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心中暗自佩服白起,按理說,擊其半渡,或是趁著敵軍剛剛渡河,立足未穩時進攻,乃是取勝良機,可是清軍果然就像白起猜測的一樣,不圖小勝。


    建立起灘頭陣地之後,李岩派回一隻船去,稟報白起,請大軍立刻渡河。


    不多久,河麵之上千帆競逐,鼓風破浪而來。


    直到下午將近黃昏時分,秦軍和張煌言的人馬渡河完畢,五萬大軍在對岸立起營壘,嚴加守衛。


    白起過河之後,派人去通知李自成,讓他率領革左五營和大順軍,隨後渡河。


    三天之內,整個黃河之上盡是渡船,軍士和戰馬,軍資,糧秣等等,盡都渡到對岸。要不是李自成已經收集了上千條船隻,這麽龐大的軍隊,要想全部渡過河去,至少也要十天。


    剛剛渡河完畢,有人來報,左良玉的人馬到了。


    李自成聞聽大喜,他是已經稱帝的人,自然要表現得心胸寬廣,於是他命牛金星代替自己,渡河回去迎接。


    左良玉派來的乃是馬進忠,此人以前與革左五營關係不錯,與李自成也認識。牛金星帶著一百名隨從前來迎接,見麵之後,寒喧了一陣,然後便安排渡船,將馬進忠的人馬渡過河去。


    馬進忠帶了三萬人馬,很快便渡過河去。來到對岸。


    李自成聽說了,帶領革左五營的人全都出得大營,親自來迎接。一見麵,李自成十分親熱,拉著馬進忠的手,叫他的混號:“混十萬,沒想到是你,看來咱們還是一家人,有了難處,能夠伸手拉一把的,就是兄弟。”


    說著,他眼中含淚,擁抱了馬進忠。


    馬進忠與周圍的人都有點感動,沒想到李自成還是如此重情義。他們卻不知,李自成看到了混十萬,想起了當年的高迎祥,羅汝才,闖塌天,射塌天,過天星,滿天星,中鬥星等人,如今高迎祥已死,羅汝才被自己所殺,闖塌天和射塌天已經降了官軍,聽說此時駐兵在江西一帶,並不受重用,過天星惠登相此時也在左良玉帳下,滿天星與中鬥星,已經在與清軍的作戰之中犧牲。


    原來一起起事,刀頭飲血的兄弟,早已風流雲散,如今堅持下來的,隻有自己與張獻忠,如今看到舊人,能不讓他思緒萬千。


    革左五營的老回回和革裏眼,也上前與馬進忠擁抱,眾人說笑了一番,然後讓進大帳,李自成在禦營之中設下盛宴,款待馬進忠,同時讓李過帶了牛酒,前去犒勞馬進忠的人馬。


    李自成也請來了白起與李岩,眾人一起痛飲,這場酒直喝到掌燈才散。


    馬進忠來的時候,便早已吩咐過,讓自己的人馬紮營在革左五營邊上,對此,李自成也沒有說什麽,他心裏明白,左良玉是防著自己,馬進忠與革左五營關係最好,因此人家雙方挨著,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天,白起便向各營主將發下聚將令,讓他們轉過天來,辰時之前,到白起的大帳中聚齊,商議重要軍情。將令上特別提到,如果有人敢遲到,不管是何理由,立刻拉到帳外,重打六十大板。


    這是聯軍成立以來,白起的第一道通令,因此各營都非常重視,李自成身為皇帝,不可能屈尊降貴,前去大營聽令,因此他命劉宗敏代表自己,劉宗敏雖然有點不服白起,但是既然人家是總督人馬的大將軍,自己不聽便了違了軍令,那六十大板,非挨上不可。


    打板子劉宗敏自然不怕,可是當著所有人的麵,這個臉麵無論如何丟不起。李自成也再三叮囑他,白起治軍極嚴,千萬不要違了軍令,況且人家是前來助戰的,自己這邊的人如果不遵令,也說不過去。


    劉宗敏點頭應允。


    轉過天來,劉宗敏天剛亮就起來了,草草吃了些飯食,便帶著一百名騎兵親衛,來到了秦軍大營前。


    秦軍守衛營門的百長認識劉宗敏,微然一笑:“劉爺到了,請進,我家大將軍已經等候您了。”劉宗敏嗯了一聲,帶著人便進營,那百長伸手一攔:“大將軍有令,每位將軍最多隻能帶五名隨從進營。”


    劉宗敏冷笑一聲:“怎麽?你們秦軍還怕我這一百人馬?”


    那百長道:“將令如此,小人隻是奉命行事,還請劉爺見諒。”


    劉宗敏心頭不悅,暗想好大的架子,因為有李自成的吩咐,所以劉宗敏按下心頭的氣惱,用鞭子向後甩了甩:“你們五個跟著我,別人一律留下。”


    說完了,他帶著五個親兵,從那百長身邊躍過,打馬進營。


    不多時,各營的主將都到了,每個人都隻帶了五個親兵進來,白起早已升坐中軍帳,與來的人一一見過。


    眼見辰時剛過,所有人都到齊了,白起這才站起身來,向眾人一拱手,說道:“諸位,截止到今日,我們已經是五家聯軍,人馬近四十萬,聲勢浩大,士氣高昂,此時正是進擊破敵的好機會,蒙諸位不棄,讓我白起總督全軍,為大將軍,我這裏再一次謝過了。不過有句話我可得說在前麵,既然推舉我做大將軍,軍中之事便由我做主,不論何令,不論派到誰的頭上,都不得推諉,如果敢不奉令,我當以軍中七禁令五十四斬執行,絕不姑息。諸位明白了吧。”


    眾人紛紛道:“明白了,知道,我們絕對聽你大將軍的……”


    等諸人說完了,白起這才用手壓了壓,示意大家靜下來,然後他派人抬上沙盤來,這是昨天便做好的,正是方圓一百裏內的地形。


    白起請眾人圍到沙盤邊上,說道:“這是我派人仔細探查地形,又訪問了諸多位熟悉地形的當地老者,請他們一起繪製而成的,十分精準。”


    眾人圍到沙盤邊上,果然見這沙盤做得十分精致,上麵用泥土和沙石擺成了各種地形,有平原,有小山,有河流,有穀地,有樹林,方圓百裏之內的地形,一目了然。


    劉宗敏指了指沙盤東側的一張小小白色帳篷,說道:“這是清軍大營嗎?”


    白起道:“正是,清軍紮營的地方,左方有河,右方有山林,前麵則是一片平原,正是行家裏手。不用問,這是洪承疇的主意。那些清軍都是騎兵,以前在草原大漠之上紮營,非常散亂,沒有這樣的規矩。”


    革裏眼指了指西側的黑色帳篷,笑道:“這裏,便是我軍了。”


    白起點頭:“不錯,我軍正在此處紮營,然而卻是背靠黃河,有些不利。”


    老回回仔細看了看沙盤,說道:“大將軍,我們與清軍之間,盡是些平原,這是清軍給我們選好的決戰地點,這裏最適合八旗兵與關寧鐵騎往來縱橫,打起來我們必定吃虧。”


    白起道:“在洛陽城決戰,我們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可是在這裏,天時地利都不在我們這一邊,說到底,我們隻占人和。因此這一仗,我就盡量要忽略掉天時與地利,要將清軍逼入到不能施展的地步。”


    馬進忠道:“大將軍有辦法嗎?”


    白起道:“兵法有雲,凡戰,以正合,以奇勝。兩支大軍作戰,正麵交鋒時,要作成對峙的局麵,然後再出奇兵,或是完成合圍,或是截斷其後路,或是斷其糧道。隻要這三點之中完成一點,此戰可勝。”


    李岩笑道:“就像大將軍在長平一戰中那樣,正麵用堅固的營壘擋住趙軍,然後出兩支奇兵,截斷趙軍後路與糧道,然後死死圍住,不讓其突出包圍。”


    白起微然點頭,但是臉色卻甚是黯然。


    這是他生平最得意的一戰,可也是他最不願提起的一戰。因為在這一戰之後,他為了大傷趙國士氣與元氣,下令活埋了四十萬趙軍俘虜,自古以來殺降不祥,這四十萬冤魂沒有一刻不纏繞著他,直到白起最後被賜死,他還曾經仰問蒼天:我白起一生,立功無數,為何要被君王賜死?


    緊接著他便釋然一笑:長平一戰,我活埋趙軍四十萬,我早就該死了。


    此時李岩並不知道他的心思,因此用此戰來為白起提氣。


    白起明白他的意思,因此也沒多說,而是繼續道:“可是清軍並不是趙括,洪承疇與多爾袞都是多謀狡詐之輩,想要誘他們離開大營,長驅直入,進入我們的埋伏圈,那是不可能的。況且我們與清軍之間,也沒有崇山峻嶺可以伏兵。因此這一招,是行不通的了。”


    李岩道:“如果出奇兵不行,那就幹脆與清軍麵對麵的血戰。咱們數十萬人馬,多其數倍,還怕打不贏?”


    劉宗敏卻搖頭:“李公子,話可不是這麽說的。當初在一片石,我們大順軍,也是幾部於清軍,要說戰士們的英勇,也與今天沒有差別,可是我們還是敗了下來。不是我大順軍無能,實在是清軍打仗,太凶悍,太狡猾,而且太不好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北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北燕歌並收藏秦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