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準備了一個月,元豐六年九月,江洋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離開汴京城往西北行進,這次江洋帶的陣容空前的強大,除了雷振宇在家看家外,其他所有的家將都出征了,扔下哪個都不樂意啊,沒辦法,幹脆一起去了。


    隨行的軍隊是殿前司殿前諸班抽出的一軍人馬,殿前諸班是專門拱衛皇城的核心武裝力量,也稱宿衛軍,是真正意義上的近衛軍,士兵訓練素質很高,大約7成以上為神射手。以一都宿衛軍為例。100名禁軍,16名長槍兵,8名刀手,其餘的為gong箭手。


    乍看上去有人會認為這樣的配置不利於近戰,擅長遠戰。但是實際不是這樣的,因為北宋禁軍訓練素質很高,皆能開1石5鬥gong,相當於今天128kg的力量,所以他們近戰的實力也絲毫不弱。


    因為此去是到了宋朝與西夏的邊界,所以江洋臨時補了很多課。


    北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十月,黨項族首領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夏,史稱“西夏”。此前,黨項一直臣屬於宋朝,李元昊建國後,遣使向宋朝上表呈告稱帝之事,意在使宋朝承認其建國的合法性。這一舉措當然遭到宋朝的拒絕。


    西夏建國後與北宋發生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戰爭,即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和定川寨之戰。這三次大戰均以北宋戰敗而結束。其戰敗的原因主要有:宋夏的對外政策不同,北宋實行“守內虛外”和重遼輕夏的政策,西夏奉行靈活的對外政策;雙方軍隊的戰鬥力強弱不同,北宋軍隊缺少優質戰馬,士氣也不高,而西夏軍隊馬匹和士兵素質都強於北宋;雙方的軍事策略不同,宋夏的用人策略不同,北宋用人重文輕武,西夏則注意量才錄用。


    慶曆四年(1044),宋朝與西夏最後達成協議。和約規定:夏取消帝號,名義上向宋稱臣;宋夏戰爭中雙方所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不再歸還對方;從此以後,如雙方邊境之民逃往對方領土,都不能派兵追擊,雙方互相歸還逃人;雙方在本國領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5萬兩,絹13萬匹,茶2萬斤;另外,每年還在各種節日賜給西夏銀2萬2千兩,絹2萬3千匹,匹,茶1萬斤。


    宋夏自從慶曆和議以後,雙方維持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和平。到了宋神宗時期,西夏外戚梁太後與其弟梁乙埋姐弟當權,國勢衰落,政治腐敗,西夏舉國上下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梁太後多次出兵攻宋,想提高國內政治威望,卻都慘敗而歸。


    宋神宗認為西夏無理,下令攻滅西夏。宋軍於元豐四年(1081年)11月在慶州(今甘肅慶陽)擊潰夏軍,占領西夏兩千多裏土地。神宗大喜,命給事中徐禧、鄜延道總管種諤於元豐五年(1082年)9月帶兵攻夏,準備一舉滅夏。徐禧等人攻入西夏橫山地區,直逼西夏首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


    為了滅夏,徐禧等人在永樂川築永樂城(今寧夏境內)。西夏梁氏遣統軍葉悖麻、咩訛埋等,領六監軍司兵三十萬攻永樂城,徐禧不聽部下高永亨突襲敵軍的正確謀略,而以兵萬人列陣城下。夏軍渡河後,向宋軍發動猛攻,宋軍戰敗,退入城中。夏軍兵圍永樂城,截斷流經城中的水源;沈括以及宦官李憲等人的救兵受阻。由於怨恨徐禧,種諤未予援救。夏軍終攻破永樂城,徐禧等人死難,宋軍二十多萬士卒役夫陣亡


    史稱“靈武之役,喪師覆將,塗炭百萬,帝中夜得報,起環榻行,徹旦不寐。”。永樂城戰後,雙方元氣大傷,北宋無力發動大規模攻勢,戰爭進_入相持階段。


    此時離永樂城戰剛剛過去了一年時間,戰爭帶來的創傷還未撫平,江洋看著處處荒蕪的農田和殘破的草房,心中不免興起一種悲憤,總想為之做點什麽,卻不知該從何入手。聯想到宋神宗當時也是雄心勃勃,大刀闊斧搞改革、銳意進取伐西夏,可惜無一有成,最終心灰意冷,甘做守城之皇。


    自己的邊關之行能改變什麽?不會跟宋神宗一樣落個兩手空空吧?江洋心裏既有憧憬,更有惆悵。


    宋朝的國土麵積狹小,甘肅、東北等地都被西夏、大遼國占據。從汴京到邊關居然不到400公裏,江洋一行又全是騎兵,一路快速前行,三天後就到達了慶州,離著還有二裏地,就看到慶州城門口一群人在風中站立等候。


    慶州是州府和環慶路經略使府所在地,城牆經過幾次加高、加固後顯得巍峨壯觀。城牆有近20米高、護城河也有近10米寬,看著還是很讓人安心的。


    經略使楊偉德率知州**等文物大臣恭迎在城門口。看到江洋他們來到後,楊德貴率先迎了上來。


    “江大人不辭辛勞到邊關巡查,我等十分欽佩!”雙方見禮過後,楊偉德滿臉帶笑地說了這第一句話。


    楊偉德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霸道,盡管他麵帶微笑,言辭親切,可骨子裏透出的一種囂張卻是怎麽也掩飾不掉的!


    江洋客氣地回道:“有勞大人親自迎接,微臣愧不敢當!”


    兩人客套了幾句後,楊偉德給他介紹了自己的下屬,江洋仔細地打量了下**,發現這個人看上去相當的穩重。恐怕事情必須要做最壞的打算了,江洋有了這樣的預感。


    **的話不多,兩道劍眉下雙眼如電,一看就不是簡單的人物。


    繁瑣的見麵禮儀結束後,眾人重新上馬往經略使府趕去。


    沿路上看到的人流並不密集,商鋪生意也很慘淡,到底是西北邊境城市,常年的戰亂使得這裏民生蕭條,有錢的都跑了。


    到府裏坐定後,楊偉德大刺刺地坐在正位上,他衝江洋說道:“江大人此行需要老夫配合的盡管開口,老夫一定全力配合!”


    “好說!少不得給楊大人添麻煩!”江洋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牛監察禦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麵悍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麵悍匪並收藏最牛監察禦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