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自然也明白,秦良玉已經很難對付了,人家占了天時地利,將自己的人馬困住了,再來了援兵,如果再不突圍而出,自己這幾萬人馬很可能被打得潰散。因此他縱馬上了一處高坡,四下觀瞧。
幾名親兵圍在他身邊,擋開官軍射來的亂箭,張獻忠向右側看去,隻見遠處隱約是一片村鎮,心頭便打定了主意,他立刻奔回軍中,命孫可望帶著三千騎兵,向右側猛衝,一定要衝開對麵的官軍,帶著全軍破圍而出,進入遠處的村子休整。
孫可望得了令,立刻帶著手下三千鐵騎,清一色的鐵甲長槍,向右側猛衝過去,迎麵的官軍急忙上前抵擋,孫可望下令,所有人馬不得戀戰,隻是一個勁地向前突擊,隻要人還在馬上,就不得停滯不前。
三千鐵騎如同一支勁箭相似,穿波破浪,將官軍的陣營切開兩半。
張獻忠命令所有人馬緊隨著這三千鐵騎,猛衝猛殺,一定要殺出條血路,由李定國斷後,擋住後麵包圍上來的官軍。
於是孫可望在前,李定國在後,兩員悍將護著全軍,拚命衝殺。
秦良玉的人馬擋在前麵,曾玉的人馬在後麵追殺,但是孫可望與李定國實在厲害,官軍衝上一批,倒下一批,雖然也有不少農民軍戰士被殺傷在地,但是大部分的人馬還是衝勢不減,眼看著就要衝出包圍了。
此時秦良玉已經猜到了張獻忠的想法,她知道困獸猶鬥的道理,一旦拚死將張獻忠圍住,農民軍沒有了退路,或許會崩潰,但也有可能會決死一戰。那樣的話勝敗還真不好說。一夫拚命,十夫難敵,何況張獻忠有數萬人馬,這些人若是都拚起命來,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秦良玉吩咐人馬少退,開一個口子,讓張獻忠衝出去。
秦翼明得到將令,一時不解,但也不敢違令,隻得下令照辦,孫可望正衝殺之時,突然看到官軍如同波開浪裂一般,向兩邊退去,中間閃出一條大路來,他心頭大喜,不管三七二十一,率領人馬便衝了出去。
他一衝出去,身後的農民軍大隊也隨之而出,兩萬多人馬如同開了口子的洪水一樣,向著西北方向透圍而出。
秦良玉看著戰場上的一舉一動,等到張獻忠的人馬幾乎已經全部衝了出去,這才下令,在後麵緊追不舍。
她用的是網開一麵的策略,追殺要比截殺省力氣得多。
於是兩路官軍合兵一處,大呼大叫,在後麵追殺上來。
唐賽兒對張獻忠道:“大帥,敵兵尾隨追殺,形勢不妙啊,需要回頭抵擋才行。”張獻忠哈哈一笑:“不妨事,有定國在後麵,一定可以穩住陣角,咱們隻管向前,進了村子之後,再憑著地形固守,然後再想辦法。”
唐賽兒點頭,隨著張獻忠一路向遠處的村鎮奔去。
李定國在後麵斷後,他親自帶著百餘名弓箭手,不住地向後射箭,這百餘人都是全軍中的箭術高手,箭法精準,因此對於官軍威懾力極大,隻要衝得稍近一些,便會中箭落馬。
而官軍也不斷的放箭,雙方都有不少人中箭而亡。
不多時,張獻忠已經率領人馬來到了那個村子前,他舉目一瞧,隻見這個村子房屋幢幢,居然至少有百十戶人家,算是比較大的村莊了。
此時因為兩軍交戰,這個村子的百姓們都已經逃散,誰也不敢留在村中,因此整個村子都是空的。
張獻忠下令人馬進村,然後堵住所有出口,弓弩手在房頂上埋伏,大隊步兵以盾牌手和長槍手在前,擋住官軍,後麵的士兵開始挖掘深溝,設立屏障,準備死守此地。
李定國率人進入村子之後,官軍隨後衝來,村子裏埋伏的弓箭手立刻放箭,將官軍人馬射退。
秦良玉率軍來到近前,看了看村子,冷然一笑,吩咐人馬將村子包圍起來,曾玉也帶了兩萬人馬,與秦良玉合兵一處,約有五萬,將村子團團圍住。
曾玉見過秦良玉,問道:“秦將軍想如何進攻,依我看,不要給反賊以喘息之機,立刻殺進去吧。”
秦良玉道:“不可操之過急,眼下我軍已經疲憊,敵軍則是憑借民房固守,而且加固了防線,深溝高壘,我軍若是進攻,必然損失慘重。”
曾玉道:“話雖如此,但是我軍隻是敵軍的兩倍,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我軍遠遠沒有十倍於反賊,萬一圍不住,被他突圍而出怎麽辦?”
秦良玉冷笑:“張獻忠孤軍前來,沒有外援,擺明了是前來送死的。能將他困死在此地最好,如果困不住,張獻忠突圍逃走,我大軍在後緊追,也必然殺他一個片甲不留。因此無論是圍是打,張獻忠都必敗無疑了。何需著急?”
曾玉連連點頭:“將軍果然好見識,小將遵令就是。”
於是秦良玉率領五萬人馬,將張獻忠死死圍在這個名叫石莊子的村中。官軍也設立營壘,加強防線,以備抵擋農民軍突圍。
再說張獻忠,他指揮人馬擋住了官軍的進攻,不到入夜的功夫,圍著村子挖掘了一條長長的深溝,溝深一丈,寬兩丈,隻留村前村後兩個出口,派重兵防守住,防備官軍衝殺進來。
由於村中百姓們逃得匆忙,因此家中的糧食等物都沒有來得及帶走,入夜之後,農民軍開始休息,做飯,護理傷者。
張獻忠召集了所有的重要將領,到了村中一家大戶的正堂之中,商議對策。眾人有的受了傷,便一邊裹著傷口,一邊談論著戰局。
孫可望道:“秦良玉已經把咱們圍上啦,我看了一眼,發現官軍也在紮營,圍著大營挖掘濠溝,看來是想困住我們這幾萬人馬。”
劉文秀點頭:“大哥說得對,眼下咱們身邊帶的糧食不多了,最多隻能維持十天,就算村子裏有些存糧,但是兩萬多人馬,也吃不了一天。因此咱們要在十天之內,想出對策來。”
李定國道:“沒有別的辦法,隻有突圍。要不然就會被活活困死。再說一旦官軍的營壘得以強固,那時候想突圍就要付出巨大的傷亡,所以要我說,咱們明天一早就衝殺出去。”
他的主意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讚成。
張獻忠看了看一直默不作聲的唐賽兒,問道:“軍師怎麽說?”
唐賽兒皺著眉頭,沉吟道:“突圍是下策,絕對不可以的。”李定國等人都愣住,孫可望問道:“這話什麽意思,不突圍,難道要坐等著被官軍困死不成?”
別人也嘰嘰喳喳地議論紛紛,都對唐賽兒的話表示懷疑。
張獻忠一擺手:“軍師一定有她的想法,先不要亂。”
唐賽兒等到眾人都安靜下來,這才緩緩說道:“表麵看起來,突破官軍圍困是上上之選,但是大家要明白,咱們這次進四川,並沒有得到秦軍的配合,算是孤軍深入,突圍之後能去哪裏呢?況且咱們一旦突圍而出,秦良玉必定在後麵死追不舍,咱們數萬人馬,被官軍追著一路奔逃,能跑多遠呢?按我所想的,最後逃出去的,一定還是些騎兵,大隊步兵肯定逃不掉的。如此一來,咱們可就又遭到了一次大敗。”
眾人一聽,紛紛對視,覺得唐賽兒說得有理。
唐賽兒繼續道:“本來咱們這次入川,是看準了時機的,一方麵秦軍拿下了漢中,給四川的官軍很大的牽製,令官軍不得不以重兵囤在漢中邊境上,以防秦軍突然襲擊。而中原方麵的李自成,山東方麵的範雎又鬧得厲害,天下側目,因此咱們算是趁虛而入。借著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不能擊敗秦良玉,攻下四川,以後怕是再也沒有第二回了。因此這一仗,我們不能敗。所以我說,突圍逃走,隻是下策。”
張獻忠一拍大腿,叫道:“都聽到了?軍師的話就像竹筒倒豆子,幹脆爽利,所以我老張也不想就這麽灰溜溜地離開,咱們與秦良玉算是老冤家了,以前兩次進川,都被她趕了出來,常言道事不過三,如果這次再敗在她手裏,大家幹脆永遠也別踏進四川地麵。”
眾人一聽,立刻紛紛表態:“大帥說得是,這一次定要與秦良玉決一死戰。”
張獻忠大嘴一咧:“決一死戰?決個屁的死戰,咱們已經戰敗了一場,還被人家圍住,這樣殺起來,沒有便宜好占,還是軍師想個辦法才好。”
唐賽兒一笑:“辦法嘛,倒是有一個,隻不過有些難度。”
張獻忠聽了,哈哈大笑:“再難也難不過一死嘛,隻要有辦法,咱們就是上天入地,也得辦到。俗話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咱們眼下,就已經處在死地了,沒有什麽好怕的啦。”
孫可望也道:“就是,大不了一死嘛,還怕黃土不埋人麽?”
李定國叫道:“秦良玉是不好對付,可咱們也不是好惹的。”
幾名親兵圍在他身邊,擋開官軍射來的亂箭,張獻忠向右側看去,隻見遠處隱約是一片村鎮,心頭便打定了主意,他立刻奔回軍中,命孫可望帶著三千騎兵,向右側猛衝,一定要衝開對麵的官軍,帶著全軍破圍而出,進入遠處的村子休整。
孫可望得了令,立刻帶著手下三千鐵騎,清一色的鐵甲長槍,向右側猛衝過去,迎麵的官軍急忙上前抵擋,孫可望下令,所有人馬不得戀戰,隻是一個勁地向前突擊,隻要人還在馬上,就不得停滯不前。
三千鐵騎如同一支勁箭相似,穿波破浪,將官軍的陣營切開兩半。
張獻忠命令所有人馬緊隨著這三千鐵騎,猛衝猛殺,一定要殺出條血路,由李定國斷後,擋住後麵包圍上來的官軍。
於是孫可望在前,李定國在後,兩員悍將護著全軍,拚命衝殺。
秦良玉的人馬擋在前麵,曾玉的人馬在後麵追殺,但是孫可望與李定國實在厲害,官軍衝上一批,倒下一批,雖然也有不少農民軍戰士被殺傷在地,但是大部分的人馬還是衝勢不減,眼看著就要衝出包圍了。
此時秦良玉已經猜到了張獻忠的想法,她知道困獸猶鬥的道理,一旦拚死將張獻忠圍住,農民軍沒有了退路,或許會崩潰,但也有可能會決死一戰。那樣的話勝敗還真不好說。一夫拚命,十夫難敵,何況張獻忠有數萬人馬,這些人若是都拚起命來,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秦良玉吩咐人馬少退,開一個口子,讓張獻忠衝出去。
秦翼明得到將令,一時不解,但也不敢違令,隻得下令照辦,孫可望正衝殺之時,突然看到官軍如同波開浪裂一般,向兩邊退去,中間閃出一條大路來,他心頭大喜,不管三七二十一,率領人馬便衝了出去。
他一衝出去,身後的農民軍大隊也隨之而出,兩萬多人馬如同開了口子的洪水一樣,向著西北方向透圍而出。
秦良玉看著戰場上的一舉一動,等到張獻忠的人馬幾乎已經全部衝了出去,這才下令,在後麵緊追不舍。
她用的是網開一麵的策略,追殺要比截殺省力氣得多。
於是兩路官軍合兵一處,大呼大叫,在後麵追殺上來。
唐賽兒對張獻忠道:“大帥,敵兵尾隨追殺,形勢不妙啊,需要回頭抵擋才行。”張獻忠哈哈一笑:“不妨事,有定國在後麵,一定可以穩住陣角,咱們隻管向前,進了村子之後,再憑著地形固守,然後再想辦法。”
唐賽兒點頭,隨著張獻忠一路向遠處的村鎮奔去。
李定國在後麵斷後,他親自帶著百餘名弓箭手,不住地向後射箭,這百餘人都是全軍中的箭術高手,箭法精準,因此對於官軍威懾力極大,隻要衝得稍近一些,便會中箭落馬。
而官軍也不斷的放箭,雙方都有不少人中箭而亡。
不多時,張獻忠已經率領人馬來到了那個村子前,他舉目一瞧,隻見這個村子房屋幢幢,居然至少有百十戶人家,算是比較大的村莊了。
此時因為兩軍交戰,這個村子的百姓們都已經逃散,誰也不敢留在村中,因此整個村子都是空的。
張獻忠下令人馬進村,然後堵住所有出口,弓弩手在房頂上埋伏,大隊步兵以盾牌手和長槍手在前,擋住官軍,後麵的士兵開始挖掘深溝,設立屏障,準備死守此地。
李定國率人進入村子之後,官軍隨後衝來,村子裏埋伏的弓箭手立刻放箭,將官軍人馬射退。
秦良玉率軍來到近前,看了看村子,冷然一笑,吩咐人馬將村子包圍起來,曾玉也帶了兩萬人馬,與秦良玉合兵一處,約有五萬,將村子團團圍住。
曾玉見過秦良玉,問道:“秦將軍想如何進攻,依我看,不要給反賊以喘息之機,立刻殺進去吧。”
秦良玉道:“不可操之過急,眼下我軍已經疲憊,敵軍則是憑借民房固守,而且加固了防線,深溝高壘,我軍若是進攻,必然損失慘重。”
曾玉道:“話雖如此,但是我軍隻是敵軍的兩倍,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我軍遠遠沒有十倍於反賊,萬一圍不住,被他突圍而出怎麽辦?”
秦良玉冷笑:“張獻忠孤軍前來,沒有外援,擺明了是前來送死的。能將他困死在此地最好,如果困不住,張獻忠突圍逃走,我大軍在後緊追,也必然殺他一個片甲不留。因此無論是圍是打,張獻忠都必敗無疑了。何需著急?”
曾玉連連點頭:“將軍果然好見識,小將遵令就是。”
於是秦良玉率領五萬人馬,將張獻忠死死圍在這個名叫石莊子的村中。官軍也設立營壘,加強防線,以備抵擋農民軍突圍。
再說張獻忠,他指揮人馬擋住了官軍的進攻,不到入夜的功夫,圍著村子挖掘了一條長長的深溝,溝深一丈,寬兩丈,隻留村前村後兩個出口,派重兵防守住,防備官軍衝殺進來。
由於村中百姓們逃得匆忙,因此家中的糧食等物都沒有來得及帶走,入夜之後,農民軍開始休息,做飯,護理傷者。
張獻忠召集了所有的重要將領,到了村中一家大戶的正堂之中,商議對策。眾人有的受了傷,便一邊裹著傷口,一邊談論著戰局。
孫可望道:“秦良玉已經把咱們圍上啦,我看了一眼,發現官軍也在紮營,圍著大營挖掘濠溝,看來是想困住我們這幾萬人馬。”
劉文秀點頭:“大哥說得對,眼下咱們身邊帶的糧食不多了,最多隻能維持十天,就算村子裏有些存糧,但是兩萬多人馬,也吃不了一天。因此咱們要在十天之內,想出對策來。”
李定國道:“沒有別的辦法,隻有突圍。要不然就會被活活困死。再說一旦官軍的營壘得以強固,那時候想突圍就要付出巨大的傷亡,所以要我說,咱們明天一早就衝殺出去。”
他的主意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讚成。
張獻忠看了看一直默不作聲的唐賽兒,問道:“軍師怎麽說?”
唐賽兒皺著眉頭,沉吟道:“突圍是下策,絕對不可以的。”李定國等人都愣住,孫可望問道:“這話什麽意思,不突圍,難道要坐等著被官軍困死不成?”
別人也嘰嘰喳喳地議論紛紛,都對唐賽兒的話表示懷疑。
張獻忠一擺手:“軍師一定有她的想法,先不要亂。”
唐賽兒等到眾人都安靜下來,這才緩緩說道:“表麵看起來,突破官軍圍困是上上之選,但是大家要明白,咱們這次進四川,並沒有得到秦軍的配合,算是孤軍深入,突圍之後能去哪裏呢?況且咱們一旦突圍而出,秦良玉必定在後麵死追不舍,咱們數萬人馬,被官軍追著一路奔逃,能跑多遠呢?按我所想的,最後逃出去的,一定還是些騎兵,大隊步兵肯定逃不掉的。如此一來,咱們可就又遭到了一次大敗。”
眾人一聽,紛紛對視,覺得唐賽兒說得有理。
唐賽兒繼續道:“本來咱們這次入川,是看準了時機的,一方麵秦軍拿下了漢中,給四川的官軍很大的牽製,令官軍不得不以重兵囤在漢中邊境上,以防秦軍突然襲擊。而中原方麵的李自成,山東方麵的範雎又鬧得厲害,天下側目,因此咱們算是趁虛而入。借著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不能擊敗秦良玉,攻下四川,以後怕是再也沒有第二回了。因此這一仗,我們不能敗。所以我說,突圍逃走,隻是下策。”
張獻忠一拍大腿,叫道:“都聽到了?軍師的話就像竹筒倒豆子,幹脆爽利,所以我老張也不想就這麽灰溜溜地離開,咱們與秦良玉算是老冤家了,以前兩次進川,都被她趕了出來,常言道事不過三,如果這次再敗在她手裏,大家幹脆永遠也別踏進四川地麵。”
眾人一聽,立刻紛紛表態:“大帥說得是,這一次定要與秦良玉決一死戰。”
張獻忠大嘴一咧:“決一死戰?決個屁的死戰,咱們已經戰敗了一場,還被人家圍住,這樣殺起來,沒有便宜好占,還是軍師想個辦法才好。”
唐賽兒一笑:“辦法嘛,倒是有一個,隻不過有些難度。”
張獻忠聽了,哈哈大笑:“再難也難不過一死嘛,隻要有辦法,咱們就是上天入地,也得辦到。俗話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咱們眼下,就已經處在死地了,沒有什麽好怕的啦。”
孫可望也道:“就是,大不了一死嘛,還怕黃土不埋人麽?”
李定國叫道:“秦良玉是不好對付,可咱們也不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