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宗師與小書生(下)
範弘道眉頭越皺越緊,怎麽自己如此倒黴,偏偏在入監的關鍵時候,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實在是情何以堪。
往深裏想一層,狐假虎威真不是那麽好用的,有句話怎麽說的,出來混就要還。既然自己借了首輔的東風在外麵唬人,那同樣也會被迫麵對連帶來的阻力,正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以你看來,如果在下堅持入監並在監讀書,會遇到什麽樣的事情?”範弘道好像是想確定什麽,似乎明知故問了一句。
申大公子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會遇到什麽?你會在入監麵試的時候遭到王鳳洲公的刁難,並讓你很難堪,甚至會當場裁汰你!
而你如果反擊,最多隻能擊敗他但卻不能取代他,你反擊再成功,你也隻是普通讀書人,而他還是文學宗師!如果你反擊失敗,那更不用說,所以注定不會有好處境!
當你過了入監這關後,你會發現在監讀書也不是那麽舒服,隻要王鳳洲公還在國子監住,你就不會有好日子過,也許會因為違反條規,直接被開革!”
對於申大公子的這番話,範弘道心裏有數,既不可全信又不可全不信。其中必然有誇大之處,目的就是為了影響自己的判斷,如果他說什麽就信什麽那也太天真了。
最後範弘道表態道:“還能如何?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見招拆招罷了!車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看一步。”
申用懋對此很不理解,“你真的不怕?若是我遇到這等必死之局,肯定不會死心眼撞破南牆!”
範弘道很平靜的說:“當初去河東麵對張四維時,也有人這樣對我說過,我怕了嗎?正所謂,雖千萬人吾往矣,一個王世貞還不至於讓我聞風喪膽。”
表麵平靜之下,好像潛藏著透骨的驕傲。申用懋能深深感受到,範弘道與他真不是一種人。
範弘道從申府出來,果然不如出料,天色已黑,城門落鎖,肯定出不去了。於是範大秀才熟門熟路的,向城門方向找客店去住。
才出了胡同沒走幾步,卻麵對麵的撞上了熟人,想閃都來不及閃開。範弘道看著眼前這位韓延昌韓秀才,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行個見麵禮。
在河東巡鹽察院,他範弘道和韓秀才為了立功沒少爭奪。最後當然是他大獲全勝,鍍金成功。
而韓秀才卻做下了背叛出賣的事情,而且還被揭穿,鍍金失敗後隻能灰溜溜的離去。有了這些梁子,反正兩人現在是絕對的仇人死敵關係。
想到這裏,範弘道也就沒了見禮的想法,冷哼一聲道:“敗軍之將喪家之犬!”
然後便昂首走人,並不理睬韓延昌。
韓秀才氣得渾身發抖,卻又無計可施,咬咬牙繼續向前走。他這是要去見當朝左都禦史吳時來,也就是他的姑父。
左都禦史乃是都察院的頭把交椅,人稱總憲,或者大中丞,與六部尚書合稱七卿。所謂的部院大臣裏,部是六部,而院就是都察院了。
所以這位吳時來吳總憲絕對是位高權重的大人物,論起地位也就比大學士低一檔。與申首輔一樣,吳宗憲也住在小時雍坊,所以範弘道從申府出來後,才會在街道遇上韓秀才。
韓秀才含羞忍辱,到了吳府後微微平複心情,然後才走進了大門。他這次是被姑父吳總憲召過來的,不必再另行通傳。
吳總憲見了妻侄韓秀才,也覺得有點頭疼。他這妻侄本事不大,能中秀才已經是九牛二虎之力了,如果想走舉人進士的科舉道路,希望極其渺茫。
而他夫人又天天在家裏吵著,說韓家下一代就出了這麽一個讀書人,要自己這當姑父的多多幫襯。所以吳總憲對韓秀才不能不上心,總要想辦法扶持他一把。
韓延昌給姑父行過禮後,便恭恭敬敬的站著,卻聽姑父說:“去年老夫給你尋了一條門路,讓你去河東鹽政做事。
隻要能稍立功績,然後老夫再憑著這張老臉去求首輔,讓申吳縣出麵保舉你入國子監讀書,而後再想法子肄業。
不想橫空殺出一個範弘道,搶盡了你的風頭,乃至申吳縣也不得不有所表示,將保舉名額給了他,老夫對此也無話可說。”
韓秀才聽到這裏,頓時有種心如刀割的感覺,就像是揭了傷疤似的。他不知道,姑父舊事重提,再說起這些是什麽意思?但韓秀才不敢頂嘴,再難受也得老老實實聽著。
吳總憲並不在意妻侄怎麽想的,繼續說:“原本以為,暫時沒有機會了,但不承想天無絕人之路,你的機會又來了。近二十年的文壇盟主王鳳洲進京並入住國子監,這件事你說了沒有?”
“此時轟傳京師,自然是聽過的。”韓延昌答道。
“王鳳洲昔年受恩於徐文貞公,而老夫則是徐文貞公的門生,所以還是有一份香火情在。故而老夫打算推薦你去王鳳洲身邊,暫時以晚輩弟子身份追隨他。”
韓秀才想了想,才反應過來徐文貞公指的是前前前前首輔徐階,諡號文貞。自家姑父是徐階的門生,而徐階又聽說是王世貞的恩人。
不過韓秀才猶疑著問道:“王鳳洲公固然是文壇宗師,但是在他身邊充當跟班,或許可以被提攜揚名,但也稱不上功名進取的機會吧?”
吳總憲笑道:“現在擺明了國子監是想依賴王鳳洲提振士氣,如果範弘道被王鳳洲打擊報複,而你又得到王鳳洲提攜,那你的機會不就來了?”
韓秀才雲山霧罩,感覺姑父這話很玄幻。“王鳳洲公打擊報複範弘道?這又從何說起?”
“範弘道此人狂傲無比,曾經在大興縣縣衙裏點評王鳳洲說:迷信古人循規蹈矩固步自封,這樣文藝都是後世的流毒。你說以王鳳洲的脾氣,聽到這些話,會怎麽想?”吳時來吳總憲說。
韓秀才吃了一驚,沒想到範弘道居然敢這樣批判近二十年的文壇領袖巨擘。隨即又是狂喜,如果範弘道真的說過這些話,王世貞是絕對不能放過範弘道的。如果真是如此,那他的機會不就來了?
當即韓延昌心領神會的說:“範弘道此人雖然小有術法,卻沒什麽文才,我與他相處數月,從未見過他施展文事,這必然是他短板。
而王鳳洲公這樣的文壇宗師,又怎能看得起不學無術的範弘道?如果坐鎮國子監的王鳳洲公在文事上較真,把範弘道掛落了,任是誰也無話可說。到時就再請姑父想想辦法,讓我遞補進去。”
吳總憲覺得孺子可教也,點頭道:“老夫將你送到王鳳洲左右,就是讓你存著隨機應變的心思,將事情引導到對你有利的方向。”
ps:馬上要爆了,請拭目以待!整整構思了兩天!
範弘道眉頭越皺越緊,怎麽自己如此倒黴,偏偏在入監的關鍵時候,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實在是情何以堪。
往深裏想一層,狐假虎威真不是那麽好用的,有句話怎麽說的,出來混就要還。既然自己借了首輔的東風在外麵唬人,那同樣也會被迫麵對連帶來的阻力,正所謂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以你看來,如果在下堅持入監並在監讀書,會遇到什麽樣的事情?”範弘道好像是想確定什麽,似乎明知故問了一句。
申大公子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會遇到什麽?你會在入監麵試的時候遭到王鳳洲公的刁難,並讓你很難堪,甚至會當場裁汰你!
而你如果反擊,最多隻能擊敗他但卻不能取代他,你反擊再成功,你也隻是普通讀書人,而他還是文學宗師!如果你反擊失敗,那更不用說,所以注定不會有好處境!
當你過了入監這關後,你會發現在監讀書也不是那麽舒服,隻要王鳳洲公還在國子監住,你就不會有好日子過,也許會因為違反條規,直接被開革!”
對於申大公子的這番話,範弘道心裏有數,既不可全信又不可全不信。其中必然有誇大之處,目的就是為了影響自己的判斷,如果他說什麽就信什麽那也太天真了。
最後範弘道表態道:“還能如何?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見招拆招罷了!車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看一步。”
申用懋對此很不理解,“你真的不怕?若是我遇到這等必死之局,肯定不會死心眼撞破南牆!”
範弘道很平靜的說:“當初去河東麵對張四維時,也有人這樣對我說過,我怕了嗎?正所謂,雖千萬人吾往矣,一個王世貞還不至於讓我聞風喪膽。”
表麵平靜之下,好像潛藏著透骨的驕傲。申用懋能深深感受到,範弘道與他真不是一種人。
範弘道從申府出來,果然不如出料,天色已黑,城門落鎖,肯定出不去了。於是範大秀才熟門熟路的,向城門方向找客店去住。
才出了胡同沒走幾步,卻麵對麵的撞上了熟人,想閃都來不及閃開。範弘道看著眼前這位韓延昌韓秀才,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行個見麵禮。
在河東巡鹽察院,他範弘道和韓秀才為了立功沒少爭奪。最後當然是他大獲全勝,鍍金成功。
而韓秀才卻做下了背叛出賣的事情,而且還被揭穿,鍍金失敗後隻能灰溜溜的離去。有了這些梁子,反正兩人現在是絕對的仇人死敵關係。
想到這裏,範弘道也就沒了見禮的想法,冷哼一聲道:“敗軍之將喪家之犬!”
然後便昂首走人,並不理睬韓延昌。
韓秀才氣得渾身發抖,卻又無計可施,咬咬牙繼續向前走。他這是要去見當朝左都禦史吳時來,也就是他的姑父。
左都禦史乃是都察院的頭把交椅,人稱總憲,或者大中丞,與六部尚書合稱七卿。所謂的部院大臣裏,部是六部,而院就是都察院了。
所以這位吳時來吳總憲絕對是位高權重的大人物,論起地位也就比大學士低一檔。與申首輔一樣,吳宗憲也住在小時雍坊,所以範弘道從申府出來後,才會在街道遇上韓秀才。
韓秀才含羞忍辱,到了吳府後微微平複心情,然後才走進了大門。他這次是被姑父吳總憲召過來的,不必再另行通傳。
吳總憲見了妻侄韓秀才,也覺得有點頭疼。他這妻侄本事不大,能中秀才已經是九牛二虎之力了,如果想走舉人進士的科舉道路,希望極其渺茫。
而他夫人又天天在家裏吵著,說韓家下一代就出了這麽一個讀書人,要自己這當姑父的多多幫襯。所以吳總憲對韓秀才不能不上心,總要想辦法扶持他一把。
韓延昌給姑父行過禮後,便恭恭敬敬的站著,卻聽姑父說:“去年老夫給你尋了一條門路,讓你去河東鹽政做事。
隻要能稍立功績,然後老夫再憑著這張老臉去求首輔,讓申吳縣出麵保舉你入國子監讀書,而後再想法子肄業。
不想橫空殺出一個範弘道,搶盡了你的風頭,乃至申吳縣也不得不有所表示,將保舉名額給了他,老夫對此也無話可說。”
韓秀才聽到這裏,頓時有種心如刀割的感覺,就像是揭了傷疤似的。他不知道,姑父舊事重提,再說起這些是什麽意思?但韓秀才不敢頂嘴,再難受也得老老實實聽著。
吳總憲並不在意妻侄怎麽想的,繼續說:“原本以為,暫時沒有機會了,但不承想天無絕人之路,你的機會又來了。近二十年的文壇盟主王鳳洲進京並入住國子監,這件事你說了沒有?”
“此時轟傳京師,自然是聽過的。”韓延昌答道。
“王鳳洲昔年受恩於徐文貞公,而老夫則是徐文貞公的門生,所以還是有一份香火情在。故而老夫打算推薦你去王鳳洲身邊,暫時以晚輩弟子身份追隨他。”
韓秀才想了想,才反應過來徐文貞公指的是前前前前首輔徐階,諡號文貞。自家姑父是徐階的門生,而徐階又聽說是王世貞的恩人。
不過韓秀才猶疑著問道:“王鳳洲公固然是文壇宗師,但是在他身邊充當跟班,或許可以被提攜揚名,但也稱不上功名進取的機會吧?”
吳總憲笑道:“現在擺明了國子監是想依賴王鳳洲提振士氣,如果範弘道被王鳳洲打擊報複,而你又得到王鳳洲提攜,那你的機會不就來了?”
韓秀才雲山霧罩,感覺姑父這話很玄幻。“王鳳洲公打擊報複範弘道?這又從何說起?”
“範弘道此人狂傲無比,曾經在大興縣縣衙裏點評王鳳洲說:迷信古人循規蹈矩固步自封,這樣文藝都是後世的流毒。你說以王鳳洲的脾氣,聽到這些話,會怎麽想?”吳時來吳總憲說。
韓秀才吃了一驚,沒想到範弘道居然敢這樣批判近二十年的文壇領袖巨擘。隨即又是狂喜,如果範弘道真的說過這些話,王世貞是絕對不能放過範弘道的。如果真是如此,那他的機會不就來了?
當即韓延昌心領神會的說:“範弘道此人雖然小有術法,卻沒什麽文才,我與他相處數月,從未見過他施展文事,這必然是他短板。
而王鳳洲公這樣的文壇宗師,又怎能看得起不學無術的範弘道?如果坐鎮國子監的王鳳洲公在文事上較真,把範弘道掛落了,任是誰也無話可說。到時就再請姑父想想辦法,讓我遞補進去。”
吳總憲覺得孺子可教也,點頭道:“老夫將你送到王鳳洲左右,就是讓你存著隨機應變的心思,將事情引導到對你有利的方向。”
ps:馬上要爆了,請拭目以待!整整構思了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