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子義一跺腳:“農民軍碰不得,朝庭又一個勁的催戰,所有將領都不聽令,這可如何是好?”
範雎道:“你還沒看明白麽?朝庭對咱們,非但不信任,而且起了疑心。至於這一仗,姑且分做兩種結果,一種是打得贏,一種是打不贏。打不贏,朝庭會將咱們二人殺頭,自不必說,打得贏了,朝庭也不會讓你我在安徽長期安下根去,到時候還會派給咱們更艱苦的任務,或許去打李自成,或許去打張獻忠,更或許去打後金。總之,朝庭好似放羊的,咱們就是護羊的狗,隻要外麵還有狼,咱們就安生不得。可如果外麵沒有了狼,朝庭還要狗幹什麽!”
子義點頭:“對,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很簡單的道理。”
範雎在帳中踱著步,眉頭緊鎖,他在來的時候,尚有些樂觀,因為安徽的官軍並不少,隻是沒有了統一指揮,如果能將這些人聚合一處,加上子義的將才,與自己的深謀,還是可以和革左五營幹一場的,可是眼下的情形卻讓他很是吃驚,不要說上陣迎敵,隻怕連自己的人都擺不平。
進不得,退不得,也打不得,範雎覺得自己坐在了爐火上,屁股要被烤焦了。
便在此時,厲從周和蘇單二人走了進來,蘇單手中還拿著一封書信,進帳便道:“範相,子義將軍,我們抓到了一個人,他說是來送信的,人已經扣押,信在這裏。”
範雎一愣:“哪裏來的人?”蘇單道:“革左五營派來的。”範雎一笑:“下戰書的?此人敢來下書,倒很有膽量。把他帶來。”
說著從蘇單手中接過那封書去,展開一瞧,不禁便是一愣。
他原以為這是一封戰書,但是細細一讀,並非戰書,而是一封勸降書。
信上的大意是,我們革左五營,久聞範雎先生大名,您先生在秦軍之中時,我們便知道你的名氣。範先生能夠在秦王失蹤,群龍無首的情況下,獨自率領秦軍,站定腳跟,打下西安,功勞之大,能力之強,有目共睹。隻是後來被人陷害,沒有辦法,才離開秦軍,歸順了朝庭。其實以我們看來,這並非您的本意,當今朝庭十分昏聵,天下已經大亂,官軍四處剿賊,可是越剿越多,百姓們從心底裏已經不再認同朝庭這個主子,天下該到重新分定之時了。先生在朝庭之中的日子,一定也不好過。我們已經打探得知,您就任安徽巡撫,可是剛剛到任,下令招集眾將,居然沒有一人前來,這擺明了是要陷先生於死地。你們隻有數千人馬,與我革左五營相差懸殊,隻要我們派出一支幾萬人的部隊,立刻便可以橫掃淮南,隻是我們義軍敬佩先生的才能,不想刀兵相見,希望先生審時度勢,率眾來歸,加入我義軍之中,共創大業雲雲。
這封信連吹捧帶恐嚇,連拉攏帶威脅,也算字字珠璣。看得範雎哈哈大笑:“才說沒有機會,這機會便來了。”說完他將信交與子義,子義看過,不禁一皺眉:“先生,這是勸降來著。您一個堂堂朝庭巡撫,如果降了他們,名聲威望,必然掃地啊,我看降不得。”
範雎眼睛中冒出光彩:“自然不能降,不過就這封信,我已經有計了。平滅革左五營,不在話下。咱們不光平了這股義軍,還要將其收為已用。”
子義道:“計將安出?”範雎道:“且不忙說,先見見下書人。”
不多時,幾個親兵將下書之人帶了來,此人被推進帳中,向周圍看了看,最後目光落到範雎身上,打量了幾眼,這才拱手道:“此位定是新任安徽巡撫範大人了?小人有禮。”
一個親兵踢了他一腳:“見了大人,竟敢不跪?”那人笑了笑:“這裏又不是公堂,哪裏有那麽多禮節?要我看來,範大人很快就是自己人啦……”
範雎向那幾個親兵擺擺手,讓他們出去,然後賞了此人一個座位,問道:“你是革左五營來的,叫什麽名字?”那人道:“小人姓劉名千,河南開封人。投入革左五營已經三年了。在回帥手下聽用。”
他所說的回帥,就是老回回馬守應。
範雎指指案上那封信:“你們回帥的膽子很大啊,居然敢勸降堂堂朝庭巡撫,你還敢當麵下書,不怕我殺了你?”
劉千道:“小人這條命,本就是回帥救下的,為他死了,也算報答,至於我們回帥的膽子,那是手下二三十萬將士給的。不大才怪。”
厲從周聽得不順耳,手握寶劍冷笑一聲:“你再敢大言不慚,老子先抹平了你,給你去掉七斤半的份量。”
劉千連看也不看他:“範大人,小人隻是信使,至於來意,書上都寫明了,我不敢求大人立時給答複,但是回帥說了,如果五天之內我不回去,就當您拒絕了,當然,我這條小命也就沒了,我死不打緊,回帥隻怕從此認定大人乃是死敵,再也不會留客氣了。”
厲從周怒道:“老子這便給他答複,用不著回信,把你的腦袋瓜子送回去正好。”
範雎看了看厲從周,喝道:“你再多嘴,立斬不饒,給我滾出去。”
厲從周收劍入鞘,拱手而退。
範雎這才對劉千笑笑:“遠來便是客,更何況,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你先去休息,我少時便給你答複。”
說完,幾個親兵將劉千帶了下去。
子義忙道:“先生,如何決斷,我隻聽你的了。”
範雎笑道:“平定安徽,就全靠革左五營了。”子義一愣,沒聽明白這話什麽意思。範雎也不立時說破,隻吩咐準備筆墨,刷刷點點,寫了一封回信,然後派人將劉千請來,設宴款待。
劉千一看範雎對自己的態度,心頭大喜,知道此事多半能成,因此席間也滿口稱頌範雎的高明。
喝得差不多了,範雎這才取出回信,交與劉千帶好,說道:“回帥厚意,我範雎心領,不過要想歸順義軍,我也有個條件。”
劉千一拍胸膛:“大人有什麽條件,隻管提,隻要不是現在就殺進京城,取崇禎的狗命……”
範雎哈哈一笑:“當然沒這麽離譜。阜陽的守將馮寶,淮北的守將楊信,與我有仇,我當下的能力,自然是無可奈何,既然回帥看得起我範雎,那麽就請幫範雎一個忙,打下阜陽和淮北,殺了馮寶與楊信。我必定率全軍歸降義軍。”
劉千一笑:“大人,此話當真?”
範雎道:“君子一言,快馬一鞭。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無信而不立。豈有虛假?”劉千點頭:“好,這封信我定會帶到,麵呈回帥,我想這件小事,回帥一定義不容辭。革左五營數十萬人馬,拿下小小的阜陽和淮北,不費吹灰之力,您就在這裏靜候佳音吧。”
範雎一拱手:“多謝兄弟了。來人……”
他派人取過一盤銀子來,約有一百兩,送給劉千,把個劉千樂得臉上開了花:“大人果然是人中之傑,小人佩服,以後有什麽事用得著小人,隻管開口,無有不遵。”
範雎賞了他銀子,吃過酒食,便送他上馬登程,回奔宿縣。
等送走了劉千,子義這才問:“先生,您這葫蘆裏賣得什麽藥啊?那個馮寶和楊信,咱們隻聞其名,連見都沒見過,更不用說得罪您了,您要借義軍的刀殺他們,為什麽?”
範雎一笑:“殺一,儆百嘛。隻等這兩座城一破,我自有主意。”
且說劉千,快馬加鞭,返回宿縣之後,立刻來見諸位頭領。這些人也正在等候回音,不少人認為,劉千回不來了,範雎是何等厲害人物,紅口白牙的一說,他就能來歸順?
其實革左五營在安徽各地都有探報,這些人打探到範雎的消息,報回之後,老回回與賀一龍主張招降。因為他們認為,此時的範雎是進退維穀,以他的實力,自然無法戰勝革左五營,可是安徽諸將又不聽號令,明擺著是要看著範雎死。而範雎自然不肯束手待斃,因此招降他是有可能的,畢竟範雎本來也是反賊出身。
劉千是老回回帳下的親兵,為人精明,又忠心耿耿,因此這個重任,讓他前去最合適,此時一聽劉千回來了,五營的頭領都是一喜,因為他們猜測,如果範雎不答應,劉千肯定被殺,絕對回不來的。如果回來,必然有好消息。
果然,劉千進門之後,將自己見到範雎的事情一說,大家都鬆了口氣,因為範雎提出的這個條件,並不過分。
老回回將範雎的回信看過,信上寫得更是客氣,大意還是一樣,隻要殺了馮寶與楊信,出了範雎心中的惡氣,範雎便會歸降。絕不反悔。
於是老回回與諸位頭領立時決定,不管範雎這話是不是真的,總之下打阜陽和淮北,革左五營也能撈到不少錢糧,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範雎道:“你還沒看明白麽?朝庭對咱們,非但不信任,而且起了疑心。至於這一仗,姑且分做兩種結果,一種是打得贏,一種是打不贏。打不贏,朝庭會將咱們二人殺頭,自不必說,打得贏了,朝庭也不會讓你我在安徽長期安下根去,到時候還會派給咱們更艱苦的任務,或許去打李自成,或許去打張獻忠,更或許去打後金。總之,朝庭好似放羊的,咱們就是護羊的狗,隻要外麵還有狼,咱們就安生不得。可如果外麵沒有了狼,朝庭還要狗幹什麽!”
子義點頭:“對,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很簡單的道理。”
範雎在帳中踱著步,眉頭緊鎖,他在來的時候,尚有些樂觀,因為安徽的官軍並不少,隻是沒有了統一指揮,如果能將這些人聚合一處,加上子義的將才,與自己的深謀,還是可以和革左五營幹一場的,可是眼下的情形卻讓他很是吃驚,不要說上陣迎敵,隻怕連自己的人都擺不平。
進不得,退不得,也打不得,範雎覺得自己坐在了爐火上,屁股要被烤焦了。
便在此時,厲從周和蘇單二人走了進來,蘇單手中還拿著一封書信,進帳便道:“範相,子義將軍,我們抓到了一個人,他說是來送信的,人已經扣押,信在這裏。”
範雎一愣:“哪裏來的人?”蘇單道:“革左五營派來的。”範雎一笑:“下戰書的?此人敢來下書,倒很有膽量。把他帶來。”
說著從蘇單手中接過那封書去,展開一瞧,不禁便是一愣。
他原以為這是一封戰書,但是細細一讀,並非戰書,而是一封勸降書。
信上的大意是,我們革左五營,久聞範雎先生大名,您先生在秦軍之中時,我們便知道你的名氣。範先生能夠在秦王失蹤,群龍無首的情況下,獨自率領秦軍,站定腳跟,打下西安,功勞之大,能力之強,有目共睹。隻是後來被人陷害,沒有辦法,才離開秦軍,歸順了朝庭。其實以我們看來,這並非您的本意,當今朝庭十分昏聵,天下已經大亂,官軍四處剿賊,可是越剿越多,百姓們從心底裏已經不再認同朝庭這個主子,天下該到重新分定之時了。先生在朝庭之中的日子,一定也不好過。我們已經打探得知,您就任安徽巡撫,可是剛剛到任,下令招集眾將,居然沒有一人前來,這擺明了是要陷先生於死地。你們隻有數千人馬,與我革左五營相差懸殊,隻要我們派出一支幾萬人的部隊,立刻便可以橫掃淮南,隻是我們義軍敬佩先生的才能,不想刀兵相見,希望先生審時度勢,率眾來歸,加入我義軍之中,共創大業雲雲。
這封信連吹捧帶恐嚇,連拉攏帶威脅,也算字字珠璣。看得範雎哈哈大笑:“才說沒有機會,這機會便來了。”說完他將信交與子義,子義看過,不禁一皺眉:“先生,這是勸降來著。您一個堂堂朝庭巡撫,如果降了他們,名聲威望,必然掃地啊,我看降不得。”
範雎眼睛中冒出光彩:“自然不能降,不過就這封信,我已經有計了。平滅革左五營,不在話下。咱們不光平了這股義軍,還要將其收為已用。”
子義道:“計將安出?”範雎道:“且不忙說,先見見下書人。”
不多時,幾個親兵將下書之人帶了來,此人被推進帳中,向周圍看了看,最後目光落到範雎身上,打量了幾眼,這才拱手道:“此位定是新任安徽巡撫範大人了?小人有禮。”
一個親兵踢了他一腳:“見了大人,竟敢不跪?”那人笑了笑:“這裏又不是公堂,哪裏有那麽多禮節?要我看來,範大人很快就是自己人啦……”
範雎向那幾個親兵擺擺手,讓他們出去,然後賞了此人一個座位,問道:“你是革左五營來的,叫什麽名字?”那人道:“小人姓劉名千,河南開封人。投入革左五營已經三年了。在回帥手下聽用。”
他所說的回帥,就是老回回馬守應。
範雎指指案上那封信:“你們回帥的膽子很大啊,居然敢勸降堂堂朝庭巡撫,你還敢當麵下書,不怕我殺了你?”
劉千道:“小人這條命,本就是回帥救下的,為他死了,也算報答,至於我們回帥的膽子,那是手下二三十萬將士給的。不大才怪。”
厲從周聽得不順耳,手握寶劍冷笑一聲:“你再敢大言不慚,老子先抹平了你,給你去掉七斤半的份量。”
劉千連看也不看他:“範大人,小人隻是信使,至於來意,書上都寫明了,我不敢求大人立時給答複,但是回帥說了,如果五天之內我不回去,就當您拒絕了,當然,我這條小命也就沒了,我死不打緊,回帥隻怕從此認定大人乃是死敵,再也不會留客氣了。”
厲從周怒道:“老子這便給他答複,用不著回信,把你的腦袋瓜子送回去正好。”
範雎看了看厲從周,喝道:“你再多嘴,立斬不饒,給我滾出去。”
厲從周收劍入鞘,拱手而退。
範雎這才對劉千笑笑:“遠來便是客,更何況,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你先去休息,我少時便給你答複。”
說完,幾個親兵將劉千帶了下去。
子義忙道:“先生,如何決斷,我隻聽你的了。”
範雎笑道:“平定安徽,就全靠革左五營了。”子義一愣,沒聽明白這話什麽意思。範雎也不立時說破,隻吩咐準備筆墨,刷刷點點,寫了一封回信,然後派人將劉千請來,設宴款待。
劉千一看範雎對自己的態度,心頭大喜,知道此事多半能成,因此席間也滿口稱頌範雎的高明。
喝得差不多了,範雎這才取出回信,交與劉千帶好,說道:“回帥厚意,我範雎心領,不過要想歸順義軍,我也有個條件。”
劉千一拍胸膛:“大人有什麽條件,隻管提,隻要不是現在就殺進京城,取崇禎的狗命……”
範雎哈哈一笑:“當然沒這麽離譜。阜陽的守將馮寶,淮北的守將楊信,與我有仇,我當下的能力,自然是無可奈何,既然回帥看得起我範雎,那麽就請幫範雎一個忙,打下阜陽和淮北,殺了馮寶與楊信。我必定率全軍歸降義軍。”
劉千一笑:“大人,此話當真?”
範雎道:“君子一言,快馬一鞭。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無信而不立。豈有虛假?”劉千點頭:“好,這封信我定會帶到,麵呈回帥,我想這件小事,回帥一定義不容辭。革左五營數十萬人馬,拿下小小的阜陽和淮北,不費吹灰之力,您就在這裏靜候佳音吧。”
範雎一拱手:“多謝兄弟了。來人……”
他派人取過一盤銀子來,約有一百兩,送給劉千,把個劉千樂得臉上開了花:“大人果然是人中之傑,小人佩服,以後有什麽事用得著小人,隻管開口,無有不遵。”
範雎賞了他銀子,吃過酒食,便送他上馬登程,回奔宿縣。
等送走了劉千,子義這才問:“先生,您這葫蘆裏賣得什麽藥啊?那個馮寶和楊信,咱們隻聞其名,連見都沒見過,更不用說得罪您了,您要借義軍的刀殺他們,為什麽?”
範雎一笑:“殺一,儆百嘛。隻等這兩座城一破,我自有主意。”
且說劉千,快馬加鞭,返回宿縣之後,立刻來見諸位頭領。這些人也正在等候回音,不少人認為,劉千回不來了,範雎是何等厲害人物,紅口白牙的一說,他就能來歸順?
其實革左五營在安徽各地都有探報,這些人打探到範雎的消息,報回之後,老回回與賀一龍主張招降。因為他們認為,此時的範雎是進退維穀,以他的實力,自然無法戰勝革左五營,可是安徽諸將又不聽號令,明擺著是要看著範雎死。而範雎自然不肯束手待斃,因此招降他是有可能的,畢竟範雎本來也是反賊出身。
劉千是老回回帳下的親兵,為人精明,又忠心耿耿,因此這個重任,讓他前去最合適,此時一聽劉千回來了,五營的頭領都是一喜,因為他們猜測,如果範雎不答應,劉千肯定被殺,絕對回不來的。如果回來,必然有好消息。
果然,劉千進門之後,將自己見到範雎的事情一說,大家都鬆了口氣,因為範雎提出的這個條件,並不過分。
老回回將範雎的回信看過,信上寫得更是客氣,大意還是一樣,隻要殺了馮寶與楊信,出了範雎心中的惡氣,範雎便會歸降。絕不反悔。
於是老回回與諸位頭領立時決定,不管範雎這話是不是真的,總之下打阜陽和淮北,革左五營也能撈到不少錢糧,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