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打仗雖然容易,取勝並不容易,尤其是攻擊左良玉。n∈,
以前多次交手,張獻忠均遭大敗,心裏對左良玉十分忌憚,雖然此時他手中有了三四十萬人馬,還占據著四川這塊易守難攻的地方,可若與左良玉對敵,還是沒有把握。
一支軍隊如果總敗給一個相同的敵人,那麽整支軍隊都會對這個敵人產生畏懼心理。未戰先潰絕對是有可能的。可無論如何,總是要與左良玉對陣的,此時不打,以後也要打。
正在他猶豫不決之時,突然有侍衛來報,唐賽兒求見。
張獻忠一愣,暗想她不是走了嗎?怎麽又回來了?於是他請唐賽兒入見,唐賽兒見了駕,開口便道:“我見潘先生方才離去,想必他一定也和我的意思相同,勸阻大王出兵。”
張獻忠點頭:“是啊,你們能看法一致,老子很高興。這兵嘛,是不能發。”
唐賽兒微然一笑:“那陛下為何還在猶豫?”張獻忠道:“軍師怎麽知道我在猶豫?”唐賽兒道:“方才我勸陛下不要出兵之時,就看出來了,陛下既想出兵,又不想出兵。”
張獻忠道:“這麽說,軍師猜到了老子的心意?”
唐賽兒道:“陛下的心意,其實並不難猜測。出兵吧,怕敵不過左良玉,損兵折將,沒有好處,不出兵吧,部下那些軍將們天天鬧事,民怨越來越大,而且我們不出兵,就是坐看左良玉實力大增。日後也是個麻煩。”
張獻忠哈哈大笑:“軍師果然了得,真是老子肚子裏的蟲,猜得一點不錯。不過既然你們二位都不同意出兵,老子就聽你們的,按兵不動。”
唐賽兒道:“其實我的心裏,是主張出兵的,隻是我不能這麽說。”張獻忠道:“這卻為何?”唐賽兒道:“因為來的是李岩,以前我們的關係,曾經非常密切,秦王派他前來,肯定是想借助我,來說服陛下出兵。而我若是幫助李岩,會使得陛下疑心,因此我不能同意李岩的請求。”
張獻忠道:“這麽說來,軍師也覺得,出兵才是上策。”
唐賽兒點頭:“不僅僅是上策,而且是天賜良機。”張獻忠道:“是嗎?說說看。”唐賽兒道:“我軍已經在四川安閑日久,將士們憋得狠了,出去打一仗,定然拚命。而且我四川易守難攻,退一萬步說,就算此戰不利,我們也能全軍退進夔門,左良玉攻不進來。另外這次有秦軍相助,兩麵夾攻,取勝的把握很大。左良玉手握十萬人馬,但必須要分出一部去頂住秦軍,因為那邊是陸路,秦軍的戰鬥力要比左軍強得多,左良玉不敢大意。至於我們這邊,最多也就六七萬人馬,如果我們集結二十餘萬大軍,一鼓作氣,打敗左良玉是有希望的。若要出兵,便不可遲疑,左良玉已經開始大量打造戰船,就是防著我們。”
張獻忠聞聽,連連點頭:“軍師說得好。老子不猶豫了,明日見了李岩,就和他定下日期,共同進攻左良玉。”
唐賽兒道:“陛下還是要先聽聽李岩的話,盡可能向秦軍提些條件,畢竟他是來求我們,主動權在陛下手裏。”
張獻忠哈哈大笑:“這個自然,老子從不做虧本的買賣,無論這一仗是輸是贏,先得些實惠再說。”
唐賽兒道:“至於到底是什麽實惠,陛下想好了沒有?”
張獻忠道:“沒有想好,軍師有什麽妙計?”唐賽兒道:“最好的條件,自然是要地盤,不過此時秦軍所占據的地方,除了關中,漢中,便是河南幾個縣。關中和漢中,秦軍是用自己的武力打下來的,秦王絕不會放手,而且這兩塊地方,乃是戰略要地,秦軍的生命線,所以就算去要,人家也不放。河南的幾個縣,與我四川不接壤,孤懸境外,隨時可能被攻擊,要了來也沒有用,所以眼下秦軍占的地方,我們不能去要。”
張獻忠道:“那要些什麽?”
唐賽兒道:“我們可以向秦軍提出要求,隻要擊走左良玉,所打下的湖廣地盤,武昌以西都是我們的,武昌嘛,可以給秦軍。”
張獻忠道:“武昌最是富遮,為什麽要送給秦軍?”
唐賽兒道:“武昌雖好,可一旦我們控製了長江上遊,武昌就是咱們嘴邊上的一塊肉,什麽時候吃,張嘴就可以了。而李岩提出的條件是,擊敗左良玉後,武昌地區歸我們,而隨州,襄樊,隕縣一帶,都是秦軍的,那樣一來就可以將我們的人馬攔腰斬斷。武昌得不到四川的支援,就成了一塊死棋。”
張獻忠連連點頭:“說得好,說得好。就聽軍師的,況且就算打不跑左良玉,我們占了這幾個縣,也是緊鄰著四川,這也叫做遠交近攻。”
兩人商議定了,唐賽兒這才告辭。
回到自己府裏,唐虎還沒有睡,一見姐姐回來,便來探問。唐賽兒歎息一聲,說道:“這一次我可以費盡心機了。張獻忠已經不太聽我的話,而開始防著我了。方才我隻見潘獨鼇出來,沒有見他進去,因此可以肯定,姓潘的一早就在張獻忠那裏,張獻忠在和他商量,而潘獨鼇知道我的心思,一定要幫李岩,卻不能明麵上幫著說話,我不同意李岩的要求,張獻忠反而會深思,如果我和李岩口風一致,張獻忠便不會出兵了。”
唐虎道:“如今張獻忠同意出兵了嗎?”
唐賽兒點頭:“還要看明日朝堂之上,李岩將用什麽話,來反駁潘獨鼇了,以我所料,姓潘的一定極力反對出兵,而我和張獻忠說好了,明天便不好表態,一切都由張獻忠來說。”
唐虎道:“這個姓潘的口才很好,李公子是他的對手嗎?萬一說不過人家,敗下陣來,張獻忠隻怕又要改變主意。畢竟這可是軍國大事啊。”
唐賽兒點頭,顯得憂心忡忡。
以前多次交手,張獻忠均遭大敗,心裏對左良玉十分忌憚,雖然此時他手中有了三四十萬人馬,還占據著四川這塊易守難攻的地方,可若與左良玉對敵,還是沒有把握。
一支軍隊如果總敗給一個相同的敵人,那麽整支軍隊都會對這個敵人產生畏懼心理。未戰先潰絕對是有可能的。可無論如何,總是要與左良玉對陣的,此時不打,以後也要打。
正在他猶豫不決之時,突然有侍衛來報,唐賽兒求見。
張獻忠一愣,暗想她不是走了嗎?怎麽又回來了?於是他請唐賽兒入見,唐賽兒見了駕,開口便道:“我見潘先生方才離去,想必他一定也和我的意思相同,勸阻大王出兵。”
張獻忠點頭:“是啊,你們能看法一致,老子很高興。這兵嘛,是不能發。”
唐賽兒微然一笑:“那陛下為何還在猶豫?”張獻忠道:“軍師怎麽知道我在猶豫?”唐賽兒道:“方才我勸陛下不要出兵之時,就看出來了,陛下既想出兵,又不想出兵。”
張獻忠道:“這麽說,軍師猜到了老子的心意?”
唐賽兒道:“陛下的心意,其實並不難猜測。出兵吧,怕敵不過左良玉,損兵折將,沒有好處,不出兵吧,部下那些軍將們天天鬧事,民怨越來越大,而且我們不出兵,就是坐看左良玉實力大增。日後也是個麻煩。”
張獻忠哈哈大笑:“軍師果然了得,真是老子肚子裏的蟲,猜得一點不錯。不過既然你們二位都不同意出兵,老子就聽你們的,按兵不動。”
唐賽兒道:“其實我的心裏,是主張出兵的,隻是我不能這麽說。”張獻忠道:“這卻為何?”唐賽兒道:“因為來的是李岩,以前我們的關係,曾經非常密切,秦王派他前來,肯定是想借助我,來說服陛下出兵。而我若是幫助李岩,會使得陛下疑心,因此我不能同意李岩的請求。”
張獻忠道:“這麽說來,軍師也覺得,出兵才是上策。”
唐賽兒點頭:“不僅僅是上策,而且是天賜良機。”張獻忠道:“是嗎?說說看。”唐賽兒道:“我軍已經在四川安閑日久,將士們憋得狠了,出去打一仗,定然拚命。而且我四川易守難攻,退一萬步說,就算此戰不利,我們也能全軍退進夔門,左良玉攻不進來。另外這次有秦軍相助,兩麵夾攻,取勝的把握很大。左良玉手握十萬人馬,但必須要分出一部去頂住秦軍,因為那邊是陸路,秦軍的戰鬥力要比左軍強得多,左良玉不敢大意。至於我們這邊,最多也就六七萬人馬,如果我們集結二十餘萬大軍,一鼓作氣,打敗左良玉是有希望的。若要出兵,便不可遲疑,左良玉已經開始大量打造戰船,就是防著我們。”
張獻忠聞聽,連連點頭:“軍師說得好。老子不猶豫了,明日見了李岩,就和他定下日期,共同進攻左良玉。”
唐賽兒道:“陛下還是要先聽聽李岩的話,盡可能向秦軍提些條件,畢竟他是來求我們,主動權在陛下手裏。”
張獻忠哈哈大笑:“這個自然,老子從不做虧本的買賣,無論這一仗是輸是贏,先得些實惠再說。”
唐賽兒道:“至於到底是什麽實惠,陛下想好了沒有?”
張獻忠道:“沒有想好,軍師有什麽妙計?”唐賽兒道:“最好的條件,自然是要地盤,不過此時秦軍所占據的地方,除了關中,漢中,便是河南幾個縣。關中和漢中,秦軍是用自己的武力打下來的,秦王絕不會放手,而且這兩塊地方,乃是戰略要地,秦軍的生命線,所以就算去要,人家也不放。河南的幾個縣,與我四川不接壤,孤懸境外,隨時可能被攻擊,要了來也沒有用,所以眼下秦軍占的地方,我們不能去要。”
張獻忠道:“那要些什麽?”
唐賽兒道:“我們可以向秦軍提出要求,隻要擊走左良玉,所打下的湖廣地盤,武昌以西都是我們的,武昌嘛,可以給秦軍。”
張獻忠道:“武昌最是富遮,為什麽要送給秦軍?”
唐賽兒道:“武昌雖好,可一旦我們控製了長江上遊,武昌就是咱們嘴邊上的一塊肉,什麽時候吃,張嘴就可以了。而李岩提出的條件是,擊敗左良玉後,武昌地區歸我們,而隨州,襄樊,隕縣一帶,都是秦軍的,那樣一來就可以將我們的人馬攔腰斬斷。武昌得不到四川的支援,就成了一塊死棋。”
張獻忠連連點頭:“說得好,說得好。就聽軍師的,況且就算打不跑左良玉,我們占了這幾個縣,也是緊鄰著四川,這也叫做遠交近攻。”
兩人商議定了,唐賽兒這才告辭。
回到自己府裏,唐虎還沒有睡,一見姐姐回來,便來探問。唐賽兒歎息一聲,說道:“這一次我可以費盡心機了。張獻忠已經不太聽我的話,而開始防著我了。方才我隻見潘獨鼇出來,沒有見他進去,因此可以肯定,姓潘的一早就在張獻忠那裏,張獻忠在和他商量,而潘獨鼇知道我的心思,一定要幫李岩,卻不能明麵上幫著說話,我不同意李岩的要求,張獻忠反而會深思,如果我和李岩口風一致,張獻忠便不會出兵了。”
唐虎道:“如今張獻忠同意出兵了嗎?”
唐賽兒點頭:“還要看明日朝堂之上,李岩將用什麽話,來反駁潘獨鼇了,以我所料,姓潘的一定極力反對出兵,而我和張獻忠說好了,明天便不好表態,一切都由張獻忠來說。”
唐虎道:“這個姓潘的口才很好,李公子是他的對手嗎?萬一說不過人家,敗下陣來,張獻忠隻怕又要改變主意。畢竟這可是軍國大事啊。”
唐賽兒點頭,顯得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