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孫傳庭急得要吐血的樣子,參將卻不以為然:“您說潼關失守,可眼下並未有任何消息傳來,萬一昨夜是潼關守軍的一次夜襲演練,又作何解釋呢?大人且先莫急,待我派人去探看一二,聽他一報。”


    孫傳庭真的急了:“等派人探過再回來,華陰怕是早已失守了。”參將哈哈一笑:“大人過於多心了,您安心靜養,我自會處置。”


    說完起身告辭。


    孫傳庭暗罵此人愚不可及,刀都架到脖子上了,還蒙在鼓裏,他轉念一想,馬上派人去四門處探查,看看今天進城的人是不是多了。果然過了中午,那些人紛紛回報,今天進城的人是比每天都多,但進城的人除了百姓,就是商賈,也沒什麽特別的。


    聽了這些,孫傳庭暗自吃驚。這些進城的人裏,定然有奸細,等到晚上再製造混亂,到時候裏應外合,華陰難保。


    他有心再去找參將來商議,又覺得不會有什麽效果,此人十分大意,認準了華陰境內並無亂賊,商議也不會有什麽結果。


    最後孫傳庭一咬牙,吩咐家人備車,舉家出城,前往西安,親自麵見總督洪承疇。


    家人備好了車馬,抬著孫傳庭上車,等孫傳庭出得大門一瞧,外麵停有四輛馬車,他隻有一妻一妾,外加老母,自己與妻坐一輛,小妾與老母坐一輛,還有一輛家仆乘坐,最後一輛裝了行李。


    這本來是綽綽有餘的,可是孫傳庭眼珠一轉,吩咐家丁:“去,到城內的車馬店,雇十二輛馬車來。”


    家丁一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雇十二輛馬車?那麽多車,誰坐呀?”孫傳庭一笑:“這個你別管,讓你去就去,連馬車帶車夫,都來門前,我們一起出發。”


    這位家丁懷著巨大的疑惑前去雇車,不多時雇來了,走的時候,孫傳庭留下一封信給參將,最後叮囑他,晚上定有賊人攻城,當心城內接應,守衛外城的同時,務必要嚴查城中。寫完了,吩咐人去送與參將,然後自己一家人帶著那些馬車,出了西門,直上大道。


    可是孫傳庭的這封信送到參將手中,參將看過了隻是微微一笑,隨手丟在一邊,根本沒有在意。他已經派出了探子,騎快馬前去潼關打探,一個時辰之後,探馬回來,說潼關並無異樣,關上關下都是明軍,一切安堵。


    參將冷冷一笑:“這位孫大人,遇了一回險,真的是草木皆兵,到底是文人書生,不成氣候……”


    他萬萬不知道,此時的城中,已經是殺機四伏,那二百秦軍分別住進不同的客棧,約定三更天開始,一起行動。另有一人前去聯絡李敢,李敢正與姓張的漢子等得焦急,見了來人,聽說今晚要取華陰城,都非常興奮,幾個人準備妥當,隻等三更到來。


    剛剛入夜,白起與王翦率領著秦軍,悄悄地來到華陰城下。他們離著城牆一裏遠近,伏在野草與樹林裏,隻等著城中的信號。


    因為這次是攻城戰,秦軍特意準備了攻城用具。弓弩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還拉來了幾輛衝車,這種衝車隻是簡易的,需要人推,車頂上覆蓋著厚厚的木板,以防守城一方的弓箭與石頭滾木,衝車主體是一根兩人合抱的巨木,麵前削尖,包上幾層鐵皮,十分堅硬,用來衝破城門。


    如果李敢等人在城裏,打不開城門,就隻好用衝車硬衝了。


    由於秦軍戰潼關時傷亡了近五百人,這些傷者留在潼關,加上二千人守關,村子裏大約還有七千人,此次攻打華陰城,白起帶了六千人,分攻四門,每個城門安排一千五百人。他們已經打探清楚,城中守軍不過一千多人,平均每個城門,隻有三百人。加上守軍大意,當可一鼓而下。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夜色漸深,城裏城外一片寂靜,隻有鳴蟲還在不時地鳴叫,更增添了幾許安寧。夜露濕重,已經令許多秦軍衣衫盡濕。


    突然間,城中亮光一閃,緊接著又有幾處開始亮起,那是火光。


    李敢他們已經開始動手了。


    白起緊張地瞧著,果然城中立刻有了動靜,人群的喧呼聲開始響徹夜空。


    就是現在!白起站起身來,發出號令:進攻。


    一枝響箭帶著亮光射上半空,然後在半空中炸響,這是進攻的號令。


    於是隨著響箭的炸開,華陰城外一時俱動,四野中埋伏的人馬一齊呐喊,衝了上來,前排的弓弩手們衝到射程內,便一齊放箭,無數支弩箭射上城頭。


    城頭上值守的明軍剛剛被城中的動靜驚動,正在看著城裏,忽然聽到響箭,再向城下一瞧,黑壓壓的一大片人影,叫喊著衝過來。


    值守軍官大叫一聲:“不好,有賊兵攻城,快快……”


    後麵的字還沒說完,一枝勁箭已穿透了他的脖子,餘勢未歇,竟將他釘在後麵敵樓的柱子上。


    這一下,城上立時亂了,已有人撒腳如飛,去稟報參將,餘下的人向城外放箭,以圖阻止秦軍的靠近。


    秦軍的弓弩兵射完箭後,向兩邊一分,中間的衝車推了上來,數十人喊叫著,向城門猛撞過去。明軍軍官拚命叫喊:“有衝車,砸碎它,砸碎它……”


    有人搬起石頭,向下便砸,有的秦軍被石頭砸得頭腦迸裂,死於非命,可餘下的人仍舊不顧一切地猛撞城門。


    後麵的弓弩兵對著城頭,不住地放箭。


    此時華陰參將跨馬上了城頭,向城外一瞧,心頭便是一陣亂跳,他此時才想起孫傳庭那封信,恨不得踢自己幾腳。


    眼下城中一片混亂,城外大兵壓境,其餘幾個城門也傳來了喊殺聲,到處是一片火光。


    參將到底是久經戰陣,到了此時,雖然已經全麵落於下風,卻並不死心,他命令守軍拚命護住城門,然後令手下總旗官帶著五十人,去城中搜殺放火的奸細。沒辦法,最多隻能抽出五十人,因為城頭更需要人手。


    隻要能將城內肅清,軍心安定,就可以一心對敵,不必擔心賊人裏應外合了。


    總旗官領命,帶了一小隊明軍,都騎著馬,手執長槍,衝到城裏去了。


    參將心想,城中放火的不會是大隊人馬,這五十名明軍足以應付。


    事實上,城中那些亂做一團的人群迷惑了他,使他無法得知奸細的真實人數,然而秦軍來的遠遠不止五十人。


    總旗官耀武揚威,連聲大呼著,帶領眾軍飛馳上大街,喝道:“百姓人等,一概靠牆站立,有敢擅動者,立斬。”


    他知道,亂賊們是閑不住的,他們要製造混亂,眾百姓靠邊一站,就會將這些人現出來。


    他果然猜得沒錯,百姓們聽了也不敢再救火,紛紛靠著牆站下,另有膽小的人已經鑽回家裏,緊閉大門,街上不要說起火,就算是殺人,也不管了。


    百姓們兩邊一分,明軍這隊人馬飛馳過去,跑不多遠,迎麵撞著一夥人。


    這就是那隊製造混亂的明軍,為首的是手執長槍的李敢和張獻忠,他們在城中放了幾把大火,然後順著大街前來奪取城門,正走之時,迎頭來了一隊明軍,都是馬隊。


    總旗管一眼瞧見了李敢,眼睛立時瞪得滾圓,他認出來了,此人正是畫影圖形上的人犯,急切間也沒看李敢身後帶著多少人,回頭大叫一聲:“人犯在此,給我拿了。”


    身後的兩騎明軍聽了,拍馬上前,手中長槍疾刺過來。


    李敢的武藝在秦軍當中,算是上流,以前當兵之時,也沒少對付過騎兵,雖然身上有傷,可都是皮肉傷,不算很嚴重,而且已經痊愈了七八分。動作無礙,一見兩匹馬向自己衝來,他向街邊一閃,迎著一杆長槍便衝上去。


    那個明軍一愣,暗想難道此人不想活了,用身子來試槍尖硬不硬?想到此他猛力突刺,想要將李敢刺個對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