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阻止住如同潮水一般潰退的人馬,也不容易,幸好李自成手下的老八隊士兵很多,這些人聽到命令之後,立刻停腳,同時拉住身邊的人。
就這樣,當李自成與羅汝才轉回身來,親自壓住陣角之後,農民軍終於不再潰逃。
那些在前麵奔跑的農民軍一聽後麵沒有了聲音,也紛紛停下,因此沒過多久,整支人馬便停下不動了。
李自成知道,拋棄金銀為誘餌的辦法,隻能拖得住一時,等到孫傳庭嚴令追擊之後,官軍又會集結人馬,前來廝殺,因此時間緊迫,不可遲疑。
他立刻下令,讓劉宗敏與李過率領五千決死騎兵在前,猛衝官軍,他親自率領餘下的騎兵,隨後增援。羅汝才帶領步兵,在後麵壓上來,李自成發下死令,此一仗必要取勝,有誰敢臨陣退縮,後隊斬前隊。
於是劉宗敏與李過集結了幾千騎兵,又殺了回來。李自成留在原地,因為集結人馬需要一段時間,所以他才讓劉宗敏先走,自己等聚攏了一部分騎兵之後,也殺了回來。
羅汝才見計策成功,得意洋洋,喝令所有的步兵,以長槍兵在前,重新集中起來,要全力反擊。
十餘萬農民軍喘息了一下,然後一個個咬牙切齒,又重新殺了回來。
官軍正在隊伍散亂,你爭我奪之時,突然聽到連天的喊殺之聲,抬頭一看,立時嚇得目瞪口呆,隻見無數農民軍騎兵搖旗呐喊,手中舞著明晃晃的刀槍,殺將上來,這些官軍急忙上馬,想要擋住農民軍,可是已經不可能了。
他們的陣形已經混亂不堪,有的官軍隻顧搶奪財物,連刀槍都扔了。農民軍未到之時,先射過來一陣箭雨,官軍立時倒下了上百人。
眼看著憤怒的農民軍重新殺到,劉宗敏與李過如同兩隻猛虎,不顧一切地猛撲,官軍搶到財寶的人再沒有鬥誌了,這些人首先上馬而逃,其餘的官軍也被這些人帶動,紛紛掉頭而走。
前軍上萬人,一起向後奔逃,立刻將後麵的督戰隊淹沒,官軍其餘人馬還沒有明白怎麽回事,潰兵便擁到眼前,如同一股巨大的洪峰衝來,如何阻擋得住,因此裹進去的人馬越來越多,孫傳庭在中軍看到人馬潰退下來,知道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農民軍果然以財寶為誘餌,拖住官軍,然後整軍回師,殺自己一個回馬槍。
如今的當務之急,是立刻收住潰兵,結成陣營,擋住李自成的衝殺。
可是孫傳庭再怎麽連傳號令,都沒有用了,潰兵們越來越多,場麵已經混亂不堪,命令傳達不下去,況且這個時候,就算聽到將令,那些逃跑的人馬也已經止不住腳了。
而農民軍幾乎是趕著官軍的腳後跟殺了過來,如此更是給官軍造成了極大的恐慌,這些人嚇破了膽,一邊奔逃,一邊狂呼亂叫。
左良玉一看形勢不妙,農民軍重整旗鼓,官軍則掉頭而逃,勝負之勢立刻發生了逆轉,知道孫傳庭再有本事,也不容易取勝,他在這兩年裏,手握重兵,一向以保存實力為先,這個時候哪肯死戰,因此悄悄地傳令,讓自己的人馬離開大隊,暗夜之中繞了個圈子,向南而走。
左良玉一走,賀人龍立刻發覺了,他更是奸滑,也帶上自己的部隊,沒命地向北逃去。
這二人率先逃走,官軍立時崩潰,孫傳庭仰天長歎,知道已經無力回天,隻得下令撤軍,高傑與楊文嶽,曹變蛟等將保著他,逃向自己的大營。一路上衝開自己的步兵,也不知踏倒了多少人。
一看官軍全線撤退,李自成大喜,他傳令給劉宗敏和李過,不顧傷亡,全力緊追孫傳庭,劉宗敏自然知道這點,他一看官軍撤走的方向,便知道孫傳庭要回奔大營,想站穩腳跟,不由得冷笑一聲,吩咐手下人馬,不要管那些潰散的官軍步兵,隻顧追上去,一路追到官軍大營。
李自成也帶著數萬騎兵跟了上來,與劉宗敏合軍一處,死追不舍。
這個時候雙方的形勢正好對調,李自成明白除惡務盡的道理,這個時候應該一鼓作氣,將孫傳庭的大營端掉,讓他在黃河以南立不住腳,最好一口氣將他趕過黃河去,然後開封便是囊中之物了。
農民軍得到了這個命令,一個個奮勇當先,多年以來,孫傳庭一直是以不敗的神話存在著,從他俘殺高迎祥開始,後來又接連滅掉不少支起義軍,威名赫赫,在農民軍之中有巨大的威懾力,農民軍對孫傳庭十分懼怕,此時一看能將他打得狼狽敗逃,因此全都興高采烈。
那些新兵也是如此,這些人打惡仗不行,打這種追擊戰,卻是很合適的,他們來了興頭,比那些老兵們衝得還猛。
孫傳庭帶著三四萬騎兵,衝開血路而走,想要回奔大營,喘息一下,立定腳跟,然後收拾潰兵,與農民軍再戰。但是李自成已經不給他這個機會了。
不到一個時辰,孫傳庭便回到了自己的大營,此時大營中有左良玉的部將惠登相把守,按理說不成問題,可是惠登相也有些大意了,因為孫傳庭調左良玉出擊,惠登相也派人前去探聽,一聽說官軍已經把農民軍打得大敗而逃,李自成連大營都棄了,認為此仗已經得勝。
因此他在營中先擺開了慶功酒,與部下們喝得正高興之時,突然聽到遠處一陣大亂,惠登相以為是孫傳庭得勝歸來,也沒在意,可是不多時,便有守營小校前來稟報,說有無數官軍逃進大營,看起來十分狼狽。
惠登相一驚,急忙出帳一瞧,正好看到孫傳庭與高傑等人氣極敗壞的跑來,他還沒有見禮,孫傳庭便緊急傳令,讓他率人馬堵住營門,一定要擋住農民軍的進攻。
此時大營中的官軍士兵們大多已經睡下,有的還在喝著酒,急切之間哪裏能夠組織起來,惠登相勉強點起了四五千人馬,可是還沒到營門,農民軍就在李自成的指揮之下,數萬騎兵以雷霆萬鈞之勢,衝進了大營。
惠登相的幾千官軍一瞧,無數農民軍騎兵殺了過來,立時駭散。惠登相也很機靈,一看這個形勢,知道孫傳庭大勢已去,大營肯定是保不住了,因此他帶著自己的親兵,穿營而過,向西方逃去。
孫傳庭得知農民軍攻入大營,立時在鐙中跺腳,知道已經不可能守住了,此時不走,性命難保。他倒不是怕死,隻是這一仗敗得窩囊,他不服氣,眼下需要保得性命,以後收拾人馬,再與李自成決戰。
因此孫傳庭帶著高傑等將,率領著三萬多騎兵,向北而逃,直奔黃河而來。
他知道,眼下能夠阻擋李自成的,隻有黃河了。
李自成得知孫傳庭逃走,立刻命劉宗敏與李過帶人馬緊緊追趕,自己先去占領官軍大營。
這個時候官軍的大營之中也是火光衝天,官軍四散而走,完全成了一場潰敗,農民軍占領大營,並沒有受到多少抵抗。
不多時羅汝才也率軍來到,李羅二人吩咐人馬,撲滅大火,以後便以官軍的大營作為自己的基地。
劉宗敏和李過帶了數萬騎兵,在後麵緊緊追趕孫傳庭,一路上殺死了許多官軍,但是終究沒有追到孫傳庭。
高傑,左光先,曹變蛟,楊文嶽等將與孫傳庭一起來到黃河邊上,這裏有孫傳庭上次渡河之時留下的船隻,因此官軍開始渡河。
因為後麵劉宗敏追得太急,嚇得這些官軍爭先恐後地向船上擠去,戰馬肯定是顧不上了,不少人被擠落河中,順水漂走。孫傳庭與眾將登上大船,他站在船頭,抬眼望去,不由得淚水長流。
隻見河邊一派淒慘之景,官軍們為了搶先渡河,不惜拿刀對砍,許多船隻滿載了官軍,卻開不動船,因為河中有不少官軍上不去,用手攀住船舷,而船上的官軍則用刀亂剁,剁下無數手指,血濺船頭,慘叫之聲驚天動地。
等到劉宗敏殺到河邊之時,天光已經大亮,孫傳庭開船遠去,隻帶走了一萬多人,留下了兩萬餘官軍,一部分被逼下河去淹死,別的沿著河邊潰散逃走。無數戰馬被扔在河邊。
劉宗敏望著滔滔的黃河水,冷笑一聲,對李過道:“算他命大,這次先放過他,以後再拿他的腦袋。”李過道:“孫傳庭這一敗,朝庭就再也沒有人敢來開封了吧。嘿嘿,河南已經是咱們的了。”
二人收拾了河邊的戰馬刀槍,回歸大營。
這一仗被稱為柿園之役,因為官軍的軍糧不濟,開封四周有不少柿子林,官軍常常采摘青柿充饑,因此故稱。
以孫傳庭為統帥的十餘萬官軍先勝後敗,被李自成與羅汝才擊潰。孫傳庭隻帶了一萬餘人逃過河北。從此民間爭相傳揚,說河南之事,朝庭已經不可複問了。
就這樣,當李自成與羅汝才轉回身來,親自壓住陣角之後,農民軍終於不再潰逃。
那些在前麵奔跑的農民軍一聽後麵沒有了聲音,也紛紛停下,因此沒過多久,整支人馬便停下不動了。
李自成知道,拋棄金銀為誘餌的辦法,隻能拖得住一時,等到孫傳庭嚴令追擊之後,官軍又會集結人馬,前來廝殺,因此時間緊迫,不可遲疑。
他立刻下令,讓劉宗敏與李過率領五千決死騎兵在前,猛衝官軍,他親自率領餘下的騎兵,隨後增援。羅汝才帶領步兵,在後麵壓上來,李自成發下死令,此一仗必要取勝,有誰敢臨陣退縮,後隊斬前隊。
於是劉宗敏與李過集結了幾千騎兵,又殺了回來。李自成留在原地,因為集結人馬需要一段時間,所以他才讓劉宗敏先走,自己等聚攏了一部分騎兵之後,也殺了回來。
羅汝才見計策成功,得意洋洋,喝令所有的步兵,以長槍兵在前,重新集中起來,要全力反擊。
十餘萬農民軍喘息了一下,然後一個個咬牙切齒,又重新殺了回來。
官軍正在隊伍散亂,你爭我奪之時,突然聽到連天的喊殺之聲,抬頭一看,立時嚇得目瞪口呆,隻見無數農民軍騎兵搖旗呐喊,手中舞著明晃晃的刀槍,殺將上來,這些官軍急忙上馬,想要擋住農民軍,可是已經不可能了。
他們的陣形已經混亂不堪,有的官軍隻顧搶奪財物,連刀槍都扔了。農民軍未到之時,先射過來一陣箭雨,官軍立時倒下了上百人。
眼看著憤怒的農民軍重新殺到,劉宗敏與李過如同兩隻猛虎,不顧一切地猛撲,官軍搶到財寶的人再沒有鬥誌了,這些人首先上馬而逃,其餘的官軍也被這些人帶動,紛紛掉頭而走。
前軍上萬人,一起向後奔逃,立刻將後麵的督戰隊淹沒,官軍其餘人馬還沒有明白怎麽回事,潰兵便擁到眼前,如同一股巨大的洪峰衝來,如何阻擋得住,因此裹進去的人馬越來越多,孫傳庭在中軍看到人馬潰退下來,知道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農民軍果然以財寶為誘餌,拖住官軍,然後整軍回師,殺自己一個回馬槍。
如今的當務之急,是立刻收住潰兵,結成陣營,擋住李自成的衝殺。
可是孫傳庭再怎麽連傳號令,都沒有用了,潰兵們越來越多,場麵已經混亂不堪,命令傳達不下去,況且這個時候,就算聽到將令,那些逃跑的人馬也已經止不住腳了。
而農民軍幾乎是趕著官軍的腳後跟殺了過來,如此更是給官軍造成了極大的恐慌,這些人嚇破了膽,一邊奔逃,一邊狂呼亂叫。
左良玉一看形勢不妙,農民軍重整旗鼓,官軍則掉頭而逃,勝負之勢立刻發生了逆轉,知道孫傳庭再有本事,也不容易取勝,他在這兩年裏,手握重兵,一向以保存實力為先,這個時候哪肯死戰,因此悄悄地傳令,讓自己的人馬離開大隊,暗夜之中繞了個圈子,向南而走。
左良玉一走,賀人龍立刻發覺了,他更是奸滑,也帶上自己的部隊,沒命地向北逃去。
這二人率先逃走,官軍立時崩潰,孫傳庭仰天長歎,知道已經無力回天,隻得下令撤軍,高傑與楊文嶽,曹變蛟等將保著他,逃向自己的大營。一路上衝開自己的步兵,也不知踏倒了多少人。
一看官軍全線撤退,李自成大喜,他傳令給劉宗敏和李過,不顧傷亡,全力緊追孫傳庭,劉宗敏自然知道這點,他一看官軍撤走的方向,便知道孫傳庭要回奔大營,想站穩腳跟,不由得冷笑一聲,吩咐手下人馬,不要管那些潰散的官軍步兵,隻顧追上去,一路追到官軍大營。
李自成也帶著數萬騎兵跟了上來,與劉宗敏合軍一處,死追不舍。
這個時候雙方的形勢正好對調,李自成明白除惡務盡的道理,這個時候應該一鼓作氣,將孫傳庭的大營端掉,讓他在黃河以南立不住腳,最好一口氣將他趕過黃河去,然後開封便是囊中之物了。
農民軍得到了這個命令,一個個奮勇當先,多年以來,孫傳庭一直是以不敗的神話存在著,從他俘殺高迎祥開始,後來又接連滅掉不少支起義軍,威名赫赫,在農民軍之中有巨大的威懾力,農民軍對孫傳庭十分懼怕,此時一看能將他打得狼狽敗逃,因此全都興高采烈。
那些新兵也是如此,這些人打惡仗不行,打這種追擊戰,卻是很合適的,他們來了興頭,比那些老兵們衝得還猛。
孫傳庭帶著三四萬騎兵,衝開血路而走,想要回奔大營,喘息一下,立定腳跟,然後收拾潰兵,與農民軍再戰。但是李自成已經不給他這個機會了。
不到一個時辰,孫傳庭便回到了自己的大營,此時大營中有左良玉的部將惠登相把守,按理說不成問題,可是惠登相也有些大意了,因為孫傳庭調左良玉出擊,惠登相也派人前去探聽,一聽說官軍已經把農民軍打得大敗而逃,李自成連大營都棄了,認為此仗已經得勝。
因此他在營中先擺開了慶功酒,與部下們喝得正高興之時,突然聽到遠處一陣大亂,惠登相以為是孫傳庭得勝歸來,也沒在意,可是不多時,便有守營小校前來稟報,說有無數官軍逃進大營,看起來十分狼狽。
惠登相一驚,急忙出帳一瞧,正好看到孫傳庭與高傑等人氣極敗壞的跑來,他還沒有見禮,孫傳庭便緊急傳令,讓他率人馬堵住營門,一定要擋住農民軍的進攻。
此時大營中的官軍士兵們大多已經睡下,有的還在喝著酒,急切之間哪裏能夠組織起來,惠登相勉強點起了四五千人馬,可是還沒到營門,農民軍就在李自成的指揮之下,數萬騎兵以雷霆萬鈞之勢,衝進了大營。
惠登相的幾千官軍一瞧,無數農民軍騎兵殺了過來,立時駭散。惠登相也很機靈,一看這個形勢,知道孫傳庭大勢已去,大營肯定是保不住了,因此他帶著自己的親兵,穿營而過,向西方逃去。
孫傳庭得知農民軍攻入大營,立時在鐙中跺腳,知道已經不可能守住了,此時不走,性命難保。他倒不是怕死,隻是這一仗敗得窩囊,他不服氣,眼下需要保得性命,以後收拾人馬,再與李自成決戰。
因此孫傳庭帶著高傑等將,率領著三萬多騎兵,向北而逃,直奔黃河而來。
他知道,眼下能夠阻擋李自成的,隻有黃河了。
李自成得知孫傳庭逃走,立刻命劉宗敏與李過帶人馬緊緊追趕,自己先去占領官軍大營。
這個時候官軍的大營之中也是火光衝天,官軍四散而走,完全成了一場潰敗,農民軍占領大營,並沒有受到多少抵抗。
不多時羅汝才也率軍來到,李羅二人吩咐人馬,撲滅大火,以後便以官軍的大營作為自己的基地。
劉宗敏和李過帶了數萬騎兵,在後麵緊緊追趕孫傳庭,一路上殺死了許多官軍,但是終究沒有追到孫傳庭。
高傑,左光先,曹變蛟,楊文嶽等將與孫傳庭一起來到黃河邊上,這裏有孫傳庭上次渡河之時留下的船隻,因此官軍開始渡河。
因為後麵劉宗敏追得太急,嚇得這些官軍爭先恐後地向船上擠去,戰馬肯定是顧不上了,不少人被擠落河中,順水漂走。孫傳庭與眾將登上大船,他站在船頭,抬眼望去,不由得淚水長流。
隻見河邊一派淒慘之景,官軍們為了搶先渡河,不惜拿刀對砍,許多船隻滿載了官軍,卻開不動船,因為河中有不少官軍上不去,用手攀住船舷,而船上的官軍則用刀亂剁,剁下無數手指,血濺船頭,慘叫之聲驚天動地。
等到劉宗敏殺到河邊之時,天光已經大亮,孫傳庭開船遠去,隻帶走了一萬多人,留下了兩萬餘官軍,一部分被逼下河去淹死,別的沿著河邊潰散逃走。無數戰馬被扔在河邊。
劉宗敏望著滔滔的黃河水,冷笑一聲,對李過道:“算他命大,這次先放過他,以後再拿他的腦袋。”李過道:“孫傳庭這一敗,朝庭就再也沒有人敢來開封了吧。嘿嘿,河南已經是咱們的了。”
二人收拾了河邊的戰馬刀槍,回歸大營。
這一仗被稱為柿園之役,因為官軍的軍糧不濟,開封四周有不少柿子林,官軍常常采摘青柿充饑,因此故稱。
以孫傳庭為統帥的十餘萬官軍先勝後敗,被李自成與羅汝才擊潰。孫傳庭隻帶了一萬餘人逃過河北。從此民間爭相傳揚,說河南之事,朝庭已經不可複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