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空滿月一輪,將密林之上照的如白晝一般,一棵參天的老柏樹上,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年正盤腿而坐,在少年的前方百十丈左右,赫然是一處毒蟲四布的深穀,此刻雖是深夜,其中的毒蟲卻是十分活泛。
此少年正是白寂,他已經在這裏坐了足有三日,為的就是等候赤金天蟲的歸來,可是幾次從靜坐調息中抽身出來,依舊不見那廝歸來的跡象。
看今日是難得的滿月之時,白寂遂有了修煉一下青冥訣的打算,但就他剛準備凝神入定之時,前方的毒蟲聚集地,突然爆發出一陣異常刺耳的叫聲。
白寂當即起身,隔空眺望,更加令人吃驚的一幕發生了。這幾日本來和和氣氣的毒蟲,不知為何,驟然間大動幹戈,不分敵我的撕咬起來。
但見天上的與天上的鬥,地下與地下的鬥,到後來就完全混成一團,目之所及,毒霧四溢,大批大批敗退的毒蟲,要麽被咬死,要麽被毒死,其狀甚是慘烈!
雖然隔空“觀戰”,白寂不由得心神一凜,升騰在周圍的毒氣隨著“戰況”加劇,也愈發的厲害,就連旁邊一些生長已久的老樹,都承受不住,紛紛枯萎。
白寂就親眼瞧見,一隻成人巴掌大小的單螯蠍,在空中連敗了數隻毒蟲,卻不料被一條縱躍而起的紅環毒蛇咬住,兩相糾纏著。
紅環毒蛇的尖牙死死楔進毒蠍體內,但是單螯蠍十分堅韌,硬是掙紮著身子,一個扭動翻身,背後的倒鉤隨之一動,竟也反刺進了蛇頭中,兩隻毒物纏鬥了盞茶的工夫,終於毒蠍先扛不住,倒鉤一軟,沒了性命。紅環毒蛇急不可耐的想要將毒蛇吞入腹中,但是還沒將毒蠍的大螯吞進去,體內的毒也緊跟著發作了,扭曲了幾下,也歸於沉寂。
這一個廝殺,不過是毒蟲亂象中的冰山一角。白寂既驚且懼的看了一個時辰,完全忘卻了修煉的事情。
毒物們的互相攻擊,並不是鬥一會兒就沒有了,而是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的正午,話說趁著這個空當,白寂窩在戮劫鏡中,還煉了好幾爐丹。
正午過後,太陽開始西斜,白寂也從入定中醒轉過來,拾起身旁的葫蘆,喝了幾口水,一放眼望去,白寂就發現毒穀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升騰的毒霧依舊,甚至比前幾日更加濃密了,但躁亂的撕鬥聲少了不少,細心一瞧,並非是毒物們停止攻擊了,而是無休止的爭鬥之後,數量已經銳減。
地上密密麻麻的堆積著毒物的屍身,令人不寒而栗,剩下來的毒蟲可謂是毒上加毒,一個個盤踞在屍身上,伺機而動。
看到這裏,白寂似乎有些明白了過來。《搜奇錄》上記載,有異族修道者,精研毒蠱秘術,具體的法子,乃是將一百種甚至千種劇毒之物,同時放置在一容器中,長時間不飼喂,逼迫毒物們互相廝殺,剩下最後一隻毒物,即稱蠱。
這般**出來的毒物,不僅愈發的歹毒,而且能敵百毒,能噬百毒,可謂是至毒之毒。其實這種法子,也並非是人為創製,而是有心的修道者,偶然從荒野中見毒物爭鬥,而學來的。
白寂心神一動,莫非眼前的景象就是典籍上的“天生蠱”。一處毒蟲遍生的地方,天長地久以後,必然會產生各大毒群,毒群初始相安無事,久而久之,毒群之間會因為某一原因爭鬥,隨著爭鬥加劇,毒群之中必然會產生一隻號令百毒的毒王,即“天生蠱”。
環顧這一片密集的叢林,潮濕陰鬱,瘴氣四布,正是毒物繁衍的絕佳之所,出現“百毒相爭”的景象,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白寂頓時恍然過來,難怪赤金天蟲如此興奮,它本來就是上古有名的毒蟲,察覺到百毒相爭的“盛會”,它怎能不去湊一湊熱鬧?
“隻是不知道這毒王何時角逐出來,如果赤金天蟲戰敗了,那就糟糕了”,短暫的興奮之後,白寂又有些焦灼起來。
就目前所見,一旦參入毒蟲爭鬥之中,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結局,加上天蟲性格孤傲,斷然是不會在其它毒蟲麵前低頭的。因而唯一的結果,要麽是天蟲成為天生蠱;要麽戰死其中。
能成為天生蠱,白寂自然是樂得開心;但若戰死,那白寂的一腔心血,就抓瞎了。一念至此,再目睹穀底屍橫遍野的毒物,白寂就暗自捏了一把汗。
毒物們的廝殺依舊,愈到後來,毒性不僅更毒,靈性也更高了,原本一個照麵就能解決的爭鬥,足足可持續一炷香的時間。
白寂停下了修煉的工夫,一直耐著性子熬到了後半夜,今夜的月色不如昨夜那麽清朗,但仍可看清數丈方圓,加上修為傍身,所以對於穀中的爭鬥,白寂還是十分清楚。
正百無聊賴之際,突然神識一動,白寂倏地就精神起來,他察覺到了赤金天蟲的靈識,是十分亢奮的感覺,沒有半點萎靡之態。
“看來這廝還挺厲害!”白寂輕舒了口氣,空擔了一番心思。
這邊剛把心神定下心來,聚集的毒霧驟然一陣翻騰。白寂這時才發現,爭鬥的毒蟲基本已銷聲匿跡。
“嗖”的一聲,毒霧中竄出一條蟲影,螯牙須足怒張,白寂定睛一看,赫然便是久久不見的赤金天蟲。瞧著樣子,必是遇上了對手。
果然,毒霧形成的“煙霞”抖了一抖,像是受了寒氣一樣,地麵堆疊的蟲屍上漸漸蜿蜒出一道白線,細細一瞧,帶動“白線”的乃是一條胖嘟嘟的大蠶,詭異的是,蠶身冰潔如玉,還不時冒著寒氣。
“百足冰蠶”,白寂倒吸一口涼氣,驚呼道。
這裏怎會有冰蠶呢?白寂百思不得其解。眼下的毒蟲不可能走眼,再說能在百毒中戰之最後,也驗證了是冰蠶無疑。
典籍上記載,冰蠶也是上古異蟲的遺脈,身具十分霸道的冰毒,就連凝氣中期的修道者見到了,都十分忌憚。隻是這種毒物,一般生存在高山之巔,或是極寒之地,出現在這裏就蹊蹺了。
眼下這條冰蠶,體長足有一尺,腳下的細足密密麻麻,即使還沒有百足,怕是也不少了,以此推算,應該有百年以上的修為,不好對付啊!
此少年正是白寂,他已經在這裏坐了足有三日,為的就是等候赤金天蟲的歸來,可是幾次從靜坐調息中抽身出來,依舊不見那廝歸來的跡象。
看今日是難得的滿月之時,白寂遂有了修煉一下青冥訣的打算,但就他剛準備凝神入定之時,前方的毒蟲聚集地,突然爆發出一陣異常刺耳的叫聲。
白寂當即起身,隔空眺望,更加令人吃驚的一幕發生了。這幾日本來和和氣氣的毒蟲,不知為何,驟然間大動幹戈,不分敵我的撕咬起來。
但見天上的與天上的鬥,地下與地下的鬥,到後來就完全混成一團,目之所及,毒霧四溢,大批大批敗退的毒蟲,要麽被咬死,要麽被毒死,其狀甚是慘烈!
雖然隔空“觀戰”,白寂不由得心神一凜,升騰在周圍的毒氣隨著“戰況”加劇,也愈發的厲害,就連旁邊一些生長已久的老樹,都承受不住,紛紛枯萎。
白寂就親眼瞧見,一隻成人巴掌大小的單螯蠍,在空中連敗了數隻毒蟲,卻不料被一條縱躍而起的紅環毒蛇咬住,兩相糾纏著。
紅環毒蛇的尖牙死死楔進毒蠍體內,但是單螯蠍十分堅韌,硬是掙紮著身子,一個扭動翻身,背後的倒鉤隨之一動,竟也反刺進了蛇頭中,兩隻毒物纏鬥了盞茶的工夫,終於毒蠍先扛不住,倒鉤一軟,沒了性命。紅環毒蛇急不可耐的想要將毒蛇吞入腹中,但是還沒將毒蠍的大螯吞進去,體內的毒也緊跟著發作了,扭曲了幾下,也歸於沉寂。
這一個廝殺,不過是毒蟲亂象中的冰山一角。白寂既驚且懼的看了一個時辰,完全忘卻了修煉的事情。
毒物們的互相攻擊,並不是鬥一會兒就沒有了,而是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的正午,話說趁著這個空當,白寂窩在戮劫鏡中,還煉了好幾爐丹。
正午過後,太陽開始西斜,白寂也從入定中醒轉過來,拾起身旁的葫蘆,喝了幾口水,一放眼望去,白寂就發現毒穀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升騰的毒霧依舊,甚至比前幾日更加濃密了,但躁亂的撕鬥聲少了不少,細心一瞧,並非是毒物們停止攻擊了,而是無休止的爭鬥之後,數量已經銳減。
地上密密麻麻的堆積著毒物的屍身,令人不寒而栗,剩下來的毒蟲可謂是毒上加毒,一個個盤踞在屍身上,伺機而動。
看到這裏,白寂似乎有些明白了過來。《搜奇錄》上記載,有異族修道者,精研毒蠱秘術,具體的法子,乃是將一百種甚至千種劇毒之物,同時放置在一容器中,長時間不飼喂,逼迫毒物們互相廝殺,剩下最後一隻毒物,即稱蠱。
這般**出來的毒物,不僅愈發的歹毒,而且能敵百毒,能噬百毒,可謂是至毒之毒。其實這種法子,也並非是人為創製,而是有心的修道者,偶然從荒野中見毒物爭鬥,而學來的。
白寂心神一動,莫非眼前的景象就是典籍上的“天生蠱”。一處毒蟲遍生的地方,天長地久以後,必然會產生各大毒群,毒群初始相安無事,久而久之,毒群之間會因為某一原因爭鬥,隨著爭鬥加劇,毒群之中必然會產生一隻號令百毒的毒王,即“天生蠱”。
環顧這一片密集的叢林,潮濕陰鬱,瘴氣四布,正是毒物繁衍的絕佳之所,出現“百毒相爭”的景象,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白寂頓時恍然過來,難怪赤金天蟲如此興奮,它本來就是上古有名的毒蟲,察覺到百毒相爭的“盛會”,它怎能不去湊一湊熱鬧?
“隻是不知道這毒王何時角逐出來,如果赤金天蟲戰敗了,那就糟糕了”,短暫的興奮之後,白寂又有些焦灼起來。
就目前所見,一旦參入毒蟲爭鬥之中,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結局,加上天蟲性格孤傲,斷然是不會在其它毒蟲麵前低頭的。因而唯一的結果,要麽是天蟲成為天生蠱;要麽戰死其中。
能成為天生蠱,白寂自然是樂得開心;但若戰死,那白寂的一腔心血,就抓瞎了。一念至此,再目睹穀底屍橫遍野的毒物,白寂就暗自捏了一把汗。
毒物們的廝殺依舊,愈到後來,毒性不僅更毒,靈性也更高了,原本一個照麵就能解決的爭鬥,足足可持續一炷香的時間。
白寂停下了修煉的工夫,一直耐著性子熬到了後半夜,今夜的月色不如昨夜那麽清朗,但仍可看清數丈方圓,加上修為傍身,所以對於穀中的爭鬥,白寂還是十分清楚。
正百無聊賴之際,突然神識一動,白寂倏地就精神起來,他察覺到了赤金天蟲的靈識,是十分亢奮的感覺,沒有半點萎靡之態。
“看來這廝還挺厲害!”白寂輕舒了口氣,空擔了一番心思。
這邊剛把心神定下心來,聚集的毒霧驟然一陣翻騰。白寂這時才發現,爭鬥的毒蟲基本已銷聲匿跡。
“嗖”的一聲,毒霧中竄出一條蟲影,螯牙須足怒張,白寂定睛一看,赫然便是久久不見的赤金天蟲。瞧著樣子,必是遇上了對手。
果然,毒霧形成的“煙霞”抖了一抖,像是受了寒氣一樣,地麵堆疊的蟲屍上漸漸蜿蜒出一道白線,細細一瞧,帶動“白線”的乃是一條胖嘟嘟的大蠶,詭異的是,蠶身冰潔如玉,還不時冒著寒氣。
“百足冰蠶”,白寂倒吸一口涼氣,驚呼道。
這裏怎會有冰蠶呢?白寂百思不得其解。眼下的毒蟲不可能走眼,再說能在百毒中戰之最後,也驗證了是冰蠶無疑。
典籍上記載,冰蠶也是上古異蟲的遺脈,身具十分霸道的冰毒,就連凝氣中期的修道者見到了,都十分忌憚。隻是這種毒物,一般生存在高山之巔,或是極寒之地,出現在這裏就蹊蹺了。
眼下這條冰蠶,體長足有一尺,腳下的細足密密麻麻,即使還沒有百足,怕是也不少了,以此推算,應該有百年以上的修為,不好對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