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張獻忠,張獻忠拍拍幹兒子的腦袋:“好樣的,定國,能與左良玉打這麽久,還不落下風,實在難得。”李定國已經查點過,自己的三千騎兵,損失了將近一千人,恨得牙根疼:“大帥,孩兒休息一下,這就過去取左良玉的腦袋。”


    張獻忠連連搖頭:“不能蠻幹了,左良玉這廝狡猾得緊,又不見孫傳庭的人馬,因此咱們還是小心為好。你先休息去。”


    李定國恨恨地下去了。


    羅汝才道:“左良玉人馬並不多,隻是其快如風,難以聚殲,而我想,孫傳庭不在此處,八成是繞道去了西安,解救老洪去了。”


    張獻忠點頭。羅汝才道:“咱們怎麽辦?留在這裏和姓左的幹,還是回西安城?”張獻忠道:“左良玉就要是和咱們在這兒耗了,此地不能久停,不然老洪一旦脫險,會帶著人來夾擊咱們的。我的意思,留下全部的騎兵,拖住左良玉,然後全軍回師,幹掉孫傳庭,繼續圍攻西安。這一次咱們日夜不停,一定要攻破城池。”


    羅汝才道:“不錯,要是曹文詔再來了,老洪就再也捉不住,機會一失,永遠沒有了。”


    商量定了,張獻忠與羅汝才派出了部下所有的騎兵,都由李定國統領,留下來拖住左良玉,二人交代的清楚,如果可能的話,就將左良玉軍殲滅,如果不可能,盡可能拖住他,隻要不讓他趕到西安城下,就是首功一件。


    李定國躍躍欲試,這少年不怕打硬仗,就怕沒仗打,早憋著和左良玉較量高低了,聽了這話,他拔刀在手,用刀背在額頭上拍了兩下:“大帥,羅帥,如果讓左良玉過去一人一騎,你們砍我的腦袋。”


    張獻忠與羅汝才整頓人馬,快速向回殺去,要去收拾孫傳庭。


    左良玉的人馬看到了,有副將來報:“將軍,流賊留下了騎兵,所有的步兵都向回撤了。”左良玉微然一笑:“他們是怕孫傳庭救了西安之危,於是回去打孫傳庭的人馬,哼哼,算他們轉彎轉得快。”


    副將道:“咱們怎麽辦?”


    左良玉瞧了瞧李定國的那幾千騎兵,冷笑一聲:“怎麽辦?嘿嘿,輪番吃飯。就這麽辦。”副將一聽有些急了:“將軍,那孫大人怎麽辦?他的那幾千人,能敵住這幾萬反賊麽?”左良玉道:“我們現在是鞭長莫及,你沒瞧見對麵的幾千反賊騎兵嗎?我們要過去的話,必然是一場血戰。對方人數不少,主將也是悍將。打起來損兵折將,還有餘力去解救孫傳庭嗎?”


    副將不敢說什麽了。


    左良玉雖然不讀書,可是心機很深,他了解,亂世之中,實力就是立足的根本,一旦自己手下沒了兵將,在朝庭眼裏,就是無用之人,隨時可扔到一邊,甚至殺自己的頭,來威嚇別的將領。因此他絕不冒險,用兵時盡量揀軟的打,遇到硬手,能避則避。


    亂世中的升官之道,左良玉無師自通。


    另外他還有一個心思,覺得孫傳庭其人很厲害,此公文武雙全,殺起人來一點不比自己手軟,而且文章也寫得好,在朝庭中的士大夫集團裏能吃得開。隻要有軍功,定會一路升遷,官運亨通,洪承疇不就是榜樣嗎?


    左良玉的野心不小,一個總兵官的職位他哪放在眼裏,他想做洪承疇那樣的官,管轄數省,封疆大吏。而這一切,必須要有足夠的軍功才行。


    眼下的孫傳庭,就是來搶功勞的。隻要他冒出頭來,朝中一定有人說好話,比自己要有優勢。


    所以,他決定不救孫傳庭,讓他自生自滅,最好能戰死在西安城下。


    至於西安之圍,左良玉已經不著急了,他有足夠的把握,能夠擊敗張羅聯軍,可是他眼下人馬不足,必須要等到史可法率領的他那兩千騎兵趕來之後才行。


    左良玉已經暗中吩咐過吳國寶,一旦拿下華陰,立刻星夜趕往西安城,不得有一絲遲誤。


    隻要那兩千人馬一到,自己五千之眾,擊潰李定國的三千多人,不成問題,而且趁勝直逼西安,張羅聯軍隻剩下步兵,不值一提。


    左良玉因此信心十足,他要手下人馬一半警戒,一半休息吃飯,自己則大馬金刀地席地而坐,與手下軍官們談笑風生,以示放鬆。


    李定國見左良玉如此做派,氣得咬牙切齒,可是他也不敢驟然上前攻擊,怕中了左良玉的什麽計策,幸好張獻忠給他的命令是拖住左良玉,隻要左良玉不往西安城去,自己就用不著費心。


    於是他也命令手下騎兵輪番休息。


    這倒好,兩方麵卷旗息鼓,對著吃飯,大有比一比飯量酒量的意思。


    再說孫傳庭,他自從與左良玉分兵之後,促軍急進。一刻不停地向西安城下趕。他知道,張羅聯軍與左良玉一旦交上手,以張獻忠和羅汝才的精明狡猾,一定看出自己的意圖,到時候肯定會分兵前來圍攻自己,一旦自己不能快速地擊破西安城下的流賊,自己就有被前後夾擊的危險,因此早一步趕到城下,就多一分勝算。


    幾個月以來的訓練,終於在此時顯現了效果。


    訓練的時候,孫傳庭命令每一個士兵,每天全副武裝,奔跑三十裏,落在最後麵的一百人,要受鞭刑,因此士兵們拚了命也不願意落後。幾個月下來,幾乎每個士兵都成了長跑能手,就算再累,也不掉隊。


    從落花川到西安城約四十裏,他們又繞了路,約有五十裏路,這些士兵跑得通身大汗,氣喘籲籲,可沒有一個落後的,直到看到西安城牆了,還能保持隊形。


    在離城五裏的地方,孫傳庭命令稍事休息,自己與女兒一起策馬上了高坡,觀察一下城下的形勢。


    此時的西安城東門外,還留著張羅聯軍的營寨,一片連營,綿延十裏,看上去十分壯觀,也不知裏麵還有多少人馬。


    孫夢蝶有點擔心:“父親,營中所剩的流賊肯定不少。我們硬闖嗎?”


    孫傳庭搖搖手,說道:“下馬,換了百姓的衣服,我們離近些去瞧瞧。”


    孫夢蝶也是將門虎女,一身是膽,聞聽父親此言,策馬到林子裏,換下了盔甲,穿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扮成男子,孫傳庭不用換裝,隻脫了盔甲就行,二人帶了兩個家仆,拉著馬,緩緩向營門走去。


    走得近了,孫傳庭一邊觀察,一邊側耳細聽,整個營地裏有些人聲,可是不聞馬嘶,而且那些人聲遠遠傳來時,好像人數也不多。


    孫傳庭十分謹慎,怕是誘軍之計,仍然繼續走近營門,這時由營門轉出來兩個農民軍,一挺手中長槍,喝道:“什麽人,站住,再向前來,就開弓放箭了。”孫傳庭站住腳,向前一抱拳,笑道:“軍爺莫急,莫急,小生乃是張大帥的鄉親,聞聽得張大帥在此間駐紮,特意前來一見,敘敘鄉親之情。”


    那兩個農民軍對視一眼,暗自發笑。原來張獻忠自造反以來,聲威越來越大,手中的錢也越來越多,因此家鄉不少人都跑到他這裏來打秋風,借幾個錢花。張獻忠初開始時,還算客氣,管吃管喝,給錢給物,可是後來人越來越多,張獻忠就惱了,將來的不三不四的人殺了幾個,才刹住了這股不正之風。


    眼下又有鄉親來打秋風,真個是不知死活,所以軍士才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