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陣立時亂了。
因為官軍已經排列整齊,而且鐵盾與鐵槍都是防騎兵的,鐵盾太重,鐵槍太長,貼身搏鬥十分吃虧,根本動轉不得,李敢也扔了長柄大刀,從腰間拔出短刀,揉身便上,他身邊數十名秦軍也是經驗豐富的老手,紛紛撇了長槍,有的拔刀,有的拔劍,還有的甚至抽出匕首,與官軍貼身而鬥。
官軍雖然有鐵甲在身,可是終歸有縫隙和破綻,鐵甲隻護住前胸後背和大腿,其餘地方皆露在外麵,秦軍士兵瞧得清楚,一刀刀專向官軍的咽喉和小腿上砍,那些官軍想用鐵盾遮擋,可是鐵盾沉重,動轉不靈,隻聽一聲聲慘叫接連響起,轉眼間便有數十人被殺死在地。
這些人一倒,鐵甲陣立時出現了一個缺口,李敢帶領的一千騎兵就從這個缺口中衝進來,此時官軍的騎兵也到了,秦軍騎兵回身與官軍的騎兵殺在一起,這麽多騎兵在鐵甲陣中來回亂攪,那些鐵甲官軍立時不成陣形。
李敢率領著變成步兵的手下,邊廝殺邊向熊文燦逼近,此時熊文燦眼看著自己的中軍危急,卻沒有辦法,他知道,自己不能下令撤退,步兵一退,敵人的騎兵肯定衝上來,到時候自己這兩千鐵甲軍,就成了俎上之肉了。這個時候,隻能咬牙死挺。於是他連發號令,繼續求援,讓戰場上的官軍回救中軍。
越來越多的官軍向這裏湧過來,李敢一刀搠翻一個官軍,回頭一瞧,有點焦急,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衝垮熊文燦的中軍,那麽官軍大隊一到,自己這一千人勢必陷入重圍。
他向地上一瞧,一個死屍背上帶著弓箭,於是便摘下來,抄弓在手,握住了三枝狼牙箭,嗖嗖嗖三聲,連珠般向熊文燦射去。
熊文燦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小小的土坡,雖然不高,但也比平地高出約莫一丈,此時的熊文燦正在惶急之中,哪裏還能聽到弓弦響,沒等他發現,那三枝箭就射到眼前了。
第一箭稍稍高了些,正好將熊文燦帥盔上的盔纓射落。
熊文燦這才回過神來,嚇得啊一聲大叫,身子一縮,躲在了衛士身後,第二箭擦著他咽喉飛過,射進他身後一人的腦門,而第三箭卻被熊文燦身前的衛士用盾擋住。
李敢一跺腳,暗罵一聲。熊文燦被這三箭嚇得不輕,縮身在衛士身後,隻在縫隙中露出眼睛,再也不敢探頭出來了。
沒能射殺熊文燦,李敢十分氣恨,隻得繼續逼近坡頂。
這個時候突然聽到坡後一陣大亂,原來姬夢蝶率領著騎兵,也衝到了鐵甲軍跟前,姬夢蝶來得晚了一些,因為她想了個鬼主意,讓排頭的三百騎兵每人都下馬去,包了一包幹土。
手下人不知道她要幹什麽,隻好照辦。
姬夢蝶帶著這三百人,手拎土包,衝向鐵甲軍,來到近前時,並不衝進去,而是一揚手,土包飛出,扔向官軍。
那些土包裏都是幹土,而且包袱上也沒綁口,一扔出去就抖落開了,裏麵的土全部灑了出來,灑到官軍頭上。
鐵甲軍陣前立時塵土飛揚,對麵不見人。
姬夢蝶這才命令衝鋒。兩千鐵騎衝進塵土之中,雖然也有不少撞在了槍尖上,但是終究官軍眼不能見,準頭差了好多,因此大多數騎兵還是衝進了陣中,一陣亂撞,將鐵甲軍撞翻了一大片。
趁著這個勢頭,姬夢蝶揮舞雙刀,猛催戰馬,衝向熊文燦。
前後夾擊,熊文燦的鐵甲軍漸漸頂不住了,尤其是姬夢蝶,她手下人多,衝得又猛,很快便衝到土坡的中段,再向上幾十步,便與熊文燦麵對麵了。
熊文燦四下一瞧,官軍雖然都向這裏圍攏,但是不時被白起率人攔截,因此不能及時到達,而李敢與姬夢蝶這兩支人馬殺得又猛,眼看就要衝上來,他知道,再不跑,就得人頭落地,或是被人家俘虜。
於是熊文燦喝令身邊尚未與秦軍接戰的四百多人,一齊向下衝,以鐵盾護身,鐵槍開道,不管擋路的是秦軍,還是自己人,一概踏倒。
這四百餘人聽了命令,不敢不依,況且他們也很緊張,秦軍來得太猛,一旦將自己圍住了,哪個也跑不掉。
於是四百餘人呐喊一聲,排成一個方陣,將鐵盾舉起,護在身前,挺著槍,喊一聲,走幾步,然後紮下陣角,然後再走幾步,再紮住。
就這樣步步為營,熊文燦開始向坡下衝去。
這四百多人的前麵,還有不少官軍,正在與秦軍廝殺,糾纏在一起,難解難分,正打得激烈,冷不防身後一股巨大的衝力湧來,自己又麵朝坡下,哪裏還能站得住腳,紛紛跌倒。
四百鐵甲軍排成的方陣,不管不顧,踩著人的身體走過,正在與秦軍廝殺的官軍一瞧這個陣勢,嚇得呆了,既不敢向前,也不敢後退,向前有秦軍的刀,向後有自己人的槍,他們夾在中間,成了風箱裏的老鼠。這些人呼天喊地,卻阻不住四百鐵甲軍。
於是這些官軍被擠在中間,亂成一團,弄得秦軍也無法廝殺,因為大家都擠在一起,舉個刀都困難,更不要說閃展騰挪了。
鐵甲軍陣繼續向下壓來,越來越多的官軍被擠倒,踏在腳下,秦軍也有人躲閃不開,被鐵槍當場刺殺。
李敢一瞧不妙,他早已看出,熊文燦要逃走,如果這樣迎頭硬頂的話,熊文燦一定要做困獸之鬥,不如放他下坡去,然後在後麵追殺。
想到此,李敢吩咐手下人散開,放這個軍陣過去。
秦軍一開口子,許多官軍順著缺口便跑出去,熊文燦在陣中被親兵護著,也逃了出去。
一到平地上,立刻有一小股騎兵,給熊文燦拉來了戰馬,熊文燦坐上馬背,舉目一瞧,四下裏仍舊一片混沌,看不清楚局勢如何,到底是誰占上風,看不出來,隻看見到處都是廝殺的人群。此時他已經不敢再立起帥旗,生怕被秦軍圍攻。
正看之時,李敢已經跳上戰馬,與姬夢蝶一起,殺了過來。
白起給他的命令,是直取熊文燦的中軍,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眼下熊文燦毫發未傷,自然不肯罷休。
兩千多騎兵在李敢的率領下,向熊文燦瘋狂猛撲。
這個時候,官軍因為號令不一,差不多各自為戰了,熊文燦臨陣指揮能力又有不足,因此戰場上的官軍東一夥,西一夥,沒有章法,沒有組織,已經成了一盤散沙。
這個時候,城頭上觀戰的秦王瞧出了機會,他吩咐張儀:“每門隻留二百人,剩下的秦軍,將城中所有的戰馬都騎上,全部衝出城去,我要給熊文燦最後一擊。”
張儀得令,立刻傳了下去,原來城中還有四千人馬,每門有一千人,現在秦王下令,每門留二百人,剩下的三千餘人,騎上城中僅存的兩百匹戰馬,開了東門,大喊著殺出去。
這三千餘人,都是秦人,都是隨著秦王一起複活過來的,個個身經百戰,武藝精湛,因此他們一出城,立刻就擊潰了幾股官軍。
白起看得清楚,也佩服秦王的果斷,這個時候就像兩鼠鬥於窄穴之內,誰再拚力搏一下,就可以將勝利握在手中。
三千人馬中的二百多騎兵,真正是生力軍,馬力也強,這些人出城之後,便看準了熊文燦的所在,像一枝標槍一般,射了過去。
這個時候熊文燦正在拚命指揮著手下的騎兵與李敢死戰,兩軍攪成一團,大呼大叫,不時有人中槍中箭,落下馬來。戰馬驚嘶,鮮血飛濺,好一場生死搏殺。
李敢纏鬥良久,就是衝不到熊文燦身邊,不由得焦急起來,正想甩下麵前的官軍,突然一枝冷箭飛來,正中他的左胸。李敢大叫一聲,翻身落馬。姬夢蝶在後麵看得清楚,慌忙上前搶救。
幾名官軍瞧出便宜,舉槍便刺李敢。李敢雖然中箭落馬,但是神智清楚,他在地上連滾幾下,躲開了幾槍。此時,姬夢蝶便衝到眼前了。
她嬌呼一聲,揮刀擋開一槍,然後一探身,右手刀起,將那官軍的百長砍下馬去。這個時候,幾名秦軍騎兵上前,從地上救起李敢,將他扶上馬,退出戰團。
李敢握住箭杆,想要拔出,一名親兵叫道:“將軍不可,快快回城,請老神仙調治。”這幾個人不由分說,將李敢從戰場上護了下來。此時李敢才感覺到精疲力盡,險些暈倒,幸好有親兵將他扶住,一路護送到城下。
秦王一瞧李敢受傷,立時吩咐開城接入,幾個親兵一刻不停,直奔老神仙的住處,找他治傷去了。
李敢退了下去,姬夢蝶仍不罷休,在亂軍中尋找著熊文燦。
這個時候,剛剛出城的那三千秦軍,勢如潮水,不可阻擋。城下的官軍已經戰了半夜,力氣漸漸跟不上了,因此被這三千人一衝,立時不支。
因為官軍已經排列整齊,而且鐵盾與鐵槍都是防騎兵的,鐵盾太重,鐵槍太長,貼身搏鬥十分吃虧,根本動轉不得,李敢也扔了長柄大刀,從腰間拔出短刀,揉身便上,他身邊數十名秦軍也是經驗豐富的老手,紛紛撇了長槍,有的拔刀,有的拔劍,還有的甚至抽出匕首,與官軍貼身而鬥。
官軍雖然有鐵甲在身,可是終歸有縫隙和破綻,鐵甲隻護住前胸後背和大腿,其餘地方皆露在外麵,秦軍士兵瞧得清楚,一刀刀專向官軍的咽喉和小腿上砍,那些官軍想用鐵盾遮擋,可是鐵盾沉重,動轉不靈,隻聽一聲聲慘叫接連響起,轉眼間便有數十人被殺死在地。
這些人一倒,鐵甲陣立時出現了一個缺口,李敢帶領的一千騎兵就從這個缺口中衝進來,此時官軍的騎兵也到了,秦軍騎兵回身與官軍的騎兵殺在一起,這麽多騎兵在鐵甲陣中來回亂攪,那些鐵甲官軍立時不成陣形。
李敢率領著變成步兵的手下,邊廝殺邊向熊文燦逼近,此時熊文燦眼看著自己的中軍危急,卻沒有辦法,他知道,自己不能下令撤退,步兵一退,敵人的騎兵肯定衝上來,到時候自己這兩千鐵甲軍,就成了俎上之肉了。這個時候,隻能咬牙死挺。於是他連發號令,繼續求援,讓戰場上的官軍回救中軍。
越來越多的官軍向這裏湧過來,李敢一刀搠翻一個官軍,回頭一瞧,有點焦急,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衝垮熊文燦的中軍,那麽官軍大隊一到,自己這一千人勢必陷入重圍。
他向地上一瞧,一個死屍背上帶著弓箭,於是便摘下來,抄弓在手,握住了三枝狼牙箭,嗖嗖嗖三聲,連珠般向熊文燦射去。
熊文燦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小小的土坡,雖然不高,但也比平地高出約莫一丈,此時的熊文燦正在惶急之中,哪裏還能聽到弓弦響,沒等他發現,那三枝箭就射到眼前了。
第一箭稍稍高了些,正好將熊文燦帥盔上的盔纓射落。
熊文燦這才回過神來,嚇得啊一聲大叫,身子一縮,躲在了衛士身後,第二箭擦著他咽喉飛過,射進他身後一人的腦門,而第三箭卻被熊文燦身前的衛士用盾擋住。
李敢一跺腳,暗罵一聲。熊文燦被這三箭嚇得不輕,縮身在衛士身後,隻在縫隙中露出眼睛,再也不敢探頭出來了。
沒能射殺熊文燦,李敢十分氣恨,隻得繼續逼近坡頂。
這個時候突然聽到坡後一陣大亂,原來姬夢蝶率領著騎兵,也衝到了鐵甲軍跟前,姬夢蝶來得晚了一些,因為她想了個鬼主意,讓排頭的三百騎兵每人都下馬去,包了一包幹土。
手下人不知道她要幹什麽,隻好照辦。
姬夢蝶帶著這三百人,手拎土包,衝向鐵甲軍,來到近前時,並不衝進去,而是一揚手,土包飛出,扔向官軍。
那些土包裏都是幹土,而且包袱上也沒綁口,一扔出去就抖落開了,裏麵的土全部灑了出來,灑到官軍頭上。
鐵甲軍陣前立時塵土飛揚,對麵不見人。
姬夢蝶這才命令衝鋒。兩千鐵騎衝進塵土之中,雖然也有不少撞在了槍尖上,但是終究官軍眼不能見,準頭差了好多,因此大多數騎兵還是衝進了陣中,一陣亂撞,將鐵甲軍撞翻了一大片。
趁著這個勢頭,姬夢蝶揮舞雙刀,猛催戰馬,衝向熊文燦。
前後夾擊,熊文燦的鐵甲軍漸漸頂不住了,尤其是姬夢蝶,她手下人多,衝得又猛,很快便衝到土坡的中段,再向上幾十步,便與熊文燦麵對麵了。
熊文燦四下一瞧,官軍雖然都向這裏圍攏,但是不時被白起率人攔截,因此不能及時到達,而李敢與姬夢蝶這兩支人馬殺得又猛,眼看就要衝上來,他知道,再不跑,就得人頭落地,或是被人家俘虜。
於是熊文燦喝令身邊尚未與秦軍接戰的四百多人,一齊向下衝,以鐵盾護身,鐵槍開道,不管擋路的是秦軍,還是自己人,一概踏倒。
這四百餘人聽了命令,不敢不依,況且他們也很緊張,秦軍來得太猛,一旦將自己圍住了,哪個也跑不掉。
於是四百餘人呐喊一聲,排成一個方陣,將鐵盾舉起,護在身前,挺著槍,喊一聲,走幾步,然後紮下陣角,然後再走幾步,再紮住。
就這樣步步為營,熊文燦開始向坡下衝去。
這四百多人的前麵,還有不少官軍,正在與秦軍廝殺,糾纏在一起,難解難分,正打得激烈,冷不防身後一股巨大的衝力湧來,自己又麵朝坡下,哪裏還能站得住腳,紛紛跌倒。
四百鐵甲軍排成的方陣,不管不顧,踩著人的身體走過,正在與秦軍廝殺的官軍一瞧這個陣勢,嚇得呆了,既不敢向前,也不敢後退,向前有秦軍的刀,向後有自己人的槍,他們夾在中間,成了風箱裏的老鼠。這些人呼天喊地,卻阻不住四百鐵甲軍。
於是這些官軍被擠在中間,亂成一團,弄得秦軍也無法廝殺,因為大家都擠在一起,舉個刀都困難,更不要說閃展騰挪了。
鐵甲軍陣繼續向下壓來,越來越多的官軍被擠倒,踏在腳下,秦軍也有人躲閃不開,被鐵槍當場刺殺。
李敢一瞧不妙,他早已看出,熊文燦要逃走,如果這樣迎頭硬頂的話,熊文燦一定要做困獸之鬥,不如放他下坡去,然後在後麵追殺。
想到此,李敢吩咐手下人散開,放這個軍陣過去。
秦軍一開口子,許多官軍順著缺口便跑出去,熊文燦在陣中被親兵護著,也逃了出去。
一到平地上,立刻有一小股騎兵,給熊文燦拉來了戰馬,熊文燦坐上馬背,舉目一瞧,四下裏仍舊一片混沌,看不清楚局勢如何,到底是誰占上風,看不出來,隻看見到處都是廝殺的人群。此時他已經不敢再立起帥旗,生怕被秦軍圍攻。
正看之時,李敢已經跳上戰馬,與姬夢蝶一起,殺了過來。
白起給他的命令,是直取熊文燦的中軍,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眼下熊文燦毫發未傷,自然不肯罷休。
兩千多騎兵在李敢的率領下,向熊文燦瘋狂猛撲。
這個時候,官軍因為號令不一,差不多各自為戰了,熊文燦臨陣指揮能力又有不足,因此戰場上的官軍東一夥,西一夥,沒有章法,沒有組織,已經成了一盤散沙。
這個時候,城頭上觀戰的秦王瞧出了機會,他吩咐張儀:“每門隻留二百人,剩下的秦軍,將城中所有的戰馬都騎上,全部衝出城去,我要給熊文燦最後一擊。”
張儀得令,立刻傳了下去,原來城中還有四千人馬,每門有一千人,現在秦王下令,每門留二百人,剩下的三千餘人,騎上城中僅存的兩百匹戰馬,開了東門,大喊著殺出去。
這三千餘人,都是秦人,都是隨著秦王一起複活過來的,個個身經百戰,武藝精湛,因此他們一出城,立刻就擊潰了幾股官軍。
白起看得清楚,也佩服秦王的果斷,這個時候就像兩鼠鬥於窄穴之內,誰再拚力搏一下,就可以將勝利握在手中。
三千人馬中的二百多騎兵,真正是生力軍,馬力也強,這些人出城之後,便看準了熊文燦的所在,像一枝標槍一般,射了過去。
這個時候熊文燦正在拚命指揮著手下的騎兵與李敢死戰,兩軍攪成一團,大呼大叫,不時有人中槍中箭,落下馬來。戰馬驚嘶,鮮血飛濺,好一場生死搏殺。
李敢纏鬥良久,就是衝不到熊文燦身邊,不由得焦急起來,正想甩下麵前的官軍,突然一枝冷箭飛來,正中他的左胸。李敢大叫一聲,翻身落馬。姬夢蝶在後麵看得清楚,慌忙上前搶救。
幾名官軍瞧出便宜,舉槍便刺李敢。李敢雖然中箭落馬,但是神智清楚,他在地上連滾幾下,躲開了幾槍。此時,姬夢蝶便衝到眼前了。
她嬌呼一聲,揮刀擋開一槍,然後一探身,右手刀起,將那官軍的百長砍下馬去。這個時候,幾名秦軍騎兵上前,從地上救起李敢,將他扶上馬,退出戰團。
李敢握住箭杆,想要拔出,一名親兵叫道:“將軍不可,快快回城,請老神仙調治。”這幾個人不由分說,將李敢從戰場上護了下來。此時李敢才感覺到精疲力盡,險些暈倒,幸好有親兵將他扶住,一路護送到城下。
秦王一瞧李敢受傷,立時吩咐開城接入,幾個親兵一刻不停,直奔老神仙的住處,找他治傷去了。
李敢退了下去,姬夢蝶仍不罷休,在亂軍中尋找著熊文燦。
這個時候,剛剛出城的那三千秦軍,勢如潮水,不可阻擋。城下的官軍已經戰了半夜,力氣漸漸跟不上了,因此被這三千人一衝,立時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