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鄭莊公故事
此刻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張四教心裏的懊惱和憤怒了,敢情眼前這個少年人就是如雷貫耳的範弘道!
自己簡直是瞎了眼,居然認不出來!更要命的是,自己居然奉上了親筆寫的證據!
張三老爺很明白,這封自己親筆寫的信要是落到範弘道手裏,那就不隻是一封信了!範弘道這樣狡詐的人,會有一百種辦法來利用這封信!
可能當成證據,可能當成誘餌,也可能當成勒索籌碼!反正無論是哪種利用方式,都會讓他張四教陷入絕對的被動!
張四教不願直麵範弘道,那樣會讓他更加覺得丟人。他有點病急亂投醫,轉向朱術芳,怒氣衝衝的說:“郡主要給我一個解釋!”
朱術芳很冷漠,一個挖他們老朱家江山牆角的人,收拾就收拾了,需要給什麽解釋啊!
自範弘道進來時起,朱郡主就知道自己的任務結束了,也就懶得再跟自我感覺良好的張四教虛以委蛇。
從剛才到現在,她一個字也沒說,就這樣冷眼看著範弘道“熱忱”的向張四教通風報信,看著範弘道“好心”的幫著張四教分析嚴峻局勢,看著範弘道“善意”的提醒張四教不要忘了鹽運司。
張四教這個自詡經曆豐富的人,還真就這麽著了道兒,也不知是張三老爺太輕敵大意,還是因為他名不副實。
最後範大秀才的戰果就是,一封張四教親筆寫的、肯定有不宜外傳內容的信件。
見朱郡主冰冷的神情,張四教徹底可以確定了,這位郡主絕對早就和範弘道是串通好了!無論什麽時候,她從來就不是自己這邊的人!
什麽答應和張家聯手,什麽帶頭對抗新政,什麽請自己會麵,都是假的!全都是假的!
張四教越想越後悔莫及,他實在太輕敵了,在內心深處根本看不上範弘道和察院,並不覺得這會是問題,卻沒想到要吃一個大虧!
張四教闖蕩江湖多年,還是很有經驗的,當即就做出了他認為最正確的判斷。首先,這封信落到範弘道手裏,肯定要不回來了,不必浪費時間精力。
其次,範弘道既然敢來這裏,說明張家別院那邊八成已經保不住了,自己再回去也無濟於事。
所以張四教決定,立刻離開漸漸失控的司鹽城,保證自己的安全,先趕回蒲州老家再圖將來。
想到這裏,張四教再也沒有半點猶豫,頭也不回的向外走,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但是立刻有差役四人,擋住了張四教的去路,並將張四教圍堵住了,讓張四教不能順利的走出大廳。
張四教動了真火,斥道:“你們還要做什麽!”
範弘道站在差役身後,“在下急急忙忙趕過來,可不是隻為了你這封信!當然,你這封信確實也是意外之喜,在下也沒想到最後會得到這樣的東西。”
張四教心裏升起莫名的不好預感,果然聽到範弘道高聲道:“最重要的目標那就是你!抓捕你這個嫌犯,去察院衙門接受質詢!”
抓我?張四教比剛才還要吃驚,這麽些年來,他早不知道被抓的恐懼是什麽滋味了,今天範弘道居然敢說抓他!
“我勸你三思!”張四教厲聲喝道。
三思什麽?範弘道完全不會考慮別的選擇。張四教又喝道:“我有官身,你敢擅自捉拿!”
範弘道從布局到現在,已經費了這麽大的精力,最後若因為一句輕飄飄的“三思”,就放棄自己最大的戰果,這是侮辱他的智商吧!
聽到張四教拿官身說事,他忍不住嗤笑道:“一個捐銀子買來的武職虛銜,連個功名都沒有,也配說什麽官身!”
然後他催促差役道:“還愣著作甚!速速動手,拿下張四教!”
張四教看著差役掏出困人的牛皮繩,屈辱的感覺充斥心胸,揮之不去。闖蕩江湖的,最怕愣頭青少年人,經常完全不計後果的胡來!
難道這個範弘道就不知道害怕嗎,不知道他長兄張四維就要起複回京重當首輔嗎!
四個抓一個還是很簡單的,大廳裏唯一被叫進來的護衛也擋不住幾個人。張四教的護衛大多數都在前院,此時並不在身邊左右。
看著差役將張四教捆結實了,範弘道便下令:“帶回察院衙署去,嚴禁一切外人接觸他!”
這才是範弘道今天要抓的大魚,一條布置了很久才抓住的大魚,一條可能會引來更大魚的大魚!
此時幾個人便簇擁著大魚向外走,前文說過,張四教來朱郡主這裏時,帶了護衛轎夫十數人,大都留在前院。
範弘道幾個人走到前院時,那些轎夫護衛看到自家主人變成了階下囚,便一起鼓噪起來,甚至還要動手。
這時候,朱術芳這個盟友靠譜了一次。她既然敢帶著價值巨萬的兩萬鹽引來到河東,當然有一批保鏢護衛,這裏麵甚至還有京營士兵。
如今朱郡主見到前院的對峙情況,並可以預測,範弘道肯定不是對麵十幾個人的對手,便按照範弘道事先的吩咐,迅速將自己的護衛推了出去。
二三十人的對峙,將察院衙門前擠得滿滿當當。有人撐腰的範弘道壯膽後,便開口向對麵說:“奉察院命令,前來傳喚嫌犯張四教,
但你們又是何意?想從在下手裏救出張四教?你們這種企圖劫持人犯的行為,與殺官造反沒有兩樣!”
殺官造反?這樣的大帽子,幾個沒了主心骨的護衛怎麽可能承擔的住。
繼續旁觀的朱術芳忽然明白,範弘道當初為什麽拚命煽動張四教搞民變了,這其實就是以引蛇出洞,朱術芳還想起了鄭莊公的故事。
春秋時鄭莊公先是設計縱容弟弟驕縱不法,最後以此為借口討伐弟弟,鏟除了與自己爭奪國君位置的大患。範弘道的手法,與鄭莊公有異曲同工之處。
察院不遭遇民變這樣的大事件,哪來的借口進行非常規的嚴打,又有什麽理由來大肆抓捕張家的人?當然前提是,察院能挺過民變。
原來範弘道的布局,從那時候就開始了。
ps:第四更隻能寫完半章…明天有事沒法爆更新,大約能維持兩章,所以隻好挪到後天補了。哎,這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啊…靈感型寫手真的難以穩定更新
此刻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張四教心裏的懊惱和憤怒了,敢情眼前這個少年人就是如雷貫耳的範弘道!
自己簡直是瞎了眼,居然認不出來!更要命的是,自己居然奉上了親筆寫的證據!
張三老爺很明白,這封自己親筆寫的信要是落到範弘道手裏,那就不隻是一封信了!範弘道這樣狡詐的人,會有一百種辦法來利用這封信!
可能當成證據,可能當成誘餌,也可能當成勒索籌碼!反正無論是哪種利用方式,都會讓他張四教陷入絕對的被動!
張四教不願直麵範弘道,那樣會讓他更加覺得丟人。他有點病急亂投醫,轉向朱術芳,怒氣衝衝的說:“郡主要給我一個解釋!”
朱術芳很冷漠,一個挖他們老朱家江山牆角的人,收拾就收拾了,需要給什麽解釋啊!
自範弘道進來時起,朱郡主就知道自己的任務結束了,也就懶得再跟自我感覺良好的張四教虛以委蛇。
從剛才到現在,她一個字也沒說,就這樣冷眼看著範弘道“熱忱”的向張四教通風報信,看著範弘道“好心”的幫著張四教分析嚴峻局勢,看著範弘道“善意”的提醒張四教不要忘了鹽運司。
張四教這個自詡經曆豐富的人,還真就這麽著了道兒,也不知是張三老爺太輕敵大意,還是因為他名不副實。
最後範大秀才的戰果就是,一封張四教親筆寫的、肯定有不宜外傳內容的信件。
見朱郡主冰冷的神情,張四教徹底可以確定了,這位郡主絕對早就和範弘道是串通好了!無論什麽時候,她從來就不是自己這邊的人!
什麽答應和張家聯手,什麽帶頭對抗新政,什麽請自己會麵,都是假的!全都是假的!
張四教越想越後悔莫及,他實在太輕敵了,在內心深處根本看不上範弘道和察院,並不覺得這會是問題,卻沒想到要吃一個大虧!
張四教闖蕩江湖多年,還是很有經驗的,當即就做出了他認為最正確的判斷。首先,這封信落到範弘道手裏,肯定要不回來了,不必浪費時間精力。
其次,範弘道既然敢來這裏,說明張家別院那邊八成已經保不住了,自己再回去也無濟於事。
所以張四教決定,立刻離開漸漸失控的司鹽城,保證自己的安全,先趕回蒲州老家再圖將來。
想到這裏,張四教再也沒有半點猶豫,頭也不回的向外走,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但是立刻有差役四人,擋住了張四教的去路,並將張四教圍堵住了,讓張四教不能順利的走出大廳。
張四教動了真火,斥道:“你們還要做什麽!”
範弘道站在差役身後,“在下急急忙忙趕過來,可不是隻為了你這封信!當然,你這封信確實也是意外之喜,在下也沒想到最後會得到這樣的東西。”
張四教心裏升起莫名的不好預感,果然聽到範弘道高聲道:“最重要的目標那就是你!抓捕你這個嫌犯,去察院衙門接受質詢!”
抓我?張四教比剛才還要吃驚,這麽些年來,他早不知道被抓的恐懼是什麽滋味了,今天範弘道居然敢說抓他!
“我勸你三思!”張四教厲聲喝道。
三思什麽?範弘道完全不會考慮別的選擇。張四教又喝道:“我有官身,你敢擅自捉拿!”
範弘道從布局到現在,已經費了這麽大的精力,最後若因為一句輕飄飄的“三思”,就放棄自己最大的戰果,這是侮辱他的智商吧!
聽到張四教拿官身說事,他忍不住嗤笑道:“一個捐銀子買來的武職虛銜,連個功名都沒有,也配說什麽官身!”
然後他催促差役道:“還愣著作甚!速速動手,拿下張四教!”
張四教看著差役掏出困人的牛皮繩,屈辱的感覺充斥心胸,揮之不去。闖蕩江湖的,最怕愣頭青少年人,經常完全不計後果的胡來!
難道這個範弘道就不知道害怕嗎,不知道他長兄張四維就要起複回京重當首輔嗎!
四個抓一個還是很簡單的,大廳裏唯一被叫進來的護衛也擋不住幾個人。張四教的護衛大多數都在前院,此時並不在身邊左右。
看著差役將張四教捆結實了,範弘道便下令:“帶回察院衙署去,嚴禁一切外人接觸他!”
這才是範弘道今天要抓的大魚,一條布置了很久才抓住的大魚,一條可能會引來更大魚的大魚!
此時幾個人便簇擁著大魚向外走,前文說過,張四教來朱郡主這裏時,帶了護衛轎夫十數人,大都留在前院。
範弘道幾個人走到前院時,那些轎夫護衛看到自家主人變成了階下囚,便一起鼓噪起來,甚至還要動手。
這時候,朱術芳這個盟友靠譜了一次。她既然敢帶著價值巨萬的兩萬鹽引來到河東,當然有一批保鏢護衛,這裏麵甚至還有京營士兵。
如今朱郡主見到前院的對峙情況,並可以預測,範弘道肯定不是對麵十幾個人的對手,便按照範弘道事先的吩咐,迅速將自己的護衛推了出去。
二三十人的對峙,將察院衙門前擠得滿滿當當。有人撐腰的範弘道壯膽後,便開口向對麵說:“奉察院命令,前來傳喚嫌犯張四教,
但你們又是何意?想從在下手裏救出張四教?你們這種企圖劫持人犯的行為,與殺官造反沒有兩樣!”
殺官造反?這樣的大帽子,幾個沒了主心骨的護衛怎麽可能承擔的住。
繼續旁觀的朱術芳忽然明白,範弘道當初為什麽拚命煽動張四教搞民變了,這其實就是以引蛇出洞,朱術芳還想起了鄭莊公的故事。
春秋時鄭莊公先是設計縱容弟弟驕縱不法,最後以此為借口討伐弟弟,鏟除了與自己爭奪國君位置的大患。範弘道的手法,與鄭莊公有異曲同工之處。
察院不遭遇民變這樣的大事件,哪來的借口進行非常規的嚴打,又有什麽理由來大肆抓捕張家的人?當然前提是,察院能挺過民變。
原來範弘道的布局,從那時候就開始了。
ps:第四更隻能寫完半章…明天有事沒法爆更新,大約能維持兩章,所以隻好挪到後天補了。哎,這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啊…靈感型寫手真的難以穩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