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兒早急得如同熱鍋螞蟻了。一見唐賽兒平安歸來,這才鬆了口氣,可是唐賽兒卻臉色凝重,對六兒道:“送信的人走了嗎?”六兒一愣:“沒走,我讓他們在附近找地方住下了。”
唐賽兒道:“好,你這就去告訴他們,我已經張獻忠麵前獻計,讓張獻忠派人馬去繞道攻打漢中,張獻忠非常滿意這條計,估計這兩天就會動兵了。讓送信的人立刻將此計告訴白起將軍,此事隻用口頭傳達,我就不寫信了。”
六兒還是有不明白,可聽唐賽兒得非常鄭重,知道事關重大,於是立刻出了府門,找到那幾個送信的秦軍,將這消息了,那幾人一聽,也不敢怠慢,急忙出了成都,飛馬回奔劍閣,去稟報白起。
他們還沒到劍閣,就遇到了白起大軍,原來白起在攻占劍閣之後,沒有過多耽擱,立刻起兵殺奔成都,白起非常清楚,秦軍這是鑽了張獻忠的空子,趁著李定國帶領大軍殺出四川的當口,偷襲進來,一旦日子久了,李定國必然全力回救成都,到那時,秦軍的幾萬人馬,萬萬敵不過數十萬大西軍。
因此白起隻能在李定國回兵之前,攻克成都,捉住或殺死張獻忠。
為了有足夠的勝算,攻克劍閣之後,白起給河南的章弓發了急令,讓他將這個消息立刻透露給左良玉,白起明白,左良玉不是笨蛋,李岩去的時候已經給他流露過共同攻擊四川的想法,隻要左良玉聽自己帶兵攻下了劍閣,立刻就會明白,秦軍攻擊湖廣是虛,打進四川是實。
白起一方麵給章弓下令,一方麵留下三千人馬守住劍閣,然後大軍馬不停蹄地直奔成都殺來,這幾個送信的人沒到劍閣,在江油附近便遇到了秦軍。他們立刻將唐賽兒出的主意完完本本地講給白起。
李敢聽了這個消息,心頭大驚:“大將軍,唐姑娘這條計好厲害,我們偷襲四川,她不管不問,卻建議張獻忠去打漢中,我的天,一旦張獻忠拿下了漢中,豈不是斷了我們的歸路?到時候成都打不下來,漢中又歸了人家,我們這幾萬f∧f∧f∧f∧,人,可就成了籠中之鳥了。這唐姑娘……”
白起微然一笑:“李將軍,這怪不得唐姑娘,以我看來,這是唐姑娘給我出的一道考題呢。”
李敢不解:“出的考題?”白起道:“正是,而且這道題是明明白白讓我看到的,不然這麽重大的計策,唐姑娘又怎麽會告訴我們呢?”李敢還是不明白:“可是……為什麽是考題呢?”
白起道:“這道題關係著唐姑娘重歸秦軍,她不可能不認真對待。李敢將軍,你仔細想想,唐姑娘要歸秦,是誰對她的?”
李敢道:“自然是我兄弟李岩了,他不讓人家回去,人家怎麽回去?當時他們兩個是翻了臉的。”
白起笑道:“不是這樣的,李將軍把這事想得簡單了。唐姑娘的顧慮,並不在李岩那裏,而是秦王。”
李敢一愣:“是大王?”白起道:“歸秦歸秦,是歸順秦王,而不是歸順李岩。所以這件事情,做主的是秦王。唐姑娘最明白這一,因此她想要讓秦王給一個明確的答複。而這條計,就是條件,也是證明。”
李敢道:“我不明白。”
白起也知道他聽不懂,因此笑道:“唐姑娘是個要麵子的人,從她和李岩翻臉就可以看得出來,而如今我們打進四川,而唐姑娘為什麽不逃出成都,投奔我們呢?李岩留人在她身邊,想助她逃走,而她卻沒有這樣做,就是顧及到麵子。試想一下,如果她被李岩的人救出成都,投奔秦軍,那麽秦軍上下,還有人會重看她嗎?隻會將她看成一個輕於去就的叛將,和見風使舵的降將。”
李敢這才有明白了:“對對,是這麽回事。那麽她出這條計……”
白起道:“就是為了考我,看我如何應對,如果應對不了,那就明,我這個大將軍還不如她。同時也是給秦王看的,她在表明,自己是有著非常厲害的謀略的,所以此計一出,秦軍上下,沒人敢看不起她。實話,這條計確實毒辣。”
李敢也笑了:“這個女人啊……我是猜不透了。大將軍,我們怎麽辦?”
白起道:“立刻上書給秦王,讓他下明旨,許給唐賽兒應有的尊重和位職。這就安了她的心,順了她的意,至於我們如何應對嘛,我敢肯定,張獻忠也不會讓我們一路打到成都的。他肯定會派人前來堵截。”
李敢道:“那個自然,而且末將覺得,張獻忠可能會親自來。”
白起一笑:“為什麽這麽?”李敢道:“我了解大西國的內部情況,他一共封了四大將軍,此時艾能奇已死,李定國出川,身邊隻剩下孫可望和劉文秀。其中孫可望能力很強,若是偷襲漢中,統兵的人一定是他。而劉文秀這個人偏於柔弱,不能獨當一麵,要單獨派他來抵擋秦軍,張獻忠肯定不放心。所以我認為,張獻忠會親自出馬。”
聽了李敢的話,白起連連頭:“得好。成都以北的堅城重地,隻有江油和綿竹,我們已經到了江油,張獻忠一定固守綿竹,等候李定國回援。所以這一場生死之戰,應當在綿竹展開。”
李敢道:“那麽派誰回去守漢中呢?”
白起淡然一笑:“不用派人。我們不管漢中了,任他打去。”
李敢聽了大吃一驚:“大將軍,你的意思是,聽憑大西國打進漢中,斷了我們的歸路?”
白起頭:“對,你對了。”
李敢眼珠子差掉出來:“大將軍,這不是把人馬往死路上帶嗎?末將方才了,一旦我們短時間打不下四川,漢中又被攻占,我們這幾萬人就是孤軍了。”
白起冷笑:“可是退兵如何?分兵抵擋又如何呢?”
唐賽兒道:“好,你這就去告訴他們,我已經張獻忠麵前獻計,讓張獻忠派人馬去繞道攻打漢中,張獻忠非常滿意這條計,估計這兩天就會動兵了。讓送信的人立刻將此計告訴白起將軍,此事隻用口頭傳達,我就不寫信了。”
六兒還是有不明白,可聽唐賽兒得非常鄭重,知道事關重大,於是立刻出了府門,找到那幾個送信的秦軍,將這消息了,那幾人一聽,也不敢怠慢,急忙出了成都,飛馬回奔劍閣,去稟報白起。
他們還沒到劍閣,就遇到了白起大軍,原來白起在攻占劍閣之後,沒有過多耽擱,立刻起兵殺奔成都,白起非常清楚,秦軍這是鑽了張獻忠的空子,趁著李定國帶領大軍殺出四川的當口,偷襲進來,一旦日子久了,李定國必然全力回救成都,到那時,秦軍的幾萬人馬,萬萬敵不過數十萬大西軍。
因此白起隻能在李定國回兵之前,攻克成都,捉住或殺死張獻忠。
為了有足夠的勝算,攻克劍閣之後,白起給河南的章弓發了急令,讓他將這個消息立刻透露給左良玉,白起明白,左良玉不是笨蛋,李岩去的時候已經給他流露過共同攻擊四川的想法,隻要左良玉聽自己帶兵攻下了劍閣,立刻就會明白,秦軍攻擊湖廣是虛,打進四川是實。
白起一方麵給章弓下令,一方麵留下三千人馬守住劍閣,然後大軍馬不停蹄地直奔成都殺來,這幾個送信的人沒到劍閣,在江油附近便遇到了秦軍。他們立刻將唐賽兒出的主意完完本本地講給白起。
李敢聽了這個消息,心頭大驚:“大將軍,唐姑娘這條計好厲害,我們偷襲四川,她不管不問,卻建議張獻忠去打漢中,我的天,一旦張獻忠拿下了漢中,豈不是斷了我們的歸路?到時候成都打不下來,漢中又歸了人家,我們這幾萬f∧f∧f∧f∧,人,可就成了籠中之鳥了。這唐姑娘……”
白起微然一笑:“李將軍,這怪不得唐姑娘,以我看來,這是唐姑娘給我出的一道考題呢。”
李敢不解:“出的考題?”白起道:“正是,而且這道題是明明白白讓我看到的,不然這麽重大的計策,唐姑娘又怎麽會告訴我們呢?”李敢還是不明白:“可是……為什麽是考題呢?”
白起道:“這道題關係著唐姑娘重歸秦軍,她不可能不認真對待。李敢將軍,你仔細想想,唐姑娘要歸秦,是誰對她的?”
李敢道:“自然是我兄弟李岩了,他不讓人家回去,人家怎麽回去?當時他們兩個是翻了臉的。”
白起笑道:“不是這樣的,李將軍把這事想得簡單了。唐姑娘的顧慮,並不在李岩那裏,而是秦王。”
李敢一愣:“是大王?”白起道:“歸秦歸秦,是歸順秦王,而不是歸順李岩。所以這件事情,做主的是秦王。唐姑娘最明白這一,因此她想要讓秦王給一個明確的答複。而這條計,就是條件,也是證明。”
李敢道:“我不明白。”
白起也知道他聽不懂,因此笑道:“唐姑娘是個要麵子的人,從她和李岩翻臉就可以看得出來,而如今我們打進四川,而唐姑娘為什麽不逃出成都,投奔我們呢?李岩留人在她身邊,想助她逃走,而她卻沒有這樣做,就是顧及到麵子。試想一下,如果她被李岩的人救出成都,投奔秦軍,那麽秦軍上下,還有人會重看她嗎?隻會將她看成一個輕於去就的叛將,和見風使舵的降將。”
李敢這才有明白了:“對對,是這麽回事。那麽她出這條計……”
白起道:“就是為了考我,看我如何應對,如果應對不了,那就明,我這個大將軍還不如她。同時也是給秦王看的,她在表明,自己是有著非常厲害的謀略的,所以此計一出,秦軍上下,沒人敢看不起她。實話,這條計確實毒辣。”
李敢也笑了:“這個女人啊……我是猜不透了。大將軍,我們怎麽辦?”
白起道:“立刻上書給秦王,讓他下明旨,許給唐賽兒應有的尊重和位職。這就安了她的心,順了她的意,至於我們如何應對嘛,我敢肯定,張獻忠也不會讓我們一路打到成都的。他肯定會派人前來堵截。”
李敢道:“那個自然,而且末將覺得,張獻忠可能會親自來。”
白起一笑:“為什麽這麽?”李敢道:“我了解大西國的內部情況,他一共封了四大將軍,此時艾能奇已死,李定國出川,身邊隻剩下孫可望和劉文秀。其中孫可望能力很強,若是偷襲漢中,統兵的人一定是他。而劉文秀這個人偏於柔弱,不能獨當一麵,要單獨派他來抵擋秦軍,張獻忠肯定不放心。所以我認為,張獻忠會親自出馬。”
聽了李敢的話,白起連連頭:“得好。成都以北的堅城重地,隻有江油和綿竹,我們已經到了江油,張獻忠一定固守綿竹,等候李定國回援。所以這一場生死之戰,應當在綿竹展開。”
李敢道:“那麽派誰回去守漢中呢?”
白起淡然一笑:“不用派人。我們不管漢中了,任他打去。”
李敢聽了大吃一驚:“大將軍,你的意思是,聽憑大西國打進漢中,斷了我們的歸路?”
白起頭:“對,你對了。”
李敢眼珠子差掉出來:“大將軍,這不是把人馬往死路上帶嗎?末將方才了,一旦我們短時間打不下四川,漢中又被攻占,我們這幾萬人就是孤軍了。”
白起冷笑:“可是退兵如何?分兵抵擋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