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義聽他給了自己台階,也隻好順著下了:“既是如此,本將就不追究了,來人,將這女將押到後院,嚴加看守,不可大意。”


    李敢一伸手,阻住了上前的軍士:“不必了,這女將如此刁蠻,還是押得遠一點好,免得她傷了將軍。我自會去將她送進城中的大牢裏。”


    說著他一手扯起孫夢蝶,向外就走。


    子義的如意算盤被他識破,但是啞巴吃黃蓮,也沒辦法阻攔,畢竟抓了賊將,就該押進大牢裏才是。因此他有怒火發不出來,隻好眼睜睜瞧著李敢將孫夢蝶帶走了。


    等出了總督夜,李敢帶上自己的人,給了孫夢蝶一匹馬,這才押著她走向牢房營,路上李敢才給孫夢蝶掏出塞嘴的手絹,孫夢蝶連著呸呸了幾聲:“那個混蛋的手絹,臭也臭死了。”


    李敢一看邊上都是自己的親信,這才問道:“子義將軍想**你,是不是?”


    孫夢蝶哼了一聲:“這個無恥之徒,早晚我會殺了他。”李敢冷笑:“要不是我,你會慘不堪言。”孫夢蝶瞪了他一眼:“別指望著我會謝你,你也是我的仇人。”


    李敢一笑:“事實上,如果子義將軍要殺你,我絕不會攔著。隻是他這樣對付一個女孩子,我看可不過去。”孫夢蝶冷笑:“如此說來,你還算是個好人了?”李敢道:“好人算不上,其實我倒有些佩服你父親的。如果他不是明國的官兒,我不會殺他。”


    孫夢蝶哦了一聲:“這話我倒想聽聽。”


    李敢道:“你父親是個好官,對老百姓也好,隻是眼下這世道,明國已經控製不住局麵了,到處是造反的人,你父親再有本事,全身是鐵,也輾不出幾根釘,如果有機會,你能再見到他,最好還是勸勸他,別做官了。”


    孫夢蝶笑起來:“說得好輕巧,我父親十年寒窗,苦讀詩書,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位列朝堂,治國平天下,為百姓分憂,你不讓他做官,難道讓他滿腹經綸,回家種地麽?”


    李敢語塞,他這種人,打仗是好手,鬥嘴可就差遠了,而且還是和女人鬥嘴。


    於是他隻有不說話。


    孫夢蝶占了上風,反倒不依不饒起來:“照我說啊,你們這群反賊,才真正應該讀些詩書,看些聖人之訓,才知道你們的本份是什麽,提著腦袋造反,家裏人也跟著你們受苦,保不定什麽時候滿門抄斬,妻子父母跟著……”


    李敢一回手,捏住她的嘴巴,將手絹又塞回她口中。他終於明白,女人還是閉上嘴的好。


    來到了牢營,李敢給孫夢蝶解了綁繩,推進一間牢房,吩咐手下幾個親信,日夜看守,不可離開,誰要提走孫夢蝶去審問,一定要來稟報他才行。


    李敢來到給自己準備的住處,心頭開始有些惴惴不安,他想起了倩娘,不知道她近來可怎麽樣了。


    再說王翦與李岩,這二人打馬如飛,直奔西安城,路上連休息的功夫也沒有,不吃不喝,一路飛奔,終於在第二天上午,趕到了西安城下。


    此時的西安城還在戒嚴,城門沒有開,因為城中的治安還不好,經常有不法之徒趁亂打劫,子義與李敢還要鎮壓這些亂匪,因此沒有開城。


    王翦與李岩到了城下,向城頭高喊,要軍士開門。那些軍士仔細一瞧,有的認了出來:“那不是王翦將軍和李岩公子嗎?”


    等大家都認出二人來以後,城頭上響起一片歡呼之聲。秦軍士兵都很興奮,尤其是看到王翦,他失蹤得太久了,這次突然出現,也許會帶來秦王的消息。


    軍士們不敢怠慢,跑下城去開了城門,迎接二人進城。


    王翦一進城,就被軍士們圍住,大家七嘴八舌地問長問短,不少人問到了秦王,王翦一瞪眼:“這些事以後再說,城中眼下是誰主事?範相在哪裏?”


    一個軍士道:“範相還留在華陰城呢,眼下城中主事的是子義將軍。”


    王翦道:“好,快帶我去見他。不可遲誤。”


    大家看了王翦與李岩的臉色,就知道他們有大事在身,急忙帶著二人來到總督府見子義。此時子義不在總督府,而是帶著人在城中鎮壓亂匪,有人撒腳如飛去稟報了,子義一聽王翦到了,心頭一陣吃驚,急忙帶著人趕回總督府。


    一進大堂,就見到王翦站在屋子裏,李岩也站著,都沒有坐,就知道有大事了,他上前見禮,王翦急問:“你們攻打西安城時,有沒有捉到一員女將?”


    子義心頭大震,可又不敢隱瞞,隻好如實道:“是的,李敢捉到了一員女將,這丫頭瘋得很,又不投降,因此李敢將她關起來了。”


    李岩道:“沒殺嗎?”


    子義道:“自然沒有,她說她是孫傳庭的女兒,我覺得留著有用,就沒殺。”


    王翦與李岩相視一眼,各自的心終於放回肚子裏。謝天謝地,秦王有救了。


    此時李敢也到了,見過王翦後,與李岩抱在一起,大笑起來:“我就知道,兄弟福大命大,咱們肯定還有見麵的時候。”


    李岩也很高興:“這回我的人馬損失殆盡,不知秦軍還能不能收留我?”李敢連連擺手:“兄弟說哪裏話,要是沒有你,我秦軍豈有今日之聲威啊?況且兄弟一直就是我秦軍中人,眼下能回家來,是再好也不過了。”


    子義心頭有些沉重,他雖然一直覺得秦王沒有死,但王翦一回來,秦軍自然而然就由王翦統率了,自己雖然拿下了西安城,功勞很大,可是軍中的人肯定還是認王翦。


    想到這裏,子義便問道:“王將軍,你與李公子肯定有大事要說吧。”


    王翦點頭,將自己與秦王的遭遇說了一遍,說到秦王被孫傳庭抓去時,屋子裏的人都驚呆了。


    李敢率先道:“幸好沒殺那丫頭,不然大王這次就沒命了。”


    子義卻搖搖頭:“孫傳庭為人,十分狡猾多詐,萬一他使計策,誘我們上鉤,可怎麽辦?我們剛剛占了西安城,還沒安穩下來,眼下要是帶著人馬去渭南,官軍趁機偷襲城池,可怎麽辦?我們已經失了華陰,再沒了西安的話,真成了沒根本的孤軍了。”


    李敢怒道:“難道我們就看著大王落在官軍手裏,也不去救嗎?”


    子義道:“救是要救的,可是我們不能派大隊人馬去,城中更需要安定。”


    王翦點頭:“子義將軍說得對,其實也用不著大隊人馬,我與李公子帶上一百名騎兵,就可以了。”


    李敢道:“我也去。”子義瞧瞧眾人:“好吧,但願你們路上時時小心,早早接了大王回來。我這裏準備好酒席,等大王回來,咱們全軍祝賀。”


    當下說定了,眾人立刻開始行動,子義在軍中挑了一百名騎兵,都是精銳軍士,交給王翦,李敢自去牢營中提出孫夢蝶來,給她一匹馬,讓她反剪著雙手坐在馬上,大家心急如焚,準備好了之後不再停留,立刻上路。


    等他們出了城,子義暗中叫過一個在華陰城招來的軍兵,此人姓肖,名字已經不為人所知,隻知道他善於射箭,一百二十步以內幾乎百發百中,可比當年的神射手養由基,因此人們都叫他肖由基,也叫做小由基。


    子義在華陰時,就對此人非常看重,肖由基原來隻是個獵戶,因為箭射得好,投了秦軍之後,子義馬上提拔他做了百長。


    肖由基因此對子義十分忠心,有令必行。


    此時肖由基見了子義,見禮之後,子義在他耳邊上輕輕吩咐了一番,肖由基連連點頭,最後指天發誓:“將軍放心,此事你知我知,我務必辦成,就算不成,我也不會牽連將軍。”


    他出得府來,騎了一匹好馬,悄悄跟在王翦等人後麵,向渭南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