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這才灰頭土臉地跑回來,向高迎祥稟報。


    高迎祥沒有料到白起會突然逃走,因為李岩紅娘子和他手下的那些騎兵都在這裏,按理來講,白起絕不可能一個人逃走。


    但是白起就是打了他一個冷不防,高迎祥心頭大怒。他知道,自己手中握住了白起,就握住了秦軍的半個命門。白起在秦軍中威望極高,本領極大,有他當人質,可以說秦軍就成了他的幫手。


    要是白起逃走了,秦軍絕不可能被他控製。


    至於李岩,高迎祥認為比白起的地位差遠了,一來李岩不是秦人,二來李岩年紀太輕,雖然有些本事,在秦軍中的威信尚不太高。用李岩做人質,秦軍是不太理會的。


    高迎祥立刻派周方帶領五百人,四下尋找,一定要將白起捉回來。


    同時他下了死令,命攻城部隊不許後退,誰若後退一步,戰場立斬,他手下大將劉哲帶了大刀隊在後麵督戰,哪個有絲毫怯戰之意,立刻斬首。


    周方帶了五百人,騎上馬,沿著來路開始尋找。他想白起若想逃走,一定是向西逃,好回到西安,不可能向別的地方逃。北方有洪承疇的官軍,南方也有盧象升的人馬,東麵是潼關,除了西方,無處可去。


    他想得不錯,白起確實是奔著這個方向逃的。隻不過,他萬萬沒想到,白起此時,就跟在他的隊伍裏。


    就在方才,白起帶著周方進入密林之時,他加快腳步,三轉兩轉,沒了蹤影,周方發現白起不見了,立刻讓人分頭去找。


    那些尋找白起的農民軍戰士分散開來,遍布了半個林子,白起看準機會,對著一個落單的農民軍下了手。


    白起是從士兵,一步步當上大將軍的,不用說,手下的功夫絕不含糊。尤其白起精於刺殺與反刺殺,在刺客盛行的戰國時代,白起也遭受到敵國的數次暗殺,可均未能得手,也說明白起的厲害。


    他悄無聲息地放倒了一個農民軍,然後快速換上他的衣服和帽子,又在臉上抹了些濕泥灰土,此時誰也看不出他就是白起了。


    裝扮完了,白起就混到了農民軍的隊伍裏。所以周方找了半天,也沒能撈到他一根毛。


    周方回去見高迎祥,白起也混在這些人裏,等到高迎祥下令,讓周方帶五百人去尋找時,白起加入到了這五百人裏麵,騎著馬,跑在這些人中間。


    跑著跑著,白起有意放慢速度,就這樣他一路放慢,漸漸地到了最後麵。


    周方隻顧著帶人尋找白起,哪會注意自己隊伍裏落後的人,因此白起與前麵的人距離越拉越遠,等到約有一箭之地的時候,白起一聲冷笑,調轉方向,向南邊跑下去。


    白起知道,周方不會走得太遠,因為周方覺得白起孤身一人逃走,又沒有馬,肯定就在附近。因此白起向南繞了一個圈子,等繞出了十幾裏路之後,這才看看方向,轉向西方。


    暗夜之中,隻有他一人一馬,再沒有任何動靜,白起暗自禱告,希望李岩不會遭遇什麽凶險。


    高迎祥此時已經顧不得去想白起了,眼前的攻城戰鬥,已經打到了最激烈的程度。城上城下到處都是屍體,喊殺聲震天動地,夾雜著聽不出個數的刀槍相碰聲,十裏之外都能聽得到。高迎祥知道,如果不能盡快拿下潼關,洪承疇必定會派人馬前來增援。


    眼看著又一批攻上去的農民軍士兵全部倒下,他也紅了眼睛,親自帶著精兵衝上來。


    高闖王親自出馬,農民軍士氣大振,又一次向城頭攻來。


    守將一看闖字大旗到了城下,驚慌之餘,也想立個奇功,吩咐弓箭手對著闖字大旗周圍射箭。


    於是城頭上亂箭齊發,都射向闖字大旗。


    高迎祥身邊的親兵早有準備,四個人擋在高迎祥身前,豎起藤牌遮護,替他擋開箭枝。


    嗖的一箭,高迎祥身後的旗手中箭倒下,闖字大旗卟啦啦地倒地。


    城頭上官軍一看闖字大旗倒了,立時一陣歡呼。


    此時隻見一人跳上前去,拾起大旗,高高舉起,狂吼大叫著衝上來。官軍向他放箭,卻被他用一柄長劍舞成劍花,將箭擋出去。那杆大旗卻一直搖在空中。


    這人正是郝大勇,經此一役之後,軍中不再叫他的本名,而是取了一個響亮的外號——郝搖旗。


    隨著赫搖旗的衝鋒,高迎祥手下的精兵們不要命地爬向城頭,此時城上的官軍已經死傷過半,四千多人,隻剩下不到二千,而且傷的人也不少,終於再也頂不住農民軍的瘋狂進攻,幾個垛口處的官軍死傷殆盡,被農民軍爬上了城頭。守將雖然指揮後麵的官軍堵住缺口,但是卻無法盡快殲滅上城的農民軍。


    赫搖旗來到城下,舞動著大旗,爬上雲梯,快速接近了城頭。垛口處有三名官軍,一瞧他上來,有個官軍挺槍向他頭頂上戳去,赫搖旗大吼一聲,大旗一順,以頂上的槍尖直刺這名官軍的前胸。這官軍半截身子已經探了出去,旗槍來得太猛,他不及閃避,正中胸口。


    他一聲慘呼剛叫出來,郝搖旗雙臂用力,硬是將他挑離了城頭,直直摔到城下。另兩名官軍被郝搖旗的天生神力驚得目瞪口呆,還沒回過神來,郝搖旗已經跳上了城頭,大旗一掃,這兩名官軍立時被掃斷小腿,倒地不起。


    郝搖旗上了城,大旗舞動如風,身邊一丈之內,無人敢近。


    借著他的威風,後麵的農民軍紛紛上城。


    守將一見這情形,潼關已經保不住了,城外還有幾萬農民軍,他全軍覆沒隻是眨眼間的事。為了保存些人馬,守將下令棄城。


    郝搖旗一路追下馬道,來到城門處,和幾名農民軍合力打開城門,高迎祥一馬當先,率領著兩萬多農民軍,殺進關來。


    潼關守將此時早已率領著殘兵敗將,開關而逃,關內沒有百姓,隻有些糧食軍器等物,占領起來也容易,高迎祥顧不得追殲殘敵,立刻派人去通知黃龍,趕緊撤到潼關來。


    然後他才迎李岩等人進城,連同老營的家屬,一並安置在關內。


    這一場大戰直到天明,才完全結束。農民軍死傷了五千多人,殺死官軍三千餘人,算是慘勝,不過得了潼關,進入中原便指日可待,這點代價也是值得的。


    可是黃龍那邊就沒有這麽幸運了。


    天亮之後,直到將近中午,黃龍才帶著人馬撤到潼關。


    高迎祥開關將他們接進來時,吃了一驚,黃龍帶去了五千人馬,回來的不過四五百人,而且回來的人也各自帶傷,黃龍的後背上挨了兩箭,幸好不太深。


    他知道,這五千人馬就是拋出去的誘餌,能回來五百人,已經很不容易了。關寧鐵騎的戰鬥力,遠在他們之上。


    高迎祥安置了這些傷兵,此時周方也回來了,垂頭喪氣地跪在高迎祥麵前。不用問,沒有找到白起。高迎祥也沒怪他,畢竟白起耍詭計,連他也騙過了,高迎祥知道,白起此時已經遠離了潼關,根本無法追及。


    幸好潼關已經在手,中原近在咫尺,很快就可以和河南的各部農民軍會合,高迎祥覺得,主動權已經握在自己手中了。


    沒等農民軍在潼關喘過氣來,斥候來報,洪承疇帶著大隊人馬,氣勢洶洶地撲來了。


    原來洪承疇在派出曹文詔對付黃龍之後,自己在營中登上高台觀看,看到營外雙方的騎兵死戰在一處,感覺到此事有點蹊巧。高迎祥派來偷襲的人並不多,按理來講,如果敵方有了準備,偷襲便不應該再進行下去。若要接著打,肯定會增派援軍。


    但是農民軍沒有援兵上來,隻是這幾千人馬,與曹文詔纏在一起死鬥。


    洪承疇老謀深算,自己就多次使用過聲東擊西之計,此時他赫然想到,高迎祥派來的人馬是要拖住官軍,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後暗中行使詭計。


    他立刻派人去查看,不久之後,斥候回來報說,高迎祥的大營已經不見了,營帳等都拔走,看來農民軍離開了原地,向東去了。


    洪承疇立時意識到,高迎祥要偷襲潼關。隻要打開潼關,便可以長驅直入,挺進中原。


    此時他終於明白,秦軍派來的是疑兵,就是要讓他分兵堵截,分散他的兵力。


    於是洪承疇星夜派人去知會左良玉,要他火速回兵,直撲潼關。他自己也命令全軍出擊,先滅了營前這股農民軍,然後馬不停蹄,奔向潼關。


    黃龍打著打著,聽到官軍營中鼓響,然後就是一片人喊馬叫,喧鬧起來,他就明白,洪承疇已經知道高迎祥的打算,準備集合全軍,去增援潼關了。


    本來他的五千騎兵,對關寧鐵騎的三千人馬,沒有占到上風,有點打不過人家。黃龍也隻是咬牙死挺。他打定主意,就是這五千人馬拚光了,也要盡可能拖住官軍。


    曹文詔乃是悍將,打仗又猛又奸,與農民軍開始混戰之後,他手下的人時分時合,分多路出擊,衝破農民軍的包圍,又從另一個方向衝進來,如同海潮一般,一浪接一浪,打得農民軍顧此失彼。沒多久,就幹掉了將近一千農民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