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架投石機同時發射,那些石頭夾帶著勁風,有的飛上城頭,有的砸在城牆上,還有的砸到敵樓上,立時引起了一片混亂。
城頭的明軍軍官大吼著:“全都趴下,趴下……”剛叫了兩聲,一塊石頭呼嘯著砸到城垛口上,碎石紛飛,這個軍官被一塊拳頭大小的碎石擊在臉上,立時砸個稀爛。
所有官軍都趴在垛口後麵,抱著頭不動,任憑無數石頭飛過。
有的人還滿樂觀,一邊縮著身子一邊逗開心:“這東西比雹子過癮啊。”
“哪兒啊,反賊這是看咱們城中擂石太少,送禮來了……”
“對,來而不往非禮也,一會兒他們往上爬的時候,咱們都給他還回去……”
二十架投石機打了足有小半個時辰,城頭上的垛口砸壞了不少,敵樓也中了幾十塊石頭,被砸出了好多個洞,但是城牆顯不出有多少毀壞,因為西安的城牆太厚了,而且外麵用的大塊條石,十分堅硬,條石間用糯米汁混合油漆粘連,用鐵釺子撬都撬不動。而且城牆主體用的是河泥夯土,其中加入了石灰,夯得極為結實,不用說是石頭,就是用大炮也不容易轟開。
張獻忠見投石機沒什麽功效,下令道:“好了,把那東西拉回來,大夥兒灌吧。”
灌的意思,就是往城裏衝,如同洪水灌城一般,是農民軍的常用語。
聽了這聲令,孫可望將手中的大旗一擺,身後成千的農民軍發出了震蕩原野的呐喊之聲,扛著雲梯,帶著弓箭,如同水銀泄地一般衝上來。
那些弓兵衝到射程之內,開始向城頭放箭,而城頭的官軍也紛紛起身,向前城下放箭,由於下麵衝過來的民軍太密集,因此官軍用不著瞄準,就算閉著眼睛向城下射,也能射倒不少人。有的明軍乖覺,瞄準了城下的弓手放箭,不少農民軍的弓手被射殺在城下。
這是農民軍首次衝鋒,士氣旺盛,他們不顧頭上的箭雨,爬下濠溝,將梯子豎在濠溝兩邊,方便人向上爬,官軍的箭如同密雨連珠一般,將上百名農民軍射死在濠溝中。
但是還有數以千計的人爬出濠溝,衝到城牆下。架起雲梯,開始爬城。這些人一手執著鐵盾,擋在身前,一手扶著梯子,嘴裏咬著大刀,向上爬去。官軍的箭射不壞鐵盾,於是就搬起石頭向下砸。有的農民軍剛爬到半截,就被石頭砸了下去。隻要沒摔壞,站起來繼續爬,摔得動不了的,別人拾起鐵盾,一刻不停地進攻。
張獻忠的親兵督戰隊就站在濠溝以外十幾丈遠的地方,手裏的大刀告訴每一個人,隻許前進,後退者殺!那些弓兵則不停的向城上放箭。
明軍的傷亡開始增加了,他們既要顧著城下爬城的人,又要防著遠處飛來的冷箭,不少人中箭倒在城頭,醫護隊將死亡與重傷者抬下城去,輕傷的人則就地包紮,繼續戰鬥。
打了片刻,城頭上大塊的石頭差不多扔完了,小塊的石頭已經擋不住農民軍,督戰的副總兵馬世奎一聲大吼:“開炮,打後麵的反賊……”
農民軍剛開始攻城的時候,官軍沒有開炮,就是想讓農民軍集中以後,再開炮射擊,效果更大,此時城頭的大炮開始怒吼起來,城下立時泥土紛飛,血肉四濺,西安的明軍沒有製造開花彈,用的是更為厲害的霰彈。開花彈就如同現代的炮彈,打出去可以炸開,用彈片殺傷敵人,其原理是彈丸中空,塞入火藥和引線,用的時候先點炮彈引線,再點大炮的引線,而霰彈則是很多鉛鐵小丸,雖然射程近,可是殺傷力巨大。
此時官軍打的是霰彈,有效射程差不多將近一裏遠,隨著大炮的轟鳴,許多農民軍被打得血肉橫飛,屍積遍野。
而對於城下的農民軍,官軍開始拋下萬人敵,這東西拋在人堆裏,一炸一片火,此時天寒,農民軍穿得厚,都是棉布衣服,沾火就燃,不少人身上起了火,在城下亂成一團。
除了萬人敵,官軍還將石灰罐扔下來,石灰罐砸在城牆上,罐子粉碎,裏麵的石灰白茫茫一片,灑到城下,許多農民軍的眼睛被迷了,看不清楚,更有甚者眼睛已經被燒壞了,城下一片慘叫之聲。
張獻忠一見勢頭不妙,吩咐鳴金收兵,先將傷者撤下來,送到大營去療傷,然後幾位主將和謀士緊急商議對策。
徐以顯道:“官軍早有準備,城上各種守具充足,不容易攻啊,就這麽爬城,傷亡太大。”張獻忠有些發急:“不這麽攻怎麽功?咱們沒有大炮,轟不塌城牆。幾萬人擺在外麵,有勁使不上。”徐以顯道:“官軍的萬人敵和大炮是最厲害的,隻要想辦法躲過這兩樣,別的倒不可怕。”
張獻忠看看李岩:“李公子,你有什麽好主意?”
李岩一早就皺著眉,此時聽張獻忠問他,才說:“萬人敵可以對付城下的人,大炮可以打遠處的後援隊,遠近皆有殺傷,硬衝不是辦法,實在不行,咱就鑿城牆吧。”
李定國搖頭:“官軍不是瞎子,咱們去鑿城牆,他們一樣會扔萬人敵來燒。更別說還有石頭滾木了。”
張獻忠沉聲道:“可以抬著門板上,上去的兄弟用門板頂在頭上,就不怕石頭和萬人敵了。”他看了孫可望一眼:“明白了嗎?快去安排。”
孫可望打馬走了,不多時,後麵抬上來幾百扇門板,同時鐵釺子,鐵錘都拿來了,為了加快攻擊速度,孫可望帶來了一千挖煤軍。這些人參加民軍以前,是在煤礦幹活的,每個人對於鑿石挖土十分在行,此時他們一手握著鐵錘,腰裏插著鐵釺子,站在那裏全身是勁,就等著下令了。
張獻忠大聲說道:“兄弟們聽著,誰能鑿下一塊飯碗大小的石頭,賞銀一兩,鑿下一塊城磚,賞銀三錢,上吧。”
眾人歡聲雷動,都想一湧而上,孫可望指揮著他們,分為四隊,輪番上前,每隊二百五十人,兩個人一塊門板,衝上去之後前麵的人鑿城,後麵的人舉著門板,擋住上麵的石頭和萬人敵。
他一聲令下,二百五十人衝了上去,明軍剛開始不知道這是些什麽人,由於人少,大炮便不發射,弩箭射上去也沒用,就隻等著離得近了,用石頭砸,可是這些農民軍到了城下時,城上官軍才發現,門板厚實,石頭扔下去,根本砸不碎。再扔萬人敵,也燒不到人,不由得開始慌亂起來。
門板下麵的人開始鑿城,將鐵釺子叮叮當當地釘進石頭縫隙裏去。
再結實的石頭也有被撬動的時候,城牆下一片叮叮當當的聲響,不多時,已經有人鑿下了不少的石塊,這些人拿到石塊就退下去,換上一撥生力軍繼續鑿。
官軍在城上幹著急沒辦法,所有的武器都失去作用了。早有人去稟報了洪承疇,洪承疇騎馬趕來,順馬道上了城牆,從垛口中向下麵看了看,微然冷笑,吩咐道:“往城牆上澆水,多澆。”
一個軍官問道:“澆開水麽?”
洪承疇道:“就澆井裏的涼水。”那軍官不解,可也不敢多問了,急忙去抬水,不多時,一桶桶的涼水抬上城來,順著城牆澆了下去。
此時正值隆冬季節,天氣苦寒,這些水倒下去,由於石頭根本不吸水,所以大都澆到了城根下。
這種天氣裏,滴水成冰,放在外麵的水用不了一會兒功夫就會結冰,官軍不住地向城下澆水,開始是城牆上的水結了冰,雖然不厚,可也架不住總澆,而流到城根下麵的水也開始結冰了。
城頭的明軍軍官大吼著:“全都趴下,趴下……”剛叫了兩聲,一塊石頭呼嘯著砸到城垛口上,碎石紛飛,這個軍官被一塊拳頭大小的碎石擊在臉上,立時砸個稀爛。
所有官軍都趴在垛口後麵,抱著頭不動,任憑無數石頭飛過。
有的人還滿樂觀,一邊縮著身子一邊逗開心:“這東西比雹子過癮啊。”
“哪兒啊,反賊這是看咱們城中擂石太少,送禮來了……”
“對,來而不往非禮也,一會兒他們往上爬的時候,咱們都給他還回去……”
二十架投石機打了足有小半個時辰,城頭上的垛口砸壞了不少,敵樓也中了幾十塊石頭,被砸出了好多個洞,但是城牆顯不出有多少毀壞,因為西安的城牆太厚了,而且外麵用的大塊條石,十分堅硬,條石間用糯米汁混合油漆粘連,用鐵釺子撬都撬不動。而且城牆主體用的是河泥夯土,其中加入了石灰,夯得極為結實,不用說是石頭,就是用大炮也不容易轟開。
張獻忠見投石機沒什麽功效,下令道:“好了,把那東西拉回來,大夥兒灌吧。”
灌的意思,就是往城裏衝,如同洪水灌城一般,是農民軍的常用語。
聽了這聲令,孫可望將手中的大旗一擺,身後成千的農民軍發出了震蕩原野的呐喊之聲,扛著雲梯,帶著弓箭,如同水銀泄地一般衝上來。
那些弓兵衝到射程之內,開始向城頭放箭,而城頭的官軍也紛紛起身,向前城下放箭,由於下麵衝過來的民軍太密集,因此官軍用不著瞄準,就算閉著眼睛向城下射,也能射倒不少人。有的明軍乖覺,瞄準了城下的弓手放箭,不少農民軍的弓手被射殺在城下。
這是農民軍首次衝鋒,士氣旺盛,他們不顧頭上的箭雨,爬下濠溝,將梯子豎在濠溝兩邊,方便人向上爬,官軍的箭如同密雨連珠一般,將上百名農民軍射死在濠溝中。
但是還有數以千計的人爬出濠溝,衝到城牆下。架起雲梯,開始爬城。這些人一手執著鐵盾,擋在身前,一手扶著梯子,嘴裏咬著大刀,向上爬去。官軍的箭射不壞鐵盾,於是就搬起石頭向下砸。有的農民軍剛爬到半截,就被石頭砸了下去。隻要沒摔壞,站起來繼續爬,摔得動不了的,別人拾起鐵盾,一刻不停地進攻。
張獻忠的親兵督戰隊就站在濠溝以外十幾丈遠的地方,手裏的大刀告訴每一個人,隻許前進,後退者殺!那些弓兵則不停的向城上放箭。
明軍的傷亡開始增加了,他們既要顧著城下爬城的人,又要防著遠處飛來的冷箭,不少人中箭倒在城頭,醫護隊將死亡與重傷者抬下城去,輕傷的人則就地包紮,繼續戰鬥。
打了片刻,城頭上大塊的石頭差不多扔完了,小塊的石頭已經擋不住農民軍,督戰的副總兵馬世奎一聲大吼:“開炮,打後麵的反賊……”
農民軍剛開始攻城的時候,官軍沒有開炮,就是想讓農民軍集中以後,再開炮射擊,效果更大,此時城頭的大炮開始怒吼起來,城下立時泥土紛飛,血肉四濺,西安的明軍沒有製造開花彈,用的是更為厲害的霰彈。開花彈就如同現代的炮彈,打出去可以炸開,用彈片殺傷敵人,其原理是彈丸中空,塞入火藥和引線,用的時候先點炮彈引線,再點大炮的引線,而霰彈則是很多鉛鐵小丸,雖然射程近,可是殺傷力巨大。
此時官軍打的是霰彈,有效射程差不多將近一裏遠,隨著大炮的轟鳴,許多農民軍被打得血肉橫飛,屍積遍野。
而對於城下的農民軍,官軍開始拋下萬人敵,這東西拋在人堆裏,一炸一片火,此時天寒,農民軍穿得厚,都是棉布衣服,沾火就燃,不少人身上起了火,在城下亂成一團。
除了萬人敵,官軍還將石灰罐扔下來,石灰罐砸在城牆上,罐子粉碎,裏麵的石灰白茫茫一片,灑到城下,許多農民軍的眼睛被迷了,看不清楚,更有甚者眼睛已經被燒壞了,城下一片慘叫之聲。
張獻忠一見勢頭不妙,吩咐鳴金收兵,先將傷者撤下來,送到大營去療傷,然後幾位主將和謀士緊急商議對策。
徐以顯道:“官軍早有準備,城上各種守具充足,不容易攻啊,就這麽爬城,傷亡太大。”張獻忠有些發急:“不這麽攻怎麽功?咱們沒有大炮,轟不塌城牆。幾萬人擺在外麵,有勁使不上。”徐以顯道:“官軍的萬人敵和大炮是最厲害的,隻要想辦法躲過這兩樣,別的倒不可怕。”
張獻忠看看李岩:“李公子,你有什麽好主意?”
李岩一早就皺著眉,此時聽張獻忠問他,才說:“萬人敵可以對付城下的人,大炮可以打遠處的後援隊,遠近皆有殺傷,硬衝不是辦法,實在不行,咱就鑿城牆吧。”
李定國搖頭:“官軍不是瞎子,咱們去鑿城牆,他們一樣會扔萬人敵來燒。更別說還有石頭滾木了。”
張獻忠沉聲道:“可以抬著門板上,上去的兄弟用門板頂在頭上,就不怕石頭和萬人敵了。”他看了孫可望一眼:“明白了嗎?快去安排。”
孫可望打馬走了,不多時,後麵抬上來幾百扇門板,同時鐵釺子,鐵錘都拿來了,為了加快攻擊速度,孫可望帶來了一千挖煤軍。這些人參加民軍以前,是在煤礦幹活的,每個人對於鑿石挖土十分在行,此時他們一手握著鐵錘,腰裏插著鐵釺子,站在那裏全身是勁,就等著下令了。
張獻忠大聲說道:“兄弟們聽著,誰能鑿下一塊飯碗大小的石頭,賞銀一兩,鑿下一塊城磚,賞銀三錢,上吧。”
眾人歡聲雷動,都想一湧而上,孫可望指揮著他們,分為四隊,輪番上前,每隊二百五十人,兩個人一塊門板,衝上去之後前麵的人鑿城,後麵的人舉著門板,擋住上麵的石頭和萬人敵。
他一聲令下,二百五十人衝了上去,明軍剛開始不知道這是些什麽人,由於人少,大炮便不發射,弩箭射上去也沒用,就隻等著離得近了,用石頭砸,可是這些農民軍到了城下時,城上官軍才發現,門板厚實,石頭扔下去,根本砸不碎。再扔萬人敵,也燒不到人,不由得開始慌亂起來。
門板下麵的人開始鑿城,將鐵釺子叮叮當當地釘進石頭縫隙裏去。
再結實的石頭也有被撬動的時候,城牆下一片叮叮當當的聲響,不多時,已經有人鑿下了不少的石塊,這些人拿到石塊就退下去,換上一撥生力軍繼續鑿。
官軍在城上幹著急沒辦法,所有的武器都失去作用了。早有人去稟報了洪承疇,洪承疇騎馬趕來,順馬道上了城牆,從垛口中向下麵看了看,微然冷笑,吩咐道:“往城牆上澆水,多澆。”
一個軍官問道:“澆開水麽?”
洪承疇道:“就澆井裏的涼水。”那軍官不解,可也不敢多問了,急忙去抬水,不多時,一桶桶的涼水抬上城來,順著城牆澆了下去。
此時正值隆冬季節,天氣苦寒,這些水倒下去,由於石頭根本不吸水,所以大都澆到了城根下。
這種天氣裏,滴水成冰,放在外麵的水用不了一會兒功夫就會結冰,官軍不住地向城下澆水,開始是城牆上的水結了冰,雖然不厚,可也架不住總澆,而流到城根下麵的水也開始結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