的張家沒法將手深入宮禁,有個情況張四教仍然不太確定。賣完好後,便又問道:“在下鬥膽詢問一句,郡主手中這兩萬鹽引,莫非是天子賞賜給郡主的?


    這可是天大的恩德,當初聽說國戚奏討鹽引,最多也就是幾千鹽引便打發掉。唯獨這次賜給郡主竟然多達兩萬,實在是皇恩浩蕩。”


    張四教說這些話,當然不是為了吹捧朱術芳,而是想問清楚,這兩萬鹽引到底是屬於誰的?


    對這個問題,範弘道也很關心,連忙豎起耳朵細聽朱大郡主的回答。


    朱術芳沉默片刻後,便坦然答道:“這兩萬鹽引,其實並非天子賞賜,隻是暫時放在我手裏而已。”


    字麵意思不很清晰,但屋內誰不是聰明人?這句話聽在他們耳朵裏,當然是明白無比了——


    兩萬鹽引是天子印出來,然後交給朱術芳運作變現成銀子的!變現出來的銀子還會交還給天子,朱術芳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名皇商。


    當然,對朱術芳而言,壓力與動力並存。如果這差事辦好了,自然皆大歡喜,如果辦砸了,誰知道天子會怎麽想?


    兩個聽眾,張四教與範弘道神態各異,但都不是害怕,這犯不上。張四教有點預料之中情理之內的感覺,而範弘道則有些驚訝。


    如果朱術芳隻是兩萬鹽引的代理人,她的一些舉動就可以理解了。史書上記載,萬曆天子是個喜歡斂財的皇上,看來名副其實。


    按照大明製度,要從江南征收一項特別賦稅,每年有約莫一百多萬兩銀子,稱為“金花銀”,以供皇宮開銷所用。


    對大多數皇帝而言,這一百多萬兩銀子顯然是不夠花的,特別是失去嚴師張居正約束後的萬曆天子。


    所以皇帝尤其是生活比較奢侈的皇帝也要想辦法斂財,按明朝大臣的風氣,天子根本別指望大臣會幫忙了。


    最終還得靠內宦之流,而朱術芳大約就看到了其中的機會,幫皇上賺錢也是一條能“上進”的路子。


    不過範弘道還是有一點想不通,朱術芳是個女兒身,在當今這個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裏,她如此求上進圖的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狂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清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清風去並收藏大明狂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