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劉哲道:“派出探子,多方打探,一定要弄清楚官軍的情況,看盧閻王是不是真的走了。”
盧象升確實走了。
他尾隨著高迎祥,正在得心應手,幾場接戰,也都得了大勝,眼下士氣正旺,也將農民軍逼入了困難境地,對於剿賊之事,盧象升有很大把握。他估計,一個月以內,便可以將高迎祥一口口地吃掉。
正在這個節骨眼上,聖旨到了,調他去大同,抵擋滿人韃子的進犯。
這道聖旨在盧象升看來,簡直是釜底抽薪,同時他也氣恨滿人韃子,總在一些重要關頭,前來搗亂。上次官軍將農民軍十餘部圍困在黃河邊上,就是因為滿人攻打大同,朝庭不得已調曹文詔去防守,這才被農民軍以詐降之計,破圍而出。眼下曹文詔已死,滿人又打來了,朝庭沒有什麽良將可派,因此隻有他這個六省總督,親自上陣了。
接到聖旨之後,盧象升立刻感覺到,這是一個非常關頭。
兩軍作戰,最忌臨陣換帥,除非撤軍。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放開高迎祥不追,顯然是坐失良機,他太清楚高迎祥了,此人極有魄力,名聲又大,一旦讓他回到中原,幾萬人馬用不了幾個月,就能發展到十萬二十萬,到時候再想收拾高迎祥,就困難得多了。因此必須繼續緊追,毫不放鬆。
但是自己馬上便要去大同,軍中留誰做主將呢?誰有這個能力,可以統率全軍?
答案隻有一個,孫傳庭。
但是孫傳庭以前曾打過敗仗,眼下的職務又不高,讓他做主帥,祖寬等悍將會不會從命?一旦鬧起內訌,麻煩可就大了。
因此當天晚上,盧象升便秘密將孫傳庭請到自己的大帳。
孫傳庭的臉色十分平靜,朝庭的旨意,他已經知道了,因為宣讀的時候,他在場,還有祖寬,範雎。因此盧象升要走的事,隻有他們幾個知道。
眼下孫傳庭一聽盧象升請自己去,就已經猜到了八分。
果然,盧象升一見孫傳庭,就開門見山:“白穀,今天兵部來傳旨意,你也聽到了,你心裏怎麽想?”
孫傳庭也不瞞著,毫不猶豫地說道:“自毀長城。”
盧象升苦笑一下:“其實聖上也沒辦法,眼下能擋住滿人韃子的,隻有洪承疇和我,洪承疇正在追剿李自成,雖然離著山西比較近,但是聖上不調他去,是有道理的,你知道嗎?”
孫傳庭點頭:“知道,因為李自成,比高迎祥可怕得多。”
盧象升道:“不錯,就是這個原因。表麵上看,李自成的名氣,沒有高迎祥大,人馬沒有高迎祥多,但是聖上和我們都清楚,一旦不盡快剿除李自成,終將成為心腹大患。”
孫傳庭道:“正是。李自成的人馬與其他流賊不同,他們軍紀嚴明,行動果斷,拚殺勇猛,李自成又身先士卒,他的將士很願意為他賣命,這樣的人馬必須趁它沒有發展壯大之前,消滅掉。”
盧象升道:“李自成能夠殺死曹文詔,足見其指揮有方。因此洪承疇剿滅他時,不能半途而廢。所以,隻能我去。”
孫傳庭點頭:“可是大人一走,高迎祥便又可以東山再起了。”
盧象升輕輕一笑:“不會的。我相信有一個人,可以做得比我更好。高迎祥必定為他所擒。”
孫傳庭神色不變:“大人已經有了接替您的合適人選?”
盧象升盯著他的眼睛,隻見孫傳庭眼中沒有一絲波瀾,心中更有了底。便笑道:“白穀,時局緊迫,我就不客套了,我走之後,你可做為全軍主帥,繼續追殺高迎祥部。”
孫傳庭仍舊神色不變:“我的職位低,不合適。”
盧象升道:“我已經上書兵部,舉薦你為總兵官,代理我在軍中的職務,這個你不用擔心。相信聖旨會很快下達。”
孫傳庭一拱手:“多謝大人。”
盧象升道:“我走之後,你要將這個消息嚴密封鎖,不可讓流賊知道。否則他們會回過頭來,力拚一場。”
孫傳庭道:“我記下了。”
盧象升道:“你的能力,我不懷疑,但是,你能保證軍中大將,聽從你的號令麽?”
孫傳庭想了一下:“別人我可以保證,唯獨祖寬,此人驕悍之極,可能不服我的調遣。”
盧象升道:“我也這麽認為,你放心,我會與他單獨交代的。”
孫傳庭道:“不必。”盧象升一愣:“不必?為什麽?”孫傳庭道:“滿人韃子入寇我山西,多是騎兵,大人需要祖寬手下的關寧鐵騎一同去,才可以擋住他們。關寧鐵騎與韃子會戰多次,勝多敗少,因此大人可以令祖寬隨同前去。”
盧象升眉頭緊鎖:“祖寬走了,軍中再無更強的騎兵,你如何剿賊?”
孫傳庭胸有成竹:“傳庭隻要三萬人馬,足以剿除高迎祥部。”
盧象升有點不放心:“白穀,軍中無戲言,如果你無法剿滅高迎祥,皇帝必然震怒,那時候連我也保不住你的。”
孫傳庭起身拱手:“傳庭願立軍令狀。”
盧象升端詳著他,良久,這才起身道:“不必了,孫白穀一言九鼎,我自相信。隻是……你需要格外小心。高迎祥雖比不上李自成,但所部也十分強悍。你沒有了關寧鐵騎,如同少了一個拳頭,凡事不要魯莽,三思後行。”
孫傳庭道:“多謝大人關照。傳庭必然生擒高迎祥,為大人一壯行色。”
當夜,盧象升召開秘密會議,請來營中千總以上諸將,還有幾位重要謀士,將自己的決定說了,大家很多人都很驚異,所驚異的不是聖旨,而是盧象升的決定,居然讓孫傳庭越級代理他的職務。
盧象升這次會議很快就開完了,因為他要連夜起身。
送走了諸將之後,盧象升率領了八千人,連同祖寬帶領的三千騎兵,秘密出營,向山西而去。
按照他的交代,孫傳庭成為了軍中主帥,此時軍中除去傷病員,老弱之人,還有三萬精兵。
盧象升走了以後,孫傳庭立刻來找範雎,一進範雎的帳子,範雎馬上站了起來,拱手一笑:“將軍的機會來了。”
孫傳庭道:“彼此彼此。不過機會隻是機會,能抓住機會,才是重要的。”
範雎道:“不錯,眼下隻有剿滅高迎祥,大人才能出頭。”
孫傳庭道:“我讓你找的人,你找到了麽?”範雎道:“找到了,此人視死如歸,能言會道,見機行事的本事也有,是最合適的人選。”孫傳庭道:“好吧,把他帶來見我。”
範雎出帳,然後帶進一個人來,正是張三火。
孫傳庭道:“範先生交代你的話,你都清楚了?”張三火道:“全都清楚,大人。”孫傳庭道:“實話對你說,你去了,很可能會被認做奸細,被人殺了。”張三火滿不在乎:“俺家裏什麽人都沒了,就剩俺一個。沒什麽可怕的。大人看重俺,俺就是拚出條命,也要把這事辦成。”
孫傳庭點頭:“很好,你回來之後,我另有重賞。去準備吧。”
張三火走了,範雎問孫傳庭:“大人,為什麽要將這個消息傳遞給高迎祥呢?你不怕他前來反攻?”
孫傳庭嘿嘿冷笑:“我就怕他不來,範先生,咱們被高迎祥拖著鼻子,已經繞了將近半個月了,沒有打上一仗,長此下去,會被拖垮的,與其如此,不如打上一仗。再說了,你那個計劃,需要一些前提條件,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高迎祥走投無路,逼著他進子午穀去。”
範雎恍然大悟:“將軍是想,給他一個下馬威,讓他知道,雖然盧大人走了,但是孫大人,比盧大人更加厲害。”
孫傳庭臉上露出一絲剛毅來:“我本來就比他厲害,我要用高迎祥的人頭來證明這一點。通令全軍,準備廝殺,另外,為了讓高迎祥相信,還要稍稍放出一點風去,免得高迎祥探查不到。”
二人相視一笑,胸有成竹。
果然,在孫傳庭這般布置之下,高迎祥不久就探聽到了真實的消息,盧象升已經離開兩天了。眼下官軍由孫傳庭為主帥,而且連祖寬也隨著盧象升去了山西,對付滿人韃子。
高迎祥最怕的,就是盧象升和關寧鐵騎,此時他們都走了,剩下一個無名之輩孫傳庭,還有三萬久疲的官軍,機會再好不過了。
於是,高迎祥請張三火喝了一頓酒,然後送他回鄉,張三火離了高迎祥的營寨,立刻趕回官軍大營報信。
這個時候,高迎祥已經秣兵厲馬,準備出戰了。他相信,自己可以一戰擊潰孫傳庭,然後北上河南,與李自成會師,那時東山再起,縱橫天下,指日可待。
而孫傳庭也早已經得到了探報,他通令全軍,破釜沉舟,將老弱全部留下,就地守衛,自己帶著三萬精兵,迎著高迎祥的人馬壓了上來。
兩支強悍的軍隊,在竹溪縣以北的地方,即將展開一場慘烈的大戰。
盧象升確實走了。
他尾隨著高迎祥,正在得心應手,幾場接戰,也都得了大勝,眼下士氣正旺,也將農民軍逼入了困難境地,對於剿賊之事,盧象升有很大把握。他估計,一個月以內,便可以將高迎祥一口口地吃掉。
正在這個節骨眼上,聖旨到了,調他去大同,抵擋滿人韃子的進犯。
這道聖旨在盧象升看來,簡直是釜底抽薪,同時他也氣恨滿人韃子,總在一些重要關頭,前來搗亂。上次官軍將農民軍十餘部圍困在黃河邊上,就是因為滿人攻打大同,朝庭不得已調曹文詔去防守,這才被農民軍以詐降之計,破圍而出。眼下曹文詔已死,滿人又打來了,朝庭沒有什麽良將可派,因此隻有他這個六省總督,親自上陣了。
接到聖旨之後,盧象升立刻感覺到,這是一個非常關頭。
兩軍作戰,最忌臨陣換帥,除非撤軍。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放開高迎祥不追,顯然是坐失良機,他太清楚高迎祥了,此人極有魄力,名聲又大,一旦讓他回到中原,幾萬人馬用不了幾個月,就能發展到十萬二十萬,到時候再想收拾高迎祥,就困難得多了。因此必須繼續緊追,毫不放鬆。
但是自己馬上便要去大同,軍中留誰做主將呢?誰有這個能力,可以統率全軍?
答案隻有一個,孫傳庭。
但是孫傳庭以前曾打過敗仗,眼下的職務又不高,讓他做主帥,祖寬等悍將會不會從命?一旦鬧起內訌,麻煩可就大了。
因此當天晚上,盧象升便秘密將孫傳庭請到自己的大帳。
孫傳庭的臉色十分平靜,朝庭的旨意,他已經知道了,因為宣讀的時候,他在場,還有祖寬,範雎。因此盧象升要走的事,隻有他們幾個知道。
眼下孫傳庭一聽盧象升請自己去,就已經猜到了八分。
果然,盧象升一見孫傳庭,就開門見山:“白穀,今天兵部來傳旨意,你也聽到了,你心裏怎麽想?”
孫傳庭也不瞞著,毫不猶豫地說道:“自毀長城。”
盧象升苦笑一下:“其實聖上也沒辦法,眼下能擋住滿人韃子的,隻有洪承疇和我,洪承疇正在追剿李自成,雖然離著山西比較近,但是聖上不調他去,是有道理的,你知道嗎?”
孫傳庭點頭:“知道,因為李自成,比高迎祥可怕得多。”
盧象升道:“不錯,就是這個原因。表麵上看,李自成的名氣,沒有高迎祥大,人馬沒有高迎祥多,但是聖上和我們都清楚,一旦不盡快剿除李自成,終將成為心腹大患。”
孫傳庭道:“正是。李自成的人馬與其他流賊不同,他們軍紀嚴明,行動果斷,拚殺勇猛,李自成又身先士卒,他的將士很願意為他賣命,這樣的人馬必須趁它沒有發展壯大之前,消滅掉。”
盧象升道:“李自成能夠殺死曹文詔,足見其指揮有方。因此洪承疇剿滅他時,不能半途而廢。所以,隻能我去。”
孫傳庭點頭:“可是大人一走,高迎祥便又可以東山再起了。”
盧象升輕輕一笑:“不會的。我相信有一個人,可以做得比我更好。高迎祥必定為他所擒。”
孫傳庭神色不變:“大人已經有了接替您的合適人選?”
盧象升盯著他的眼睛,隻見孫傳庭眼中沒有一絲波瀾,心中更有了底。便笑道:“白穀,時局緊迫,我就不客套了,我走之後,你可做為全軍主帥,繼續追殺高迎祥部。”
孫傳庭仍舊神色不變:“我的職位低,不合適。”
盧象升道:“我已經上書兵部,舉薦你為總兵官,代理我在軍中的職務,這個你不用擔心。相信聖旨會很快下達。”
孫傳庭一拱手:“多謝大人。”
盧象升道:“我走之後,你要將這個消息嚴密封鎖,不可讓流賊知道。否則他們會回過頭來,力拚一場。”
孫傳庭道:“我記下了。”
盧象升道:“你的能力,我不懷疑,但是,你能保證軍中大將,聽從你的號令麽?”
孫傳庭想了一下:“別人我可以保證,唯獨祖寬,此人驕悍之極,可能不服我的調遣。”
盧象升道:“我也這麽認為,你放心,我會與他單獨交代的。”
孫傳庭道:“不必。”盧象升一愣:“不必?為什麽?”孫傳庭道:“滿人韃子入寇我山西,多是騎兵,大人需要祖寬手下的關寧鐵騎一同去,才可以擋住他們。關寧鐵騎與韃子會戰多次,勝多敗少,因此大人可以令祖寬隨同前去。”
盧象升眉頭緊鎖:“祖寬走了,軍中再無更強的騎兵,你如何剿賊?”
孫傳庭胸有成竹:“傳庭隻要三萬人馬,足以剿除高迎祥部。”
盧象升有點不放心:“白穀,軍中無戲言,如果你無法剿滅高迎祥,皇帝必然震怒,那時候連我也保不住你的。”
孫傳庭起身拱手:“傳庭願立軍令狀。”
盧象升端詳著他,良久,這才起身道:“不必了,孫白穀一言九鼎,我自相信。隻是……你需要格外小心。高迎祥雖比不上李自成,但所部也十分強悍。你沒有了關寧鐵騎,如同少了一個拳頭,凡事不要魯莽,三思後行。”
孫傳庭道:“多謝大人關照。傳庭必然生擒高迎祥,為大人一壯行色。”
當夜,盧象升召開秘密會議,請來營中千總以上諸將,還有幾位重要謀士,將自己的決定說了,大家很多人都很驚異,所驚異的不是聖旨,而是盧象升的決定,居然讓孫傳庭越級代理他的職務。
盧象升這次會議很快就開完了,因為他要連夜起身。
送走了諸將之後,盧象升率領了八千人,連同祖寬帶領的三千騎兵,秘密出營,向山西而去。
按照他的交代,孫傳庭成為了軍中主帥,此時軍中除去傷病員,老弱之人,還有三萬精兵。
盧象升走了以後,孫傳庭立刻來找範雎,一進範雎的帳子,範雎馬上站了起來,拱手一笑:“將軍的機會來了。”
孫傳庭道:“彼此彼此。不過機會隻是機會,能抓住機會,才是重要的。”
範雎道:“不錯,眼下隻有剿滅高迎祥,大人才能出頭。”
孫傳庭道:“我讓你找的人,你找到了麽?”範雎道:“找到了,此人視死如歸,能言會道,見機行事的本事也有,是最合適的人選。”孫傳庭道:“好吧,把他帶來見我。”
範雎出帳,然後帶進一個人來,正是張三火。
孫傳庭道:“範先生交代你的話,你都清楚了?”張三火道:“全都清楚,大人。”孫傳庭道:“實話對你說,你去了,很可能會被認做奸細,被人殺了。”張三火滿不在乎:“俺家裏什麽人都沒了,就剩俺一個。沒什麽可怕的。大人看重俺,俺就是拚出條命,也要把這事辦成。”
孫傳庭點頭:“很好,你回來之後,我另有重賞。去準備吧。”
張三火走了,範雎問孫傳庭:“大人,為什麽要將這個消息傳遞給高迎祥呢?你不怕他前來反攻?”
孫傳庭嘿嘿冷笑:“我就怕他不來,範先生,咱們被高迎祥拖著鼻子,已經繞了將近半個月了,沒有打上一仗,長此下去,會被拖垮的,與其如此,不如打上一仗。再說了,你那個計劃,需要一些前提條件,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高迎祥走投無路,逼著他進子午穀去。”
範雎恍然大悟:“將軍是想,給他一個下馬威,讓他知道,雖然盧大人走了,但是孫大人,比盧大人更加厲害。”
孫傳庭臉上露出一絲剛毅來:“我本來就比他厲害,我要用高迎祥的人頭來證明這一點。通令全軍,準備廝殺,另外,為了讓高迎祥相信,還要稍稍放出一點風去,免得高迎祥探查不到。”
二人相視一笑,胸有成竹。
果然,在孫傳庭這般布置之下,高迎祥不久就探聽到了真實的消息,盧象升已經離開兩天了。眼下官軍由孫傳庭為主帥,而且連祖寬也隨著盧象升去了山西,對付滿人韃子。
高迎祥最怕的,就是盧象升和關寧鐵騎,此時他們都走了,剩下一個無名之輩孫傳庭,還有三萬久疲的官軍,機會再好不過了。
於是,高迎祥請張三火喝了一頓酒,然後送他回鄉,張三火離了高迎祥的營寨,立刻趕回官軍大營報信。
這個時候,高迎祥已經秣兵厲馬,準備出戰了。他相信,自己可以一戰擊潰孫傳庭,然後北上河南,與李自成會師,那時東山再起,縱橫天下,指日可待。
而孫傳庭也早已經得到了探報,他通令全軍,破釜沉舟,將老弱全部留下,就地守衛,自己帶著三萬精兵,迎著高迎祥的人馬壓了上來。
兩支強悍的軍隊,在竹溪縣以北的地方,即將展開一場慘烈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