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詔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決戰。


    但是他的侄子曹變蛟感覺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氛。向曹文詔道:“叔叔,我聽說有細作回報,潼關附近的秦軍突然增加了很多,而且大多是騎兵,會不會是來與李自成聯手的?秦軍戰鬥力強悍,如果他們雙方聯手,咱們可要小心點。”


    曹文詔哼了一聲,摸著侄子的腦袋,拍了兩下:“小子,咱們關寧鐵騎連女真人都不怕,還怕什麽秦軍?退一萬步說,就算咱們打不贏,跑總跑得了吧。你還擔心什麽!”


    曹變蛟還不放心,曹文詔道:“這次咱們大兵壓境,離潼關很近,秦軍不可能不防範,而且李自成的人馬也在附近,秦軍增兵潼關,是很正常。況且農民軍與秦軍剛剛決裂,不可能這麽快就又勾結起來。其實就算他們真的勾結一處,又豈是我關寧鐵騎的敵手呢。”


    說完之後,他命令人馬,加速前進,直撲解州。


    此時的李自成,已經得知秦軍大隊騎兵到了潼關,正想派人去聯絡,不想秦軍的人先到了。


    他請信使進來,信使交給他一封信,是李岩親筆。李自成見過李岩的筆體,自然相信是真的。信上約定,見信之後的第二天上午,雙方在大禹渡見麵,商議具體戰法。


    李自成立刻回書,表示同意,交給信使帶回。


    到了第二天,雙方果然都來到了大禹渡,李自成帶著劉宗敏,田見秀,李過,白起帶了李岩與李敢。


    大家見麵之後,在渡口邊上的涼亭中,商議如何全殲曹文詔的關寧鐵騎。


    他們都清楚,對付騎兵,關鍵是要選好地形,如果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是圍不住騎兵的,最好是在地形相對複雜的地區,比如山地,叢林,沼澤,讓戰馬無法衝起來,才可以降低其威脅。


    李自成早就來過山西,而且這為了消滅曹文詔,也多方查看了地形,最終他選定了一個地方,就是解州以東的夏縣。這裏地處中條山區,還有幾條河流,地形複雜,平原很少,不利於騎兵縱橫馳騁。


    白起看過了李自成帶來的地形圖,覺得是個伏擊的好地方。便同意了。然後他們商議了具體方案。為了不讓曹文詔發現農民軍與秦軍聯手,白起先帶著秦軍趕往夏縣,隱蔽起來,由劉宗敏率大部分人馬與白起一同去夏縣埋伏。而李自成帶一部分農民軍吸引曹文詔,一步步將其誘入埋伏圈。


    這個計劃還是很有把握成功的。


    商議完畢,兩下開始各自行動。白起回到潼關,吩咐涉懷緊守關城,然後自己與李岩李敢,帶了騎兵,渡過黃河,進入了山西境內。來到解州時,曹文詔已經離此不到五十裏了。


    李自成那邊也準備好了,劉宗敏帶著兩萬多人馬出城,與白起會合,然後一起趕奔夏縣。


    白起看了看這些隊伍,發現李自成的人馬真的比其它幾部農民軍精銳得多,雖然也帶著家屬,但這些家屬都會騎馬,行動起來很迅速,而且這些家屬中雖然不乏女人,可有好多女孩子與紅娘子一樣,帶刀佩劍,英武非常。


    劉宗敏與白起李岩等人並馬而行,他是鐵匠出身,言談話語也像打鐵一樣,每個字說出來,都像打鐵迸濺出的火花一般,又響又亮。白起與他談了幾句,就發現此人性格爽快,肚子裏存不住話,有什麽就說什麽,是條響當當的漢子。


    但他也知道,這些人絕不像表麵看上去的那麽簡單,能在官軍幾年的圍剿下存活下來的,都是人物。


    因此白起的話並不多,尤其涉及到秦軍方麵的,隻是含糊其辭地對付過去。


    劉宗敏是個直爽漢子,和誰都自來熟,隻要是自己人,總是口無遮攔。說到高興處,還直拍白起的肩膀。弄得白起直皺眉。


    李岩與他見過幾次,劉宗敏對於李岩十分佩服,覺得這少年文武雙全,既是秀才,又能打仗,著實想親近親近,一見白起並不健談,便將話鋒轉到李岩身上。


    一行人談談說說,行軍速度可不慢。而且李自成給劉宗敏的命令,是盡快趕到夏縣地區。這樣他在解州就不用拚死抵擋曹文詔了。


    劉宗敏豈會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他一邊走,一邊不住催促大家快馬加鞭。


    七八十裏的路程,大隊人馬走了一天,終於在第二天中午時分,到達了夏縣城外的馬寧鎮。


    這個鎮子不大,此時一聽有農民軍過來,鎮子裏的人紛紛帶著糧食錢財,逃進中條山去。


    等到白起他們來到鎮上時,已是一座空鎮。


    這樣正好,免得走漏風聲,白起命人馬在鎮上休息,然後自己與李岩,劉宗敏來到鎮外,觀察地形,以便選擇合適的伏擊地點。


    他們在鎮外走了一大圈,最後選定了一塊地方,在馬寧鎮東側,這裏有幾座小山,其中還有兩條不大不小的河流,在山間流過,這地方四麵高,中間低,四麵樹木多,中間是塊平地,如果將人馬埋伏在小山上,等官軍入伏之後,再猛然衝下,衝擊力極強。


    最後白起與劉宗敏都同意,在此設伏。


    雙方一起研究了具體方案之後,劉宗敏派人去找李自成,告訴他將曹文詔引來這裏。


    按著事先的安排,白起將五千騎兵埋伏在兩座小山之後,自己與李岩紅娘子坐在山頭上,仔細看著這一帶的地形。


    李岩看了一遍,問白起:“大將軍,想當年,你在長平之戰中,圍住四十餘萬趙軍,那得有多大的一片地方?”


    白起目光中閃過一絲黯然:“方圓差不多有五十裏吧。那裏有兩個穀地,非常大,還有幾個小村子,趙軍被圍在裏麵,每時每刻你都可以在遠處聽到他們的慘叫,那是傷者無法醫治或是被殺死吃掉之人臨死前的哀號。當時我也聽著,心裏感覺到十分快意。因為我知道,那一仗打勝了,趙國就算亡了。而趙國一亡,其餘五國,再也不可能和秦人對抗。在那一刻,我很清楚,秦國最終會一統天下。”


    李岩道:“如果眼下我們圍住了四十萬官軍,你還會不會……活……活埋他們……”


    問這話時,李岩十分小心,他知道,白起在生前被賜自盡,死前曾經仰天發問,他一生立功無數,為何還要被賜死,最後白起終於明白,他一仗坑殺四十萬趙軍,確實該死。


    白起聽了這話,轉頭看了看他,淡然一笑:“我還會的。”


    李岩道:“為什麽?”


    白起緩緩回答:“隻因為他們是敵人。”


    李岩沉默了。


    白起看著眼前這片蔥籠茂盛的山穀:“軍人打仗,為的是以後不再打仗。為了老百姓不再吃苦,為了這個,殺多少人都值得。就如同秋天的野火,無論燒盡了多少森林,第二年的春天,會有更多的林木長出來。比以前更加茂密。”


    李岩長歎一聲:“可是那些死人,不會這麽想。”


    白起不為所動:“成大事者,不會照顧所有人的想法。”


    李岩道:“你說得對,我們造反,殺人,為的是以後天下太平,不再有吃苦的百姓……”


    在他們二人為了戰爭的性質發出感慨的時候,李自成可沒有這個閑心,因為他正在拚力抗擊曹文詔的攻擊。


    解州縣城不大,城牆也不高,而且在他們攻城的時候,還被打壞了很多地方,這些城牆,根本和百姓家的土牆差不多,曹文詔的騎兵打過來時,起不到什麽防護作用。


    關寧鐵騎攻城的時候也很厲害,他們與女真人打過多次,看過女真人如何攻城,因此也就仿效起來。


    這些騎兵分為多隊,一批批向城牆衝來,衝到半箭之地時,就對空射箭,那些箭大都落進了城裏,射殺了不少農民軍。而農民軍開始還擊時,卻射不到人家,因為關寧鐵騎防護得好,身上都穿著鐵甲,這種鐵甲類似唐朝時候的明光鎧,由整塊鐵板鍛成,又輕又硬,箭射不透。而且這些騎兵還拿著盾牌,護住馬頭馬胸,因此農民軍的箭沒有殺傷多少官軍。


    一萬農民軍堅持了半天多,傷亡了兩千餘人,李自成覺得差不多了,於是下令棄城而走。


    農民軍順著事先安排好的路線,開始撤退。李自成帶著李過親自斷後,曹文詔一瞧闖字大旗,知道是李自成,命令人馬緊追不舍,務必要生擒李自成。


    一時間,關寧鐵騎漫山遍野,呐喊著追上來,李自成挑選了幾百名射術好的騎兵,在後麵擋住追兵,他們每人腰帶兩壺羽箭,一見有官軍追得近了,便翻身射去。


    這些人的箭法不錯,手勁也大,射出的箭又急又準,不時有官軍被射中麵門,倒栽下馬。


    曹文詔於是命令手下人還擊,雙方箭來箭往,都有人中箭落馬。


    就這樣,雙方你追我跑,一直向東方跑下去。李自成的人多,不時派出一小股人馬,遲滯曹文詔的追擊,因此雙方距離便拉開了。


    跑了幾十裏之後,劉宗敏派來的人迎上了李自成,向他稟報了劉宗敏的安排。李自成大喜,傳令下去,要大隊人馬趕往馬寧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