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林木對這部影片在上映前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他甚至要求詹姆斯-卡梅隆嚴格限製媒體對劇組的采訪,這些舉措無疑增加了公眾對這部大製作影片的神秘感。
而斯皮爾伯格在10月末終於結束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的拍攝,他告訴林木,自己“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單》雖是以黑白攝影為主調,仍是彩色大製作的規模,全片有126個角色,動用3萬名臨時演員演出。在波蘭除有30個外景場地,還搭製了140個布景配合。前幕後動用了百餘名猶太人參加工作,讓他們重溫一次納粹恐怖血腥的惡夢。影片情節波濤洶湧,氣勢悲壯,一幅幅畫麵,以黑白攝影為主調的紀錄片的結實性手法,表現德國納粹瘋狂滅絕猶太人的恐怖,其慘狀催人淚下。為了讓這部影片更具有紀念意義,林木說服了派拉蒙和環球的高層,盡管影片已經製作完成,但必須推後到明年上映。
斯皮爾伯格在林木的建議下起身前往新墨西哥州的海灘度假,雖然《辛德勒的名單》的拍攝已經結束,但斯皮爾伯格顯然還沒有從那種壓抑的氛圍中掙脫出來。林木認為佛羅裏達州的陽光和沙灘可以緩解他緊繃的神經,而斯皮爾伯格的個人醫師也同意林木的看法。
斯皮爾伯格休假歸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恢複了不少,他剛回到紐約,一位老朋友就找上門來,這個人讓斯皮爾伯格做出了一個決定自己後半生榮辱沉浮的驚人的決定,這個人就是大衛-格芬。
在美國富豪榜上,像大衛-格芬這樣有如夢似幻人生的傳奇人物屈指可數。更何況,他雖然“沒有學曆,身材矮小,相貌平凡”,卻掌控著許許多多別人的夢。毫無疑問,大衛-格芬是一個職業造夢者,而他自己,也就是“美國夢”的化身。自從科技革命和全球化以後,富豪的成功之路漸漸失去了往日的傳奇光彩。他們不是數理天才就是商界精英,他們的成功有太多的技術細節,讀起來像是靠電腦程序和賬本充頁數的勵誌小說。而大衛-格芬的人生十足是一部電影,有巧合與冒險,也有衝突和轉折。他手中掌控過赫赫有名的唱片公司、媒體股份。如果他不曾存在,半個世界的唱機和影院可能都喑啞。當他開口,美國就屏息靜聽。
有人說成功取決於運氣。那麽大衛-格芬的運氣也未免太好。他沒有正式地上過大學,東混一個學期西混一個學期;換了17份工作,從領座員到收發室。收發室的工作還是靠說謊、偽造學曆和盜竊郵件得到的。他申請收發室工作的時候,謊稱自己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位。公司雇了他,也去信給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核實學曆。洛杉磯分校“查無此生”的回信被格芬在收發室截留,用蒸汽熏開信口,替換了其中的內容。如果他在學曆和郵件上做的手腳被人抓住,這份工作肯定就沒有了。可是格芬並沒被抓住,或者是他很幸運,或者是他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麽,無比小心。
rds是大衛-格芬作為娛樂界大亨的第一個成功作品。在那之後,格芬又創建了更為著名的格芬唱片。一年之內,格芬唱片已成行業翹楚,接二連三地賣出百萬金曲。娛樂業是特殊的行業。觀眾們看到的是星光燦爛,是演員歌手的玉顏金聲。而這些都是管理層處心積慮包裝打造出來的商品。娛樂業的“原材料”存在於一個個有藝術天賦的人身上。在貴族社會,這些人尋找有錢有閑能欣賞他們的恩主,隻為恩主服務。在商業時代,大公司發掘藝術天才,迎合市場的需要為他們造型,賺取利潤。
藝術人才不像石油和金礦那麽供應穩定,因此發掘合適的人,或者清楚什麽樣的藝人能打開什麽樣的市場,就是娛樂業經理人所需要的職業素養。大衛-格芬在這方麵有金手指般的神奇能力,許多現在的巨星當年都從格芬唱片開始他們的真正事業。約翰-列儂最後的專輯《雙重狂想》由格芬唱片發行,據說格芬是唯一未聽歌曲就爽快達成協議的人。列儂不久以後遇刺身亡,這張專輯大賣,把新成立的格芬唱片推向更高的層次。
如果此時的林木認真的研究過大衛-格芬,或許真會懷疑他和自己一樣屬於穿越一族,但斯皮爾伯格不會這麽想,他見到大衛-格芬第一個想法是:“這家夥怎麽來了?”
大衛-格芬雖然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的私生活卻讓斯皮爾伯格不敢恭維。已經年過50的大衛-格芬至今單身無子女,他算得上是好萊塢成績最高的同性戀了,美國著名的《出櫃》雜誌曾經評出了50大最有權力的同誌名人,大衛-格芬毫無懸念的排名第一。
“斯皮爾伯格,我的老夥計,佛羅裏達州的沙灘怎麽樣?”一見麵,大衛-格芬就熱情的想要斯皮爾伯格擁抱一下,但被他斷然拒絕了。
“沙灘上有很多的美女,但我估計你對那不感興趣!”斯皮爾伯格明顯是在調侃他。
“我今天來可不是和你爭論我的個人問題的,事實上我是有一件大事想要和你商量!”大衛-格芬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和斯皮爾伯格過多的糾纏,他們倆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不過一見麵兩人都會在這個問題上發生爭執,誰也沒有說服過誰。
“哦?”斯皮爾伯格收起了戲虐的表情,撇開大衛-格芬在同性戀上的問題,他對大衛-格芬在商業上的才華還是很欣賞的。
“我想組建一家電影公司,不知道你是否感興趣?”大衛-格芬沒繞彎子,直接告訴了斯皮爾伯格自己的想法。
“組建電影公司?”大衛-格芬的提議讓斯皮爾伯格的心思頓時活絡了起來,他之前也曾有過自己組建電影公司的想法,一是時機並不成熟,二是組建一家電影公司需要大量的資金,以他一個人的力量,確實有些難以完成,但現在不同,大衛-格芬可是好萊塢有名的大金主,旗下的格芬唱片更是擁有一大批專業的人才,這已經具備了成立一家電影公司的條件。
“我需要一個有這方麵豐富經驗的合夥人,我第一個就想到你這位好萊塢的大導演。”大衛-格芬笑著說。
“其實你還有一個更合適的選擇!”斯皮爾伯格搖了搖頭,要合作成立新的電影公司,他腦中立刻想到了另外一個人。
“難道還有比你更合適的人選?”斯皮爾伯格這麽說,確實讓大衛-格芬有些好奇。
“他絕對會讓你滿意的!”斯皮爾伯格有意買了個關子。
“誰?”大衛-格芬急切的問。
“派拉蒙的副主席林!”
“林?”大衛-格芬認為斯皮爾伯格的這個建議並不高明,“他可是派拉蒙的實權人物,而且很得薩納姆-雷石東的器重,他幾乎已經是派拉蒙的半個主人,他怎麽會和我們聯手,去為自己的公司樹立競爭對手?”
“事實上一直都在積極的謀求與其他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合作,他認為未來的電影市場將會是幾家公司聯手稱霸的局麵!”斯皮爾伯格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
“但是他已經和環球進行了合作,在我看來這種合作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大衛-格芬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但在我看來這種合作並不穩定,現在是用利益才拴住了環球的高層,但其實他們在創作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些時候,就連派拉蒙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成立一家新的電影公司,我想他會非常感興趣的。”斯皮爾伯格向大衛-格芬分析說。“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手上有一家私人的投資公司,在新公司成立的資金上,他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你我的壓力!”
“你指的是dream公司?”大衛-格芬聽說過這家公司,但他對風險投資並不感興趣。“這家公司可不簡單啊,我聽說沃倫-巴菲特和薩納姆-雷石東都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不久前還收購了日本軟銀,最近聲勢很大。”
“所以說這也是我們和派拉蒙合作的機會,把拉入夥,就等於把薩納姆-雷石東拉進了公司的董事會,隻要我們占有控股權,公司最後還是要聽我們的!”斯皮爾伯格很直接的告訴大衛-格芬。
“但是最大的問題是,林會同意把控股權讓給我們嗎?”大衛-格芬擔心的說。
“我想我可以試一試!”斯皮爾伯格對說服林木很有信心。
得知斯皮爾伯格和大衛-格芬準備組建一家電影公司,林木第一個反應就想到了後世赫赫有名的動畫電影公司夢工廠,它是好萊塢唯一可以和迪士尼相抗衡的電影公司。dreamworks的影片給林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片頭唯美的畫麵:夜晚的靜謐的天空,一個小男孩兒倚在月亮上釣魚,這景象瞬間營造了一個爛漫神奇的夢境,這是人們在童年時稚嫩的夢,我們早已將她丟失,夢工廠卻將她們再次呈現在人們的麵前,將那童話般的故事永遠保存在我們心中最純潔的地方。他記得這家公司正是創建於年,而斯皮爾伯格就是創始人之一。林木幾乎可以肯定,斯皮爾伯格和大衛-格芬所要建立的這家公司,就是後世好萊塢八巨頭之一的夢工廠。
斯皮爾伯格告訴了林木他與大衛-格芬的設想,當然他此行最大的目的是來遊說林木與他們合夥。沒想到他還沒有表明最後的來意,林木就有些急不可耐的詢問這家公司是否還缺少新的合夥人,他願意以個人的身份出資這家新公司。
兩人一拍即合,當即談妥了所有的合作事宜,最後斯皮爾伯格很愉快的告訴林木,大衛-格芬也很想見一見他。林木對大衛-格芬這個人並不感興趣,但他對大衛-格芬旗下的格芬唱片公司卻很有想法,所以他接受了斯皮爾伯格的邀請,同意去見一見自己的這位合夥人。
大衛-格芬見到林木眼神中並沒有那種很炙熱的神情,這讓林木暗自慶幸,顯然他並不是大衛-格芬喜歡的類型。不過兩個的見麵確實很有意思,林木這個正牌的洛杉磯分校畢業生遇到了大衛-格芬這個曾經的冒牌貨,也算是一段趣聞。斯皮爾伯格正是抓住了這一點,狠狠的打擊了大衛-格芬。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大衛-格芬的性取向有問題,林木絕對不會想到坐在自己麵前這位翩翩有禮的中年的紳士會是一個同性戀。但不得不承認大衛-格芬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商人。才和林木交談了幾句,他就明銳的看出了林木其實早就有自己創建公司的想法。大衛-格芬相信自己的判斷,因為他發現林木對新公司的發展和定位有著很清晰的認識,這些思考,可不是臨時可以發揮的。
“新公司還缺少一個總攬全局的人物,我覺得你非常的合適,但是我不知道你是否願意放棄在派拉蒙的職務,過來和我們一起幹?”大衛-格芬很直接的問道。
“遺憾的是我暫時還離不開派拉蒙,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維亞康姆的董事,對於這家新公司而言我隻是一個投資人,至於負責管理公司的事務,恐怕還得考慮其他的人選。”林木也很直接的否定了這個想法,他的舉動很明顯的告訴大衛-格芬和斯皮爾伯格,他已經放棄了對新公司的控製權,他也無意將新公司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
“可是斯皮爾伯格與環球的合約尚未到期,他肯定無暇顧及這方麵的事務,而我在電影領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門外漢,這樣我們三人都無法對這家公司進行有效的管理,公司成立之後的運作恐怕會有些問題。”(未完待續。)
而斯皮爾伯格在10月末終於結束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的拍攝,他告訴林木,自己“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單》雖是以黑白攝影為主調,仍是彩色大製作的規模,全片有126個角色,動用3萬名臨時演員演出。在波蘭除有30個外景場地,還搭製了140個布景配合。前幕後動用了百餘名猶太人參加工作,讓他們重溫一次納粹恐怖血腥的惡夢。影片情節波濤洶湧,氣勢悲壯,一幅幅畫麵,以黑白攝影為主調的紀錄片的結實性手法,表現德國納粹瘋狂滅絕猶太人的恐怖,其慘狀催人淚下。為了讓這部影片更具有紀念意義,林木說服了派拉蒙和環球的高層,盡管影片已經製作完成,但必須推後到明年上映。
斯皮爾伯格在林木的建議下起身前往新墨西哥州的海灘度假,雖然《辛德勒的名單》的拍攝已經結束,但斯皮爾伯格顯然還沒有從那種壓抑的氛圍中掙脫出來。林木認為佛羅裏達州的陽光和沙灘可以緩解他緊繃的神經,而斯皮爾伯格的個人醫師也同意林木的看法。
斯皮爾伯格休假歸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恢複了不少,他剛回到紐約,一位老朋友就找上門來,這個人讓斯皮爾伯格做出了一個決定自己後半生榮辱沉浮的驚人的決定,這個人就是大衛-格芬。
在美國富豪榜上,像大衛-格芬這樣有如夢似幻人生的傳奇人物屈指可數。更何況,他雖然“沒有學曆,身材矮小,相貌平凡”,卻掌控著許許多多別人的夢。毫無疑問,大衛-格芬是一個職業造夢者,而他自己,也就是“美國夢”的化身。自從科技革命和全球化以後,富豪的成功之路漸漸失去了往日的傳奇光彩。他們不是數理天才就是商界精英,他們的成功有太多的技術細節,讀起來像是靠電腦程序和賬本充頁數的勵誌小說。而大衛-格芬的人生十足是一部電影,有巧合與冒險,也有衝突和轉折。他手中掌控過赫赫有名的唱片公司、媒體股份。如果他不曾存在,半個世界的唱機和影院可能都喑啞。當他開口,美國就屏息靜聽。
有人說成功取決於運氣。那麽大衛-格芬的運氣也未免太好。他沒有正式地上過大學,東混一個學期西混一個學期;換了17份工作,從領座員到收發室。收發室的工作還是靠說謊、偽造學曆和盜竊郵件得到的。他申請收發室工作的時候,謊稱自己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位。公司雇了他,也去信給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核實學曆。洛杉磯分校“查無此生”的回信被格芬在收發室截留,用蒸汽熏開信口,替換了其中的內容。如果他在學曆和郵件上做的手腳被人抓住,這份工作肯定就沒有了。可是格芬並沒被抓住,或者是他很幸運,或者是他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麽,無比小心。
rds是大衛-格芬作為娛樂界大亨的第一個成功作品。在那之後,格芬又創建了更為著名的格芬唱片。一年之內,格芬唱片已成行業翹楚,接二連三地賣出百萬金曲。娛樂業是特殊的行業。觀眾們看到的是星光燦爛,是演員歌手的玉顏金聲。而這些都是管理層處心積慮包裝打造出來的商品。娛樂業的“原材料”存在於一個個有藝術天賦的人身上。在貴族社會,這些人尋找有錢有閑能欣賞他們的恩主,隻為恩主服務。在商業時代,大公司發掘藝術天才,迎合市場的需要為他們造型,賺取利潤。
藝術人才不像石油和金礦那麽供應穩定,因此發掘合適的人,或者清楚什麽樣的藝人能打開什麽樣的市場,就是娛樂業經理人所需要的職業素養。大衛-格芬在這方麵有金手指般的神奇能力,許多現在的巨星當年都從格芬唱片開始他們的真正事業。約翰-列儂最後的專輯《雙重狂想》由格芬唱片發行,據說格芬是唯一未聽歌曲就爽快達成協議的人。列儂不久以後遇刺身亡,這張專輯大賣,把新成立的格芬唱片推向更高的層次。
如果此時的林木認真的研究過大衛-格芬,或許真會懷疑他和自己一樣屬於穿越一族,但斯皮爾伯格不會這麽想,他見到大衛-格芬第一個想法是:“這家夥怎麽來了?”
大衛-格芬雖然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的私生活卻讓斯皮爾伯格不敢恭維。已經年過50的大衛-格芬至今單身無子女,他算得上是好萊塢成績最高的同性戀了,美國著名的《出櫃》雜誌曾經評出了50大最有權力的同誌名人,大衛-格芬毫無懸念的排名第一。
“斯皮爾伯格,我的老夥計,佛羅裏達州的沙灘怎麽樣?”一見麵,大衛-格芬就熱情的想要斯皮爾伯格擁抱一下,但被他斷然拒絕了。
“沙灘上有很多的美女,但我估計你對那不感興趣!”斯皮爾伯格明顯是在調侃他。
“我今天來可不是和你爭論我的個人問題的,事實上我是有一件大事想要和你商量!”大衛-格芬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和斯皮爾伯格過多的糾纏,他們倆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不過一見麵兩人都會在這個問題上發生爭執,誰也沒有說服過誰。
“哦?”斯皮爾伯格收起了戲虐的表情,撇開大衛-格芬在同性戀上的問題,他對大衛-格芬在商業上的才華還是很欣賞的。
“我想組建一家電影公司,不知道你是否感興趣?”大衛-格芬沒繞彎子,直接告訴了斯皮爾伯格自己的想法。
“組建電影公司?”大衛-格芬的提議讓斯皮爾伯格的心思頓時活絡了起來,他之前也曾有過自己組建電影公司的想法,一是時機並不成熟,二是組建一家電影公司需要大量的資金,以他一個人的力量,確實有些難以完成,但現在不同,大衛-格芬可是好萊塢有名的大金主,旗下的格芬唱片更是擁有一大批專業的人才,這已經具備了成立一家電影公司的條件。
“我需要一個有這方麵豐富經驗的合夥人,我第一個就想到你這位好萊塢的大導演。”大衛-格芬笑著說。
“其實你還有一個更合適的選擇!”斯皮爾伯格搖了搖頭,要合作成立新的電影公司,他腦中立刻想到了另外一個人。
“難道還有比你更合適的人選?”斯皮爾伯格這麽說,確實讓大衛-格芬有些好奇。
“他絕對會讓你滿意的!”斯皮爾伯格有意買了個關子。
“誰?”大衛-格芬急切的問。
“派拉蒙的副主席林!”
“林?”大衛-格芬認為斯皮爾伯格的這個建議並不高明,“他可是派拉蒙的實權人物,而且很得薩納姆-雷石東的器重,他幾乎已經是派拉蒙的半個主人,他怎麽會和我們聯手,去為自己的公司樹立競爭對手?”
“事實上一直都在積極的謀求與其他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合作,他認為未來的電影市場將會是幾家公司聯手稱霸的局麵!”斯皮爾伯格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
“但是他已經和環球進行了合作,在我看來這種合作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大衛-格芬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但在我看來這種合作並不穩定,現在是用利益才拴住了環球的高層,但其實他們在創作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些時候,就連派拉蒙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成立一家新的電影公司,我想他會非常感興趣的。”斯皮爾伯格向大衛-格芬分析說。“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手上有一家私人的投資公司,在新公司成立的資金上,他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你我的壓力!”
“你指的是dream公司?”大衛-格芬聽說過這家公司,但他對風險投資並不感興趣。“這家公司可不簡單啊,我聽說沃倫-巴菲特和薩納姆-雷石東都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不久前還收購了日本軟銀,最近聲勢很大。”
“所以說這也是我們和派拉蒙合作的機會,把拉入夥,就等於把薩納姆-雷石東拉進了公司的董事會,隻要我們占有控股權,公司最後還是要聽我們的!”斯皮爾伯格很直接的告訴大衛-格芬。
“但是最大的問題是,林會同意把控股權讓給我們嗎?”大衛-格芬擔心的說。
“我想我可以試一試!”斯皮爾伯格對說服林木很有信心。
得知斯皮爾伯格和大衛-格芬準備組建一家電影公司,林木第一個反應就想到了後世赫赫有名的動畫電影公司夢工廠,它是好萊塢唯一可以和迪士尼相抗衡的電影公司。dreamworks的影片給林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片頭唯美的畫麵:夜晚的靜謐的天空,一個小男孩兒倚在月亮上釣魚,這景象瞬間營造了一個爛漫神奇的夢境,這是人們在童年時稚嫩的夢,我們早已將她丟失,夢工廠卻將她們再次呈現在人們的麵前,將那童話般的故事永遠保存在我們心中最純潔的地方。他記得這家公司正是創建於年,而斯皮爾伯格就是創始人之一。林木幾乎可以肯定,斯皮爾伯格和大衛-格芬所要建立的這家公司,就是後世好萊塢八巨頭之一的夢工廠。
斯皮爾伯格告訴了林木他與大衛-格芬的設想,當然他此行最大的目的是來遊說林木與他們合夥。沒想到他還沒有表明最後的來意,林木就有些急不可耐的詢問這家公司是否還缺少新的合夥人,他願意以個人的身份出資這家新公司。
兩人一拍即合,當即談妥了所有的合作事宜,最後斯皮爾伯格很愉快的告訴林木,大衛-格芬也很想見一見他。林木對大衛-格芬這個人並不感興趣,但他對大衛-格芬旗下的格芬唱片公司卻很有想法,所以他接受了斯皮爾伯格的邀請,同意去見一見自己的這位合夥人。
大衛-格芬見到林木眼神中並沒有那種很炙熱的神情,這讓林木暗自慶幸,顯然他並不是大衛-格芬喜歡的類型。不過兩個的見麵確實很有意思,林木這個正牌的洛杉磯分校畢業生遇到了大衛-格芬這個曾經的冒牌貨,也算是一段趣聞。斯皮爾伯格正是抓住了這一點,狠狠的打擊了大衛-格芬。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大衛-格芬的性取向有問題,林木絕對不會想到坐在自己麵前這位翩翩有禮的中年的紳士會是一個同性戀。但不得不承認大衛-格芬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商人。才和林木交談了幾句,他就明銳的看出了林木其實早就有自己創建公司的想法。大衛-格芬相信自己的判斷,因為他發現林木對新公司的發展和定位有著很清晰的認識,這些思考,可不是臨時可以發揮的。
“新公司還缺少一個總攬全局的人物,我覺得你非常的合適,但是我不知道你是否願意放棄在派拉蒙的職務,過來和我們一起幹?”大衛-格芬很直接的問道。
“遺憾的是我暫時還離不開派拉蒙,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維亞康姆的董事,對於這家新公司而言我隻是一個投資人,至於負責管理公司的事務,恐怕還得考慮其他的人選。”林木也很直接的否定了這個想法,他的舉動很明顯的告訴大衛-格芬和斯皮爾伯格,他已經放棄了對新公司的控製權,他也無意將新公司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
“可是斯皮爾伯格與環球的合約尚未到期,他肯定無暇顧及這方麵的事務,而我在電影領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門外漢,這樣我們三人都無法對這家公司進行有效的管理,公司成立之後的運作恐怕會有些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