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年二月初二,龍抬頭。
上午辰時,李自成走出洛陽王府,隻見滿地銀白,昨夜的一場大雪,使得到處銀裝素裹,幾個親兵正在院子裏打掃,還有幾個孩兒兵在推著雪人,玩得很開心。
這可能是今冬最後一場雪了。李自成裹緊了身上的棉袍,正要出府去議事廳,突然看到田見秀急急地跑進大門。
“秀才,有事麽?”李自成問。
田見秀來到他麵前:“闖王,秦軍派人來了。”李自成一愣:“秦軍?來幹什麽?”田見秀道:“還不清楚,人是剛剛到的,我給安排在偏廂房,然後這就來找你了。”
李自成道:“定有要事,你去召集老營所有的大將,叫上宋軍師,然後去議事廳,把秦軍來的人也帶去。”
吩咐完了,李自成來到了議事廳。
這座議事廳,就是原來的府衙後堂,李自成坐下沒一會兒,劉宗敏等人都到了,再過片刻,田見秀將秦軍來使請到了廳中。
李自成一看認識,此人名叫司馬揚,是秦軍校尉,以前隨著李岩來過,便笑道:“原來是司馬將軍,快快請坐,來人,給上茶。”
司馬揚謝了座,然後坐到眾人中間。李自成道:“司馬將軍從關中趕來,一定有什麽要事吧。”司馬揚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來,遞了上去:“這是我家丞相張儀的手書,請闖王過目。”
李自成接過來,展開一看,心頭便是一動:“你家秦王向我提議,速速攻擊山西?”
司馬揚道:“正是。”眾人聽了,大都心頭不解,小聲議論。
李自成沉吟道:“這是件大事,我得需要考慮考慮。司馬將軍來了,也不用在意這一兩天,等我考慮好了,就會給你答複。”司馬揚拱手道:“正該如此,那小將就在這裏等回信了。”
李自成派親兵將司馬揚帶下去,吃飯休息。
司馬揚一走,屋子裏立時聲音大了起來,郝搖旗首先沉不住氣,叫道:“闖王,咱們不是要北進直隸,進攻京城麽?正好順路幹掉孫傳庭那個王八蛋,這才是最好的進軍路線,去什麽山西啊?”
李過,高一功,袁宗弟等人,都同意這個說法。
田見秀看著李自成:“闖王,書信上是怎麽說的?”
李自成道:“大概的意思是,秦王知道孫傳庭率數萬人馬在直隸,因此奉勸我們,不要去碰孫傳庭,因為臨漳那邊地勢不利,孫傳庭隻要率領人馬當住大路,就可以堵住我軍,而要突破孫傳庭的防線,並不容易。因此秦王建議我們改道山西,從那邊進入直隸,威逼北京。此時的山西巡撫汪喬年,遠遠不如孫傳庭能力強,進了山西,就避開了孫傳庭這塊難啃的骨頭。”
劉宗敏道:“這話倒也不錯。咱們上次和孫傳庭血戰,說真的,勝得有些僥幸,這一回老孫可不會大意了,要是真的打起來,弄不好兩軍相持,曠日持久,咱們幾十萬人馬,前進不得,太危險了。”
宋獻策卻在輕輕搖頭:“劉爺的話是不錯的,但我在想,秦王為什麽會寫來這封信呢?是提醒我們?還是別有圖謀?”
劉宗敏哈哈一笑:“軍師,秦王是個明白人,一看咱們手裏有了四五十萬人馬,能不心慌?我覺得他這是來討好我們。加固一下雙方的關係。這就叫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李過點頭:“劉爺說得對,秦軍雖然厲害,可是人馬不過十萬,比起咱們來差得多,所以來賣個好,顯得親熱,日後秦軍有難處時,希望咱們可以幫上一把手。”
眾人都笑起來。
宋獻策卻輕輕搖頭:“這個嘛,也算是一個解釋,不過,我總覺得其中別有用心。”李自成道:“且先不說他有什麽用心,咱們先來談談這個事情。過了年以來,我也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去攻擊孫傳庭,而秦王提出的主張,咱們可以議一下。”
劉宗敏道:“我覺得可行。再說了,汪喬年是闖王的大仇人,早該宰了他啦。一天不捉到他,我吃飯都不香。照我說,打進山西,活捉汪喬年,然後還可以向東進攻京城,一舉兩得。”
田見秀道:“咱們去打山西,道路是方便了,但是左良玉可就在南陽一帶啊,這個龜孫子看到咱們起兵,會不會從後麵抄上來?尤其是咱們渡河的時候,以左良玉的狡猾,應該有這一手的。”
李自成笑道:“這個不怕,秦王在信上還說了,一旦左良玉有動作,秦軍會從潼關出兵,插在左良玉與我軍之間,保證我們的後方安全。”
田見秀一愣:“秦王這麽說的?還真夠大方的,他們這樣做,有什麽好處?還有什麽要求嗎?”李自成道:“信上沒說,也沒提任何要求。”
劉宗敏道:“軍師的看法呢?”宋獻策道:“雙方聯手作戰,沒有任何的要求,足夠奇怪,但是這個秦王,不能以常理測度,他經常出一些怪招。莫非他是想來他突然襲擊,我軍一動,左良玉勢必會撲上來,秦軍難道想半路截殺?打左良玉一個措手不及?”
李自成道:“我看不像,左良玉又不是傻瓜,行動的時候,能不派出遠哨近哨?突然襲擊,不太可能,況且左良玉來追我們的數十萬大軍,豈會不小心翼翼,以防上當呢?”
宋獻策道:“既然不是為了打左良玉,那就是為了別的目的。我看不如找那個司馬揚來問問。”
李自成道:“先不忙著,咱們先定下來,是不是同意秦王的建議,然後再問。”
他說完了,看了看眾人:“要不要舉手表決一下?”
經過表決,大部分人主張去攻山西,李自成點頭:“好吧,那就去打山西。”宋獻策道:“進軍山西之間,我們需要派出一小股人馬,假裝去打直隸,這樣可以誘使孫傳庭留在當地。”
李自成點頭:“很好,就這麽辦,傳下令去,全軍備戰,十天後開拔。”
然後他派人請來司馬揚,問道:“秦王在書信上寫道,如果我軍北進山西,左良玉前來襲擊的話,秦軍將為我斷後,擋住左良玉,這是真的麽?”
司馬揚哈哈一笑:“軍國大事,豈能兒戲?我家秦王一向言出如山,絕不欺瞞友軍。”
李自成也微笑道:“可是將左良玉擋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秦軍會損兵折將,我心中不安,貴使有什麽條件,隻管提出來,我李自成能辦得到,一定盡力而為。”
司馬揚拱手道:“承蒙闖王關心,我家大王說了,此次聯手作戰,不要義軍一草一木,一兵一卒,隻盼望著闖王能夠早日打破山西,捉住那姓汪的,報仇雪恨,然後直搗京師,滅了這大明朝,讓天下早些安定。”
李自成拍案而起:“好,真是痛快。我決定了,軍師,這就給秦王回信,感謝他給我軍出了這麽好的一個主意。我軍必當遵行此計。”
司馬揚也站起來:“如此最好,多謝闖王。”
等到宋獻策寫完了,李自成親自將書信交給司馬揚:“司馬將軍,不是我不留客,如此火急軍情,請盡快上複秦王,我當於十天之後,舉大軍北渡黃河,到時候請秦軍務必出關,照看一二。”
司馬揚道:“不必多囑,小將記下了,這就告辭。”
李自成讓人端過一盤黃金,賞了司馬揚,然後派一支百人騎兵隊,護送他走了。
司馬揚走後,李自成開始派將,讓李過和劉宗敏為前部,田見秀為後軍,自己帶著一幹將領,大隊人馬為中軍,準備出兵,派李友帶了一萬人,向直隸方向佯動,同時派遣穀可成帶了三萬人馬,守住洛陽。
和以往不同了,李自成開始由流動作戰,轉為重視根據地,開封被水淹沒之後,洛陽便是河南最重要的城市,不能像以前那樣放棄。
全軍近三十五萬人馬,連日動員,熱火朝天,聲勢浩大。給人的感覺是,李自成要北進直隸,去打孫傳庭了。
再說司馬揚,他連夜不停,奔回關中,等見了秦王,將回書送上之後,秦王看罷十分高興,對眾人道:“李自成果然要進山西了。”
白起道:“如此最好,我秦軍也該動一動了,大王,我想派章弓將軍帶兩萬騎兵,先進駐潼關,再相機而動。”
秦王點頭道:“可以,再派一員將軍,帶領步兵,備上攻城器具,隨後出發,準備打下河南南陽的一些縣城。這些縣城本來就是官軍占著,秦軍拿過來,不會有人反對。”
眾人領令之後,各自出去準備。秦王卻暗中示意白起,白起會意,留在堂中
秦王對白起道:“告訴章弓,等左良玉離開南陽之後,再打進去,不要與左良玉迎麵遭遇。”
白起笑道:“末將明白,大王的本意就是讓左良玉和李自成的人馬去掐,咱們趁機偷襲南陽。”
上午辰時,李自成走出洛陽王府,隻見滿地銀白,昨夜的一場大雪,使得到處銀裝素裹,幾個親兵正在院子裏打掃,還有幾個孩兒兵在推著雪人,玩得很開心。
這可能是今冬最後一場雪了。李自成裹緊了身上的棉袍,正要出府去議事廳,突然看到田見秀急急地跑進大門。
“秀才,有事麽?”李自成問。
田見秀來到他麵前:“闖王,秦軍派人來了。”李自成一愣:“秦軍?來幹什麽?”田見秀道:“還不清楚,人是剛剛到的,我給安排在偏廂房,然後這就來找你了。”
李自成道:“定有要事,你去召集老營所有的大將,叫上宋軍師,然後去議事廳,把秦軍來的人也帶去。”
吩咐完了,李自成來到了議事廳。
這座議事廳,就是原來的府衙後堂,李自成坐下沒一會兒,劉宗敏等人都到了,再過片刻,田見秀將秦軍來使請到了廳中。
李自成一看認識,此人名叫司馬揚,是秦軍校尉,以前隨著李岩來過,便笑道:“原來是司馬將軍,快快請坐,來人,給上茶。”
司馬揚謝了座,然後坐到眾人中間。李自成道:“司馬將軍從關中趕來,一定有什麽要事吧。”司馬揚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來,遞了上去:“這是我家丞相張儀的手書,請闖王過目。”
李自成接過來,展開一看,心頭便是一動:“你家秦王向我提議,速速攻擊山西?”
司馬揚道:“正是。”眾人聽了,大都心頭不解,小聲議論。
李自成沉吟道:“這是件大事,我得需要考慮考慮。司馬將軍來了,也不用在意這一兩天,等我考慮好了,就會給你答複。”司馬揚拱手道:“正該如此,那小將就在這裏等回信了。”
李自成派親兵將司馬揚帶下去,吃飯休息。
司馬揚一走,屋子裏立時聲音大了起來,郝搖旗首先沉不住氣,叫道:“闖王,咱們不是要北進直隸,進攻京城麽?正好順路幹掉孫傳庭那個王八蛋,這才是最好的進軍路線,去什麽山西啊?”
李過,高一功,袁宗弟等人,都同意這個說法。
田見秀看著李自成:“闖王,書信上是怎麽說的?”
李自成道:“大概的意思是,秦王知道孫傳庭率數萬人馬在直隸,因此奉勸我們,不要去碰孫傳庭,因為臨漳那邊地勢不利,孫傳庭隻要率領人馬當住大路,就可以堵住我軍,而要突破孫傳庭的防線,並不容易。因此秦王建議我們改道山西,從那邊進入直隸,威逼北京。此時的山西巡撫汪喬年,遠遠不如孫傳庭能力強,進了山西,就避開了孫傳庭這塊難啃的骨頭。”
劉宗敏道:“這話倒也不錯。咱們上次和孫傳庭血戰,說真的,勝得有些僥幸,這一回老孫可不會大意了,要是真的打起來,弄不好兩軍相持,曠日持久,咱們幾十萬人馬,前進不得,太危險了。”
宋獻策卻在輕輕搖頭:“劉爺的話是不錯的,但我在想,秦王為什麽會寫來這封信呢?是提醒我們?還是別有圖謀?”
劉宗敏哈哈一笑:“軍師,秦王是個明白人,一看咱們手裏有了四五十萬人馬,能不心慌?我覺得他這是來討好我們。加固一下雙方的關係。這就叫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李過點頭:“劉爺說得對,秦軍雖然厲害,可是人馬不過十萬,比起咱們來差得多,所以來賣個好,顯得親熱,日後秦軍有難處時,希望咱們可以幫上一把手。”
眾人都笑起來。
宋獻策卻輕輕搖頭:“這個嘛,也算是一個解釋,不過,我總覺得其中別有用心。”李自成道:“且先不說他有什麽用心,咱們先來談談這個事情。過了年以來,我也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去攻擊孫傳庭,而秦王提出的主張,咱們可以議一下。”
劉宗敏道:“我覺得可行。再說了,汪喬年是闖王的大仇人,早該宰了他啦。一天不捉到他,我吃飯都不香。照我說,打進山西,活捉汪喬年,然後還可以向東進攻京城,一舉兩得。”
田見秀道:“咱們去打山西,道路是方便了,但是左良玉可就在南陽一帶啊,這個龜孫子看到咱們起兵,會不會從後麵抄上來?尤其是咱們渡河的時候,以左良玉的狡猾,應該有這一手的。”
李自成笑道:“這個不怕,秦王在信上還說了,一旦左良玉有動作,秦軍會從潼關出兵,插在左良玉與我軍之間,保證我們的後方安全。”
田見秀一愣:“秦王這麽說的?還真夠大方的,他們這樣做,有什麽好處?還有什麽要求嗎?”李自成道:“信上沒說,也沒提任何要求。”
劉宗敏道:“軍師的看法呢?”宋獻策道:“雙方聯手作戰,沒有任何的要求,足夠奇怪,但是這個秦王,不能以常理測度,他經常出一些怪招。莫非他是想來他突然襲擊,我軍一動,左良玉勢必會撲上來,秦軍難道想半路截殺?打左良玉一個措手不及?”
李自成道:“我看不像,左良玉又不是傻瓜,行動的時候,能不派出遠哨近哨?突然襲擊,不太可能,況且左良玉來追我們的數十萬大軍,豈會不小心翼翼,以防上當呢?”
宋獻策道:“既然不是為了打左良玉,那就是為了別的目的。我看不如找那個司馬揚來問問。”
李自成道:“先不忙著,咱們先定下來,是不是同意秦王的建議,然後再問。”
他說完了,看了看眾人:“要不要舉手表決一下?”
經過表決,大部分人主張去攻山西,李自成點頭:“好吧,那就去打山西。”宋獻策道:“進軍山西之間,我們需要派出一小股人馬,假裝去打直隸,這樣可以誘使孫傳庭留在當地。”
李自成點頭:“很好,就這麽辦,傳下令去,全軍備戰,十天後開拔。”
然後他派人請來司馬揚,問道:“秦王在書信上寫道,如果我軍北進山西,左良玉前來襲擊的話,秦軍將為我斷後,擋住左良玉,這是真的麽?”
司馬揚哈哈一笑:“軍國大事,豈能兒戲?我家秦王一向言出如山,絕不欺瞞友軍。”
李自成也微笑道:“可是將左良玉擋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秦軍會損兵折將,我心中不安,貴使有什麽條件,隻管提出來,我李自成能辦得到,一定盡力而為。”
司馬揚拱手道:“承蒙闖王關心,我家大王說了,此次聯手作戰,不要義軍一草一木,一兵一卒,隻盼望著闖王能夠早日打破山西,捉住那姓汪的,報仇雪恨,然後直搗京師,滅了這大明朝,讓天下早些安定。”
李自成拍案而起:“好,真是痛快。我決定了,軍師,這就給秦王回信,感謝他給我軍出了這麽好的一個主意。我軍必當遵行此計。”
司馬揚也站起來:“如此最好,多謝闖王。”
等到宋獻策寫完了,李自成親自將書信交給司馬揚:“司馬將軍,不是我不留客,如此火急軍情,請盡快上複秦王,我當於十天之後,舉大軍北渡黃河,到時候請秦軍務必出關,照看一二。”
司馬揚道:“不必多囑,小將記下了,這就告辭。”
李自成讓人端過一盤黃金,賞了司馬揚,然後派一支百人騎兵隊,護送他走了。
司馬揚走後,李自成開始派將,讓李過和劉宗敏為前部,田見秀為後軍,自己帶著一幹將領,大隊人馬為中軍,準備出兵,派李友帶了一萬人,向直隸方向佯動,同時派遣穀可成帶了三萬人馬,守住洛陽。
和以往不同了,李自成開始由流動作戰,轉為重視根據地,開封被水淹沒之後,洛陽便是河南最重要的城市,不能像以前那樣放棄。
全軍近三十五萬人馬,連日動員,熱火朝天,聲勢浩大。給人的感覺是,李自成要北進直隸,去打孫傳庭了。
再說司馬揚,他連夜不停,奔回關中,等見了秦王,將回書送上之後,秦王看罷十分高興,對眾人道:“李自成果然要進山西了。”
白起道:“如此最好,我秦軍也該動一動了,大王,我想派章弓將軍帶兩萬騎兵,先進駐潼關,再相機而動。”
秦王點頭道:“可以,再派一員將軍,帶領步兵,備上攻城器具,隨後出發,準備打下河南南陽的一些縣城。這些縣城本來就是官軍占著,秦軍拿過來,不會有人反對。”
眾人領令之後,各自出去準備。秦王卻暗中示意白起,白起會意,留在堂中
秦王對白起道:“告訴章弓,等左良玉離開南陽之後,再打進去,不要與左良玉迎麵遭遇。”
白起笑道:“末將明白,大王的本意就是讓左良玉和李自成的人馬去掐,咱們趁機偷襲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