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思索片刻,突然一拍桌案:“李敢,你放走範雎,以致我秦軍的底細盡數明了於官軍,殆害無窮,如此大罪,就算你是我的衛隊首領,也難逃死罪。來人,拖出去斬了。”
李敢本來就報定了必死的決心,隻要救出三個女人,他就算得償心願,因此他沒有任何反抗,還磕了一個頭:“大王,從今以後,李敢不能再陪著您恢複大秦了,您要多多保重……”
說完也不用人推,自己站起身來向外便走,看樣子是等著砍頭去了。
秦王胸膛起伏,一雙細目之中寒光閃爍。
此時屋子裏的三個女人,連同李岩王翦,還有幾個都尉一同跪倒,一連聲地為李敢求情。
尤其是倩娘,哭得最為痛切:“大王,看在我父親救治了不少秦軍士兵的份上,饒了李敢這一次吧。”
王翦說道:“大王,眼下我軍正是用人之時,殺此猛將,於軍不利,還望開恩啊。”李岩也道:“跑了範雎已經是一大損失,再殺了李敢,豈不是禍不單行,大王為了秦軍著想,不要殺他吧。”
眾人各自說各自的道理,總之一句話,李敢還是有功的,不能殺。
秦王臉色稍稍平複了一點,哼了一聲:“來人,把李敢推回來。”
李敢又一次跪在秦王麵前,謝過不殺之恩,秦王道:“非是不斬你的人頭,眾人求情,本王也不願違了眾意。不過死罪饒過,活罪不免,拉下去打二十棍,我的衛兵也不用你統帶了,日後你在王將軍帳下,做一小卒,有功則賞,若是再有過錯,定斬不饒。”
這一次大家都放心了。
李敢的身子骨,打二十棍和搔癢差不多,頂多破點皮,幾天就好,至於失了官職,也不用擔心,日後打仗的機會多多,李敢一定還會升上來的。
李岩明白,這是秦王給軍中一個交代,李敢雖然有功,但放跑範雎就是大罪,如此責罰,比較恰當。
當下眾人謝了恩,幾個軍士將李敢按在階下,不輕不重地打了二十棍,然後倩娘等人帶著李敢下去養傷。
秦王處理完了李敢的事,沒有讓李岩與王翦離開,將他們二人讓進後堂,商議之後的事。
王翦的眉頭緊皺起來:“大王,範雎一逃,麻煩多多。此人深知我軍底細,一旦去投洪承疇,洪承疇必然又來圍攻。我軍孤軍在此,如何是好?”
秦王道:“我軍不是孤軍,範雎的事一出,我就已經派人給他去送信了,隻要白起能在眉縣那邊呼應,我軍就有後援,就有接應,不至於孤軍奮戰。”
李岩道:“不如這樣,我們在西安拖住洪承疇的主力,讓白將軍出兵四下攻擊陝西各縣,如此一來,洪承疇必然慌了手腳,一方麵他要阻止白將軍,另一方麵還要顧及我們,肯定分身不暇,我們則趁亂出擊,相信擊破洪承疇,是有希望的。”
秦王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白起點的火越大,對我們越有利。困守一城,就是等死。而且打仗要動靜相合,我們在這裏苦守,就是靜,白起那裏四處攻擊,就是動。一旦洪承疇分兵去攻白起,就讓他在眉縣固守,我們出城去戰,動靜互換,讓官軍無法分頭擊破。”
王翦十分佩服:“大王說得極是。”
其實秦王算是一個優秀的戰略家,以前他麵對的是山東六國,六個敵人擺在麵前,要想平滅之,需要非常適合的戰略,這種事秦王駕輕就熟,此時有白起在外麵呼應,對付一個洪承疇,自然輕鬆得多。
秦王的臉色仍舊有點沉重:“可如果洪承疇調來了足夠多的人馬,一方麵困住西安,另一方麵死攻白起,那就麻煩了。”
李岩道:“不錯,眼下白起雖然占了三縣,但那三個縣城防守不強,城廓不固,想要守住不容易。”
秦王道:“眼下隻有一個辦法,能夠解秦軍之困,避免陷入重圍。”
李岩想了想:“讓農民軍入秦地?”
秦王緩緩點頭:“隻要高迎祥與李自成的人馬能夠前來,我們的回旋餘地就大多了。”
王翦道:“派去的人還沒有信,不知道見沒見到高李二人……”
幾乎就是這一天,在四川萬源附近的群山之中,正有一支人馬在宿營。
天色黑了下來,廣袤的群山隻顯出了一條波折起伏的黑線,綿延無際。天空無星無月,濃雲密布,烏沉沉地壓在頭頂,讓人有點氣悶。山間的枯草被寒風吹得起伏不定,鬆濤在回響,不時傳來一聲野鳥的哀鳴,回蕩在群山之中,顯得詭異而淒涼。
山中有一道高崗,此時在高崗上站著一小隊人馬,為首的一人頭戴舊氈帽,帽子上的紅纓已經變了顏色,身披一件破舊的大氅,有幾個地方破了洞,露出裏麵的棉花來,顯得也有些髒,他跨下騎一匹高大的五花馬,背上背著一張弓,腰間有箭壺,內插十幾枝羽箭,左腰下掛著劍鞘,鞘中便是那把花馬劍。
向臉上看,此人高鼻深目,濃眉大眼,胡子應該有很久沒刮了,胡茬子硬生生地,更顯出他的剛硬生猛來。
此人不是別個,正是農民軍中的闖將,李自成。
自從去年他們從野豬鼻渡河,進入河南之後,開始時一路順風,攻州克縣,十分順手,可是到了下半年,情況就越來越壞了,一是河南當地的州縣加強了防守,二是朝庭中幾員虎將都已經到了河南,而且越來越多的官軍被調來,加強圍剿,入冬之後,高迎祥與李自成等人馬打糧困難,於是就向湖廣和四川等地運動。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這些地方的土司極是凶悍,其中尤其以四川土司秦良玉最為有名,雙方在巴州打了一場硬仗,四川巡撫劉漢儒與秦良玉聯手,居然擊敗了高李二人的人馬,高李二人因為損失巨大,所以脫離戰場,向北來到了萬源。
對於下一步向何處去,高李二人還沒有確切的答案,於是他們就在群山之中拖著官軍繞開了圈子。
雖然打了敗仗,也可不全是壞事,因為有兩位老朋友聽到了消息,連夜趕來會合。這二人就是在西安城下敗潰的張獻忠與羅汝才。
二人敗退之後,本來是分頭逃走,羅汝才向南,張獻忠向北,羅汝才不用說了,向南一路而來,沿途休整,很快就聽到高李二人的消息,馬上趕來了。至於張獻忠,則是先向北逃,然後用少量人馬引誘曹文詔繼續北追,自己則帶著大部分的人馬向南而來,繞過鹹陽,直達秦嶺,在這裏,他也聽到了高李二人的消息,於是前不久也加入了進來。
至此,農民軍四大首領又一次合兵一處。
人一多,膽子就大了,況且這幾天高李二人已經將官軍拖得七葷八素,累得夠嗆,如果不是秦良玉督軍有方,人馬尚未散亂,農民軍早就殺一個回馬槍了。
此時李自成站在高崗之上,向北邊望去,隻見連綿的群山暗影中,遠處燃起點點星火,如同漫天繁星,也不知有多少。他知道那是官軍在紮營,雙方隔著幾十裏山路,官軍絕不走夜路,以防中埋伏,所以今晚,應該會很平靜。
雖然如此,可農民軍方麵還是不敢大意,安排下了不少暗哨,探查官軍行動,此時李自成隻是來查哨的,同時也看一看,跟在身後的官軍是不是又增兵了。
看清楚之後,李自成估算著官軍的大致人數,覺得與前幾天沒什麽變化,心頭稍安。就在這時,跑來一個傳令兵,縱馬來到他跟前:“李闖將,闖王有請,讓你馬上去他的老營。”
李自成點頭:“我這就去。有什麽事嗎?”
那傳令兵道:“老營中來了幾個人,好像帶來了重要消息。”李自成臉色凝重起來:“如此說來,咱們快走!”說著他帶著這一小隊人馬,跟著傳令兵跑下了山岡。
李敢本來就報定了必死的決心,隻要救出三個女人,他就算得償心願,因此他沒有任何反抗,還磕了一個頭:“大王,從今以後,李敢不能再陪著您恢複大秦了,您要多多保重……”
說完也不用人推,自己站起身來向外便走,看樣子是等著砍頭去了。
秦王胸膛起伏,一雙細目之中寒光閃爍。
此時屋子裏的三個女人,連同李岩王翦,還有幾個都尉一同跪倒,一連聲地為李敢求情。
尤其是倩娘,哭得最為痛切:“大王,看在我父親救治了不少秦軍士兵的份上,饒了李敢這一次吧。”
王翦說道:“大王,眼下我軍正是用人之時,殺此猛將,於軍不利,還望開恩啊。”李岩也道:“跑了範雎已經是一大損失,再殺了李敢,豈不是禍不單行,大王為了秦軍著想,不要殺他吧。”
眾人各自說各自的道理,總之一句話,李敢還是有功的,不能殺。
秦王臉色稍稍平複了一點,哼了一聲:“來人,把李敢推回來。”
李敢又一次跪在秦王麵前,謝過不殺之恩,秦王道:“非是不斬你的人頭,眾人求情,本王也不願違了眾意。不過死罪饒過,活罪不免,拉下去打二十棍,我的衛兵也不用你統帶了,日後你在王將軍帳下,做一小卒,有功則賞,若是再有過錯,定斬不饒。”
這一次大家都放心了。
李敢的身子骨,打二十棍和搔癢差不多,頂多破點皮,幾天就好,至於失了官職,也不用擔心,日後打仗的機會多多,李敢一定還會升上來的。
李岩明白,這是秦王給軍中一個交代,李敢雖然有功,但放跑範雎就是大罪,如此責罰,比較恰當。
當下眾人謝了恩,幾個軍士將李敢按在階下,不輕不重地打了二十棍,然後倩娘等人帶著李敢下去養傷。
秦王處理完了李敢的事,沒有讓李岩與王翦離開,將他們二人讓進後堂,商議之後的事。
王翦的眉頭緊皺起來:“大王,範雎一逃,麻煩多多。此人深知我軍底細,一旦去投洪承疇,洪承疇必然又來圍攻。我軍孤軍在此,如何是好?”
秦王道:“我軍不是孤軍,範雎的事一出,我就已經派人給他去送信了,隻要白起能在眉縣那邊呼應,我軍就有後援,就有接應,不至於孤軍奮戰。”
李岩道:“不如這樣,我們在西安拖住洪承疇的主力,讓白將軍出兵四下攻擊陝西各縣,如此一來,洪承疇必然慌了手腳,一方麵他要阻止白將軍,另一方麵還要顧及我們,肯定分身不暇,我們則趁亂出擊,相信擊破洪承疇,是有希望的。”
秦王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白起點的火越大,對我們越有利。困守一城,就是等死。而且打仗要動靜相合,我們在這裏苦守,就是靜,白起那裏四處攻擊,就是動。一旦洪承疇分兵去攻白起,就讓他在眉縣固守,我們出城去戰,動靜互換,讓官軍無法分頭擊破。”
王翦十分佩服:“大王說得極是。”
其實秦王算是一個優秀的戰略家,以前他麵對的是山東六國,六個敵人擺在麵前,要想平滅之,需要非常適合的戰略,這種事秦王駕輕就熟,此時有白起在外麵呼應,對付一個洪承疇,自然輕鬆得多。
秦王的臉色仍舊有點沉重:“可如果洪承疇調來了足夠多的人馬,一方麵困住西安,另一方麵死攻白起,那就麻煩了。”
李岩道:“不錯,眼下白起雖然占了三縣,但那三個縣城防守不強,城廓不固,想要守住不容易。”
秦王道:“眼下隻有一個辦法,能夠解秦軍之困,避免陷入重圍。”
李岩想了想:“讓農民軍入秦地?”
秦王緩緩點頭:“隻要高迎祥與李自成的人馬能夠前來,我們的回旋餘地就大多了。”
王翦道:“派去的人還沒有信,不知道見沒見到高李二人……”
幾乎就是這一天,在四川萬源附近的群山之中,正有一支人馬在宿營。
天色黑了下來,廣袤的群山隻顯出了一條波折起伏的黑線,綿延無際。天空無星無月,濃雲密布,烏沉沉地壓在頭頂,讓人有點氣悶。山間的枯草被寒風吹得起伏不定,鬆濤在回響,不時傳來一聲野鳥的哀鳴,回蕩在群山之中,顯得詭異而淒涼。
山中有一道高崗,此時在高崗上站著一小隊人馬,為首的一人頭戴舊氈帽,帽子上的紅纓已經變了顏色,身披一件破舊的大氅,有幾個地方破了洞,露出裏麵的棉花來,顯得也有些髒,他跨下騎一匹高大的五花馬,背上背著一張弓,腰間有箭壺,內插十幾枝羽箭,左腰下掛著劍鞘,鞘中便是那把花馬劍。
向臉上看,此人高鼻深目,濃眉大眼,胡子應該有很久沒刮了,胡茬子硬生生地,更顯出他的剛硬生猛來。
此人不是別個,正是農民軍中的闖將,李自成。
自從去年他們從野豬鼻渡河,進入河南之後,開始時一路順風,攻州克縣,十分順手,可是到了下半年,情況就越來越壞了,一是河南當地的州縣加強了防守,二是朝庭中幾員虎將都已經到了河南,而且越來越多的官軍被調來,加強圍剿,入冬之後,高迎祥與李自成等人馬打糧困難,於是就向湖廣和四川等地運動。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這些地方的土司極是凶悍,其中尤其以四川土司秦良玉最為有名,雙方在巴州打了一場硬仗,四川巡撫劉漢儒與秦良玉聯手,居然擊敗了高李二人的人馬,高李二人因為損失巨大,所以脫離戰場,向北來到了萬源。
對於下一步向何處去,高李二人還沒有確切的答案,於是他們就在群山之中拖著官軍繞開了圈子。
雖然打了敗仗,也可不全是壞事,因為有兩位老朋友聽到了消息,連夜趕來會合。這二人就是在西安城下敗潰的張獻忠與羅汝才。
二人敗退之後,本來是分頭逃走,羅汝才向南,張獻忠向北,羅汝才不用說了,向南一路而來,沿途休整,很快就聽到高李二人的消息,馬上趕來了。至於張獻忠,則是先向北逃,然後用少量人馬引誘曹文詔繼續北追,自己則帶著大部分的人馬向南而來,繞過鹹陽,直達秦嶺,在這裏,他也聽到了高李二人的消息,於是前不久也加入了進來。
至此,農民軍四大首領又一次合兵一處。
人一多,膽子就大了,況且這幾天高李二人已經將官軍拖得七葷八素,累得夠嗆,如果不是秦良玉督軍有方,人馬尚未散亂,農民軍早就殺一個回馬槍了。
此時李自成站在高崗之上,向北邊望去,隻見連綿的群山暗影中,遠處燃起點點星火,如同漫天繁星,也不知有多少。他知道那是官軍在紮營,雙方隔著幾十裏山路,官軍絕不走夜路,以防中埋伏,所以今晚,應該會很平靜。
雖然如此,可農民軍方麵還是不敢大意,安排下了不少暗哨,探查官軍行動,此時李自成隻是來查哨的,同時也看一看,跟在身後的官軍是不是又增兵了。
看清楚之後,李自成估算著官軍的大致人數,覺得與前幾天沒什麽變化,心頭稍安。就在這時,跑來一個傳令兵,縱馬來到他跟前:“李闖將,闖王有請,讓你馬上去他的老營。”
李自成點頭:“我這就去。有什麽事嗎?”
那傳令兵道:“老營中來了幾個人,好像帶來了重要消息。”李自成臉色凝重起來:“如此說來,咱們快走!”說著他帶著這一小隊人馬,跟著傳令兵跑下了山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