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在四川境內,竟然有大隊秦軍出現。


    便在曾玉吃驚之時,前鋒的四千多騎兵已經接近了秦軍陣角,這些人一瞧對麵的陣勢,便知道不是自己人馬,此時他們殺得正高興,哪管你秦軍還是義軍,又一看對方沒有騎兵,一個個嗬嗬大笑,催馬衝殺過來。


    李岩緊盯著對方的前鋒,等到官軍騎兵進入一箭之地時,他下令弓箭手放箭。第一撥箭雨落下,官軍並沒有倒下多少,因為這些騎兵都有盾牌遮護,李岩便下令停止放箭。


    官軍一瞧對方不放箭了,氣勢更猛,越來越接近秦軍陣角。


    此時李岩命令放出信號,隻見他身後那麵黑色帥旗開始左右搖擺,同時有親兵向天空射出一支響箭。


    這便是給巨弩兵的信號。


    那些埋伏在不遠處高坡上的三千巨弩兵,早就等著信號,這些人以小青為主將,眼巴巴地瞧著帥旗。此時看到帥旗搖晃,響箭升空,立刻放箭。


    他們埋伏的地方,是官道的側麵,官軍正在一力向前衝,整個側翼完全暴露出來,無遮無擋,又都擁在官道之上,像一條伏在眼前的巨蟒,到處都是可攻擊之處。


    隻聽弩弦聲連響,一支支三尺來長,比拇指還粗的箭如同雨點般射到。


    官軍正在前衝,盾牌都護在胸前,照顧不到身側,況且這種巨箭,有盾牌也是無用。上千支巨箭就這樣如同冰雹流星一般,射進官軍陣中,立時人仰馬翻。


    不少戰馬被箭洞穿馬腹,慘嘶倒下,馬上的官軍更不用說,有的被射進肋下,直接飛出馬背,將邊上的人一齊撞飛,有的人肩膀和大腿中箭,也摔下馬來。


    官軍的攻勢立時崩潰,後麵沒有中箭的,止不住衝擊的勢頭,被前麵的死人死馬絆倒,慘叫聲連綿不絕。


    曾玉吃了一驚,他沒有想到秦軍竟然還埋伏了如此厲害的弩陣,看這個距離,正是弩箭可以發揮最大殺傷力的射程,自己的騎兵擠在大路上,成了活靶子,太過吃虧。


    於是他立刻下令,吩咐一員偏將帶了兩千騎兵,去衝垮秦軍的弩陣。


    聽令之後,兩千騎兵高呼大叫著,向小青的陣地撲來。


    李岩已經想到了這一層,因此布陣之前就特意吩咐過小青,小青有了底氣,因此並不慌亂,命令手下弩兵,向這兩千官軍騎兵射擊。


    弩如飛蝗,密如暴雨,將前衝的官軍一個個射下馬去。李岩那邊也吩咐軍中弓箭手,向這兩千騎兵放箭。


    前後夾擊之下,兩千官軍騎兵紛紛中箭,陣形也完全散亂。那偏將一瞧衝不近秦軍,隻得退了下來。曾玉氣得暴跳如雷,吩咐副將帶領五千步兵,以鐵盾在前,一定要擊潰秦軍的弩陣。


    這個時候,李岩覺得時機到了,他一聲令下,秦軍開始發動,向官軍殺過來。此時官軍被射殺的士兵和戰馬已經幾乎將路麵鋪滿,騎兵無法衝突,卻正好適合步兵作戰。一萬餘名秦軍步兵,踏過官軍的屍體,殺進官軍陣中。


    此時不光李岩指揮的一萬多秦軍,張獻忠在後麵已經喘過氣來,看到李岩帶著人馬撲了上去,立刻下令全軍出擊,他手下有三萬來人,也從後麵殺上來。這些人已經被官軍追得叫苦不迭,此時一看有取勝之機,可以出一口胸中惡氣,立時精神大振,喊殺連天,尾隨著李岩,撲進官軍陣中。


    曾玉帶了兩萬人馬,前鋒數千騎兵被射殺了小一半,要想抵擋李岩與張獻忠合軍的五萬人,自然不敵。況且他的人馬也已經疲憊,禁不住秦軍的衝殺。曾玉一看不妙,想要後退,但是一想秦良玉在後麵,必然已經增援上來,自己這裏一潰退,肯定會衝垮後麵的人馬,因此他下了死令,軍中人馬一概不許後退,有誰敢臨陣退縮,立斬。


    就這樣,兩萬官軍與五萬義軍纏鬥在一起,殺聲遍野,血光映日。


    小青此時已經無法放箭,因此她下令棄了弓弩,三千秦軍拔出鋼刀,撲入戰團。


    曾玉的想法是正確的,秦良玉果然殺了上來。


    她在後麵督陣,猛聽前麵殺聲大起,就知道曾玉已經和農民軍交上了手,她可並不知道秦軍到了,因此命令全軍,加速前進。


    等到她轉過彎道一瞧,不由得一愣,眼前的戰陣之中,除了自己的官軍,張獻忠的農民軍以外,還有一支人馬,非常悍勇,而且旗號不同。


    秦良玉一眼就看了出來,這是秦軍。而且數量不少。


    她心中暗自吃驚,沒想到秦軍會來到這裏增援張獻忠,再看曾玉率領的官軍,隻是咬牙死戰,但是已落於下風,人馬被秦軍和農民軍圍住,已顯不支之象。


    秦良玉沒有猶豫,立刻下令全軍出戰。


    三萬官軍呐喊著殺上來。


    李岩早注意著秦良玉的動作,一看她指揮人馬衝殺上來,並不慌亂,也不放號炮,隻是命令紅娘子帶著一萬人馬上前,擋住秦良玉。


    如此一來,大路上的人馬便分成了幾段,最前麵是張獻忠的人馬,後麵是曾玉的官軍,再後麵是紅娘子的一萬秦軍,最後麵則是秦良玉。幾方麵的人馬就地廝殺,已經完全沒有了章法。


    秦良玉被紅娘子截住,這一萬秦軍十分驍勇,而且是生力軍,不像官軍一樣苦追了幾天,早已疲憊不堪。因此秦良玉的三萬官軍,始終突破不了紅娘子的堵截。


    幾萬人馬混戰,戰線拉長了幾裏遠。廝殺呐喊之聲,數十裏相聞。


    再打一陣,李岩覺得是時候了,此時秦軍殺了一陣,也有些累了,張獻忠圍攻曾玉,還算順手,已經將曾玉殺得不住後退,隻想與秦良玉會合。


    如果曾玉和秦良玉合兵一處,人馬就有四萬餘眾,與自己一方的兵力差不多,便無法迅速擊敗。


    因此李岩下令,放號炮,命令埋伏的騎兵衝擊。


    一聲令下,秦軍之中號炮連天,響徹雲霄。


    聽到炮聲,密林中埋伏的五千秦軍騎兵,立刻從林子裏衝了出來。


    他們所在的位置正好外於秦良玉的人馬之側,這一衝出來,立刻將秦良玉的三萬官軍衝為兩段。


    秦良玉萬萬沒有想到,這裏還有埋伏,因此立刻命令前麵的人馬回撤,但她的人馬已被衝斷,命令傳不到前麵。


    五千秦騎兵在官軍陣中橫衝直撞,刹那間便將秦良玉與她的前軍遠遠地隔開了。如此一來,官軍的一萬餘人便落入了紅娘子與五千秦騎兵的夾擊之中,而且得不到主將的命令,形勢可危。


    眼下情形非常混亂,張獻忠與李敢圍住了曾玉的人馬,紅娘子與秦軍騎兵圍住了秦良玉的前軍,殺成一團,到處都是搏鬥的人群,已經是兵不見將,將不見兵的局麵,雙方的人馬幾乎都失去了指揮,隻是憑著衣服認人,一見不是自己人,便上前廝殺。


    李岩看著眼前的混戰局麵,冷靜地思索著對策,亂中取勝一直是秦軍的拿手好戲,他久隨白起與王翦,自然也學到了不少。


    眼下自己的人馬加上張獻忠的農民軍,並不比官軍人數多太多,因此想要完全取勝,並不容易。而且自己身在四川境內,一旦附近州縣的官軍前來增援,勝負之數,猶未可知。


    因此必須速戰速決。


    此時官軍被分為兩頭,秦良玉是大頭,前麵的曾玉是小頭,要想迅速取勝,必須全力攻殺一頭。


    李岩決定,先解決曾玉這個比較弱的一方,然後全軍壓上,秦良玉一定敗走。


    打定主意之後,李岩命一枝梅率領幾百騎兵,衝進陣去,給紅娘子送信,要她率領那一萬秦軍,舍卻秦良玉的人馬,全力猛攻曾玉,同時派人去見張獻忠,也要他全力攻殺。


    一枝梅得了令,帶上三百騎兵,一陣風似的撲進陣去。


    她的騎術自然厲害,身子輕捷,像站在馬上的一隻雨燕,不時地飛身而起,躍過人的頭頂,然後穩穩落入另一匹馬的背上。


    就這樣一枝梅憑著自己小巧的身法,鑽蹦跳躍,避過官軍的刀槍,終於來到秦軍陣中,見到了紅娘子。


    紅娘子聽到李岩的將令,自然明白,她下令讓兩千人馬擋住秦良玉的官軍,然後剩下的六七千人掉過頭來,全力猛撲曾玉。


    與此同時,張獻忠與李敢也接到了李岩的指令,他們本就在與曾玉全力廝殺,聽到李岩的計劃之後,李敢與李定國二人各帶了一千騎兵,分為左右兩翼,向曾玉的中軍殺去。


    二人要在萬軍之中,取上將之首。


    張獻忠命孫可望與艾能奇二將率領步兵,全力向前,一鼓作氣,擊潰曾玉。


    幾股人馬狂吼大叫,不要命似的開始了最後一搏。


    曾玉這邊本來就人少,還受到兩麵夾攻,人馬死傷慘重,川軍雖然悍勇,但是體力早已不支,被秦軍和農民軍殺得散亂開來,已經有不少支小股的農民軍,殺進了官軍陣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