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看看大家,這裏數他資曆老,官職高,功勞大,於是他大著膽子道:“大人,如果反賊這樣一直燒下去,咱們短時間內不可能攻得進去,聖上規定的最後日期,很快就要到了,拿不下西安城,大人您恐怕要……要進詔獄。”


    左良玉說這話時,聲音有點發顫,因為他清楚洪承疇的為人,心狠手辣,視人命如草芥,如果期限一到,還未拿下西安城,那麽洪承疇真的會將全軍性命壓上去,恐怕就連今天在座的這些高級將領,也不能幸免。


    出人意料的是,洪承疇十分平靜,而且還麵帶微笑:“諸君不要著急,離最後的期限還有五天,這五天之內,我們必定拿下城池。”


    史可法緊皺眉頭:“大人,我們若再強攻,賊兵一定還會放火,常言道水火無情,我們當如何破解?”


    洪承疇有點滿不在乎:“很簡單,今天先休息一夜,明日攻城時,我們四門齊攻,一部分人登雲梯爬城,拖住城頭的秦軍,再用密集的弓箭壓製他們,使城頭的賊兵不能輕易放火。如果城內的賊兵想要放火,我們也可以一邊用弓箭壓製一邊滅火,隻要城頭的賊兵脫不出身來居高臨下的攻擊,城牆缺口還是容易攻破的。更何況,我一萬人馬四門齊攻,每門可以放上兩千多人,而賊兵呢,全部人馬隻有不到六千,攻殺一天之後,他們可以作戰的,也就五千人,他們還要留下預備隊,如此一算,每個門的賊兵,也就一千來人,隻要我們攻得猛,破城不成問題。”


    聽了這話,眾人才有了精神。


    洪承疇繼續說道:“我之所以這兩天來連續猛攻東門,就是要將敵兵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這裏,明天我們首先繼續猛攻東門,當賊兵主力全部被拖在東門的時候,另派人馬分攻其它三門,這樣的話,賊兵猝不及防,此城必破。”


    眾將聽了,一齊站起,大吼道:“大帥神機,神鬼莫測,明日必破此城。”


    此時已經過了中午,洪承疇吩咐全軍休整,準備明天再戰,一時間營內開始埋鍋造飯,治療傷者,修整武器。洪承疇沒讓諸位將領回自己的營帳,而是開了一桌戰飯,一邊吃一邊繼續商議明天的作戰計劃。


    可就在這時,從外麵跑進一個中軍來,進到大帳中在洪承疇麵前一跪,說道:“大帥,延綏六百裏加急……”


    洪承疇正吃了一口米飯在嘴裏,一聽延綏急報,立時忘記了咽下去,帶著滿嘴的飯粒急忙道:“快拿給我看……”


    所有人都放下碗筷,瞪著那個中軍。


    要知道,延綏是朝庭的三邊之一,軍事重鎮,主要防衛後金軍,這個地方至關重要,此時來了急報,一定是後金犯邊。


    洪承疇接過文書,一邊咽下嘴裏的飯,一邊仔細看了幾眼,突然拍案而起,神色凝重。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他們知道,事態嚴重。


    洪承疇將文書放在桌子上,掃了一眼帳中的將領們,眼色已經不平靜了,如同深不見底的潭水中扔進了一塊石頭,泛起了波瀾。


    果然,洪承疇緩緩說道:“延綏那邊有急報,說是眉縣的賊兵奔襲靖邊,他們約有七八千人馬,又聯合了後金軍,準備裏應外合,突破長城,直取關中。靖邊守兵,隻有不到三千人,而且城牆工事,一律靠前修築,防的是長城外,而對內的防守,十分薄弱。”


    這個消息令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大家都知道眉縣那邊有個自稱為白起的人鬧事,已經占了三縣,聲威越來越大,就因為西安失守,他們的首要職責是奪回西安,所以就沒顧得上收複三縣,雖然白起占了三個縣,但那是貧瘠之地,人馬糧食不會有多麽充足,所以也沒在意,可眼下出人意料的是,這個白起居然會和後金軍鬧到一起去,靖邊一失,後金軍可以越過長城,直驅關中,以眼下朝庭在關中的實力,絕擋不住後金騎兵。


    事關重大,此時應當立刻做出決斷。


    所有將領都看著洪承疇,現在一個兩難之事擺在他麵前。如果不理會這封急報,加緊攻擊西安,幾天之內,會把西安拿下來,但是靖邊那裏可能會失守,接著後金入寇,關中難保。


    如果去救靖邊,那麽西安就不能攻了,然而聖上旨意已經下達,半個月內奪回西安,如果沒能完成聖上所托,洪承疇必定下獄。


    是走是留,全憑洪承疇的決斷了。


    洪承疇到底是帥才,簡單思索之後,就下了命令:“號令全軍,飯後繼續攻擊。”


    眾人明白,洪承疇是要先奪取西安,免得聖上怪罪。


    可是洪承疇後麵的話,又來了一個大拐彎:“隻許讓步兵進攻,所有騎兵隱蔽後撤,向北進發,我們要去救靖邊。而步兵攻擊一下午之後,晚上連夜撤出,緊隨騎兵,不可讓敵軍發覺。同時留下精兵,由史將軍統領,負責殿後。記住,走的時候不許拔營,將空營盤留在那裏,以迷惑賊兵。”


    這一番布置,顯示了洪承疇的用兵之道,小心謹慎,卻又行動如風,前後呼應,進退有法。


    將軍們都很服氣,要知道如果現在就拔營起寨,去救靖邊,城內的秦軍發覺後,一定在後麵追殺,官軍立刻就是一場大敗,所以洪承疇命令下午繼續進攻,不讓秦軍發覺官軍意圖,至於連夜拔營,就是掩人耳目,等到秦軍發覺官軍撤軍時,他們已經走了一夜,出去了幾十裏,再想追殺,也追不上了。


    可是這樣一走,聖旨上的期限就算破了,如何向上麵交代?


    洪承疇自有辦法,他立刻提筆,給皇帝上了一封奏書,將兩方麵的輕重緩急作了詳細的稟報,然後派快馬飛報回京。


    至於他自己,根本不等回信,帶著左良玉,率領著三千騎兵,馬不停蹄地向北而去,他們已經落後白起幾百裏路,要日夜不停地趕路,才能救得了靖邊。


    洪承疇早已打算好了,西安城攻不攻,它都在那裏,秦軍也不會走,因為他們好容易剛剛占了這座軍事重鎮,關中要塞,無論如何不會像放棄華陰那樣,放棄西安,所以秦軍隻能留在這裏,可是靖邊就不同了,那地方一被攻破,後金軍一到,關中的局麵就不可收拾了。


    他帶著左良玉,馬不停蹄向北趕,一路上,又連接到兩份急報,看來靖邊守將像是嚇破了膽。這倒令洪承疇有些不滿起來。就算有敵來犯,也不至於嚇成這樣吧。


    再仔細想想,守將的心情也不難理解,一旦靖邊失守,後金軍進寇,那麽皇帝必然龍顏大怒,這位守將的腦袋肯定搬家,因為皇帝最恨的就是後金人。


    因此洪承疇的那封奏書,也正是基於皇帝的這個心情。他知道,隻要將情況說清楚,皇帝必然允許他北救靖邊,那麽西安之戰的期限,也就不用在乎了。


    洪承疇帶著騎兵悄悄走了,秦軍那邊沒有發覺,他們眼下的情形也不太妙,因為剛剛吃過午飯,史可法統領著官軍,又開始攻城了。


    這回史可法沒有分兵,因為兵力已經不足了,他將所有人馬全都集中在東門,有的爬城,有的攻上城牆缺口。


    但這個時候,秦軍已經學了乖,事先就將木頭堆在缺口裏,澆上了火油,隻要看到官軍攻上來,就點火,因此攻擊缺口的官軍,隻是靠近了一下,秦軍一點火,他們就退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