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看著城頭上的明軍,那是他一手招募訓練的洪兵,一個個身經百戰,無所畏懼,隻要他一聲令下,刀山火海也敢上。
再瞧瞧城頭那些數不清的弩箭,炮彈,石塊,滾木,石灰罐,萬人敵,洪承疇心裏很有把握。他下令全軍開飯,白花花的米飯,紅通通的紅燒肉,一鍋鍋地抬上城頭。另外每人還有兩大碗燒酒。
當兵的都知道是什麽意思,吃飽喝足了,拚吧。
農民軍並沒有攻城,張獻忠隻有六千人馬,而且都是騎兵,連攻城器具都沒帶,因此他也下令全軍紮營,等候步兵到來。
兩方麵都已準備妥當,隻等開戰了。
幾乎與此同時,範雎坐在縣衙後堂中,正對著牆上的地圖發愁。
在後麵的桌子上,擺滿了各種文書卷宗。自打白起逃走後,整個華陰縣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治理這個小小的縣城,並不在話下,他範雎的能力可以治國,何談這個十裏小縣。
真正讓他煩心的,是武備之事。
華陰城中陸續歸來了不少秦軍,加上招募來的新兵,已經有將近五千人馬了,人一多,各種事情就多,什麽軍糧,器械,錢財,馬匹的管理,人馬的建製調配,武器的保養製造,還有各地報上來的軍情,需要匯總,分析……
這一切的一切,雖然有子義幫忙,但仍舊使得不諳武事的範雎越發焦頭爛額。此時他不得不佩服白起的能力,這家夥手握幾十萬人馬的時候,也沒見他忙過,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隻是簡單的一句話,一道令,下麵就秩序井然,幾十萬人馬如同一部戰車,各司其職,毫不衝突。
這個時候,他不得不分出越來越多的權利給子義,讓他掌管越來越多的事務。
其實此時的範雎,還隻是個臣,他從來沒有做過王,尚不理解為王之道。
此時子義走進來,向他稟報:“範相,得到官軍方麵的消息了。”
範雎道:“快來說說。”子義走到地圖前,指點道:“曹文詔的人馬已經渡過野狼灘,趕奔西安,而左良玉,此時已經過了靈寶,前鋒直指潼關。”範雎道:“密切注意左良玉的動靜,雖然洪承疇答應,不攻擊華陰,可也要小心。”
子義點頭:“這個已經安排了,由潼關到此,每十裏都有我軍的暗哨。一有動靜,隨時會報來。”
範雎想了想:“農民軍沒有在潼關留守麽?”
子義道:“沒有留下一兵一卒,也許他們是怕曹文詔從後麵偷襲吧。”範雎笑道:“農民軍曆來如此,攻下縣城,搶掠完畢就走,從不固守一地。因為守城,必須要有城中百姓的支持,這方麵,農民軍做得很差。”
他頓了頓,突然問道:“李敢有沒有把那個相好的接回來?”
子義一愣,馬上反應過來:“哦,範相是說那個倩娘啊,已經接回來了,還住在原來的宅子。怎麽?範相還想下手?”
範雎微笑搖頭:“現在下手,沒辦法嫁禍給白起啦,再說了,這個女人還有用,聽說她父親是位神醫。”
子義點頭:“不錯,那個人外號叫老神仙,曾經給孫傳庭治過傷,李敢那一箭沒射死他,多虧了老神仙的妙手回春。”
範雎道:“這樣的人,軍中有用,讓李敢與他多多接近,以後肯定用得著。”子義點頭:“西安一旦開戰,咱們去抄民軍的後路?最好能殺了李岩。”範雎沉吟著:“這是最好的結果,但是需要精細籌劃。如果李岩再一次逃走,對咱們可就不利了。”
子義道:“範相覺得,西安一戰,誰的勝算大一些?”
範雎笑了:“自然是官軍,有曹文詔和左良玉這兩支精兵,在後包圍,洪承疇心裏底氣十足,我猜測,隻要西安能支持幾天,農民軍就成了強弩之末,被這兩支援軍一衝,必定潰敗,到時候就該我們出手了。”
子義道:“我在擔心,萬一官軍大勝,然後趁勝來攻華陰,咱們孤軍作戰,隻怕擋不住啊。”
範雎道:“這個你放心,咱們不讓官軍大勝就是了,要勝,也是慘勝。”
子義麵露喜色:“範相有計了?”範雎點頭:“咱們答應過洪承疇,為官軍通風報信,可咱們也答應過張獻忠,為他們照應著後路……”
他看著子義,子義想了想,不明白:“這個,這個……”
範雎笑道:“如果左良玉與曹文詔落入了民軍的包圍,那可是一場血戰……”
子義恍然大悟,雙挑大指:“範相果然高明。”
張獻忠已經在西安城下駐紮了一天半,此時他站在一處高坡上,遠遠望著城頭,黃昏的夕陽在天邊搖搖欲墜,餘下的光暈染紅了半個天宇,城頭那高大的敵樓如同刻在木板上的雕塑,堅硬冰冷而且倔強。城外的野草被勁風吹得如同波濤般起伏不定,血色般的陽光也映得草色一片血紅,令人如同身處**血海當中。無法自拔。
城頭上肅立的官軍,一個個盡都挺直了腰杆,紋絲不動。
張獻忠看罷多時,罵了一句:“奶奶的,倒挺有膽氣。”一邊的李定國回答道:“洪承疇在城裏坐鎮,這些人就有主心骨。”張獻忠撇撇嘴:“這些洪兵不怕死,的確是勁敵。等攻城的時候,得拚命打。而且不能讓這些龜孫子有喘息之機。”
李定國道:“大帥是要速戰速決!”
張獻忠嘿嘿一笑:“洪承疇如此穩如泰山,不用說,肯定早就發下求援令了。用不了幾天,官軍就會從四麵八方撲過來,尤其是咱們身後的華陰方向,姓範的不是好人,也沒好心,讓他給咱們斷後,實在不放心。所以嘛,靠人不如靠自己,早一天拿下西安,咱們都安生。”
李定國點頭稱是:“大帥果然想得周全。隻等曹操一到,咱們馬上攻城,西安雖然城高牆厚,可畢竟城裏隻有幾千官軍,這樣分攤下來,每個門最多也就一千人,咱們四五萬人馬,四個門一起攻,早晚破城。”
張獻忠突然皺起了眉頭:“不是說洪承疇派了三千人馬去鹹陽平叛嗎?怎麽始終沒見那些人?難道不敢回來了?還是咱們來晚了,人家已經進城去了?”
李定國道:“就算已經進了城,也不過六七千官軍,咱們還是他的好幾倍呢。”
張獻忠還要說什麽,突然聽到遠處傳來嗚嗚的號角之聲,李定國側耳細聽,麵上露出喜色:“是咱們的人馬到了。”張獻忠點頭:“去瞧瞧。”
二人縱馬下坡,向大營趕來,來到營前,果然看到無數人馬由官道上而來,為首的正是孫可望和徐以顯,李岩與紅娘子不多時也到了,最後到的是羅汝才。
幾方麵的人馬合兵一處,軍中士氣高漲,因為大夥都知道,城中隻有幾千官軍,隻要破了西安,殺了洪承疇那老小子,日後的陝西,便是囊中之物了。
會合之後,幾路人馬開始紮營,張獻忠在西門和北門,羅汝才在東門和南門,李岩的人少,便挨著張獻忠的營盤,紮了一座小寨。
吃過晚飯,眾人合在一處,前去西安城下探看。
李岩是第一次到西安來,他抬眼看去,隻見西安果然城高牆厚,城頭上幾乎可以並排跑開四輛大車,垛口也比一般的要高一些,最重要的是,西安城是有甕城的。
再瞧瞧城頭那些數不清的弩箭,炮彈,石塊,滾木,石灰罐,萬人敵,洪承疇心裏很有把握。他下令全軍開飯,白花花的米飯,紅通通的紅燒肉,一鍋鍋地抬上城頭。另外每人還有兩大碗燒酒。
當兵的都知道是什麽意思,吃飽喝足了,拚吧。
農民軍並沒有攻城,張獻忠隻有六千人馬,而且都是騎兵,連攻城器具都沒帶,因此他也下令全軍紮營,等候步兵到來。
兩方麵都已準備妥當,隻等開戰了。
幾乎與此同時,範雎坐在縣衙後堂中,正對著牆上的地圖發愁。
在後麵的桌子上,擺滿了各種文書卷宗。自打白起逃走後,整個華陰縣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治理這個小小的縣城,並不在話下,他範雎的能力可以治國,何談這個十裏小縣。
真正讓他煩心的,是武備之事。
華陰城中陸續歸來了不少秦軍,加上招募來的新兵,已經有將近五千人馬了,人一多,各種事情就多,什麽軍糧,器械,錢財,馬匹的管理,人馬的建製調配,武器的保養製造,還有各地報上來的軍情,需要匯總,分析……
這一切的一切,雖然有子義幫忙,但仍舊使得不諳武事的範雎越發焦頭爛額。此時他不得不佩服白起的能力,這家夥手握幾十萬人馬的時候,也沒見他忙過,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隻是簡單的一句話,一道令,下麵就秩序井然,幾十萬人馬如同一部戰車,各司其職,毫不衝突。
這個時候,他不得不分出越來越多的權利給子義,讓他掌管越來越多的事務。
其實此時的範雎,還隻是個臣,他從來沒有做過王,尚不理解為王之道。
此時子義走進來,向他稟報:“範相,得到官軍方麵的消息了。”
範雎道:“快來說說。”子義走到地圖前,指點道:“曹文詔的人馬已經渡過野狼灘,趕奔西安,而左良玉,此時已經過了靈寶,前鋒直指潼關。”範雎道:“密切注意左良玉的動靜,雖然洪承疇答應,不攻擊華陰,可也要小心。”
子義點頭:“這個已經安排了,由潼關到此,每十裏都有我軍的暗哨。一有動靜,隨時會報來。”
範雎想了想:“農民軍沒有在潼關留守麽?”
子義道:“沒有留下一兵一卒,也許他們是怕曹文詔從後麵偷襲吧。”範雎笑道:“農民軍曆來如此,攻下縣城,搶掠完畢就走,從不固守一地。因為守城,必須要有城中百姓的支持,這方麵,農民軍做得很差。”
他頓了頓,突然問道:“李敢有沒有把那個相好的接回來?”
子義一愣,馬上反應過來:“哦,範相是說那個倩娘啊,已經接回來了,還住在原來的宅子。怎麽?範相還想下手?”
範雎微笑搖頭:“現在下手,沒辦法嫁禍給白起啦,再說了,這個女人還有用,聽說她父親是位神醫。”
子義點頭:“不錯,那個人外號叫老神仙,曾經給孫傳庭治過傷,李敢那一箭沒射死他,多虧了老神仙的妙手回春。”
範雎道:“這樣的人,軍中有用,讓李敢與他多多接近,以後肯定用得著。”子義點頭:“西安一旦開戰,咱們去抄民軍的後路?最好能殺了李岩。”範雎沉吟著:“這是最好的結果,但是需要精細籌劃。如果李岩再一次逃走,對咱們可就不利了。”
子義道:“範相覺得,西安一戰,誰的勝算大一些?”
範雎笑了:“自然是官軍,有曹文詔和左良玉這兩支精兵,在後包圍,洪承疇心裏底氣十足,我猜測,隻要西安能支持幾天,農民軍就成了強弩之末,被這兩支援軍一衝,必定潰敗,到時候就該我們出手了。”
子義道:“我在擔心,萬一官軍大勝,然後趁勝來攻華陰,咱們孤軍作戰,隻怕擋不住啊。”
範雎道:“這個你放心,咱們不讓官軍大勝就是了,要勝,也是慘勝。”
子義麵露喜色:“範相有計了?”範雎點頭:“咱們答應過洪承疇,為官軍通風報信,可咱們也答應過張獻忠,為他們照應著後路……”
他看著子義,子義想了想,不明白:“這個,這個……”
範雎笑道:“如果左良玉與曹文詔落入了民軍的包圍,那可是一場血戰……”
子義恍然大悟,雙挑大指:“範相果然高明。”
張獻忠已經在西安城下駐紮了一天半,此時他站在一處高坡上,遠遠望著城頭,黃昏的夕陽在天邊搖搖欲墜,餘下的光暈染紅了半個天宇,城頭那高大的敵樓如同刻在木板上的雕塑,堅硬冰冷而且倔強。城外的野草被勁風吹得如同波濤般起伏不定,血色般的陽光也映得草色一片血紅,令人如同身處**血海當中。無法自拔。
城頭上肅立的官軍,一個個盡都挺直了腰杆,紋絲不動。
張獻忠看罷多時,罵了一句:“奶奶的,倒挺有膽氣。”一邊的李定國回答道:“洪承疇在城裏坐鎮,這些人就有主心骨。”張獻忠撇撇嘴:“這些洪兵不怕死,的確是勁敵。等攻城的時候,得拚命打。而且不能讓這些龜孫子有喘息之機。”
李定國道:“大帥是要速戰速決!”
張獻忠嘿嘿一笑:“洪承疇如此穩如泰山,不用說,肯定早就發下求援令了。用不了幾天,官軍就會從四麵八方撲過來,尤其是咱們身後的華陰方向,姓範的不是好人,也沒好心,讓他給咱們斷後,實在不放心。所以嘛,靠人不如靠自己,早一天拿下西安,咱們都安生。”
李定國點頭稱是:“大帥果然想得周全。隻等曹操一到,咱們馬上攻城,西安雖然城高牆厚,可畢竟城裏隻有幾千官軍,這樣分攤下來,每個門最多也就一千人,咱們四五萬人馬,四個門一起攻,早晚破城。”
張獻忠突然皺起了眉頭:“不是說洪承疇派了三千人馬去鹹陽平叛嗎?怎麽始終沒見那些人?難道不敢回來了?還是咱們來晚了,人家已經進城去了?”
李定國道:“就算已經進了城,也不過六七千官軍,咱們還是他的好幾倍呢。”
張獻忠還要說什麽,突然聽到遠處傳來嗚嗚的號角之聲,李定國側耳細聽,麵上露出喜色:“是咱們的人馬到了。”張獻忠點頭:“去瞧瞧。”
二人縱馬下坡,向大營趕來,來到營前,果然看到無數人馬由官道上而來,為首的正是孫可望和徐以顯,李岩與紅娘子不多時也到了,最後到的是羅汝才。
幾方麵的人馬合兵一處,軍中士氣高漲,因為大夥都知道,城中隻有幾千官軍,隻要破了西安,殺了洪承疇那老小子,日後的陝西,便是囊中之物了。
會合之後,幾路人馬開始紮營,張獻忠在西門和北門,羅汝才在東門和南門,李岩的人少,便挨著張獻忠的營盤,紮了一座小寨。
吃過晚飯,眾人合在一處,前去西安城下探看。
李岩是第一次到西安來,他抬眼看去,隻見西安果然城高牆厚,城頭上幾乎可以並排跑開四輛大車,垛口也比一般的要高一些,最重要的是,西安城是有甕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