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來到院子裏,看著圍在一起的一百多人,高聲說道:“當兵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打勝仗,什麽叫勝仗?你把敵人殺了,而沒有被敵人殺了,就是勝仗。而要想殺人卻不被殺,就隻能苦練本事。我白起在秦昭襄王手下之時,從小兵做到大將軍,靠的就是殺人的本事。可話說回來,打仗不是打群架,是要講章法的,具體說來是兵法。孫武的兵法天下聞名,我也隻是略懂一些而已,我們秦人打仗,一方麵講究勇猛,另一方麵講究軍陣,隻有組成無堅不摧的軍陣,才可以頂住敵人的進攻,才可以擊敗數量比自己還要多的敵人。”


    他看了一眼眾人,見他們一個個都洗耳恭聽,於是接著說道:“你們是老百姓,沒有打過仗,因此武藝上遠遠不如當兵的,這個不是一天就可以練成的,我以後會一點點地教習,眼下先教你們組成軍陣,有了軍陣,就不怕別人來搶奪這個堡子。”


    說完了,白起吩咐雷生去找一些竹子,越長越好。堡子裏有不少竹子,原本是搭帳篷,蓋房子,修補屋頂用的,雷生選一些好的,抱了過來。白起吩咐將竹子的梢頭削尖,作長矛用,發給一些力氣大的人用。然後給其他人配備長槍,短刀,木盾牌等。


    他一切盡都照著秦軍的軍陣布置,十分有效,不多時,一百多人的軍陣就組成了。前麵是長矛兵,後麵是長槍兵,最後是短刀手,盾牌手,白起一點點地教他們如何進攻,如何防守。


    秦軍的軍陣其實並不繁瑣,它需要的不是聰明人,而是勇敢的人,軍陣中的人隻要各司其職就行了,過於繁瑣的軍陣,是不容易讓士兵領會的。尤其是秦人,比起山東六國來,秦人算是比較愚笨的了,他們不聰明,卻很勇敢,他們死心眼,卻很識時務,因此他們才能統一天下。


    這一百多饑民也不聰明,但正適合這種軍陣。練了一到半天,就初具氣象,雖然還不能上陣,可是也達到了嚇唬人的境界。


    堡子裏的女人們也大著膽子來看,令這群饑民異常興奮,一個個精神抖擻,喊殺震天,還真像那麽回事。


    雷生與二當家對視一眼,都點點頭,看來他們相信白起的話了。


    就這樣過了幾天,一百多饑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軍陣的要領,同時這幾天裏,大家吃得好,喝得好,油水一多,每個人臉上都泛起紅光來。


    這幾天之內,白起將堡子裏的財物清查了一遍,發現這個鄉紳還是很有些家底的,堡子裏共有黃金五百多兩,白銀六千多兩,還有兩箱子珍寶,好馬十餘匹,另外就是糧食,存了大米兩千斛,麥子三千斛,牛羊肉一千多爿,好酒二百多壇,各類菜蔬數百斤。都放在地下的冷窖裏。


    粗粗一算,光是這些糧食,就夠一百多饑民們吃上一年了。


    白起非常滿意,他覺得可以憑借著這些東西,招兵買馬,擴大自己的實力。


    在他的心裏,存著一個很真切的想法,他要殺回去,帶著自己的人馬殺回華陰城,捉住範雎與子義,然後當著所有人的麵,讓他們說清楚,還自己一個清白。


    白起非常明白,眼下的秦軍,定然是範雎當家作主,因此要討還公道,首先自己得強大起來。


    亂世之中,有實力,才有公道,這一點,白起要比李岩等人,清醒得多。正因如此,他在華陰城時,才沒有為自己辯解,因為他知道,再辯解也沒有用,實力在範雎和子義手中。


    算起來,白起一共大意了兩次,第一次大意,輸給了明軍,第二次大意,輸給了自己人,他已經下了決心,不會再有第三次。


    在堡子裏安頓之後,白起開始派出斥候,騎著馬四下打探消息,同時利用雷生在這一帶的關係,開始聯絡附近的遊民。


    這年頭,有糧食,就有人馬。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沒幾天功夫,遠近的饑民望風而來,白起命雷生與二當家負責挑選,身強力壯的編進隊伍,其他人幹些雜役,女人們也被組織起來,織布縫衣,護理傷者,挑水做飯。


    隻是一個月的功夫,白起手下的人馬就增加到七百人,其中壯丁有四百多個。


    由於這些人由各地趕來,因此對於周圍幾百裏內的情況,白起都有了解,知道哪裏有富戶的堡壘,每個堡壘有多少人守衛等等。


    白起當然不能坐吃山空,想謀求更大的發展,就要不停地收斂錢糧。


    於是白起帶著手下的壯丁們開始四處打劫,對於這些堡壘,他也並非全都攻下,有的堡子隻是派人送去書信,上麵寫著索要的錢糧數目,如果痛快給了,就放他一馬,如果不給,再想辦法進攻。


    因為白起帶的人多,很多堡子一看這四五百號壯漢,立時嚇軟了,乖乖給了東西,可也有的堡子自恃守衛森嚴,不把白起的話放在眼裏,這個時候,白起就不客氣了。


    以他的攻城手段和軍事策略,攻擊小小的堡壘,簡直像是老叟戲玩童一般,很多堡子看上去牆高門厚,守衛眾多,可也支持不到半天,就一一告破。


    因此越打,白起在當地的名聲越大,人馬越多,兩個月之內,他連破九寨,掠奪了大量的錢糧。


    當然,殺的人也不少。


    周圍的鄉紳富戶們嚇破了膽,有的紛紛逃離,有的隻能要什麽給什麽,還有的雖然表麵上忍氣吞聲,私下裏派人去官府活動,求明庭出兵,剿滅這股亂賊。


    其實白起如此一鬧,早驚動了明朝官府。


    由於白起所占的地方,在眉縣,扶風,武功三縣的交界處,屬於三不管的地界,因此他剛開始折騰的時候,地方官都睜隻眼閉隻眼,沒太管他。因為很多饑民都是如此,鬧著鬧著,要麽就分散逃走,要麽就地餓死,再有就是去投奔山西河南的農民軍,地方上就會消停下來,官員們也不必上報朝庭。


    可是現在不行了,白起折騰起來之後,越鬧越歡,沒有一點分散逃走的意思,想等他們自己餓死,也不太可能,而且看上去也不想投奔誰,有些要占山為王,自立大旗的意思。


    這下子,三縣的官員們坐不住了。


    再鬧下去,就算他們不管,那些鄉紳們也會去上峰那裏告狀,整不好還會告到京城,那時候打自己一個包庇反賊的罪名,可不是玩的,於是三個縣的縣令們坐在一起一商議,都決定發生剿匪。


    縣令沒有兵權的,但每個縣裏都有駐軍,雖然不多,可加在一處也有三四千人馬。於是大家開會,決定派出兩千多人馬,進山剿匪。


    這兩千多人,由武功縣的參將率領,這人叫方虎,曾經與農民軍打過幾仗,也立過些功勞,因此他氣勢洶洶,覺得太白山裏的賊隻不過是夥饑民,烏合之眾而已,隻要他一出馬,必定手到擒來。


    於是這一天,陽光燦爛,武功縣外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幾位縣令都到了,給方虎準備了踐行酒,幾聲炮響之後,方虎帶著兩千五百名步兵,雄糾糾氣昂昂,踏上征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