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王翦說得也很有道理,放過眼前的好處,很是可惜,秦軍已經多次錯失了發展的良機,那麽這一次,如果能得到數萬匹戰馬,十萬兩黃金,秦軍實力大增不說,國庫也會充盈。


    但是一旦答應了清人,皇太極事後會不會兌現這些條件,尚未可知,畢竟沒有和清人打過交道,雙方並不了解。秦國在外交上,一慣是狡詐多端,唯利是圖的。而且與匈奴多年的交戰經曆,使得秦人對蠻族並不信任。


    秦王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召來眾位大臣商議,他首先要自己拿個主意,然後再聽取諸人意見。


    而眼下最迫切的,便是了解一下滿清的誠意,從皇太極送來的戰馬黃金看,滿清也並不相信秦軍,因此隻送來了一點點,也怕秦軍收了東西卻並不出兵。


    雙方都怕上當,而秦王在意的,是秦軍的發展。


    一旦清軍反悔,秦軍不但壞了名聲,還得不到好處,這個險萬萬不能冒。


    戰馬黃金,可以從官軍手中奪取,雖然慢些,但終究沒有風險,但是時間會很長,發展會很慢,李自成等人,會給自己留這麽多時間麽?


    秦王始終打不定主意,是不是不理會皇太極,也不同意與清人聯手。


    她感覺有一個沉甸甸的擔子壓在肩上,於是長歎一聲,信步來到後宅。


    姬夢蝶正在陪著大玉兒說話,兩個女人情好日密,相處時間很多,大玉兒也不在意,成天往秦王宅子裏跑。她性格豪爽,卻又心細如發,皇太極不喜歡她這樣的人,感覺她不像普通女人,倒像一個政治人物,而皇太極是極力反對後宮幹政的。


    大玉兒雖然年輕,但是相當自負,看人很準,而且雖然不讀書,天生就有一肚子主意。在皇太極那裏得不到施展,很是鬱悶,等她到了關中之後,發現秦王也很討厭後宮幹政,因此失望之餘,也就隻能找姬夢蝶排遣一下心中苦悶。


    要說她一點都不懷念遼東麽?事實上正是如此。


    在她看來,皇太極隻是自己的主子,不是丈夫,更不是親人。而且這個主子是所有滿清與蒙古人的主子,自己一點也不特殊。


    於是她早就厭惡了遼東的生活。到了關中之後,漢族地區的文化風俗物質讓她眼界大開,大玉兒第一次離開了草原和蠻荒之地,進入了文明的中心,所有一切都令她著迷。


    尤其是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


    她漸漸下了決心,自己一定要在這位兩千年前的始皇帝身上,實現自己的夢想,找到她想要的生活。


    於是大玉兒與姬夢蝶的關係越來越好,憑著她的心機與眼光,要哄一個姬夢蝶,簡直比吃鹹菜還容易。


    時間一長,兩個人就像親姐妹一樣,成天膩在一處,嘻嘻哈哈,很是開心。有些時候,秦王一回來,大玉兒便告辭,而漸漸的,大玉兒也開始在秦王麵前閑聊起來,她說一些塞外風情,使得秦王也很愛聽。


    今天也是一樣,秦王見了大玉兒,微然一笑:“你在啊。”


    姬夢蝶走上來,與秦王脫了外袍,送上一個暖手皮袋,照顧得十分細心。


    大玉兒立刻注意到了秦王的臉色,於是開門見山:“大王,看您愁眉不展,是不是有什麽憂心的事情?”


    此時她的漢語已經很好了。


    秦王看著大玉兒,突然心思一動,此女不就是滿清那邊的人嗎?或許可以從她這裏,得到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於是他點點頭:“不錯,孤今日收到了一封書信,遼東皇太極來的。”


    說著話,秦王緊盯著大玉兒的臉。


    大玉兒臉上沒有絲毫變化,隻是淡淡一笑:“原來是他。”


    姬夢蝶卻顯得很緊張,問:“皇太極來信,有什麽事?”她是怕皇太極知道大玉兒在西安,派大兵前來興師問罪。


    秦王將書信取出來,交給大玉兒,大玉兒已經在西安住了近一年,識得些漢字,皇太極此封書信,自然是用漢字寫的,姬夢蝶湊過來,兩個女人一起看完了,表情卻各有不同。


    姬夢蝶鬆了口氣:“原來他是要聯合秦軍……”


    大玉兒卻眉頭微皺:“原來他是要聯合秦軍……”


    二人話雖一樣,但語氣大相徑庭。


    秦王問大玉兒:“玉兒姑娘,你認為我秦軍,應當與清軍聯手麽?”


    大玉兒想了想:“皇太極允諾給秦軍三萬匹戰馬,十萬兩黃金,可算是大手筆了,一方麵,他認為價錢低了,秦軍不會理他,另一方麵,也看出清軍在遼東與洪承疇交手,並不順利。這也是沒有辦法。”


    秦王道:“不錯,但是孤認為,就算秦軍進攻山西,威逼京城,崇禎也不一定會調遼東人馬,前來護衛京城。”


    大玉兒一笑:“除了遼東的人馬,崇禎應該已經無兵可調了。”


    秦王心中佩服,嘴上卻道:“這卻為何?”


    大玉兒道:“這是很明顯的,要想護衛京師,除了直隸的人馬以外,就隻能調山西與山東的官軍,而秦軍若進攻山西,那麽山西的人馬就抽不出來,而山東此時正在全力對抗範雎,應該也無力調兵,況且還很遠。而孫傳庭還要對付李自成這個大敵,因此除了遼東山海關一線的人馬,朝庭已經無兵可調了。”


    姬夢蝶也點頭:“說得是。”


    秦王道:“京師的人馬,不足以自守麽?”


    大玉兒道:“當然不足,皇太極一早便已收集了不少中原的情報,一般時候,京城中的人馬最多三兩萬,而京城的三大營,也不過一萬人馬。因此一遇外敵,便要調兵前來勤王。清軍幾次打到北京城外,對此十分熟悉。”


    秦王道:“如此一來,隻要秦軍攻入山西,威脅京城,崇禎就必然會調洪承疇的人馬前來護衛?”


    大玉兒點頭。秦王道:“可是遼東有失,對於京城威脅也很大,崇禎難道不明白麽?”大玉兒道:“自然明白,崇禎並不是昏君呢。但是說起來,他內心真正的憂患,不在關外,而在關內。”


    秦王也很同意這個觀點:“不錯,隻要中原地區穩定,清人是打不進來的,就算打進來,也站不住腳。”


    姬夢蝶道:“這麽說來,秦軍與清人聯手,都有好處。”


    大玉兒道:“那是自然,清軍可以有機會打敗洪承疇,而秦軍呢,也可以占了山西。還能得到戰馬和黃金。”


    秦王道:“可是,如此多的戰馬黃金,皇太極真的會給麽?”


    大玉兒看著秦王,嫣然一笑:“大王,您真正擔心的,不是這個吧。”


    秦王看著她:“你怎麽覺得不是?”大玉兒道:“這些戰馬黃金雖然很誘人,可大王不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您需要考慮的,遠不是這些東西。”秦王道:“那你說,我考慮的是什麽?”


    大玉兒道:“自然是秦軍的名聲了。要知道,與清人聯手,便是漢奸。老百姓們會怎麽看秦軍,日後秦軍還如何發展?”


    秦王道:“不錯,孤考慮的正是這個,因此孤覺得不能與清人聯手。也不能接受清人的好處。”


    大玉兒笑道:“大王既然已經決定,為何還要問我這個女人?”


    秦王道:“因為你是遼東來的,熟悉清人,所以才問。”大玉兒搖頭:“不,您問我,是因為您還沒有拿定主意,因為這件事情,還會有別的結果。最好的結果和最壞的結果。”秦王道:“最壞的結果,便是與清人聯手,最後卻得不到皇太極的承諾,秦軍白白幫了清人的忙,而且還在漢人當中,留下了漢奸的稱號。”


    大玉兒道:“而最好的結果,便是與清人聯手,得到了承諾,而且還瞞過了天下人,絲毫影響不到秦軍的名聲。”


    秦王與她對視著:“你覺得,真有可能達到這個最好的結果嗎?”


    大玉兒不答,卻是慢條斯理地坐下:“大王,您一向最反對女人幹政,不是麽?”


    秦王道:“不錯,女人自有女人的長處,卻不是政務。”


    大玉兒笑道:“我也不想幹政,因此下麵的話,就不敢說了。”


    秦王冷然一笑:“強迫女人做某些事,是男人軟弱的表現。不想說,便不要說。”說完之後,他緩緩坐下,端起熱茶來品著。


    秦王何等人物,豈會不明白大玉兒的心思,這個女人精明幹練,有識人之能,更有禦人之手段,不可以小看。皇太極疏遠她,不是沒有道理。而一旦女人掌握了權力,必將引起大亂。


    秦王並不知道後世的呂後,武則天等人,但是通過讀史,也了解一些事情,無論掌權的女人有多強悍,手段多高明,總難免引起反亂。


    因此他絕不能讓這個女人參加到秦軍的政務中來,況且她本就是一個蠻族人。


    大玉兒見秦王穩如泰山,並沒有任何激她開口的意思,心裏也有些沒底,畢竟眼前這個人,是做了數十年皇帝的,秦始皇駕馭臣下的能力,眾所周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