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雎不答,隻是看著子義:“既然你已經說出一切,為什麽還要擺下這樣一個圈套?直接將我抓起來審問不就是了?”
秦王道:“範相的口才,我一向知道的。要審你,恐怕隻有張儀先生能勝任,可他眼下又不知去了哪裏。單憑子義的一番話,沒有證據,無法定你之罪,也無法向所有秦軍交代。誰又知道,這不是子義要陷害你呢?因此我必須要擺下一個迷魂陣,讓你自己說出來,讓所有人都聽到,這才能讓你心服口服。”
範雎環視一下秦王身後的人,那些人都用冷眼瞧著他,一臉不屑與憤怒。
秦王此時不再理他,輕輕一點頭,身後兩名都尉將範雎捆綁起來,押出門外,向大牢走去。秦王也帶著眾人走出來,院子裏守衛的秦軍看了,都大吃一驚,不知道秦王何時駕到,紛紛跪倒。
秦王命王翦將方才的事情說了,表明白起無罪,範雎用計陷害,實屬該殺,然後通令全軍。
李岩與李敢心中都落下了一塊大石頭,李敢心頭歡喜,直想高呼大叫。而李岩在欣喜的同時,心頭還有一點愧疚,他覺得自己還是有點少年心性,一旦認定的事,主觀臆斷,不易更改,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他不是秦人,沒有秦人那種從心底裏對白起的崇敬之情。
自從子義告密之後,秦王就請李岩王翦等幾位重要人物前來商議,這才定下了此計。這間屋子在前幾天,就由李敢秘密派人來,在堂屋的牆前麵,又修了一堵牆,中間是空的,還加上了門,容易藏人。
子義與範雎定下今夜動手之後,子義就稟報了秦王,秦王這才又一次召見那個假扮白起的人,然後悄悄地帶著人來到宅子裏,躲進了暗牆,他們一直等著,果然等到了範雎,等到了他親口說出那些話來。
眾人隨著秦王回到總督府,沒有休息,連夜開會,商議如何處置範雎。
王翦恨聲道:“這樣的小人,秦軍中不能留,還是殺了幹淨。再說不殺他,白將軍還不敢回來。”
李敢也道:“就是,我恨不得現在就殺了他。”
李岩倒是很冷靜:“就算要殺,也不能現在殺,而且更不能在牢裏殺,那樣不夠坦蕩,會在軍中引起議論的。”
秦王道:“李公子說得對,我秦軍殺人,務必光明正大,傳我的旨,明日在全軍中公布範雎的罪行,子義,你要現身說法,不能隱瞞。”
子義一拱手:“謹遵王命。”
秦王道:“等到明天公布了範雎罪行之後……後天正午,西市斬決。允許軍民百姓圍觀。”
眾人一齊拱手:“遵旨。”
第二天一早,西安城中便貼出了告示,連同軍營中也一樣。這下子全城的秦軍都傳揚動了,以前白起被誣時,秦軍中震動極大,這次也是同樣。
大家都知道了範雎陷害白起的事,恨得咬牙切齒。連同牢中看管範雎的軍士,也都對他連吼帶罵。
範雎也知道了外麵的事,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他既不恐懼,也不驚慌,倒是安靜了下來。
這種變化大出牢中軍士的意外,有人說可能範雎也知道了自己就要死了,沒有別的想法了,所以安靜下來。大家一想也對,就沒再去理他。
但是他們錯了,範雎之所以靜下來,就有原因的,而這個原因,就在這天夜裏揭曉了。
入夜之後,西安城中靜了下來,街上已經沒有了年時的喧鬧,加上天冷,家家關門閉戶,隻有不時地走過一隊巡邏秦軍,踩在冰冷的青石街麵上,發出輕微的腳步聲。
範雎在牢房中,端然正坐,對著牆壁,任何人也不看,仿佛老僧入定,隻有身邊桌上的油燈,不時爆出幾個燈花來,牢中的夜非常安靜。
看守牢房的,外麵是四個秦軍,裏麵有兩個,因為這個時候西安城的犯人們都被放出去了,整個牢房關的隻有範雎一人。
以前關的犯人太多,而且大都是貧民,真正殺人放火搶劫人財的強盜沒有幾個,秦軍占了西安之後,凡是貧民都放走,重刑犯都殺了。所以牢房空空。
因為牢營就在軍營邊上,所以用不著多少人守著,也沒有人敢來劫牢。
可是這一夜,卻不同了。
守在裏麵的兩個秦軍正在喝著小酒,就著花生米談天說地,從他們的時代,一直說到如今。
正談得高興,突然聽到外麵有人在叫:“老何,開門。”
那個姓何的秦兵站起來,湊到門邊上問道:“是老李吧,什麽事啊?”外麵的人答道:“大王派人來,說是要審問。”
何姓的問道:“有手書或令箭麽?”門外的人道:“有,開了門給你看。”
老何取出鑰匙開門,剛剛打開一扇門,就覺得前心一涼,低頭看時,一柄長槍已經刺進他前心,隻留槍杆在外。
隨後,外麵的人也一刀,將那姓李的秦兵抹了脖子,緊接著殺將進來。
這些人也都穿著秦軍服飾,他們先是殺了門外的三個人守兵,然後逼著姓李的秦兵騙開大門,再殺人滅口。
牢中還有一個秦軍,聽到不對勁的聲音,剛跳起來,刀還沒拔出來,就被擲過來的槍刺進腦袋,立時斃命。
從外麵衝進來七八個人,這些人從老何身上取了鑰匙,打開牢門,將範雎擁了出來。
範雎看了看他們,微然一笑:“果然還是你們忠心,我的安排,也算有用。”這些人齊聲道:“範相對我們有活命之恩,豈能不報。”
範雎道:“先出城再說。”
此時門外早備好馬匹,一行人約有十來個,上馬便跑,向東城而來。
不多時到了東城,城上守兵早已看到,大叫道:“什麽人?”範雎身邊一人答道:“三更時分,野鬼孤魂……”
聽了這話,那人道:“我去開城。”
原來這一班值守的軍士中有範雎的人,他們知道今夜要救人,於是先用酒灌醉了長官與其他人,單等範雎來到。
城上的守兵跑下來開了城門,放這些人出去,然後他們也騎上事先備好的馬,隨著範雎一起,跑出西安城。
牢營中一鬧,不多時就有人發現了,飛報秦王。秦王已經入睡,李敢正帶著人守衛在門外,一聽範雎跑了,急得李敢立時出了一身大汗,他已經來不及叫醒秦王了,吩咐報信的人去叫秦王,自己則帶著十五個護衛,每人兩匹馬,向著東城而來。
來到城門處一瞧,城門大開,城上靜悄悄地沒有動靜,也看不到守城值守軍士,氣得李敢蹬中跺腳,他留下一名護衛上城查看,剩下的人隨著他一陣風似的衝出東門。
李敢剛出城,秦王那裏也被叫醒了,他一聽範雎被人救走,心下很是吃驚,急忙派人拿著自己的手令去軍營,要王翦火速派人追趕,絕不能讓範雎投靠官軍。
秦王知道,秦軍的一切範雎都清清楚楚,他要投降官軍,對於秦軍來講,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王翦接到秦王手令,也吃驚非小,他何嚐不明白範雎逃走的後果,暗罵自己大意,自從公布範雎罪狀之後,秦軍上下都氣憤不已。秦人對這種出賣戰友的行徑十分痛恨,因此秦軍中是不會有人去救範雎的,王翦與秦王都因為這一點而大意了。
此時他們才想到,秦軍中除了和他們一起複活的秦人外,還招募了不少新軍,不用說,這些人裏有範雎的親信。
王翦拿了手令,二話不說,親自帶了三百鐵騎,全副武裝,出城急追。
可是既使這樣,他們也比範雎落後了約半個時辰。李敢要快一點,但想追上也不是眨眼的事。
兩撥人馬先後出城,向東急追。
秦王道:“範相的口才,我一向知道的。要審你,恐怕隻有張儀先生能勝任,可他眼下又不知去了哪裏。單憑子義的一番話,沒有證據,無法定你之罪,也無法向所有秦軍交代。誰又知道,這不是子義要陷害你呢?因此我必須要擺下一個迷魂陣,讓你自己說出來,讓所有人都聽到,這才能讓你心服口服。”
範雎環視一下秦王身後的人,那些人都用冷眼瞧著他,一臉不屑與憤怒。
秦王此時不再理他,輕輕一點頭,身後兩名都尉將範雎捆綁起來,押出門外,向大牢走去。秦王也帶著眾人走出來,院子裏守衛的秦軍看了,都大吃一驚,不知道秦王何時駕到,紛紛跪倒。
秦王命王翦將方才的事情說了,表明白起無罪,範雎用計陷害,實屬該殺,然後通令全軍。
李岩與李敢心中都落下了一塊大石頭,李敢心頭歡喜,直想高呼大叫。而李岩在欣喜的同時,心頭還有一點愧疚,他覺得自己還是有點少年心性,一旦認定的事,主觀臆斷,不易更改,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他不是秦人,沒有秦人那種從心底裏對白起的崇敬之情。
自從子義告密之後,秦王就請李岩王翦等幾位重要人物前來商議,這才定下了此計。這間屋子在前幾天,就由李敢秘密派人來,在堂屋的牆前麵,又修了一堵牆,中間是空的,還加上了門,容易藏人。
子義與範雎定下今夜動手之後,子義就稟報了秦王,秦王這才又一次召見那個假扮白起的人,然後悄悄地帶著人來到宅子裏,躲進了暗牆,他們一直等著,果然等到了範雎,等到了他親口說出那些話來。
眾人隨著秦王回到總督府,沒有休息,連夜開會,商議如何處置範雎。
王翦恨聲道:“這樣的小人,秦軍中不能留,還是殺了幹淨。再說不殺他,白將軍還不敢回來。”
李敢也道:“就是,我恨不得現在就殺了他。”
李岩倒是很冷靜:“就算要殺,也不能現在殺,而且更不能在牢裏殺,那樣不夠坦蕩,會在軍中引起議論的。”
秦王道:“李公子說得對,我秦軍殺人,務必光明正大,傳我的旨,明日在全軍中公布範雎的罪行,子義,你要現身說法,不能隱瞞。”
子義一拱手:“謹遵王命。”
秦王道:“等到明天公布了範雎罪行之後……後天正午,西市斬決。允許軍民百姓圍觀。”
眾人一齊拱手:“遵旨。”
第二天一早,西安城中便貼出了告示,連同軍營中也一樣。這下子全城的秦軍都傳揚動了,以前白起被誣時,秦軍中震動極大,這次也是同樣。
大家都知道了範雎陷害白起的事,恨得咬牙切齒。連同牢中看管範雎的軍士,也都對他連吼帶罵。
範雎也知道了外麵的事,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他既不恐懼,也不驚慌,倒是安靜了下來。
這種變化大出牢中軍士的意外,有人說可能範雎也知道了自己就要死了,沒有別的想法了,所以安靜下來。大家一想也對,就沒再去理他。
但是他們錯了,範雎之所以靜下來,就有原因的,而這個原因,就在這天夜裏揭曉了。
入夜之後,西安城中靜了下來,街上已經沒有了年時的喧鬧,加上天冷,家家關門閉戶,隻有不時地走過一隊巡邏秦軍,踩在冰冷的青石街麵上,發出輕微的腳步聲。
範雎在牢房中,端然正坐,對著牆壁,任何人也不看,仿佛老僧入定,隻有身邊桌上的油燈,不時爆出幾個燈花來,牢中的夜非常安靜。
看守牢房的,外麵是四個秦軍,裏麵有兩個,因為這個時候西安城的犯人們都被放出去了,整個牢房關的隻有範雎一人。
以前關的犯人太多,而且大都是貧民,真正殺人放火搶劫人財的強盜沒有幾個,秦軍占了西安之後,凡是貧民都放走,重刑犯都殺了。所以牢房空空。
因為牢營就在軍營邊上,所以用不著多少人守著,也沒有人敢來劫牢。
可是這一夜,卻不同了。
守在裏麵的兩個秦軍正在喝著小酒,就著花生米談天說地,從他們的時代,一直說到如今。
正談得高興,突然聽到外麵有人在叫:“老何,開門。”
那個姓何的秦兵站起來,湊到門邊上問道:“是老李吧,什麽事啊?”外麵的人答道:“大王派人來,說是要審問。”
何姓的問道:“有手書或令箭麽?”門外的人道:“有,開了門給你看。”
老何取出鑰匙開門,剛剛打開一扇門,就覺得前心一涼,低頭看時,一柄長槍已經刺進他前心,隻留槍杆在外。
隨後,外麵的人也一刀,將那姓李的秦兵抹了脖子,緊接著殺將進來。
這些人也都穿著秦軍服飾,他們先是殺了門外的三個人守兵,然後逼著姓李的秦兵騙開大門,再殺人滅口。
牢中還有一個秦軍,聽到不對勁的聲音,剛跳起來,刀還沒拔出來,就被擲過來的槍刺進腦袋,立時斃命。
從外麵衝進來七八個人,這些人從老何身上取了鑰匙,打開牢門,將範雎擁了出來。
範雎看了看他們,微然一笑:“果然還是你們忠心,我的安排,也算有用。”這些人齊聲道:“範相對我們有活命之恩,豈能不報。”
範雎道:“先出城再說。”
此時門外早備好馬匹,一行人約有十來個,上馬便跑,向東城而來。
不多時到了東城,城上守兵早已看到,大叫道:“什麽人?”範雎身邊一人答道:“三更時分,野鬼孤魂……”
聽了這話,那人道:“我去開城。”
原來這一班值守的軍士中有範雎的人,他們知道今夜要救人,於是先用酒灌醉了長官與其他人,單等範雎來到。
城上的守兵跑下來開了城門,放這些人出去,然後他們也騎上事先備好的馬,隨著範雎一起,跑出西安城。
牢營中一鬧,不多時就有人發現了,飛報秦王。秦王已經入睡,李敢正帶著人守衛在門外,一聽範雎跑了,急得李敢立時出了一身大汗,他已經來不及叫醒秦王了,吩咐報信的人去叫秦王,自己則帶著十五個護衛,每人兩匹馬,向著東城而來。
來到城門處一瞧,城門大開,城上靜悄悄地沒有動靜,也看不到守城值守軍士,氣得李敢蹬中跺腳,他留下一名護衛上城查看,剩下的人隨著他一陣風似的衝出東門。
李敢剛出城,秦王那裏也被叫醒了,他一聽範雎被人救走,心下很是吃驚,急忙派人拿著自己的手令去軍營,要王翦火速派人追趕,絕不能讓範雎投靠官軍。
秦王知道,秦軍的一切範雎都清清楚楚,他要投降官軍,對於秦軍來講,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王翦接到秦王手令,也吃驚非小,他何嚐不明白範雎逃走的後果,暗罵自己大意,自從公布範雎罪狀之後,秦軍上下都氣憤不已。秦人對這種出賣戰友的行徑十分痛恨,因此秦軍中是不會有人去救範雎的,王翦與秦王都因為這一點而大意了。
此時他們才想到,秦軍中除了和他們一起複活的秦人外,還招募了不少新軍,不用說,這些人裏有範雎的親信。
王翦拿了手令,二話不說,親自帶了三百鐵騎,全副武裝,出城急追。
可是既使這樣,他們也比範雎落後了約半個時辰。李敢要快一點,但想追上也不是眨眼的事。
兩撥人馬先後出城,向東急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