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冷笑,哪有這麽便宜的事。如今秦軍雖然占了三縣,但是人馬並不多,隻要我用進攻三縣來威脅,不怕李岩不服軟。
隻要秦軍來使服了軟,自己就可以占上風,得些好處。
因此左良玉下令,各地官員不要阻攔,讓李岩來武昌相見。
接到軍令之後,沿途幾個縣都沒有理會李岩,就讓他一路到了武昌。
李岩到了武昌城外,將人馬紮在長江邊上,自己按著事先的計劃,沒有進城見左良玉,而是化了妝,隻帶了兩個隨叢,混進城來,一路打聽周心的住處。
周心是近日以來左良玉帳下的紅人,算是他的幕賓,也是謀主。此人是河南商丘人,正好和李岩的老家杞縣相隔不太遠,算是半個老鄉了。李岩先來找他,自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到了門前,李岩用銀子賄賂了家丁,請他們代為通報,有河南老鄉前來拜會,還遞上了名刺。
周心正好剛從左良玉那裏回來,他與衛凡二人被左良玉叫去,就是商議如何應對李岩的事,不料剛剛回到家,就有人來報,門前有故舊來訪。
周心接過名刺一瞧,心裏便是一愣,他知道李岩來了,可是李岩沒去見左良玉,竟然先來訪他,卻是沒想到。
有心不見,卻又想先探探李岩的口風,做到心中有數,因此便吩咐,請李岩進來相見。
兩個人一見麵,李岩口稱年兄,十分客氣,周心也是文士,自有一番寒喧,不必細,二人落座之後,周心的下人奉上茶來,李岩抿了一口,稱讚道:“好茶,想必是君山所產吧。”
周心一笑:“正是,李公子見識不凡,令人佩服,我聽公子這次是奉了秦王之令,出使我朝,卻為何不去南京見我主陛下,反而來武昌見我家督師?又為何到了武昌,不去見督師,卻先來見在下?”
李岩將茶碗一放:“此事嘛,自有因果。前些時日,我家丞相張儀聯合天下諸候,共同抗清。此事已成,清軍遠遁關外,各家諸候能夠出兵≌≌≌≌,,確實給了我王極大的麵子,要不來相謝一番,豈不是太不曉事理了嗎?因此這才派我出使。”
周心頭:“原來如此。”
李岩繼續道:“上次張丞相來時,便未去見南明皇帝,隻與左督師秘約聯手,因此這一回在下也隻是來謝督師而已,實話,我關中秦軍,隻聞有左督師,不聞有南明天子。”
周心聽了,淡然一笑,覺得李岩倒也會話,這番馬屁拍給左良玉,倒也不虛。於是道:“李公子過譽了,我家督師效忠天子,其心可昭日月,卻不知李公子為何不去見他,卻先來見我?”
李岩道:“因為年兄與我乃是故舊鄉裏,李岩到了武昌,等不及要先睹鄉人之麵,也是常理。”完了,他從袖子裏取出一份禮單,遞了過去。
禮單放在周心眼前,周心掃了一眼,發現竟是一份重禮。不由得冷笑:“李公子,鄉人見麵,用不著這般破費吧。”
李岩一笑:“在下自然拿不出這份禮品,這是我家秦王送給年兄的。”
周心眼皮一抬:“秦王也知道在下?”李岩道:“豈止是知道,簡直是如雷貫耳,眼下關中與河南兩地,紛紛言,左督師得了兩位智囊,首推便是周年兄,這眼看著左督師便要龍入深海,鳥上高空了,全憑了您二位的錦囊妙計。”
周心一笑:“不敢當,不敢當。左督師威名震動天下,我們做謀士的,也隻是敲敲邊鼓,為督師拾遺補漏而已。”
李岩道:“禮物就放在城外,我的人馬營中,因為太過顯眼,在下不敢明著帶進城來,還請年兄派人派車,前去營中搬取。”
周心頭笑道:“那就多謝秦王美意了。隻是此事如果讓左督師知道,在下便有裏通外國之嫌了。”
李岩道:“這個請年兄放心,在下此次前來,各方麵都有打。左督師那裏,也有重禮奉上。隻要年兄不,誰又能知道呢?”
周心這才放心,他吩咐下人,擺酒設宴,款待李岩。
原來周心雖有智謀,為人卻有貪財,張儀知道他這個弱,這才讓李岩帶上重禮,先來拜會他。
果然,有銀錢開路,周心的態度好了許多,語調也不像方才那樣不陰不陽了,顯得客氣起來。兩個人對飲之中,周心問道:“李公子,按如果隻是表達秦王的謝意,用不著你這樣的重要人物親自前來吧。隻需派個普通官員就可以了,因此在下猜測,李公子此行,還有另外目的。”
李岩一笑:“年兄果然心思聰慧,秦王派我前來,確實有重要事情,需要向左督師進言。”
周心眉毛跳了跳:“是什麽重要的事呢?”
李岩看了看屋子裏的下人,周心會意,向四下擺擺手,那些伺候的仆人們便都退了下去,整個屋子中隻剩下他們兩個。李岩這才道:“我家大王想滅掉張獻忠。”
周心正飲了一口酒,聽了這話,那口酒停在了嘴裏,沒有往下咽,好像在回味著酒的滋味,酒在嘴裏轉了幾轉,才咕的一聲,咽了下去。
李岩道:“年兄想不到吧。”
周心道:“張獻忠與秦軍的關係,不是很親密麽?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前年張獻忠進攻四川,被川中女將秦良玉圍住,還是秦軍出手救的他。而且我聽張獻忠得了四川之後,對秦軍也很友好,怎麽你家大王突然有了這個念頭?”
李岩歎息一聲:“年兄,你家左督師號稱張獻忠的克星,他是最了解此公的。張獻忠為人,狡詐無情,恩情信義在他的心裏,如同狗屎一般。他起兵以來,多次投降官軍,又多次反叛,最快的時候,投降和反叛,還不到一個月。這樣的人,哪會記得你的恩情呢?那次出兵相救,也是我軍中的李敢將軍所為,他與張獻忠乃是結義兄弟,這才冒著軍法從事的危險,不顧一切地去救了張獻忠。而之後如何呢?張獻忠得了四川,立刻派兵堵住劍閣,嚴加守衛,這明明是衝著我秦軍去的。而且張獻忠還暗中向我漢中地區派遣密探,打探漢中防衛情況。甚至不時鼓動當地匪人,興兵作亂。我家大王得到這個消息,十分氣憤,這才要滅他。”
周心頭:“哦,原來如此。張獻忠其人,確實無情無義,早該誅滅。”
他話峰一轉:“可是這與我家督師何幹?李公子此來,有何目的?”
李岩道:“不瞞年兄,弟此次前來,就是要到左督師,與我秦兵聯手,奪下四川,滅亡張獻忠。”
周心沉吟著,他沒有立時表態,因為此事太過重大,而且他在左良玉身邊的份量,舉足輕重,一段時間以來,左良玉深感自己身邊都是一些武將,攻城克地還行,可是要玩起政治來,差得太多。
自從左良玉派馬進忠出兵之後,朱由崧便知道了,他是個草包昏君,本沒有什麽高明的主意,但是以馬士英為首的那一幫官僚們就不同了,他們個個是內鬥的好手,因此便想出了不少主意,克製左良玉的實力發展。
左良玉被這些人弄得暈頭轉向,時而朝庭派人前來嘉獎,卻在獎賞他的同時,奪去他的一些地盤,以各種緣由,克扣他的軍餉等等,後來左良玉也招攬了一些謀士,這才能與朝庭玩個半斤八兩,而這些謀士裏,最厲害的,便是周心與衛凡。
此時周心一聽李岩出這般大的事情,心裏震驚之餘,並沒有表示同意或反對。李岩也知道他會這樣應對,因此道:“此事關係到我們兩家的發展大計,因此我沒敢冒冒失失地直接去求見左督師,表明此事,而是先來看望年兄,就是要與年兄先談一番,將這裏麵的利害關係透,請年兄不要見疑。”
周心頭:“你我是老鄉,常言道,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出門在外,鄉人便是親人。兄弟有什麽話,盡管講出來,我也權衡權衡。”
李岩道:“那弟便直言相告了。其實對於四川,我秦軍是早想拿下的,因為四川乃是天府之國,誰若得了四川,便有了一個穩定的後方基地,但是自從張獻忠占有四川之後,我家大王還是非常大度,派李敢將軍不時地與他通好,其實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將張獻忠聯合好,使得我秦軍的南麵,不會有什麽憂患。然後我秦軍才可以放心的向東發展。但是這麽好的一個方略,卻因為張獻忠的原因,不得不放緩腳步了。因為我家大王已經探聽到消息,張獻忠據有四川之後,人馬不下三十萬,早有了統一天下的野心。他一方麵派人馬鎮守夔門,堵住左督師,另一方麵增兵劍閣,目的很清楚,就是準備要奪取我漢中之地了。”
隻要秦軍來使服了軟,自己就可以占上風,得些好處。
因此左良玉下令,各地官員不要阻攔,讓李岩來武昌相見。
接到軍令之後,沿途幾個縣都沒有理會李岩,就讓他一路到了武昌。
李岩到了武昌城外,將人馬紮在長江邊上,自己按著事先的計劃,沒有進城見左良玉,而是化了妝,隻帶了兩個隨叢,混進城來,一路打聽周心的住處。
周心是近日以來左良玉帳下的紅人,算是他的幕賓,也是謀主。此人是河南商丘人,正好和李岩的老家杞縣相隔不太遠,算是半個老鄉了。李岩先來找他,自然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到了門前,李岩用銀子賄賂了家丁,請他們代為通報,有河南老鄉前來拜會,還遞上了名刺。
周心正好剛從左良玉那裏回來,他與衛凡二人被左良玉叫去,就是商議如何應對李岩的事,不料剛剛回到家,就有人來報,門前有故舊來訪。
周心接過名刺一瞧,心裏便是一愣,他知道李岩來了,可是李岩沒去見左良玉,竟然先來訪他,卻是沒想到。
有心不見,卻又想先探探李岩的口風,做到心中有數,因此便吩咐,請李岩進來相見。
兩個人一見麵,李岩口稱年兄,十分客氣,周心也是文士,自有一番寒喧,不必細,二人落座之後,周心的下人奉上茶來,李岩抿了一口,稱讚道:“好茶,想必是君山所產吧。”
周心一笑:“正是,李公子見識不凡,令人佩服,我聽公子這次是奉了秦王之令,出使我朝,卻為何不去南京見我主陛下,反而來武昌見我家督師?又為何到了武昌,不去見督師,卻先來見在下?”
李岩將茶碗一放:“此事嘛,自有因果。前些時日,我家丞相張儀聯合天下諸候,共同抗清。此事已成,清軍遠遁關外,各家諸候能夠出兵≌≌≌≌,,確實給了我王極大的麵子,要不來相謝一番,豈不是太不曉事理了嗎?因此這才派我出使。”
周心頭:“原來如此。”
李岩繼續道:“上次張丞相來時,便未去見南明皇帝,隻與左督師秘約聯手,因此這一回在下也隻是來謝督師而已,實話,我關中秦軍,隻聞有左督師,不聞有南明天子。”
周心聽了,淡然一笑,覺得李岩倒也會話,這番馬屁拍給左良玉,倒也不虛。於是道:“李公子過譽了,我家督師效忠天子,其心可昭日月,卻不知李公子為何不去見他,卻先來見我?”
李岩道:“因為年兄與我乃是故舊鄉裏,李岩到了武昌,等不及要先睹鄉人之麵,也是常理。”完了,他從袖子裏取出一份禮單,遞了過去。
禮單放在周心眼前,周心掃了一眼,發現竟是一份重禮。不由得冷笑:“李公子,鄉人見麵,用不著這般破費吧。”
李岩一笑:“在下自然拿不出這份禮品,這是我家秦王送給年兄的。”
周心眼皮一抬:“秦王也知道在下?”李岩道:“豈止是知道,簡直是如雷貫耳,眼下關中與河南兩地,紛紛言,左督師得了兩位智囊,首推便是周年兄,這眼看著左督師便要龍入深海,鳥上高空了,全憑了您二位的錦囊妙計。”
周心一笑:“不敢當,不敢當。左督師威名震動天下,我們做謀士的,也隻是敲敲邊鼓,為督師拾遺補漏而已。”
李岩道:“禮物就放在城外,我的人馬營中,因為太過顯眼,在下不敢明著帶進城來,還請年兄派人派車,前去營中搬取。”
周心頭笑道:“那就多謝秦王美意了。隻是此事如果讓左督師知道,在下便有裏通外國之嫌了。”
李岩道:“這個請年兄放心,在下此次前來,各方麵都有打。左督師那裏,也有重禮奉上。隻要年兄不,誰又能知道呢?”
周心這才放心,他吩咐下人,擺酒設宴,款待李岩。
原來周心雖有智謀,為人卻有貪財,張儀知道他這個弱,這才讓李岩帶上重禮,先來拜會他。
果然,有銀錢開路,周心的態度好了許多,語調也不像方才那樣不陰不陽了,顯得客氣起來。兩個人對飲之中,周心問道:“李公子,按如果隻是表達秦王的謝意,用不著你這樣的重要人物親自前來吧。隻需派個普通官員就可以了,因此在下猜測,李公子此行,還有另外目的。”
李岩一笑:“年兄果然心思聰慧,秦王派我前來,確實有重要事情,需要向左督師進言。”
周心眉毛跳了跳:“是什麽重要的事呢?”
李岩看了看屋子裏的下人,周心會意,向四下擺擺手,那些伺候的仆人們便都退了下去,整個屋子中隻剩下他們兩個。李岩這才道:“我家大王想滅掉張獻忠。”
周心正飲了一口酒,聽了這話,那口酒停在了嘴裏,沒有往下咽,好像在回味著酒的滋味,酒在嘴裏轉了幾轉,才咕的一聲,咽了下去。
李岩道:“年兄想不到吧。”
周心道:“張獻忠與秦軍的關係,不是很親密麽?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前年張獻忠進攻四川,被川中女將秦良玉圍住,還是秦軍出手救的他。而且我聽張獻忠得了四川之後,對秦軍也很友好,怎麽你家大王突然有了這個念頭?”
李岩歎息一聲:“年兄,你家左督師號稱張獻忠的克星,他是最了解此公的。張獻忠為人,狡詐無情,恩情信義在他的心裏,如同狗屎一般。他起兵以來,多次投降官軍,又多次反叛,最快的時候,投降和反叛,還不到一個月。這樣的人,哪會記得你的恩情呢?那次出兵相救,也是我軍中的李敢將軍所為,他與張獻忠乃是結義兄弟,這才冒著軍法從事的危險,不顧一切地去救了張獻忠。而之後如何呢?張獻忠得了四川,立刻派兵堵住劍閣,嚴加守衛,這明明是衝著我秦軍去的。而且張獻忠還暗中向我漢中地區派遣密探,打探漢中防衛情況。甚至不時鼓動當地匪人,興兵作亂。我家大王得到這個消息,十分氣憤,這才要滅他。”
周心頭:“哦,原來如此。張獻忠其人,確實無情無義,早該誅滅。”
他話峰一轉:“可是這與我家督師何幹?李公子此來,有何目的?”
李岩道:“不瞞年兄,弟此次前來,就是要到左督師,與我秦兵聯手,奪下四川,滅亡張獻忠。”
周心沉吟著,他沒有立時表態,因為此事太過重大,而且他在左良玉身邊的份量,舉足輕重,一段時間以來,左良玉深感自己身邊都是一些武將,攻城克地還行,可是要玩起政治來,差得太多。
自從左良玉派馬進忠出兵之後,朱由崧便知道了,他是個草包昏君,本沒有什麽高明的主意,但是以馬士英為首的那一幫官僚們就不同了,他們個個是內鬥的好手,因此便想出了不少主意,克製左良玉的實力發展。
左良玉被這些人弄得暈頭轉向,時而朝庭派人前來嘉獎,卻在獎賞他的同時,奪去他的一些地盤,以各種緣由,克扣他的軍餉等等,後來左良玉也招攬了一些謀士,這才能與朝庭玩個半斤八兩,而這些謀士裏,最厲害的,便是周心與衛凡。
此時周心一聽李岩出這般大的事情,心裏震驚之餘,並沒有表示同意或反對。李岩也知道他會這樣應對,因此道:“此事關係到我們兩家的發展大計,因此我沒敢冒冒失失地直接去求見左督師,表明此事,而是先來看望年兄,就是要與年兄先談一番,將這裏麵的利害關係透,請年兄不要見疑。”
周心頭:“你我是老鄉,常言道,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出門在外,鄉人便是親人。兄弟有什麽話,盡管講出來,我也權衡權衡。”
李岩道:“那弟便直言相告了。其實對於四川,我秦軍是早想拿下的,因為四川乃是天府之國,誰若得了四川,便有了一個穩定的後方基地,但是自從張獻忠占有四川之後,我家大王還是非常大度,派李敢將軍不時地與他通好,其實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將張獻忠聯合好,使得我秦軍的南麵,不會有什麽憂患。然後我秦軍才可以放心的向東發展。但是這麽好的一個方略,卻因為張獻忠的原因,不得不放緩腳步了。因為我家大王已經探聽到消息,張獻忠據有四川之後,人馬不下三十萬,早有了統一天下的野心。他一方麵派人馬鎮守夔門,堵住左督師,另一方麵增兵劍閣,目的很清楚,就是準備要奪取我漢中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