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進占了黃陵,算是將陣線向北進了一步。
而魏百川這一次敗得太過狼狽,他一邊跑,一邊暗罵自己,為什麽不聽史可法的勸告,非要來打這一仗。
他率人敗到安塞,這才收住腳步,聚攏敗兵,好容易收容了幾千殘兵敗將,最後一查點,他一共帶來了一萬二千人馬,現在跟著他回到安塞的,隻有不到八千人了,這些人多是騎兵,而步兵大部分損失了。
上一次被王翦偷襲步兵,損失了二千人,這一場火,連秦軍的追殺,又讓他損失了三千人,還搭上了兩員副將。氣得魏百川直想抹脖子。最後好歹被眾人勸住。
魏百川在安塞休息了一天,然後垂頭喪氣的收兵回了靖邊。
史可法得到消息,急忙出城五十裏迎接,一麵安慰魏百川,一麵派人救治傷者。進城之後,史可法急忙請魏百川回府休息,等到了晚上,史可法麵見魏百川,此時魏百川愁眉不展地坐在廳中,正處發愁。
一見他這個臉色,史可法便明白了**,便道:“大帥不必過於憂慮,勝敗乃兵家常事,輸一仗也算不得什麽,就連那洪承疇,孫傳庭,也不是總打勝仗。”
魏百川唉了一聲:“這個道理我豈會不知,可眼下有件事情很是煩心,我一意孤行,打了一個大敗仗,如何向朝庭交代?況且這樣的大敗,是瞞不住的。”
史可法一笑:“這一點,我已經有計較了,大帥不必煩惱。”
魏百川一愣:“你有計較?”
史可法點頭:“我已經從士兵與將領口中得知了作戰經過,大帥率軍兩占白水城,這可值得大書特書,但最後關中的秦軍前來增援,大帥孤軍對敵,免不了吃虧,但是也殺傷了大量秦軍。我相信這樣一封奏報呈上去,兵部不會怪罪大帥的。”
魏百川聽了,恍然大悟,哈哈大笑:“不錯不錯,戰役經過的確如此。我這便給朝庭上書。”
於是魏百川找來幾個幕賓,忙活了半夜,寫好了一封奏書,快馬送到京師。
不出史可法的預料,崇禎並沒有責怪魏百川,倒並不是因為崇禎被魏百川的奏折騙過,而是崇禎實在沒有精力管靖邊的事,況且靖邊又沒有失守,隻不過是魏百川想拿下白水城,再打一個勝仗,最後的結局不太理想而已。
真正讓崇禎煩心的是河南的局麵。
李自成聚集重兵,圍攻洛陽,洛陽乃是河南的首縣,地理位置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洛陽失守,李自成不光會聲威大振,錢糧富足,而且還會使天下震動,朝庭的威望進一步降低。
因此崇禎急令傅宗龍,不顧一切地馳援洛陽。一定要想方設法,保洛陽不失。
另外四川的形勢也不樂觀,據報,張獻忠與羅汝才又一次合兵,對抗官軍。楊嗣昌雖然也打了幾次勝仗,但都是小勝,斬獲不大,而且張羅聯軍人馬雖少,卻大多是精銳戰士,鐵了心造反,他們在四川的大山之間來回兜圈子,已經將楊嗣昌拖得精疲力盡了,而且楊嗣昌也病倒在軍中,軍心動搖。
崇禎嚴令楊嗣昌不得再隨軍奔波,讓他安定地在一個地方養病,但是楊嗣昌深知,他手下的左良玉等一幫驕兵悍將,根本不聽他的指揮,如果自己再不隨軍行動,就更無人聽命了,那麽本來大好的剿匪局麵,可能會功敗垂成,因此他不顧自己的身體,仍舊率軍追殺張羅聯軍。
而此時的張羅聯軍,已經喘過氣來,養足了精神,就像一頭潛藏利爪的猛虎,已經接近了獵物,就要展開雷霆萬鈞的一擊。
唐賽兒便是這個計劃的製定者,她深深地明白,這一擊可以在楊嗣昌心頭狠狠捅上一刀,不死也讓他扒層皮。
比起河南洛陽和劍拔弩張,四川群山之中的山雨欲來,關中倒是一片歡騰。
王翦打敗官軍之後,上表報捷。秦王得到表章之後,大喜過望,立刻下旨,恢複王翦的爵位,另外加封大將軍之職。
本來大將軍隻是白起,眼下王翦也受封為大將軍,與白起並肩,表明此二人乃是秦王的左膀右臂,非同小可。
秦王下旨之時,曾對白起言道:“我秦軍史上,名將無數,可是其中最耀眼的將星,無疑就是你們二位。秦國恢複之後,王翦守住北方長城,大將軍你守住潼關,專一向東攻擊,我秦人進可以圖謀中原,退可以保全秦國,因此全仗二位了。”
白起在政治上已經非常成熟,他深知秦王與王翦的關係,如果自己不是曆史上最著名的殺神,位置一定會在王翦之下。因此他淡然一笑:“大王說得是。我想王將軍必可以打下靖邊,收複長城。”
於是秦王增派了五千人馬,前往黃陵協助王翦,要他看準時機,拿下靖邊。
而秦王除了給王翦下令之外,他的目光也落在了河南的洛陽。
秦王找來幾位重臣,議論此事,李岩先開口:“李自成這一次進河南之後,極為順利,人馬增長很快,如果不是這樣,他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圍困洛陽那樣的大城。”
秦王看了李岩一眼,微然一笑:“這恐怕要多虧了你那首童謠啊,眼下不光河南,連我們關中都有小孩子在唱了。”
李岩急忙施禮:“大王,這李自成有恩於我,我隻是還他的情義,絕沒有二心。”秦王點頭:“我自然清楚,李公子不必多疑。況且李自成在河南鬧得越凶,對我秦軍越有利,這樣看來,李公子還是立下大功的。”李岩忙道:“不敢,不敢。秦軍能有今天的局麵,全仗大王洪福。況且大王對李岩有兩次活命之恩,李岩此生此世,不敢有負大王。”
秦王擺擺手:“且說眼下吧。在本王看來,洛陽絕守不住,而李自成一旦攻下洛陽,便會得到巨萬財寶與糧食,恐怕他的人馬會大大擴充,而下一步,他會想完全占領河南。那麽肯定還要攻擊開封。”
張儀一驚:“攻擊開封?他有那麽大的野心麽?要知道,開封曾是北宋都城,城高牆厚,比西安還要堅固,況且開封城中人馬眾多,更重要的,開封城中的藩王還算比較開明,一旦李自成圍攻,藩王必然挺身而出,那時候,李自成要想拿下開封,恐怕不易。”
白起點頭:“還有傅宗龍,他手下也有數萬精兵,絕不會眼睜睜地瞧著李自成坐大。如果農民軍拿下洛陽之後,再攻開封,那麽李自成的意圖,不言自明,朝庭一定會拚了老命,與李自成在開封城下決戰。因為中原乃是戰略要地,朝庭失了中原,又沒了關中,北京便危險了。”
正說著,突然跑進一個親衛,來到秦王麵前一跪,手托一封書信:“報大王,潼關來的六百裏加急塘報。”
秦王一愣:“莫不是官軍進攻潼關?”
他急忙拆開塘報,看了一遍,不由得一掌拍在桌案上,站起身來道:“想不到竟然如此之快,如此之快……”
白起道:“大王,出了什麽事?”
秦王將塘報遞給他們三人,口中道:“洛陽已經被李自成攻下了……”
這三人看了一遍,塘報上寫得非常簡單,就是說洛陽城中軍士嘩變,李自成幾乎兵不血刃地占領了洛陽。
三人對視一眼,都長長出了口氣。他們知道,李自成這一次,算是賺大了。
原來李自成自從圍攻洛陽城以來,這仗打得很有意思,農民軍十萬人馬,圍住了洛陽城,連日進攻。
一開始,官軍們守得很是頑強,李自成的人馬沒有進展,他們又缺少大炮,轟不開城牆,因此連打了三天,沒有得手。
可是時間一長,那些官軍便有些不樂意了。因為天氣寒冷,這些官軍在城上拚命,卻拿不到軍餉,而且飲食也非常粗劣,不要說酒肉,整日連白麵饅頭都很難吃到,盡是吃糠咽菜。這些士兵怨聲載道。
與此同時,那位福王朱常洵卻整日在自己的王府中燒香拜佛,請求佛祖保佑,打退農民軍。消息傳來,眾官軍士兵更加喪氣,私下議論:既然求神,不如讓天神下降,前來守衛洛陽城……
這個時候,李自成在城外展開了攻心戰,他派出幾千名士兵,圍著洛陽四門開始喊話,一開始喊的時候,官軍還在守城將領的指揮下,向外麵射幾箭,打幾炮,可是農民軍毫不畏懼,喊聲越來越大。
到了後來,那些官軍開始與城外的農民軍對起話來,很多新加入農民軍的人都是附近的鄉民,居然有些人與城頭上的官軍還是老鄉,或是沾親帶故,這一來,上麵一句,下麵一句,談得越來越熱乎。
守城將領急忙彈壓,甚至拔出刀來,嚴令官軍士兵不得與賊人交談。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連日以來的怒火,已經在這些官軍心中洶湧澎湃,再也壓製不住了。
而魏百川這一次敗得太過狼狽,他一邊跑,一邊暗罵自己,為什麽不聽史可法的勸告,非要來打這一仗。
他率人敗到安塞,這才收住腳步,聚攏敗兵,好容易收容了幾千殘兵敗將,最後一查點,他一共帶來了一萬二千人馬,現在跟著他回到安塞的,隻有不到八千人了,這些人多是騎兵,而步兵大部分損失了。
上一次被王翦偷襲步兵,損失了二千人,這一場火,連秦軍的追殺,又讓他損失了三千人,還搭上了兩員副將。氣得魏百川直想抹脖子。最後好歹被眾人勸住。
魏百川在安塞休息了一天,然後垂頭喪氣的收兵回了靖邊。
史可法得到消息,急忙出城五十裏迎接,一麵安慰魏百川,一麵派人救治傷者。進城之後,史可法急忙請魏百川回府休息,等到了晚上,史可法麵見魏百川,此時魏百川愁眉不展地坐在廳中,正處發愁。
一見他這個臉色,史可法便明白了**,便道:“大帥不必過於憂慮,勝敗乃兵家常事,輸一仗也算不得什麽,就連那洪承疇,孫傳庭,也不是總打勝仗。”
魏百川唉了一聲:“這個道理我豈會不知,可眼下有件事情很是煩心,我一意孤行,打了一個大敗仗,如何向朝庭交代?況且這樣的大敗,是瞞不住的。”
史可法一笑:“這一點,我已經有計較了,大帥不必煩惱。”
魏百川一愣:“你有計較?”
史可法點頭:“我已經從士兵與將領口中得知了作戰經過,大帥率軍兩占白水城,這可值得大書特書,但最後關中的秦軍前來增援,大帥孤軍對敵,免不了吃虧,但是也殺傷了大量秦軍。我相信這樣一封奏報呈上去,兵部不會怪罪大帥的。”
魏百川聽了,恍然大悟,哈哈大笑:“不錯不錯,戰役經過的確如此。我這便給朝庭上書。”
於是魏百川找來幾個幕賓,忙活了半夜,寫好了一封奏書,快馬送到京師。
不出史可法的預料,崇禎並沒有責怪魏百川,倒並不是因為崇禎被魏百川的奏折騙過,而是崇禎實在沒有精力管靖邊的事,況且靖邊又沒有失守,隻不過是魏百川想拿下白水城,再打一個勝仗,最後的結局不太理想而已。
真正讓崇禎煩心的是河南的局麵。
李自成聚集重兵,圍攻洛陽,洛陽乃是河南的首縣,地理位置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洛陽失守,李自成不光會聲威大振,錢糧富足,而且還會使天下震動,朝庭的威望進一步降低。
因此崇禎急令傅宗龍,不顧一切地馳援洛陽。一定要想方設法,保洛陽不失。
另外四川的形勢也不樂觀,據報,張獻忠與羅汝才又一次合兵,對抗官軍。楊嗣昌雖然也打了幾次勝仗,但都是小勝,斬獲不大,而且張羅聯軍人馬雖少,卻大多是精銳戰士,鐵了心造反,他們在四川的大山之間來回兜圈子,已經將楊嗣昌拖得精疲力盡了,而且楊嗣昌也病倒在軍中,軍心動搖。
崇禎嚴令楊嗣昌不得再隨軍奔波,讓他安定地在一個地方養病,但是楊嗣昌深知,他手下的左良玉等一幫驕兵悍將,根本不聽他的指揮,如果自己再不隨軍行動,就更無人聽命了,那麽本來大好的剿匪局麵,可能會功敗垂成,因此他不顧自己的身體,仍舊率軍追殺張羅聯軍。
而此時的張羅聯軍,已經喘過氣來,養足了精神,就像一頭潛藏利爪的猛虎,已經接近了獵物,就要展開雷霆萬鈞的一擊。
唐賽兒便是這個計劃的製定者,她深深地明白,這一擊可以在楊嗣昌心頭狠狠捅上一刀,不死也讓他扒層皮。
比起河南洛陽和劍拔弩張,四川群山之中的山雨欲來,關中倒是一片歡騰。
王翦打敗官軍之後,上表報捷。秦王得到表章之後,大喜過望,立刻下旨,恢複王翦的爵位,另外加封大將軍之職。
本來大將軍隻是白起,眼下王翦也受封為大將軍,與白起並肩,表明此二人乃是秦王的左膀右臂,非同小可。
秦王下旨之時,曾對白起言道:“我秦軍史上,名將無數,可是其中最耀眼的將星,無疑就是你們二位。秦國恢複之後,王翦守住北方長城,大將軍你守住潼關,專一向東攻擊,我秦人進可以圖謀中原,退可以保全秦國,因此全仗二位了。”
白起在政治上已經非常成熟,他深知秦王與王翦的關係,如果自己不是曆史上最著名的殺神,位置一定會在王翦之下。因此他淡然一笑:“大王說得是。我想王將軍必可以打下靖邊,收複長城。”
於是秦王增派了五千人馬,前往黃陵協助王翦,要他看準時機,拿下靖邊。
而秦王除了給王翦下令之外,他的目光也落在了河南的洛陽。
秦王找來幾位重臣,議論此事,李岩先開口:“李自成這一次進河南之後,極為順利,人馬增長很快,如果不是這樣,他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圍困洛陽那樣的大城。”
秦王看了李岩一眼,微然一笑:“這恐怕要多虧了你那首童謠啊,眼下不光河南,連我們關中都有小孩子在唱了。”
李岩急忙施禮:“大王,這李自成有恩於我,我隻是還他的情義,絕沒有二心。”秦王點頭:“我自然清楚,李公子不必多疑。況且李自成在河南鬧得越凶,對我秦軍越有利,這樣看來,李公子還是立下大功的。”李岩忙道:“不敢,不敢。秦軍能有今天的局麵,全仗大王洪福。況且大王對李岩有兩次活命之恩,李岩此生此世,不敢有負大王。”
秦王擺擺手:“且說眼下吧。在本王看來,洛陽絕守不住,而李自成一旦攻下洛陽,便會得到巨萬財寶與糧食,恐怕他的人馬會大大擴充,而下一步,他會想完全占領河南。那麽肯定還要攻擊開封。”
張儀一驚:“攻擊開封?他有那麽大的野心麽?要知道,開封曾是北宋都城,城高牆厚,比西安還要堅固,況且開封城中人馬眾多,更重要的,開封城中的藩王還算比較開明,一旦李自成圍攻,藩王必然挺身而出,那時候,李自成要想拿下開封,恐怕不易。”
白起點頭:“還有傅宗龍,他手下也有數萬精兵,絕不會眼睜睜地瞧著李自成坐大。如果農民軍拿下洛陽之後,再攻開封,那麽李自成的意圖,不言自明,朝庭一定會拚了老命,與李自成在開封城下決戰。因為中原乃是戰略要地,朝庭失了中原,又沒了關中,北京便危險了。”
正說著,突然跑進一個親衛,來到秦王麵前一跪,手托一封書信:“報大王,潼關來的六百裏加急塘報。”
秦王一愣:“莫不是官軍進攻潼關?”
他急忙拆開塘報,看了一遍,不由得一掌拍在桌案上,站起身來道:“想不到竟然如此之快,如此之快……”
白起道:“大王,出了什麽事?”
秦王將塘報遞給他們三人,口中道:“洛陽已經被李自成攻下了……”
這三人看了一遍,塘報上寫得非常簡單,就是說洛陽城中軍士嘩變,李自成幾乎兵不血刃地占領了洛陽。
三人對視一眼,都長長出了口氣。他們知道,李自成這一次,算是賺大了。
原來李自成自從圍攻洛陽城以來,這仗打得很有意思,農民軍十萬人馬,圍住了洛陽城,連日進攻。
一開始,官軍們守得很是頑強,李自成的人馬沒有進展,他們又缺少大炮,轟不開城牆,因此連打了三天,沒有得手。
可是時間一長,那些官軍便有些不樂意了。因為天氣寒冷,這些官軍在城上拚命,卻拿不到軍餉,而且飲食也非常粗劣,不要說酒肉,整日連白麵饅頭都很難吃到,盡是吃糠咽菜。這些士兵怨聲載道。
與此同時,那位福王朱常洵卻整日在自己的王府中燒香拜佛,請求佛祖保佑,打退農民軍。消息傳來,眾官軍士兵更加喪氣,私下議論:既然求神,不如讓天神下降,前來守衛洛陽城……
這個時候,李自成在城外展開了攻心戰,他派出幾千名士兵,圍著洛陽四門開始喊話,一開始喊的時候,官軍還在守城將領的指揮下,向外麵射幾箭,打幾炮,可是農民軍毫不畏懼,喊聲越來越大。
到了後來,那些官軍開始與城外的農民軍對起話來,很多新加入農民軍的人都是附近的鄉民,居然有些人與城頭上的官軍還是老鄉,或是沾親帶故,這一來,上麵一句,下麵一句,談得越來越熱乎。
守城將領急忙彈壓,甚至拔出刀來,嚴令官軍士兵不得與賊人交談。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連日以來的怒火,已經在這些官軍心中洶湧澎湃,再也壓製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