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過了幾天,城中一切安然。加上斥候來報,賀人龍與盧象升率軍分別大破賊寇,幾乎將敵人全殲,白廣恩更加放心了。此時他接到洪承疇之命,令他整軍出潼關,去山西會同曹文詔,攻擊農民軍。


    而此時,新來的參將也到了,帶著五百明軍守城。白廣恩交割了印信,帶著人馬離了華陰。


    明軍走了不過三天,李岩他們就到了。


    這三十多人沒進城,先在城外一個荒村裏歇下來,派人進城探聽,探子回報說,大隊明軍已經走了,眼下的城裏,隻有五百軍馬。


    李敢神色沉重,五百軍馬雖然不多,可是自己隻有三十多人,無論如何不可能拿下華陰。可是李岩卻不那麽緊張,看上去還挺輕鬆的。李敢問他怎麽辦,李岩一笑,隻說別急,等華陰的新縣令來了再說。


    此時因為孫傳庭受傷,華陰城被占,朝庭方麵一直沒有派新縣令來,此時秦軍大敗,華陰重新落回明軍之手,縣城不可一日無官,因此洪承疇上了折子,要朝庭速派縣令,管理縣事。華陰百姓紛紛傳揚,新縣令估計這幾天就要到了。


    紅娘子與小青一直很安靜地呆在一邊,她們清楚,這個隊伍並不是她們的落腳之處,兩個人隨時可以走,這群人也不會說什麽。可是紅娘子並不想這麽快就離開。一來是無地方可去,二來,人家正在落難之時,她們一走,難免有些不仗義。江湖兒女,最講究的就是義氣二字。


    於是,她們隻能跟著這夥殘兵,什麽時候有起色了,再離開不遲。


    李岩與李敢什麽事也不背著她們,李岩的命是人家救的,這麽做很自然,李敢則認為,救了義弟,也是自己的恩人,秦人恩怨分明,對於恩人,自然是傾心相交了。


    因此兩個女孩子覺得,這個隊伍裏的人,對她們非常尊重。


    這一點,是她們從來沒有感受過的。


    那時候的天下,對於江湖人是極蔑視的,甚至連倡優都不如。紅家班每到一地表演,遭盡人們的嘲笑與白眼,演得再好,人們就像看耍猴一樣,熱鬧完了,一哄而散。尤其是紅家班中的女孩子,更是聽到過無數觀眾的汙言穢語。


    什麽叫做人?與人平等,才是做人。


    這種感覺,使得兩個女孩子都不舍得離開了。


    李岩並沒有空等,他派出探子,不住地打探,第三天,有消息了,一隊車馬正從東麵而來,看樣子便是新縣令,由別的地方調來的,此華陰約有十餘裏。李岩仔細問過,約有二十來個護兵,七八輛大車,他心中便有了計較。


    李敢不知道他要幹什麽:“兄弟,你等縣令來,是何道理?”


    李岩道:“咱們隻有三十多人,別說攻擊縣城,攻個村子也攻不下來。要想奪取華陰,隻有一個法子,就是冒充縣令。先把華陰控製在手中,然後捉了參將,再收編那五百人。”


    李敢想了想,緊鎖雙眉:“這個不容易吧。參將手下肯定有親兵,五百人一旦收編不了,鬧騰起來,我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李岩道:“我有法子,大哥不用發愁,咱們先去會會那位新縣令。”


    此時這位縣令大人正坐在馬車裏,一臉的哭喪相。因為這個職位,實在不是美差。


    當官的總講究點宿命,華陰已經連換了兩任縣令,哪一個也沒得好果子,頭一任縣令家裏被搶得一幹二淨,鼻子還沒了,第二任孫傳庭倒是個能吏,卻也被刺殺,險些丟了性命,如此看來,華陰戾氣甚重,不適合安安穩穩地貪汙。


    隻是皇命在身,聖意難違,不來也得來,如今之計,隻有到任之後,先請來高僧老道,做幾天法事,去去邪氣,也許能好一些。


    正想著,猛聽得前麵一陣馬蹄聲響,不由得嚇了一跳,暗想莫不是流賊至此?掀起車簾一瞧,前麵跑來了幾十騎,盡都是虎軀大漢,威風凜凜,身上不穿官衣,手中也沒拿家夥。隻是有的人手裏提著幾個大盒子,還有兩個大葫蘆。


    好像不是流賊,縣令心想。


    此時那幾十人來到車隊前,護衛的明軍早已經全神戒備,以防不測。


    來人為首的一個跳下馬來,向眾兵一抱拳:“敢問,縣令大人可在車中?”明軍的一個什長揚聲道:“正是,你們是什麽人?”那人道:“小人是華陰城中士紳郭威的家仆,特此來迎接大人,大人一路辛苦,我家主人特地備了酒肉,前來奉獻。”


    說著一揮手,後麵的人跳下馬來,抬著幾個大食盒。到眾軍麵前打開,裏麵果然都是肉菜。還有人提著大葫蘆,裏麵裝的是酒。


    這些人走了半日,早已又饑又渴,此時見了酒肉,哪個不饞,口水都流出來,剛要下馬,什長一聲冷笑:“既是一番好意,我們自然要愧領,隻是有一樣……你先請。”


    為首的漢子一聲幹咳:“大人是怕這酒肉裏有毒?”


    什長麵現冷笑,也不否認:“正是,我沒見過你們,小心點好。”


    為首的漢子向後看了看,雙手一攤:“人家不信我們,也罷……”說完他提起筷子,每樣菜裏都吃一口,然後掀開木桶的蓋子,從食盒中取出碗來,拔開兩個葫蘆的塞子,往碗裏倒了一點,喝了下去。


    吃喝完了,他將葫蘆塞上塞子,橫放在地,然後站在那裏,一動不動地瞧著什長。


    那什長等了片刻,見沒有任何異常,終於放下心,看來酒肉中不會有鬼,但他還是加著小心,叫華陰來的人站遠一點,以防對方偷襲,然後才叫眾軍吃喝。


    至於縣令大人,自然更不能怠慢,什長親自挑了酒肉,送到馬車裏。


    眾軍狼吞虎咽,沒一時,就把所有的酒肉一掃而光。


    那些華陰來的人在遠處瞧著,見他們吃喝完了,這才一起拍手大笑,嘴裏喊著:“倒也,倒也……”


    再看眾明軍,一個個手足酸軟,口歪眼斜,嘴角流涎,站在那裏不住地晃,最後都站腳不住,卟嗵卟嗵……全都摔在地上,睡死過去。


    不用問,他們中了蒙汗藥。這些人也不是華陰的,而是李敢率領的秦軍。


    那位什長知道不好,可是自己也站不住,摔在地上,還覺得天眩地轉,他到現在也沒明白,為什麽那人吃喝了就沒事,他們這些人就要倒。


    其實道理很簡單,蒙汗藥就裝在葫蘆裏,具體說,是葫蘆塞子裏。


    這是李岩想的妙計,他知道小青有蒙汗藥,就想出了這個主意,智取敵軍。他將蒙汗藥用棉布層層包好,挖空葫蘆塞子,將棉布塞進去,藥就在棉布裏。不用時塞子在上麵,藥粉落不下來,酒就是好酒。可當李敢喝過了酒,將葫蘆橫放時,酒浸到塞子,裏麵的藥粉就溶在了酒裏,於是一葫蘆好酒就變成了一葫蘆藥酒。


    這種手段,不要說明軍,隻怕天下也沒幾個人能猜得到。


    李敢見這些人全都倒了,率人上前,掀起馬車車簾一瞧,縣令大人也和明軍一個模樣。他們像拖死狗一樣把縣令拖了出來。


    由於這位縣令對於華陰有種不祥的預感,因此沒有帶家眷,事實證明,他的預感是正確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