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吏部見聞(上)


    範弘道又在南城住了一晚,次日便返回了北城,讓李老爹做好準備,隻等著下次內市開張日便去簽名售書。


    這時候,國子監罰範弘道“閉門思過”也有好幾天了,範弘道琢磨著風頭差不多也該過去,是不是去騷擾一下李司業,把自己的出監曆事文憑早點發下來。


    還沒等他去國子監催問,就有監中雜役來到寓所,對範弘道說:“範先生可還好?小的奉了李大人之命,知會你一聲,你的出監曆事文憑已經簽發了。”


    真是想什麽來什麽,範弘道大喜過望,對報信的雜役說:“那要多謝李大人了,我這就去國子監把文憑領取回來!”


    那雜役攔住了範弘道,連聲道:“不必不必!”


    範弘道就很奇怪的問:“什麽不必?”


    那雜役趕緊答話:“李大人說了,讓範先生務必不要再去國子監了!至於曆事文憑,小的給你捎帶過來,不勞範先生跑腿。”


    說著話,雜役從懷裏掏出一份文憑,遞給了範弘道。所謂文憑,在大明朝指的是一種文書憑證,主要用在文人的事情上麵。


    範弘道接過自己的曆事文憑,很是無語。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麽,那李司業到底有多麽不想讓自己現身國子監?


    雜役又介紹說:“文憑兩份,一份給了範先生,另一份已經送到吏部,範先生隻要拿著文憑去吏部登錄候選就可以了。”


    謝過並送走衙役,範弘道決定明天就前往吏部登錄,反正自己的去向基本定了,早點辦完程序早點完事。回頭讓申府打個招呼,南城分署把自己要過去就行。


    不過範弘道心裏還有點隱憂,因為徐博士那天對範弘道說過,吏部左侍郎趙誌皋是他老鄉,他會讓趙侍郎把自己擋回來。


    也不知道徐博士是不是開玩笑的,範弘道心裏忍不住犯嘀咕。如果是開玩笑還好,如果不是開玩笑,那說不定還有的折騰。


    話說這吏部位於皇城外東南,堪稱是外朝第一牛氣的衙門。任憑你做官時多麽威風,隻要進了吏部大門,那肩膀也得矮三分;甭管各路父母官在任上多麽霸氣,到了吏部也得當孫子。


    原因也很簡單,這吏部是負責官員升遷調轉的衙門,連考核、封賞等事務也一並包辦了,所以有幾個人能在吏部麵前拿架子?尤其那些四品以下的官員,前途命運往往就是吏部一紙公文的事情。


    範弘道縱然時常狂態畢露目中無人,但在吏部這裏卻沒必要這樣造次。進門後按著規矩,在前堂小吏那裏驗證了文憑,然後經指點去文選司辦手續。


    到了文選司相關公房裏,卻見房中官員三十六七歲年紀,方麵長髯,眉間寬闊。範弘道沒敢多看,恭敬的遞上文憑,說明來意。


    這吏部官員打開文憑仔細看過,然後就甩了回來。範弘道連忙捧住文憑,十分不明所以。


    隨即這官員對範弘道嗬斥道:“太學乃育人之地,各方貢生入學磨練後,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方可成材。然後才能出監曆事,為朝廷效力!


    今次閱過你的文憑,你進國子監不過月餘,何德何能超擢曆事?故而本官欲將你的文憑發回,你且回去認真讀書,過一兩年再來吧!”


    範弘道覺得對麵這位官員實在蛋疼,他簡直多此一舉。


    文憑是國子監開出來的,也就是說,國子監已經認可了自己的資格,證明自己有能力到各衙門曆事。你吏部一個官員老老實實辦手續就行了,最多隻能決定自己去哪裏不去哪裏,但有什麽道理指手畫腳質疑國子監的內部審查工作?


    於是範弘道很“耐心”的解釋說:“這是國子監李大人簽發過的,至於在下有無能力,國子監自然也審過了。而吏部的大人們對在下所知不多,又能怎麽判斷在下?”


    這文選司官員卻毫不相讓:“既然手續要經過吏部,那吏部就要負起審核責任!不然各衙門都有自己的私心,靠誰來平衡?本官也是秉公行事,”


    麵對這文選司官員,範弘道仿佛有種上輩子進機關辦事的感覺。很多工作人員都能給你說出冠冕堂皇、公正無私的大道理,都能拿出秉公辦事的態度,但事情就是辦不成,最後還要讓你感覺錯在自己身上。


    秉公秉公,多少麻煩假你之名,範弘道心裏歎道。現在也隻能盡力另尋他法了,範弘道忍不住詢問:“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對麵的官員自我介紹說:“本官乃是文選司員外郎顧憲成。


    原來他就是顧憲成,難怪如此難說話!範弘道心裏想道。


    自從穿越以來,範弘道見過了一些曆史名人,現在對這種見到名人的感覺也已經習慣了,但此時範弘道還是忍不住側目,因為這位顧大人的生前身後影響力有點巨大。


    在另一個時空,顧憲成將來可是名震天下的東林黨領袖,最頂級的“清流”,大明話語權最重的讀書人之一。


    他操持輿論、指點江山、品評人物,一手推動東林黨成為朝廷中激烈黨爭的絕對主力。大明朝萬曆中後期,門戶攻伐,黨爭愈演愈烈,最後大家一起墜入萬丈深淵,顧憲成的“功勞”不小。


    而且上麵的行為還都是顧憲成以在野身份獲得的。就連東林黨的名字,也來自於顧憲成辭職回家後創辦的東林書院。


    麵對這樣一個人物,範弘道有點撓頭。他一直擔心被吏部左侍郎趙誌皋刁難,卻不料撞到了顧憲成的手裏,盡管這時候顧憲成還隻是個普通官員,雖然有點名氣但還稱不上大佬。


    範弘道想了想後,便懇求道:“其實沒有什麽原則性的問題,還是請顧大人通融通融吧!”


    顧憲成仍然堅持自己的決定,不為範弘道所動。“通融?還是那句話,你資曆太淺,磨練不足,現在不適合出監曆事。”


    範弘道憤怒了,指責道:“顧大人的話,不就是想貶低在下能力不夠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狂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清風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清風去並收藏大明狂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