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冷然一笑,吩咐高一功守住左側,黨守素守右翼,郝搖旗在中間,迎戰楊文嶽的主力。
郝搖旗早已按捺不住了,自從高迎祥死後,他見了官軍就像見了仇人一樣,回回殺得如血人一般。此次圍攻開封,郝搖旗像是見了美食的餓鬼一樣,眼睛都紅了,他知道,這可是一場大戰,可以痛痛快快地殺上一場了。
因此他以前便向李自成請戰,李自成知道此人有勇無謀,因此不敢讓他擔當大任,便讓他跟著自己。
此時郝搖旗得到李自成的將令,大吼一聲,催馬向前,帶著數千騎兵向楊文嶽迎上去。
孫傳庭在明末的官軍將領之中,一向重視火器的使用,因此他便在軍中大量打造火銃,手下的步兵專門設有火器營,騎兵也有很多配備了火銃,因此戰鬥一開始的時候,前麵的官軍幾乎人手一杆。
雙方越來越近,再有幾十步便要碰撞在一起,官軍紛紛點燃了火繩,將槍口對準了迎麵而來的農民軍。
砰砰砰……無數槍聲響起,戰場上硝煙一片,立時人仰馬翻。
幾十名農民軍中彈,被掀下馬去,還有不少人受了傷。郝搖旗雖然衝在前麵,可是他手疾眼快,早看到官軍亮出了火銃,因此十分小心謹慎,眼看著對麵的官軍舉起火銃,槍口對準了自己,他立刻伏在馬上,一個身子幾乎隱沒不見,全被馬頭擋住。
因此官軍的這一槍,沒有打到他。等到槍聲響過之後,郝搖旗坐回馬背,大呼大叫,猛衝進官軍陣中。
雙方立時廝殺在一起。
此時官軍的火銃失去作用,弩箭也用不上了,隻憑著大刀長槍,瘋狂砍殺,地麵立時被鮮血浸濕。與此同時左右兩側的人馬也混戰起來,雙方士兵你來我往,都分成了無數小股人馬,相互糾纏著,撕咬著,慘叫著,仿佛無數受傷的狼,亮出了最尖利的獠牙,沒有任何手軟的餘地。
刀光血影幾乎將天都映紅了。
郝搖旗帶著四五百騎,直奔楊文嶽的大旗殺來,一路上他舞起長劍,砍翻了數十個官軍,殺得性起。楊文嶽自然也看到了郝搖旗,不用看他背後的大旗,便知道他是哪個,楊文嶽也是悍將,手中的大砍刀也不含糊,一看郝搖旗殺來,也帶著幾百親兵迎了上去,雙方兵對兵,將對將的混殺起來。
李自成在後麵觀戰,發現這三路官軍很是精銳,武藝不錯,士氣也高,大多數士兵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戰陣的。廝殺起來不吭不響,但是每一招都往要命處招呼,完全沒有花哨的虛招。
這就是老兵和新兵的區別。老兵一般不學武功套路,因為那隻是打起來好看,根本不實用,戰場上最講究的是直接,快速,有力。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先一步刺砍到對方,便是贏了。稍晚一步,死的就是自己。因此那些百戰老兵越來越厲害,越來越不好對付,經常是一個老兵能對付五六個新兵,將他們全部刺倒而自己不帶一傷。
眼下孫傳庭的人馬,就有許多這樣的老兵。
而李自成的士兵之中,僅僅有不到一半的老兵,那些新募之軍隻憑著血勇,開始時還可以頂住,但是時間一長,傷亡就大了起來。
李自成見勢不妙,立刻拔出花馬劍,帶著小將張鼐,領了一千騎兵,從後麵衝殺上來。
他武藝高強,而且戰馬也甚是神駿,絲毫不將麵前上萬人的大戰場放在眼裏,經常是一縱而起,從士兵頭頂上躍過。
李自成這一衝陣,立時引起一片狂叫,其中喝彩的是農民軍,而官軍則是叫喊著要活捉他。不少官軍向他圍上來,衝到近前的,都被李自成一劍一個,刺下馬去。
孫傳庭在後麵瞧得清楚,他心中大喜,要知道李自成是全軍主帥,無論殺死或是活捉,都會給農民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可以說擒殺李自成一人,河南可定。因此他立刻下令,全軍拋開其他人,都向李自成圍攻。
將令一下,人人奮勇,都向李自成圍上來。
郝搖旗本來離著李自成不遠,正與楊文嶽廝殺,突然看到官軍紛紛掉頭,去圍攻李自成,立刻急出了滿頭大汗,他甩開楊文嶽,要來保護闖王。李自成一看,大叫道:“搖旗,不要管我,去衝他的中軍……”
聽到這話,郝搖旗恍然大悟,原來李自成的意思是讓自己去活捉孫傳庭。
自從高迎祥敗亡之後,郝搖旗視孫傳庭為最大的仇人,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此時聽了李自成的將令,正合心意,立刻高聲大叫,帶著數百騎兵,猛衝孫傳庭的中軍。
李自成一邊廝殺,一邊喝令其餘的人馬,也隨著郝搖旗一起,去圍攻孫傳庭。
此時的情形甚是危急,雙方都在全力攻殺對方的主帥,哪一方先得手,哪一方就算勝了。
李自成認為,自己能殺慣戰,就算被包圍也沒什麽,畢竟打過這些年仗,深入重圍也不是一次兩次,總能殺得出去。而孫傳庭是文官出身,武藝不精,一旦被自己的人圍攻,肯定撐不了多久。因此這才如此安排。
郝搖旗帶著人馬如同潮水一般湧向孫傳庭的中軍,他本以來孫傳庭會驚惶失措,掉頭逃跑,但是當他遠遠地瞧見孫傳庭時,卻發現這位督師麵不改色,連在馬上的坐姿也沒改變。
因為孫傳庭已經料到了這個局麵,他知道,李自成善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以前的曹文詔,傅宗龍,無不是遭到了這種下場。因此他早有準備,一看農民軍在郝搖旗的帶領下,向自己這裏猛衝過來,他暗自冷笑,看看距離差不多了,孫傳庭一揮手,中軍士兵們推出十餘輛車子來。
再看車子上,都露出黑洞洞的炮口。
原來孫傳庭不光帶著人馬來的,還帶著十餘門大炮。
孫傳庭重視火器,不光大量打造火槍,更是請巧手的神機營工匠們為自己打造了數十門大炮,這些大炮既有攻城的炮,也有在戰場上用的較小的炮,此時他帶的就是在戰場上用的霰彈炮。
這種炮專為殺傷士兵設計的,裏麵裝的是鐵彈丸和碎鐵片,射程較近,隻有四五十步,但是威力不小。
此時便正是使用的機會。
官軍的火炮手們推出火炮車,將炮口對準了衝上來的農民軍。霰彈早已裝填好了,此時一起點燃了火繩。
郝搖旗衝在前麵,一看官軍陣上有些異樣,推出不少車子來,再衝得近些這才發現,車上是黑洞洞的炮口。
他大叫一聲不好,可是此時已經止不住戰馬了,因為戰馬已經跑出了速度,再有三四十步便要衝到官軍眼前了。郝搖旗知道已經無法退下,情急之中他一勒馬韁,那馬人立而起,長聲嘶叫。
便在此時,官軍陣上響起一聲聲轟鳴。大炮發出了怒吼,噴出了火光,射出了彈丸。
農民軍中立時響起一片慘呼之聲。
衝在前麵的所有人都被打下馬去,不少人當場斃命,活著的也是遍體冒血,頭上身上血肉模糊。戰馬也被打死打傷很多,躺在地上掙紮慘嘶,亂成一團。
郝搖旗的戰馬馬腹上被打進了七八個彈丸,立時倒斃,還算幸運,郝搖旗隻是臉上被擦破了一塊皮,沒有受致命傷,他一挺身跳起來,抓過一匹受傷較輕的戰馬,翻身騎上,咬牙切齒地大叫:“不要停下,再衝,再衝……”
他知道凡是大炮,打過一響之後,必須重新裝填彈藥,這個時候可以揮軍猛衝,殺進官軍隊中。但是孫傳庭的炮也是子母炮,打過一發,撤出彈筒,然後立刻填上下一發。點火就可以發射。
因此後麵的農民軍剛剛衝上來,又是一**炮的轟擊,人馬死傷一片,這一次郝搖旗的右肩被一塊鐵片擊穿,將他打下馬去。幸好郝搖旗武藝高強,身子又壯實,雖然受傷,摔得卻不厲害,身子隻是在地上一彈,便躍了起來。
農民軍一瞧郝搖旗落馬,一陣驚呼,顧不得其他,立刻有人將郝搖旗架上馬背,撤了下來。
等到孫傳庭的大炮射出第三發,農民軍不敢再衝上來,一起向後退去。
孫傳庭得勢不饒人,立刻下令全軍衝鋒。官軍借著這股士氣,高叫著從後麵殺上來,將農民軍殺得節節後退。
李自成正在激烈的廝殺之中,一瞧自己的人馬退了下來,便知道沒能衝破孫傳庭的中軍。這個時候最能體現主帥的能力,隻要自己隨著一退,官軍衝殺過來,立時便是一場潰敗。
因此李自成大叫一聲:“小鼐子,跟著我殺上去。”
張鼐也是農民軍中非常勇敢的一員小將,悍不畏死,李自成指到哪裏,他便殺到哪裏。此時聽了將令,勇氣百倍,跟著李自成,兩支寶劍上下翻飛,帶著身邊剩餘的八百多騎兵,迎著官軍便衝了上去。
郝搖旗早已按捺不住了,自從高迎祥死後,他見了官軍就像見了仇人一樣,回回殺得如血人一般。此次圍攻開封,郝搖旗像是見了美食的餓鬼一樣,眼睛都紅了,他知道,這可是一場大戰,可以痛痛快快地殺上一場了。
因此他以前便向李自成請戰,李自成知道此人有勇無謀,因此不敢讓他擔當大任,便讓他跟著自己。
此時郝搖旗得到李自成的將令,大吼一聲,催馬向前,帶著數千騎兵向楊文嶽迎上去。
孫傳庭在明末的官軍將領之中,一向重視火器的使用,因此他便在軍中大量打造火銃,手下的步兵專門設有火器營,騎兵也有很多配備了火銃,因此戰鬥一開始的時候,前麵的官軍幾乎人手一杆。
雙方越來越近,再有幾十步便要碰撞在一起,官軍紛紛點燃了火繩,將槍口對準了迎麵而來的農民軍。
砰砰砰……無數槍聲響起,戰場上硝煙一片,立時人仰馬翻。
幾十名農民軍中彈,被掀下馬去,還有不少人受了傷。郝搖旗雖然衝在前麵,可是他手疾眼快,早看到官軍亮出了火銃,因此十分小心謹慎,眼看著對麵的官軍舉起火銃,槍口對準了自己,他立刻伏在馬上,一個身子幾乎隱沒不見,全被馬頭擋住。
因此官軍的這一槍,沒有打到他。等到槍聲響過之後,郝搖旗坐回馬背,大呼大叫,猛衝進官軍陣中。
雙方立時廝殺在一起。
此時官軍的火銃失去作用,弩箭也用不上了,隻憑著大刀長槍,瘋狂砍殺,地麵立時被鮮血浸濕。與此同時左右兩側的人馬也混戰起來,雙方士兵你來我往,都分成了無數小股人馬,相互糾纏著,撕咬著,慘叫著,仿佛無數受傷的狼,亮出了最尖利的獠牙,沒有任何手軟的餘地。
刀光血影幾乎將天都映紅了。
郝搖旗帶著四五百騎,直奔楊文嶽的大旗殺來,一路上他舞起長劍,砍翻了數十個官軍,殺得性起。楊文嶽自然也看到了郝搖旗,不用看他背後的大旗,便知道他是哪個,楊文嶽也是悍將,手中的大砍刀也不含糊,一看郝搖旗殺來,也帶著幾百親兵迎了上去,雙方兵對兵,將對將的混殺起來。
李自成在後麵觀戰,發現這三路官軍很是精銳,武藝不錯,士氣也高,大多數士兵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戰陣的。廝殺起來不吭不響,但是每一招都往要命處招呼,完全沒有花哨的虛招。
這就是老兵和新兵的區別。老兵一般不學武功套路,因為那隻是打起來好看,根本不實用,戰場上最講究的是直接,快速,有力。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先一步刺砍到對方,便是贏了。稍晚一步,死的就是自己。因此那些百戰老兵越來越厲害,越來越不好對付,經常是一個老兵能對付五六個新兵,將他們全部刺倒而自己不帶一傷。
眼下孫傳庭的人馬,就有許多這樣的老兵。
而李自成的士兵之中,僅僅有不到一半的老兵,那些新募之軍隻憑著血勇,開始時還可以頂住,但是時間一長,傷亡就大了起來。
李自成見勢不妙,立刻拔出花馬劍,帶著小將張鼐,領了一千騎兵,從後麵衝殺上來。
他武藝高強,而且戰馬也甚是神駿,絲毫不將麵前上萬人的大戰場放在眼裏,經常是一縱而起,從士兵頭頂上躍過。
李自成這一衝陣,立時引起一片狂叫,其中喝彩的是農民軍,而官軍則是叫喊著要活捉他。不少官軍向他圍上來,衝到近前的,都被李自成一劍一個,刺下馬去。
孫傳庭在後麵瞧得清楚,他心中大喜,要知道李自成是全軍主帥,無論殺死或是活捉,都會給農民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可以說擒殺李自成一人,河南可定。因此他立刻下令,全軍拋開其他人,都向李自成圍攻。
將令一下,人人奮勇,都向李自成圍上來。
郝搖旗本來離著李自成不遠,正與楊文嶽廝殺,突然看到官軍紛紛掉頭,去圍攻李自成,立刻急出了滿頭大汗,他甩開楊文嶽,要來保護闖王。李自成一看,大叫道:“搖旗,不要管我,去衝他的中軍……”
聽到這話,郝搖旗恍然大悟,原來李自成的意思是讓自己去活捉孫傳庭。
自從高迎祥敗亡之後,郝搖旗視孫傳庭為最大的仇人,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此時聽了李自成的將令,正合心意,立刻高聲大叫,帶著數百騎兵,猛衝孫傳庭的中軍。
李自成一邊廝殺,一邊喝令其餘的人馬,也隨著郝搖旗一起,去圍攻孫傳庭。
此時的情形甚是危急,雙方都在全力攻殺對方的主帥,哪一方先得手,哪一方就算勝了。
李自成認為,自己能殺慣戰,就算被包圍也沒什麽,畢竟打過這些年仗,深入重圍也不是一次兩次,總能殺得出去。而孫傳庭是文官出身,武藝不精,一旦被自己的人圍攻,肯定撐不了多久。因此這才如此安排。
郝搖旗帶著人馬如同潮水一般湧向孫傳庭的中軍,他本以來孫傳庭會驚惶失措,掉頭逃跑,但是當他遠遠地瞧見孫傳庭時,卻發現這位督師麵不改色,連在馬上的坐姿也沒改變。
因為孫傳庭已經料到了這個局麵,他知道,李自成善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以前的曹文詔,傅宗龍,無不是遭到了這種下場。因此他早有準備,一看農民軍在郝搖旗的帶領下,向自己這裏猛衝過來,他暗自冷笑,看看距離差不多了,孫傳庭一揮手,中軍士兵們推出十餘輛車子來。
再看車子上,都露出黑洞洞的炮口。
原來孫傳庭不光帶著人馬來的,還帶著十餘門大炮。
孫傳庭重視火器,不光大量打造火槍,更是請巧手的神機營工匠們為自己打造了數十門大炮,這些大炮既有攻城的炮,也有在戰場上用的較小的炮,此時他帶的就是在戰場上用的霰彈炮。
這種炮專為殺傷士兵設計的,裏麵裝的是鐵彈丸和碎鐵片,射程較近,隻有四五十步,但是威力不小。
此時便正是使用的機會。
官軍的火炮手們推出火炮車,將炮口對準了衝上來的農民軍。霰彈早已裝填好了,此時一起點燃了火繩。
郝搖旗衝在前麵,一看官軍陣上有些異樣,推出不少車子來,再衝得近些這才發現,車上是黑洞洞的炮口。
他大叫一聲不好,可是此時已經止不住戰馬了,因為戰馬已經跑出了速度,再有三四十步便要衝到官軍眼前了。郝搖旗知道已經無法退下,情急之中他一勒馬韁,那馬人立而起,長聲嘶叫。
便在此時,官軍陣上響起一聲聲轟鳴。大炮發出了怒吼,噴出了火光,射出了彈丸。
農民軍中立時響起一片慘呼之聲。
衝在前麵的所有人都被打下馬去,不少人當場斃命,活著的也是遍體冒血,頭上身上血肉模糊。戰馬也被打死打傷很多,躺在地上掙紮慘嘶,亂成一團。
郝搖旗的戰馬馬腹上被打進了七八個彈丸,立時倒斃,還算幸運,郝搖旗隻是臉上被擦破了一塊皮,沒有受致命傷,他一挺身跳起來,抓過一匹受傷較輕的戰馬,翻身騎上,咬牙切齒地大叫:“不要停下,再衝,再衝……”
他知道凡是大炮,打過一響之後,必須重新裝填彈藥,這個時候可以揮軍猛衝,殺進官軍隊中。但是孫傳庭的炮也是子母炮,打過一發,撤出彈筒,然後立刻填上下一發。點火就可以發射。
因此後麵的農民軍剛剛衝上來,又是一**炮的轟擊,人馬死傷一片,這一次郝搖旗的右肩被一塊鐵片擊穿,將他打下馬去。幸好郝搖旗武藝高強,身子又壯實,雖然受傷,摔得卻不厲害,身子隻是在地上一彈,便躍了起來。
農民軍一瞧郝搖旗落馬,一陣驚呼,顧不得其他,立刻有人將郝搖旗架上馬背,撤了下來。
等到孫傳庭的大炮射出第三發,農民軍不敢再衝上來,一起向後退去。
孫傳庭得勢不饒人,立刻下令全軍衝鋒。官軍借著這股士氣,高叫著從後麵殺上來,將農民軍殺得節節後退。
李自成正在激烈的廝殺之中,一瞧自己的人馬退了下來,便知道沒能衝破孫傳庭的中軍。這個時候最能體現主帥的能力,隻要自己隨著一退,官軍衝殺過來,立時便是一場潰敗。
因此李自成大叫一聲:“小鼐子,跟著我殺上去。”
張鼐也是農民軍中非常勇敢的一員小將,悍不畏死,李自成指到哪裏,他便殺到哪裏。此時聽了將令,勇氣百倍,跟著李自成,兩支寶劍上下翻飛,帶著身邊剩餘的八百多騎兵,迎著官軍便衝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