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必前腳把這些舞姬送給了魏硯。


    然後魏硯下一秒,就把這些舞姬全部分發給了有功之臣。


    沒辦法,主要他也用不上。


    “你不是說,就算是滅了大唐,也無所謂嗎?”


    武才人坐在魏硯的懷裏,這樣問魏硯道。


    魏硯便道:“雖然說是這樣說,但是師出無名也不太好,而且現在你波斯跟東南亞的叛亂,都還沒有弄好呢。”


    “大唐嘛,反正也不急那一會。”


    武才人便點點頭,“這倒也是。”


    其實大魏不止大河州跟蟬鳴州。


    這兩州的叛亂,倒也好解決。


    真正難解決的,其實是波斯跟東南亞的叛亂。


    這兩個地方由於人種不同,觀念不同。


    一叛亂起來,可不是鬧著玩的。


    現在,不管是波斯,還是東南亞,這叛亂就沒少。


    當然了!


    由於大魏在這兩個地方的人本來也算不上多,所以,也就顯得沒那麽迫切罷了。


    “波斯跟東南亞的叛亂怎麽解決?”


    魏硯低著頭問武才人,差點就親上。


    武才人便道:“直接武力鎮壓不就好了。”


    魏硯便道:“戰爭帶來災難,和平帶來繁盛。這一時的鎮壓,的確能取得很不錯的效果。但是,這不就成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想停止叛亂,就必須從病根出發。”


    武才人:“那隻能是換一批當地的官員了。”


    魏硯:“嗯!把那些貪官汙吏都殺了吧,鼓勵波斯百姓自己舉報。”


    武才人:“那萬一牽扯到大魏的官員呢?”


    魏硯便沉默了一下。


    殺吧!


    好像說不定會寒了自己人的心。


    不殺吧。


    難以服眾。


    魏硯:“那你說該怎麽辦?”


    武才人當然是選擇政治正確的那一邊,“不能在大魏群臣的麵前,替波斯說話。畢竟,這波斯人,終究隻是外人。”


    魏硯明白,她這樣選擇,自然有她的道理。


    “隻是……如果按照你說的去做,那以後,怕是這叛亂永遠都止不住了。”


    ……


    新的一年很快到來。


    隻能說……


    魏硯也沒想出個什麽兩全其美的辦法來。


    不過既然牽扯到了,肯定這人是廢了。


    回來後的第二年。


    魏硯便開始整頓波斯跟東南亞的叛亂。


    說實話。


    這活還是帶著點危險性的。


    尤其是對於波斯這樣的有教派信仰的百姓來說。


    他們對於大魏這種無信仰者,自然是看作異端。


    不過,好在大魏對波斯的統治,也不是完全大魏化的。


    大魏對波斯的統治,主要還是表現在商業上。


    所以……


    大魏官員隻要不對波斯百姓強買強賣,引發眾怒,那問題,應該就不會有多大。


    所以大魏的新官員到了波斯的第一步,就是明確物價,立匾為信。


    是賣多少錢的貨物,就賣多少錢。


    公平交易,童叟無欺。


    自然而然,慢慢地,波斯的百姓也就會重新對大魏找回信任。


    至於那些帶頭叛亂之人,肯定還是要剿,但也隻能是通過波斯的官員以及士兵來解決了。


    這是一個長期對抗的過程,隻能是慢慢地等。


    東南亞這邊也是如此。


    而隨著官吏的更改,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之內,這風氣也是頓時有了些好轉。


    另外……


    有聰明能幹的官員,還給魏硯捉了幾個叛賊回來。


    魏硯讓人把對方給放了。


    還說,如果當官不能為民做主,那當百姓的,造反,也是理所應當的。


    對方立刻就變成了這世上最擁護魏硯的人。


    當然,也是到了此時,他們才知道,大魏皇帝如今已經換人了。


    不是原來大魏皇帝的子嗣,也不是什麽叔伯兄弟,而是他們大魏的太祖。


    那可是傳說中六百年前的人。


    波斯這邊聽到這消息,更是大驚失色。


    畢竟……


    當年魏硯帶領他們先輩的那些戰爭,還在百姓當中口口相傳呢。


    雖說……


    魏硯也差點就被自己子孫後代的胡作非為,而差點把名聲都給毀了。


    不過不管怎麽說,一個活了六百年的人,又重新回來當皇帝,這的確有夠讓人震撼的。


    “那這人還是人麽?”


    “當年,就好像不能算是人。”


    波斯的一員官員如是說道。


    這也導致了,接下來兩地的主要負責人,也有了要來瞻仰魏硯英姿的想法。


    主要是想來混個臉熟。


    魏硯也同意了。


    雖說他對萬國來朝這種東西,不太感冒,不過見一見也是好的。畢竟,身為皇帝,就不能不知道自己手底下都是些怎樣的人。


    波斯這邊,很顯然。


    這一任的總督已經是一個老油條了。


    不過這人一看就比較貪,之前肯定沒少跟大魏的官員同流合汙,這樣的人,不除好像不足以平民憤。


    而東南亞,也就是原武周這邊,則是來了好幾十人。


    他們都是大大小小的國家的主要負責人。


    有想反抗大魏的,也有對大魏阿諛奉承的。


    而這些阿諛奉承之人,當然是之前得到了大魏不少的好處,處於比較高等一點的地位的當地貴族了。


    魏硯一一跟他們談話。


    而他們,也給魏硯展示了不少的奇珍異寶。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了。


    那就是魏硯要不要回禮。


    其實……


    魏硯覺得吧,大明雖說沒有其他朝代的和親,但是,這回禮回得太多了,也是一種丟人的事。


    跟大宋的拿錢買平安,也沒什麽兩樣。


    那誰,不就是因為這個,才跟大明打起來的。


    大明也是打腫臉充胖子,最後充不成了,人家就光明正大地反叛了。


    見魏硯最後在龍椅上沉思著,所有人也都等著魏硯發話。


    這大明的教訓,自己可不能犯啊。


    隻不過……


    那也是要雙方實力對等,對方才敢這麽做。


    大明終其一朝,壓根就沒有把北方草原上的民族打服,雖然是有大幅度地削弱北方草原民族的實力,但是,這種勝利,卻是拿透支大明的國力來完成的。


    打完了以後,又不駐軍,又不實行有效的管理,打完就退,這自然而然,等到大明軍隊一撤,人家也就又慢慢地回來了。


    大明朝,就是花最大的代價,打最沒用的仗,跟大唐比起來,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大唐好歹每次都能牽回來幾十萬頭羊呢。


    “行了,你們進貢的這些奇珍異寶,我都不太喜歡,與其進貢這些吃不得的東西,不如還是進貢一下當地百姓產的稻穗跟麥穗,匯報一下百姓的生活過得怎樣,這才是我真正關心的。”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搶了文成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BC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BC啊並收藏大唐:開局搶了文成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