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道:“如果闖軍不能在直隸立足,一定會退回河南,到時候免不了與我秦軍爭奪地盤。”


    秦王道:“且先看看這一仗的結果吧。”


    果然不到二十天,便有探馬報進西安,報到秦王駕前:“稟大王,山海關之戰已經結束。”


    白起問道:“結果如何?”


    探馬道:“李自成親率大軍與吳三桂在一片石交鋒,結果取得大勝,不料此時吳三桂已經引得清軍入關,多爾袞率五萬八旗鐵騎猛衝李自成,闖軍抵擋不住八旗兵的凶猛進攻,立時潰敗。李自成率殘兵逃回北京。於兵敗之後的第三天在北京登基為帝,建國號為大順,然後撤出京城,向河南撤去。”


    張儀道:“那麽北京城呢?”


    探馬道:“此時已被多爾袞占據。皇太極催促他急急引兵,追趕闖軍。多爾袞便以吳三桂為前部,多鐸與阿濟格在後,率軍追趕下來,多爾袞則在京中,以洪承疇為吏部尚書,安撫明朝官吏。其他情況正在打探之中。”


    秦王擺擺手,探報退了下去。秦王看了看眾臣:“看來清軍進關,誌向不小,一改往日搶了便走的作派,這次是準備進占中原了。”


    白起沒有與清軍交過手,便問秦王:“大王,上一次您率軍與王翦將軍一起,曾經與多爾袞會過,八旗兵的戰鬥力如何?”


    秦王道:“極其強悍。他們弓馬嫻熟,悍不畏死,號令極嚴,軍中的軍將往往有很強的威望,以孤看來,那種威望是在戰場上拚殺出來的。與明朝的任官大是不同。上一次隻是他們的小隊騎兵,並不是大隊人馬,因此也隻能看出這些。”


    白起點頭:“闖軍已經是百戰之師,很多人都是九死一生留下來的,以他們的戰鬥力,在八旗兵麵前,仍舊不堪一擊,看來清兵確實不好對付。”


    張儀卻笑道:“這卻也不然。八旗兵固然厲害,可是此時的闖軍,已非原來的闖軍了。”


    白起一愣:“先生此話何意?”


    張儀道:“以前傳來的消息說,闖軍在京城之中大肆勒索銀錢,據稱勒索到了數以千萬兩的金銀,於是那些士兵們在城中花天酒地,大魚大肉,甚至有一連數日整個營房無人操練的情況。這隻說明一件事,闖軍在進占京城,滅了明朝之後,軍隊腐化,戰鬥力迅速下降,大家都忙著享受起來,這個時候打勝仗可以,一旦敗了,人人惦記著京中的財寶,如何還能全力死戰?”


    李岩道:“不錯,而且李自成這一次犯了大錯,他不該放棄北京城。數十萬人馬,背城一戰,未必沒有勝算。”


    秦王道:“卻也不能這麽說,李自成放棄京城,是想借著京城為掩護,拖慢清軍的速度,也拉長清軍的戰線,分散清軍的兵力。”


    白起道:“正是,清軍占領京城之後,不可能不分兵守護,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多爾袞絕不肯草率地離開北京,所以他才留在那裏,安撫百姓與降官。而派吳三桂率軍繼續追擊。這一來自己的人馬不受損失,而又可以猛追闖軍,如意算盤打得不錯啊。”


    張儀道:“吳三桂做了清軍的槍,看來還是很賣力氣,那是因為陳圓圓還沒搶回來。”


    秦王道:“李自成是想退過黃河,借著黃河來擋住清軍的進攻。畢竟直隸盡是平原,清軍騎兵優勢太大。”


    便在此時,跑進一個中軍,向秦王稟報:“大王,孫傳庭派人來見。”


    這一下奇峰突起,所有人都是一愣。


    秦王好像也沒聽清楚,問了一句:“再說一遍,誰派人來見?”中軍道:“是孫傳庭,此人還帶著孫傳庭的親筆書信。”


    張儀首先笑起來:“大王,說客到了。”秦王微然一哂:“不錯,清軍進關,隻怕孫傳庭那裏也感覺到了壓力。”張儀道:“聽說清軍入關,打的旗號是為崇禎報仇,消滅李自成。按理說朱慈炯作為崇禎的兒子,清軍沒有理由去攻打他啊。”


    秦王道:“就算多爾袞不懂這些,洪承疇可是精明過人。他一定會給多爾袞獻計,至於理由嘛,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完全可以說,這個朱三太子是假的,孫傳庭擁立傀儡,一樣也是亂臣賊子,如此一來,清軍第一個要滅的,便是他孫傳庭。”


    眾人一聽,都紛紛點頭。


    李岩道:“如此一來,孫傳庭定是派人與我秦軍聯盟的。如果此舉成功,他的背後便沒有後顧之憂,避免了腹背受敵的境況。”


    秦王道:“正是如此。”李岩道:“若如此,大王作何打算呢?”秦王道:“清軍可以把吳三桂當槍使,我秦軍亦可把孫傳庭當槍使,讓他在前麵去擋住各方人馬,而我秦軍便一力經營河南,豈不是好?”


    白起道:“大王高見。有山西作為屏障,我關中以東便可無憂了。”


    張儀道:“隻是如果我們與孫傳庭結成聯盟,李自成那邊,會如何打算呢?”


    秦王冷笑:“他眼下早已是自顧不暇,清軍與吳三桂已經逼近,李自成要全力對付,哪還有餘力來顧及我們這邊!而且我秦軍的勢力也進入了河南,一旦與孫傳庭聯盟成功,李自成必會感到四麵受敵,到時候,他會派人前來與我們通好的。那時我秦軍便占了上風,無論是孫傳庭還是李自成,都可以談條件,立於不敗之地。”


    眾人一起拱手:“大王神算。臣等不及也。”


    秦王冷然一笑:“請來使入見。”


    傳下令去之後,便聽大門外腳步聲響,隨著中軍走來一人,此人進得中廳之後,振衣甩袖,正了正帽冠,這才向前走了幾步,對著秦王躬身一揖:“大王在上,明朝吏部侍郎顧童有禮了。”


    來的正是顧童,此時他已經被封為吏部侍郎,位置僅在汪喬年之下。與他同時受封的,還有張煌言,這個剛剛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被封為兵部侍郎,跟隨在孫傳庭身邊。


    秦王沒有理他,張儀在一邊冷笑道:“明朝?明朝不是已被李自成滅亡了麽?哪來的一個吏部侍郎?”


    顧童一笑:“張丞相,我大明雖然京城失陷,先帝殉國,可是太子尚在,早在月前便已繼位登基,眼下除了山西一省之外,還有江南大片國土,何謂滅亡呢?”


    張儀道:“江南?那裏不還有一位弘光皇帝麽?此人是福王親子,被群臣擁立為帝,才是名正言順,你們那個朱三太子,是真是假,無人知曉,如此來路不明的皇帝,不但我秦軍不服,天下人也不會心服吧。閣下居然還自稱什麽大明侍郎,卻是好笑。”


    顧童向周圍一拱手:“我家陛下,乃是先帝崇禎最為寵愛的三太子,京城被破之日,先帝派護國將軍杜國威秘密送出宮外,隨行還有數位先帝的貼身太監,隨身尚有傳國玉璽,這還能有假?江南那些賊臣,為了一已私利,升官拜爵,這才空口誣蔑,實屬罪大惡極,我本認為大王英明,臣下必然也沒有愚氓之人,可誰料今日一見,嘿嘿……”


    張儀卻也不惱,淡然一笑:“好一番言之鑿鑿的高論,你這番言語,反過來說也是一樣,誰又知道為了升官拜爵而擁立皇帝的,不是孫傳庭與爾等一夥呢?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你顧大人以前在孫傳庭軍中,不過是個幕僚,此時不是一步登天,成為三品大員了麽?”


    顧童冷笑,卻是無言以答,便對著秦王一拱手:“大王,張丞相口風極利,在下不是對手,不過顧某此來,並非為了一逞口舌之快,而是有重要的事情,要麵陳大王駕前。”


    秦王心頭暗笑,張儀這個下馬威給的好,先殺一殺此人的銳氣,逼他說了軟話,然後再談正事,這叫做屈人之兵,理占上風。此時顧童承認不是對手,因此便道:“來人,給來使賜座。”


    有親兵給搬過一把大椅,顧童謝了座,這才坐下。


    秦王道:“你家孫閣老有何事,派你前來見孤?”


    顧童一笑:“不是孫閣老派在下來的,而是受了我家陛下之旨。特來與大王通好。另外還有孫閣老手書一封,請大王過目。”


    他從懷中取出書信來,一個中軍接過,遞呈秦王。


    秦王展開一瞧,正是孫傳庭的口氣,大意是國難當前,秦王受過先帝禦封,鎮守關中,此時賊寇猖狂,禍國殃民,正是雙方攜手,平定天下之機,還請秦王顧念先帝崇禎的恩情,雙方結成同盟,共禦外辱等等。


    對於這封書信,秦王事先便有了底,因此一瞧上麵的大意,更不出意料之外,心中更是雪亮。


    此時顧童又遞上一份禮單,以示通好之意。


    這才是大國使臣的作派,進門便遞禮單,那便是示弱了。


    秦王再看這份禮單,也是一份重禮,包括黃金美玉,白銀布匹,價值也超過萬金。他沒有表態,而是將禮單交給了張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