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按套路來(上)
晚上鄭老生帶著幾分酒意回到家裏,猶自還在回味著自己平庸人生中難得的“高光”時刻,這真是令人懷念的感覺啊。
月色下有人影立在家門前,鄭老生擦了擦醉眼,瞧見是誰,立刻便酒醒了。
其實鄭老生並不認識這位先生,但他知道,這可是給了他一兩銀子的財神爺,不能輕慢了。
“你今天說的不錯!”財神爺誇讚道,隨即又甩給鄭老生一錠銀子。
鄭老生這輩子從沒見過這樣整齊的銀元寶,白光閃閃的拿在手裏都有些發抖。
財神爺又道:“明日你跟著去,膽子大一些,趁著亂子做點出格事情,特別是要帶動起眾人一起做。事後還有重賞,懂了麽?”
什麽叫出格?打人算不算出格?放火算不算出格?砸了屋舍算不算出格?掀翻官轎算不算出格?
想到“出格”兩個字的可能含義,鄭老生攥著銀元寶,艱難的答道:“小人明白。”
財神爺很滿意的點點頭,又道:“你放心,你不是一個人,不用害怕。”
成百上千人的動亂中,沒有人能完全精準的操縱每一個人的舉動,而且也沒必要如此。
在這種時候,盲從者一直是絕大多數,隻需要煽動瘋狂的氛圍,然後操縱幾個人引導就行了。
一夜無話,及到次日,天亮了後便有鹽丁開始在司鹽城南門外聚集。上午時候,已經有數百人在此了。
這消息當然傳進了察院衙署,郜禦史微微驚訝,歎道:“竟然如此之快,還真能迅速聚集起人來!”
範弘道很盡職的充當了顧問職責,解釋道:“鹽丁礦工之類職業,平常都是集體勞作出入,組織性先天就比一般百姓要強,也就比宗族、官軍差一點。
再說賊子們也害怕夜長夢多,拖延久了讓老大人覺察到並失去突然性,所以他們才會如此急切發動。”
郜禦史搖頭道:“彼輩就沒有點新花樣了,先前讓鹽商來鬧事,這次又是鹽丁。”
範弘道再次分析道:“那是因為老大人占據朝廷大義,那些跳梁小醜隻能通過非正常的手段,迫使老大人妥協。”
然後又有消息傳了進來,說是那些聚眾鬧事的鹽丁已經進了司鹽城南門,朝著察院來了。
郜禦史憤怒的罵道:“城門巡檢司兵丁必定瀆職!連阻攔的意思都沒有,簡直不將老夫放在眼裏!”
他憤怒的不是鹽丁進城——這早在預料之中,讓他憤怒的是守門巡檢司的態度,那是完全不聽察院指揮的態度!
這說明了什麽?這說明司鹽城裏官吏人心渙散!難道在他們眼裏,自己這察院真的挺不過去了嗎?
鹽運司冷對抗,巡檢司不聽指揮,地方官吏都屈服於豪族,鹽商不合作,鹽丁又不明真相被煽動。
而名義上是河東鹽業最高長官的巡鹽禦史,則是政令不出察院。怎麽看如今這情況,也有孤立無援、四麵楚歌的樣子,難怪別人完全不看好察院這邊。
範弘道隻能勸道:“當前顧不上處置他們,秋後再算賬也不遲!老大人不用焦慮,終會魔消道長,今天就是轉機!”
下麵消息不用來報,郜禦史和範弘道也已經隱隱約約聽到動靜。很顯然,這數百鹽丁已經聚集在衙署大門外了!
察院幕僚、差役紛紛聚在大堂下,個個焦急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民變。
如果被暴民衝垮了衙署,那就成了大笑柄了,當然對他們這些當事人來說,是大悲劇。
範弘道靜靜聽了聽外麵聲音,鎮靜自若的對老禦史道:“不出我所料,賊子們也著急發動,所以事先鼓動和準備並不充分,醞釀的還不夠!
鑒於他們如此不專業,外麵這些人並非狂熱到完全失去理性,我們可以扭轉乾坤!晚生鬥膽,請老大人出陣!”
範弘道早就打過預防針,所以郜禦史聽到這個請求,並不感到奇怪。但是底下其他幕僚聽到後,就有點慌亂了。
在他們看來,外麵情況不明民心不穩,郜察院這就出去露麵,等於將自己陷入險境,實在有些冒險。
郜老禦史雖然主意不多,但在關鍵時刻,還是有擔當的。如果沒擔當,十幾年前也就不會因為政見問題,連連得罪幾個大學士,最後黯然回鄉。
當即站起身來,伸手整頓衣冠,然後昂然向外走,範弘道和差役、長隨連忙跟上,在左右保護。雖然麵對氣勢洶洶的千百人時,這種保護微不足道。
如果郜禦史不敢出去,範弘道也沒招了,隻能回屋收拾行李,趁早從後門翻牆溜之大吉了!
範大秀才忍不住想道,還好老禦史雖然並非多麽出色的政治人才,還是有兩把子硬骨頭,關鍵時刻不怯場。
察院大門外,並不很寬闊的巷子已經是密密麻麻人頭攢動。鹽丁們對著緊閉的大門,亂七八糟的喊著各種口號,間或夾雜著“青天大老爺”之類更不靠譜的呼喚。
鄭老生站在人群靠前但又不是最靠前的位置,默默地觀察著周圍的情勢,心裏也在想著時間。
如果這樣持續時間長了,還得不到有益回饋的人群必定會煩躁,那時候才是發動亂子的節點時刻。
而現在才剛開始,不用著急,怎麽也得過一會兒,鄭老生心道。這些思路,都是“財神爺”告訴他的,想賺剩下的銀子,就要按財神爺的思路辦事。
麵對今天如此“突然”的動亂,察院老爺一定會驚惶失措吧?在這樣倉促的狀況下,高高在上、處尊養優慣了的大老爺們肯定一時半刻拿不定主意。
但是很可惜,躁動不安的人群大概不會再給察院老爺們太多時間了,人民群眾的忍耐性是有限的。鄭老生盯著察院大門,想著怎麽去搗毀大門。
隻要開了暴力的頭,人群陷入失控境地,後麵就不用再管了。對了,還要注意察院裏的範秀才。財神爺又說過,如果能弄掉範秀才,加倍有賞。
正在此時,察院大門忽然打開了!首先出現在數百鹽丁麵前的,是身穿官袍的老頭子!巡鹽禦史郜永春老大人就這樣走出了大門!
鄭老生很意外,怎麽這察院老爺不按套路出牌?麵對突如其來的暴亂,難道不該充當縮頭烏龜躲在院中,然後等著人群戾氣爆發麽!
晚上鄭老生帶著幾分酒意回到家裏,猶自還在回味著自己平庸人生中難得的“高光”時刻,這真是令人懷念的感覺啊。
月色下有人影立在家門前,鄭老生擦了擦醉眼,瞧見是誰,立刻便酒醒了。
其實鄭老生並不認識這位先生,但他知道,這可是給了他一兩銀子的財神爺,不能輕慢了。
“你今天說的不錯!”財神爺誇讚道,隨即又甩給鄭老生一錠銀子。
鄭老生這輩子從沒見過這樣整齊的銀元寶,白光閃閃的拿在手裏都有些發抖。
財神爺又道:“明日你跟著去,膽子大一些,趁著亂子做點出格事情,特別是要帶動起眾人一起做。事後還有重賞,懂了麽?”
什麽叫出格?打人算不算出格?放火算不算出格?砸了屋舍算不算出格?掀翻官轎算不算出格?
想到“出格”兩個字的可能含義,鄭老生攥著銀元寶,艱難的答道:“小人明白。”
財神爺很滿意的點點頭,又道:“你放心,你不是一個人,不用害怕。”
成百上千人的動亂中,沒有人能完全精準的操縱每一個人的舉動,而且也沒必要如此。
在這種時候,盲從者一直是絕大多數,隻需要煽動瘋狂的氛圍,然後操縱幾個人引導就行了。
一夜無話,及到次日,天亮了後便有鹽丁開始在司鹽城南門外聚集。上午時候,已經有數百人在此了。
這消息當然傳進了察院衙署,郜禦史微微驚訝,歎道:“竟然如此之快,還真能迅速聚集起人來!”
範弘道很盡職的充當了顧問職責,解釋道:“鹽丁礦工之類職業,平常都是集體勞作出入,組織性先天就比一般百姓要強,也就比宗族、官軍差一點。
再說賊子們也害怕夜長夢多,拖延久了讓老大人覺察到並失去突然性,所以他們才會如此急切發動。”
郜禦史搖頭道:“彼輩就沒有點新花樣了,先前讓鹽商來鬧事,這次又是鹽丁。”
範弘道再次分析道:“那是因為老大人占據朝廷大義,那些跳梁小醜隻能通過非正常的手段,迫使老大人妥協。”
然後又有消息傳了進來,說是那些聚眾鬧事的鹽丁已經進了司鹽城南門,朝著察院來了。
郜禦史憤怒的罵道:“城門巡檢司兵丁必定瀆職!連阻攔的意思都沒有,簡直不將老夫放在眼裏!”
他憤怒的不是鹽丁進城——這早在預料之中,讓他憤怒的是守門巡檢司的態度,那是完全不聽察院指揮的態度!
這說明了什麽?這說明司鹽城裏官吏人心渙散!難道在他們眼裏,自己這察院真的挺不過去了嗎?
鹽運司冷對抗,巡檢司不聽指揮,地方官吏都屈服於豪族,鹽商不合作,鹽丁又不明真相被煽動。
而名義上是河東鹽業最高長官的巡鹽禦史,則是政令不出察院。怎麽看如今這情況,也有孤立無援、四麵楚歌的樣子,難怪別人完全不看好察院這邊。
範弘道隻能勸道:“當前顧不上處置他們,秋後再算賬也不遲!老大人不用焦慮,終會魔消道長,今天就是轉機!”
下麵消息不用來報,郜禦史和範弘道也已經隱隱約約聽到動靜。很顯然,這數百鹽丁已經聚集在衙署大門外了!
察院幕僚、差役紛紛聚在大堂下,個個焦急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民變。
如果被暴民衝垮了衙署,那就成了大笑柄了,當然對他們這些當事人來說,是大悲劇。
範弘道靜靜聽了聽外麵聲音,鎮靜自若的對老禦史道:“不出我所料,賊子們也著急發動,所以事先鼓動和準備並不充分,醞釀的還不夠!
鑒於他們如此不專業,外麵這些人並非狂熱到完全失去理性,我們可以扭轉乾坤!晚生鬥膽,請老大人出陣!”
範弘道早就打過預防針,所以郜禦史聽到這個請求,並不感到奇怪。但是底下其他幕僚聽到後,就有點慌亂了。
在他們看來,外麵情況不明民心不穩,郜察院這就出去露麵,等於將自己陷入險境,實在有些冒險。
郜老禦史雖然主意不多,但在關鍵時刻,還是有擔當的。如果沒擔當,十幾年前也就不會因為政見問題,連連得罪幾個大學士,最後黯然回鄉。
當即站起身來,伸手整頓衣冠,然後昂然向外走,範弘道和差役、長隨連忙跟上,在左右保護。雖然麵對氣勢洶洶的千百人時,這種保護微不足道。
如果郜禦史不敢出去,範弘道也沒招了,隻能回屋收拾行李,趁早從後門翻牆溜之大吉了!
範大秀才忍不住想道,還好老禦史雖然並非多麽出色的政治人才,還是有兩把子硬骨頭,關鍵時刻不怯場。
察院大門外,並不很寬闊的巷子已經是密密麻麻人頭攢動。鹽丁們對著緊閉的大門,亂七八糟的喊著各種口號,間或夾雜著“青天大老爺”之類更不靠譜的呼喚。
鄭老生站在人群靠前但又不是最靠前的位置,默默地觀察著周圍的情勢,心裏也在想著時間。
如果這樣持續時間長了,還得不到有益回饋的人群必定會煩躁,那時候才是發動亂子的節點時刻。
而現在才剛開始,不用著急,怎麽也得過一會兒,鄭老生心道。這些思路,都是“財神爺”告訴他的,想賺剩下的銀子,就要按財神爺的思路辦事。
麵對今天如此“突然”的動亂,察院老爺一定會驚惶失措吧?在這樣倉促的狀況下,高高在上、處尊養優慣了的大老爺們肯定一時半刻拿不定主意。
但是很可惜,躁動不安的人群大概不會再給察院老爺們太多時間了,人民群眾的忍耐性是有限的。鄭老生盯著察院大門,想著怎麽去搗毀大門。
隻要開了暴力的頭,人群陷入失控境地,後麵就不用再管了。對了,還要注意察院裏的範秀才。財神爺又說過,如果能弄掉範秀才,加倍有賞。
正在此時,察院大門忽然打開了!首先出現在數百鹽丁麵前的,是身穿官袍的老頭子!巡鹽禦史郜永春老大人就這樣走出了大門!
鄭老生很意外,怎麽這察院老爺不按套路出牌?麵對突如其來的暴亂,難道不該充當縮頭烏龜躲在院中,然後等著人群戾氣爆發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