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兩張紙條(中)


    孫朝奉將紙條送到朱公子這裏,然後又得到了指示,今天事情就算完了,正要打算告辭時,卻又聽到朱公子詢問說:“這範弘道竟然說我欺壓良善,難道真的如此?”


    孫朝奉一時間有些納悶,朱公子忽然問出這種話是什麽意思?難道自己還敢批評朱公子不成?但孫朝奉是商場上混久了的老練人物,察言觀色並稍加琢磨後就琢磨出些體會來。


    這朱公子問出“我是不是欺壓良善”這樣的話,說明他內心動搖了,並且產生了自我懷疑。想到這裏,孫朝奉不得不佩服範弘道,隨便在一個紙條上寫兩句話,就能給朱公子帶來如此巨大的衝擊。


    問話還是要回答的,孫朝奉謹慎的說:“自從朱公子進入南城以來,對我等在縣衙差役攤派和生意拓展上多有幫助,這怎能算欺壓良善?”


    朱公子連連苦笑道:“確實是幫到了你,但還有別人,比如那位楊員外。你這裏的攤派輕了,那麽他那邊的就重了,對楊員外這樣的人來說,當然是我仗勢欺壓他了。這就足夠讓範弘道抓住做文章了,隻要有楊員外這樣的例子。”


    朱術芳對範弘道非常了解,範弘道是絕對有這個能力將片麵例證渲染成全麵典型。想至此處,朱術芳不由得隱隱有些害怕,又有點後悔。


    當初可是她最先“慧眼識人”,發現了範弘道這個人才,後來也確實從範弘道身上獲利頗豐。但在對待太監、李小娘子以及南城商業權勢等問題上,又與範弘道鬧僵,是不是真會得不償失?


    如今範弘道名聲越發的響亮了,跟自己斷了關係後,範弘道一樣可以風生水起,難道說明範弘道根本不需要自己幫助?朱大郡主心中的疑問很多,可惜今天注定得不到答案。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楊朝奉回到家中,便直接去了東院。如今張家小姐仍然隱居在楊家宅邸裏,故而在張小姐和朱公子兩強爭霸中,楊朝奉天然對張小姐更親近一些,並收攏了一批人,與多年老相識孫朝奉劃清了陣營界線。


    楊朝奉知道範弘道與張小姐很熟,也能猜到範弘道絕對不會無的放矢的寫個紙條。他在路上偷偷打開紙條看了,上麵每一個字他都認識,但是組合起來卻不明其意。


    一直到他進入東院,將紙條通過婢女遞給竹簾後麵的張小姐,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過了好大一會兒,竹簾背後仍然沒有任何聲音。這樣楊朝奉更好奇了,紙條上那句話到底什麽意思,為什麽讓平素裏言辭敏給的張家小姐沉默了這許久?


    張重秀確實在發呆,她的目光定定的落在紙條上,沒有移開半分。紙條上寫著一句話:在下有一上聯,還缺下文——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臥龍床。


    初看這句話,張大小姐險些氣得要嘔血,叫“居正”的宰相還能是哪個?


    寫宰相黑心也就算了,還寫了“臥龍床”,分明就是諷刺祖父和李太後的緋聞!這樣惡毒的人身攻擊,讓身為張居正孫女的張大小姐有種亂刀砍死範弘道的衝動。


    還好政治素養比較高、被範弘道諷刺為政治動物的張大小姐用理智克製住了自己的衝動,憑借僅存的理性進行了分析。據她了解,範弘道並非那樣淺薄的人,所以這紙條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人身攻擊,而是展示出對自己的威脅。


    言外之意就是,我範弘道或許整治不了你,但也不是沒有收拾你的辦法!對致力於恢複祖父名譽的張大小姐而言,範弘道這種威脅簡直就像是被抓住了七寸。


    以範弘道的文學才華和今日的文學名望,如果不斷的編出詩詞、段子、對聯、傳說故事來攻擊和諷刺祖父張居正,後果不堪設想。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前朝宋代的潘美、龐籍等將相變成了潘仁美、龐太師,如今在故事裏都是什麽形象?


    如果範弘道真的下了狠心胡編亂寫,把祖父張居正塑造成世人公認的白臉奸臣形象,隻怕幾十年後,想平反也平不過來了。或者說就算官方平反,但在民間卻無可挽回,就像三國曹操一樣。


    張大小姐越想越心驚肉跳,範弘道是個有文才和歪才的人,他別的事情也許做不好,但是在文學和塑造輿論上肯定是一把好手,毀譽褒貶隨心所欲!更別說祖父張居正不是完人,一樣有很多被人詬病的缺陷,隻要範弘道將這些缺陷放大,就是最好的故事素材。


    而且最要命的是,張大小姐本來計劃重點走民間路線,先在民間市井裏將父親的形象樹立起來,然後慢慢向上衍生。但是範弘道這種威脅,就是針鋒相對了!


    文事上毫無把握戰勝範弘道的張大小姐不禁悲從中來,自己的希望和夢想,在範弘道麵前竟然如此脆弱,不堪一擊的脆弱!


    也不對!此後她腦子忽然裏冒出的一個更大的疑惑,範弘道是不是知道自己的身份了?不然他為什麽紙條裏故意寫出“居正”這樣的字眼?


    張小姐仔細回憶起與範弘道交往的一點一滴,自己雖然經常拉著範弘道討論政治話題,話裏話外對祖父張居正十分推崇,但自己絕對沒有露出過任何確實口風。至於知道自己底細的申首輔等大佬,應該也不會向範弘道這個次世代外人泄露這種秘密,完全任何沒有意義。


    還是說範弘道猜出了什麽,但又不敢肯定,所以紙條上這句話也有試探的意味?而自己以後應該向範弘道承認,還是繼續裝糊塗?


    其實是張大小姐想多了,她原來經常拉著範弘道談論政治話題,話裏話外不自覺就十分推崇張居正。而且從一開始,正是因為範弘道對張居正有正麵評價,所以才入了張大小姐的法眼。


    這些情況怎能不讓範弘道有所猜測?隻是範弘道一直以為,張大小姐是某位耿直大臣之後,估計還是當年首輔張居正的黨羽,張居正去世後失勢並遭到了貶謫命運。


    範弘道還以為,張居正是張大小姐父親這夥人的政治旗幟,用庸俗化、通俗化的手段徹底抹黑張居正這種威脅,會讓張大小姐感到緊張。但他也沒想到,這種威脅對張大小姐的刺激有多麽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狂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清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清風去並收藏大明狂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