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股清流(下)
範弘道沒有回應羅祭酒,卻轉向王世貞,問道:“王公號稱文壇宗師,以為此詩如何?何不點評幾句?”
不等王世貞開口,範弘道卻搶先繼續說:“我覺得,這樣的詩寫胸中之真意,發心裏之真情,總比那些虛詞矯飾的應景之作要好得多!”
然後他轉向監生方陣,高聲向眾人問道:“是也不是?”
有不少監生便當場喧囂道:“是!”還有人大叫道:“誰說不好?”
這些監生都是富貴人家子弟,當然對台上這些人不那麽畏懼。有人帶了頭,他們就敢跟隨著起哄,這比聽講有意思多了。
王世貞見狀又閉上了嘴,這範弘道將“民意”煽動起來了,自己如果站在對立麵上,是不合時宜的。
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老司機,王世貞不會上這個當,讓自己陷入難堪處境。可是即便如此,在不知不覺間,剛才那種圍攻範弘道的氣氛漸漸消失了,對範弘道的包圍圈好像被打開了一個口子。
範弘道故意寫出這樣的東西,大概就是為了激發眾人同理心,尋求聲援,至少在今天這個特定場景下打破話語權的壟斷。效果比範弘道想象的更好,不用範弘道再費心思另謀出路了。
羅祭酒站了起來,走到露台邊上,對著監生們喝道:“肅靜!”
縣官不如現管,如果將王宗師比喻成縣官,那羅祭酒就是現管了。他出來喝止,眾監生就漸漸消停了,國子監是有監規的,如果在這裏被祭酒抓典型打幾十棍子不劃算。
然後羅祭酒對範弘道責備道:“王公考校諸生文學,由你做表率應答,怎麽如此不知輕重,用嘩眾取寵之作胡亂應付!”
範弘道收起了笑臉,高傲的說:“我方才說過,不必接受王鳳洲的考校和訓導!不但指的是學問修行,也包括詩文!除非王鳳洲的詩文確定可以壓得住我!”
“狂妄!”羅祭酒勃然大怒道:“王公久居南都,天下共尊為盟主,豈是你可以質疑的?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哈哈哈哈!”範弘道仰頭長笑,響亮的笑聲環繞著露台,甚至連頭巾都歪了。範弘道順勢將頭巾扯下來,直接摜在了地麵上。
眾人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就想道,難道這範弘道失心瘋了?
然後又聽到範弘道開口挑釁道:“如今正值萬物複蘇之季,我回想起故鄉春日芳華景象,昨夜寫了一首長詩,請王鳳洲鑒賞!若王鳳洲寫得出同等佳作,在下甘願認罪!”
韓延昌出來大罵道:“呸!你這刀筆吏一般的小人有什麽資格與王公比試!”
韓秀才的意思,就是要阻止範弘道與王宗師直接比拚,而且到現在還不能把範弘道收拾掉,讓他也感到著急了。【ㄨ】
範弘道貌似早有準備,掏出一疊紙張,往露台上扔了幾份,然後又往監生人群裏扔了幾份,高聲道:“諸君敢看否!”
然有人撿起來遞給王世貞和羅祭酒,底下監生也分成幾群看去。隻見上麵寫道:
“誰家芳樹鬱蔥蘢,四照開花葉萬重。翕霍雲間標彩日,笭麗天半響疏風。樛枝軟罣千尋蔓,偃蓋全陰百畝宮。
朝吹暮落紅霞碎,霧展煙翻綠雨濛。可知西母長生樹,道是龍門半死桐。半死長生君不見,春風陌上遊人倦。
但見雲樓降麗人,俄驚月道開靈媛。也隨芳樹起芳思,也緣芳樹流芳眄。難將芳怨度芳辰,何處芳人啟芳宴。
乍移芳趾就芳禽,卻渦芳泥惱芳燕。不嫌芳袖折芳蕤,還憐芳蝶縈芳扇。惟將芳訊逐芳年,寧知芳草遺芳鈿。
芳鈿猶遺芳樹邊,芳樹秋來複可憐。拂鏡看花原自嫵,回簪轉喚不勝妍。射雉中郎蘄一笑,凋胡上客饒朱弦。
朱弦巧笑落人間,芳樹芳心兩不閑。獨憐人去舒姑水,還如根在豫章山。何似年來鬆桂客,雕雲甜雪並堪攀。”
眾人最少也是有一定文化基礎的,看完後,隻覺得通篇極其的清俊流麗,簡直像是緩緩打開了一軸畫卷,春日芳華撲麵而來。都可以肯定,從來沒看過當世人寫過這樣詩篇。
又仿佛讓人想起了張若虛的千古絕篇《春江花月夜》,範弘道這篇縱然比張若虛差了點,但也是非常難得了。或者說,能讓人想起《春江花月夜》來對比,就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
尤其全篇圍繞著“芳”字回環,中段一連用了二十三個芳字,但又一氣嗬成不顯瑣碎累贅,這份技巧也當真是煞費苦心、妙到毫巔。
總而言之,所有人立即就可以斷定,這是一首好詩,這不是一般的好詩,更不是一般人能寫出的好詩!
大概這就叫一力降十會,若是拿出這麽一篇來,在大多數文會上基本都可以橫掃了,不會再有什麽對手。
隨即眾人腦中不由得冒出個念頭,王世貞王宗師能不能寫出這種作品?亦或王宗師如何點評這首詩?更進一步想,王宗師要如何點評範弘道?
想至此處,眾人齊齊望向王世貞。而此時王宗師手裏拿著詩篇,眉頭深深的皺起,半晌一言不發,好似反反複複看了幾遍似的。
等諸生都不耐煩時,王宗師終於發話了,點評道:“此詩通篇回環,刻意賣弄炫技,實乃雕琢之作也。”
這個評價有沒有道理?或許是有的。這個評價公道不公道?如果是王世貞說出來的,大概就是公道的。
範弘道拾階而上,站在了露台上,對王世貞道:“在下就是賣弄炫技,那又如何?若老大人有這等能耐,鬥膽也請賣弄一番,炫技給我等開開眼界。”
露台上出現了迷之靜謐,誰也沒有說話,但就是氣壓低的可怕,讓人透不出氣來。王世貞身邊的幾個年輕人,聽到範弘道如此嘲諷,不禁睚眥俱裂,連殺了範弘道的心思都有了。
眾監生聽到範弘道這句回話,忍不住又想道,這範弘道真是詩歌界的一股清流,哪有這樣直白的說“我就是要炫技”的?
這範弘道也當真了得,一個小書生麵對大宗師,卻能步步緊逼。而王宗師遇到這樣完全不按道理的對手,也真是情何以堪。
現在好像已經不是王宗師能不能打壓範弘道的問題了,而是王宗師今天應該如何收場的問題了。
範弘道已經從政治上與王宗師劃清了界線,在文藝上又亮出了大殺器,王宗師還能怎麽辦?
範弘道沒有回應羅祭酒,卻轉向王世貞,問道:“王公號稱文壇宗師,以為此詩如何?何不點評幾句?”
不等王世貞開口,範弘道卻搶先繼續說:“我覺得,這樣的詩寫胸中之真意,發心裏之真情,總比那些虛詞矯飾的應景之作要好得多!”
然後他轉向監生方陣,高聲向眾人問道:“是也不是?”
有不少監生便當場喧囂道:“是!”還有人大叫道:“誰說不好?”
這些監生都是富貴人家子弟,當然對台上這些人不那麽畏懼。有人帶了頭,他們就敢跟隨著起哄,這比聽講有意思多了。
王世貞見狀又閉上了嘴,這範弘道將“民意”煽動起來了,自己如果站在對立麵上,是不合時宜的。
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老司機,王世貞不會上這個當,讓自己陷入難堪處境。可是即便如此,在不知不覺間,剛才那種圍攻範弘道的氣氛漸漸消失了,對範弘道的包圍圈好像被打開了一個口子。
範弘道故意寫出這樣的東西,大概就是為了激發眾人同理心,尋求聲援,至少在今天這個特定場景下打破話語權的壟斷。效果比範弘道想象的更好,不用範弘道再費心思另謀出路了。
羅祭酒站了起來,走到露台邊上,對著監生們喝道:“肅靜!”
縣官不如現管,如果將王宗師比喻成縣官,那羅祭酒就是現管了。他出來喝止,眾監生就漸漸消停了,國子監是有監規的,如果在這裏被祭酒抓典型打幾十棍子不劃算。
然後羅祭酒對範弘道責備道:“王公考校諸生文學,由你做表率應答,怎麽如此不知輕重,用嘩眾取寵之作胡亂應付!”
範弘道收起了笑臉,高傲的說:“我方才說過,不必接受王鳳洲的考校和訓導!不但指的是學問修行,也包括詩文!除非王鳳洲的詩文確定可以壓得住我!”
“狂妄!”羅祭酒勃然大怒道:“王公久居南都,天下共尊為盟主,豈是你可以質疑的?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哈哈哈哈!”範弘道仰頭長笑,響亮的笑聲環繞著露台,甚至連頭巾都歪了。範弘道順勢將頭巾扯下來,直接摜在了地麵上。
眾人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就想道,難道這範弘道失心瘋了?
然後又聽到範弘道開口挑釁道:“如今正值萬物複蘇之季,我回想起故鄉春日芳華景象,昨夜寫了一首長詩,請王鳳洲鑒賞!若王鳳洲寫得出同等佳作,在下甘願認罪!”
韓延昌出來大罵道:“呸!你這刀筆吏一般的小人有什麽資格與王公比試!”
韓秀才的意思,就是要阻止範弘道與王宗師直接比拚,而且到現在還不能把範弘道收拾掉,讓他也感到著急了。【ㄨ】
範弘道貌似早有準備,掏出一疊紙張,往露台上扔了幾份,然後又往監生人群裏扔了幾份,高聲道:“諸君敢看否!”
然有人撿起來遞給王世貞和羅祭酒,底下監生也分成幾群看去。隻見上麵寫道:
“誰家芳樹鬱蔥蘢,四照開花葉萬重。翕霍雲間標彩日,笭麗天半響疏風。樛枝軟罣千尋蔓,偃蓋全陰百畝宮。
朝吹暮落紅霞碎,霧展煙翻綠雨濛。可知西母長生樹,道是龍門半死桐。半死長生君不見,春風陌上遊人倦。
但見雲樓降麗人,俄驚月道開靈媛。也隨芳樹起芳思,也緣芳樹流芳眄。難將芳怨度芳辰,何處芳人啟芳宴。
乍移芳趾就芳禽,卻渦芳泥惱芳燕。不嫌芳袖折芳蕤,還憐芳蝶縈芳扇。惟將芳訊逐芳年,寧知芳草遺芳鈿。
芳鈿猶遺芳樹邊,芳樹秋來複可憐。拂鏡看花原自嫵,回簪轉喚不勝妍。射雉中郎蘄一笑,凋胡上客饒朱弦。
朱弦巧笑落人間,芳樹芳心兩不閑。獨憐人去舒姑水,還如根在豫章山。何似年來鬆桂客,雕雲甜雪並堪攀。”
眾人最少也是有一定文化基礎的,看完後,隻覺得通篇極其的清俊流麗,簡直像是緩緩打開了一軸畫卷,春日芳華撲麵而來。都可以肯定,從來沒看過當世人寫過這樣詩篇。
又仿佛讓人想起了張若虛的千古絕篇《春江花月夜》,範弘道這篇縱然比張若虛差了點,但也是非常難得了。或者說,能讓人想起《春江花月夜》來對比,就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
尤其全篇圍繞著“芳”字回環,中段一連用了二十三個芳字,但又一氣嗬成不顯瑣碎累贅,這份技巧也當真是煞費苦心、妙到毫巔。
總而言之,所有人立即就可以斷定,這是一首好詩,這不是一般的好詩,更不是一般人能寫出的好詩!
大概這就叫一力降十會,若是拿出這麽一篇來,在大多數文會上基本都可以橫掃了,不會再有什麽對手。
隨即眾人腦中不由得冒出個念頭,王世貞王宗師能不能寫出這種作品?亦或王宗師如何點評這首詩?更進一步想,王宗師要如何點評範弘道?
想至此處,眾人齊齊望向王世貞。而此時王宗師手裏拿著詩篇,眉頭深深的皺起,半晌一言不發,好似反反複複看了幾遍似的。
等諸生都不耐煩時,王宗師終於發話了,點評道:“此詩通篇回環,刻意賣弄炫技,實乃雕琢之作也。”
這個評價有沒有道理?或許是有的。這個評價公道不公道?如果是王世貞說出來的,大概就是公道的。
範弘道拾階而上,站在了露台上,對王世貞道:“在下就是賣弄炫技,那又如何?若老大人有這等能耐,鬥膽也請賣弄一番,炫技給我等開開眼界。”
露台上出現了迷之靜謐,誰也沒有說話,但就是氣壓低的可怕,讓人透不出氣來。王世貞身邊的幾個年輕人,聽到範弘道如此嘲諷,不禁睚眥俱裂,連殺了範弘道的心思都有了。
眾監生聽到範弘道這句回話,忍不住又想道,這範弘道真是詩歌界的一股清流,哪有這樣直白的說“我就是要炫技”的?
這範弘道也當真了得,一個小書生麵對大宗師,卻能步步緊逼。而王宗師遇到這樣完全不按道理的對手,也真是情何以堪。
現在好像已經不是王宗師能不能打壓範弘道的問題了,而是王宗師今天應該如何收場的問題了。
範弘道已經從政治上與王宗師劃清了界線,在文藝上又亮出了大殺器,王宗師還能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