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朔洲東域人魔兩道風聲一片,至於是說的是什麽,人人皆知,但是人人也都裝不知,因為他們私心想著隻告訴自己人,可是在利益麵前,自己人和敵人的區別不過是換個身份而已,所有的流言皆指向一處——歸衍宗。[]
歸衍宗開山立派不過寥寥數年,宗產尚不雄厚,無力覓山建觀築殿,因此雖然處於伏明山一帶,卻仍將宗門立在一座俗世的大城中,這座城名為盤城,乃是朔洲東域上一個小國的都城,臨海而建,水陸便利,人口商貿倒也興盛。
這一日城內依舊人聲鼎沸,但是細心一點的人也會發現,這幾日以來,城中似乎多了許多生的麵孔,服飾各異,像是來自四麵八方,再仔細看一看,這些人又有些共同點,那就是大多人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眼神交錯間也帶著鋒芒,給人以絕非良善之感。
無知的俗世之人可能不會察覺到什麽異樣,但隻要稍稍背負一些修為,算得上是正邪兩道中的修道者,一踏進城中,便可以清楚的嗅到無處不在的殺意,如處深海密林,麵上風平浪靜,底下實則已經暗潮湧動。
這群神秘的人一進城幾乎都會打聽一個地方——通悟觀,稍微在城中住過段時間的百姓都知道這座道觀,因為這座道觀在他們眼裏頗為古怪,明明是道觀,卻並不接納香客,每日也是幾個仆奴進出,冷清的門可羅雀。
這幾日不知怎地,道觀門口熱鬧了許多,來了許多陌生的人,不過也隻是遠遠觀望一下,並未登門。即便如此,這道觀仍舊是大門緊閉,甚至比以前更為避世,連幾個進出的仆奴也都沒有出現。
像往常一樣的入夜,城中照舊升起萬家燈火,稍顯不同的是城中各處的客棧旅店今日個格外熱鬧,尤其是城北歸衍宗附近,甚至連最下等的客房都沒有了,就連一些雜物偏房都被湧進來的生客用重金包下了,掌櫃的自然樂得笑眯了眼。但他不知,城門如若失火,此處就是最近的魚池。
夜黑風高,無數雙眼睛俱都有意無意的盯著歸衍宗的宗門,稍有動靜他們可能就會彈身而起,像是嗅到血腥味的虎狼一樣衝向那裏,不過這一刻先暫且蟄伏。
越過高高的青磚院牆,歸衍宗的內景展現在眼前,這是一間六進六出的深宅,宅院中間甚至還有一方數丈方圓的天井,借助雲間漏下的幾絲月光依稀可見地麵嵌著兩儀八卦紋,一頂漆黑的焚香三足銅爐置於其上,的的確確是道家的布置。[]
這時候已是掌燈時分了,但是整個院子裏不僅漆黑一片,四下寂靜的更是連一絲蟲鳴都都沒有,氣氛同夜色一樣,黑壓壓的有些令人窒息。
過了許久,靠近左廂房的那眼水井隱隱傳來響動之聲,一道影子倏地一下從井口跳了出來,是個人。而且令人稱奇的是這人從井中躍出,身上卻沒有一絲水漬,隻是他的鼻息十分粗重,步伐也微有些踉蹌,像是耗損了極大的功力的樣子。
這人回首掃視了一下高牆,眼神凝重,當下不再猶豫,徑直往著最裏麵一間齋房步去,不過在靠近門口之時,他並沒有直接推門,而是急速的念了一句咒,門前以肉眼難以察覺的速度閃過一道碧光,這人才踏步進去,原來這裏布了禁製。
屋子裏空蕩蕩的,但是室中的地上卻畫了一道奇特的篆紋,這人踩上這道篆紋,運轉六息,捏指成訣,一聲輕喝,一道符籙至指尖凝成,緊接著手掌一翻,符籙落向地上的篆紋,兩者相接的一刹那,仿佛有一股風平地升起,視野模糊,待風止歇,周圍的場景已經發生了變換。
這裏同樣是一個靜室,四麵連一個窗戶都沒有,像是深藏在地下的密室,牆壁上空無一物,隻有幾盞如豆燈火,地上羅列著十幾枚蒲團,上麵俱都跌坐著一皂袍道人,燈火幽暗,但還是可以看出每一人都是一臉的嚴峻神色。
能在這裏除了的歸衍宗本門人,怕也沒有其他人了。正東方位上蒲團盤坐的人身材高大,一張國字臉,雖有些許憂色,但一窺視,仍是剛猛殊人,正是那一日伏明山發號施令的乾相真人,歸衍宗掌門,而枯木,穀鴻等道人也一一坐在其中。
歸來的人名為長泉子,也是歸衍宗人,剛剛站定身子,他也顧不得運功調息,急忙匯報:“掌門人依你交待,我已經將此事火速告知了青瓏正院的接引長老,青瓏門中也極為重視,並且讓我等寬心等候,兩日之內,必定會有門人來援助我歸衍宗”。
聽到這個好消息,在坐的大部分人都鬆了一口氣,青瓏正院乃人界第一大修真大派,有他們的增援,差不多吃了一顆定心丸。其中以穀鴻道人最為自豪,因為他本是師出青瓏正院,向青瓏正院求援就是他的主意,長泉子拜山時,他還讓其告知自己的名號,對方如此爽快,這一事無形中極大的長了他的麵子。
可與眾人形成反差的是乾相真人,他的臉色卻沒有絲毫的放鬆,因為隻有他才真正知道前天所擒回的東西是有多麽的珍奇罕遇,也隻有他明白這寶物後麵所牽扯的巨大誘惑,這誘惑不僅會令魔界邪道眼紅,正道修士也必會覬覦。
向青瓏正院求援在他看來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對策,但形勢所逼,他不得不屈服。兩天之內青瓏正院的到來是福是禍暫且擱置不慮,觀外如浪潮一樣澎湃的殺意,已經讓他感到不妙。
七日之前,歸衍宗一行人在伏明山探察到了異樣的靈息波動,乾相真人率全派上下覓尋,初始什麽也沒找到,本以為會一無所獲,可是那股靈息竟然又出現了,這一次,乾相沒有讓機會溜走,一番圍追堵截,終於在伏明山深處逮住了一奇物。乾相修道也已近甲子之數,一眼就瞧出了這奇物的來曆,既驚更喜,趕忙將這珍物帶回歸衍宗。
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那奇物出現的時候,曾引發一陣天地靈息的震蕩,這股震蕩不止歸衍宗察覺到了,山中隱匿的魔界妖邪也嗅到了端倪,緊接著歸衍宗藏寶的消息不脛而走,短短幾日,便吸引了無數的邪魔歪道便聞風而至,這才有了歸衍宗求援一事。
俗世有雲: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一次正邪兩道雲集,看來這一場血雨腥風的大劫注定是在所難免了。
歸衍宗開山立派不過寥寥數年,宗產尚不雄厚,無力覓山建觀築殿,因此雖然處於伏明山一帶,卻仍將宗門立在一座俗世的大城中,這座城名為盤城,乃是朔洲東域上一個小國的都城,臨海而建,水陸便利,人口商貿倒也興盛。
這一日城內依舊人聲鼎沸,但是細心一點的人也會發現,這幾日以來,城中似乎多了許多生的麵孔,服飾各異,像是來自四麵八方,再仔細看一看,這些人又有些共同點,那就是大多人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眼神交錯間也帶著鋒芒,給人以絕非良善之感。
無知的俗世之人可能不會察覺到什麽異樣,但隻要稍稍背負一些修為,算得上是正邪兩道中的修道者,一踏進城中,便可以清楚的嗅到無處不在的殺意,如處深海密林,麵上風平浪靜,底下實則已經暗潮湧動。
這群神秘的人一進城幾乎都會打聽一個地方——通悟觀,稍微在城中住過段時間的百姓都知道這座道觀,因為這座道觀在他們眼裏頗為古怪,明明是道觀,卻並不接納香客,每日也是幾個仆奴進出,冷清的門可羅雀。
這幾日不知怎地,道觀門口熱鬧了許多,來了許多陌生的人,不過也隻是遠遠觀望一下,並未登門。即便如此,這道觀仍舊是大門緊閉,甚至比以前更為避世,連幾個進出的仆奴也都沒有出現。
像往常一樣的入夜,城中照舊升起萬家燈火,稍顯不同的是城中各處的客棧旅店今日個格外熱鬧,尤其是城北歸衍宗附近,甚至連最下等的客房都沒有了,就連一些雜物偏房都被湧進來的生客用重金包下了,掌櫃的自然樂得笑眯了眼。但他不知,城門如若失火,此處就是最近的魚池。
夜黑風高,無數雙眼睛俱都有意無意的盯著歸衍宗的宗門,稍有動靜他們可能就會彈身而起,像是嗅到血腥味的虎狼一樣衝向那裏,不過這一刻先暫且蟄伏。
越過高高的青磚院牆,歸衍宗的內景展現在眼前,這是一間六進六出的深宅,宅院中間甚至還有一方數丈方圓的天井,借助雲間漏下的幾絲月光依稀可見地麵嵌著兩儀八卦紋,一頂漆黑的焚香三足銅爐置於其上,的的確確是道家的布置。[]
這時候已是掌燈時分了,但是整個院子裏不僅漆黑一片,四下寂靜的更是連一絲蟲鳴都都沒有,氣氛同夜色一樣,黑壓壓的有些令人窒息。
過了許久,靠近左廂房的那眼水井隱隱傳來響動之聲,一道影子倏地一下從井口跳了出來,是個人。而且令人稱奇的是這人從井中躍出,身上卻沒有一絲水漬,隻是他的鼻息十分粗重,步伐也微有些踉蹌,像是耗損了極大的功力的樣子。
這人回首掃視了一下高牆,眼神凝重,當下不再猶豫,徑直往著最裏麵一間齋房步去,不過在靠近門口之時,他並沒有直接推門,而是急速的念了一句咒,門前以肉眼難以察覺的速度閃過一道碧光,這人才踏步進去,原來這裏布了禁製。
屋子裏空蕩蕩的,但是室中的地上卻畫了一道奇特的篆紋,這人踩上這道篆紋,運轉六息,捏指成訣,一聲輕喝,一道符籙至指尖凝成,緊接著手掌一翻,符籙落向地上的篆紋,兩者相接的一刹那,仿佛有一股風平地升起,視野模糊,待風止歇,周圍的場景已經發生了變換。
這裏同樣是一個靜室,四麵連一個窗戶都沒有,像是深藏在地下的密室,牆壁上空無一物,隻有幾盞如豆燈火,地上羅列著十幾枚蒲團,上麵俱都跌坐著一皂袍道人,燈火幽暗,但還是可以看出每一人都是一臉的嚴峻神色。
能在這裏除了的歸衍宗本門人,怕也沒有其他人了。正東方位上蒲團盤坐的人身材高大,一張國字臉,雖有些許憂色,但一窺視,仍是剛猛殊人,正是那一日伏明山發號施令的乾相真人,歸衍宗掌門,而枯木,穀鴻等道人也一一坐在其中。
歸來的人名為長泉子,也是歸衍宗人,剛剛站定身子,他也顧不得運功調息,急忙匯報:“掌門人依你交待,我已經將此事火速告知了青瓏正院的接引長老,青瓏門中也極為重視,並且讓我等寬心等候,兩日之內,必定會有門人來援助我歸衍宗”。
聽到這個好消息,在坐的大部分人都鬆了一口氣,青瓏正院乃人界第一大修真大派,有他們的增援,差不多吃了一顆定心丸。其中以穀鴻道人最為自豪,因為他本是師出青瓏正院,向青瓏正院求援就是他的主意,長泉子拜山時,他還讓其告知自己的名號,對方如此爽快,這一事無形中極大的長了他的麵子。
可與眾人形成反差的是乾相真人,他的臉色卻沒有絲毫的放鬆,因為隻有他才真正知道前天所擒回的東西是有多麽的珍奇罕遇,也隻有他明白這寶物後麵所牽扯的巨大誘惑,這誘惑不僅會令魔界邪道眼紅,正道修士也必會覬覦。
向青瓏正院求援在他看來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對策,但形勢所逼,他不得不屈服。兩天之內青瓏正院的到來是福是禍暫且擱置不慮,觀外如浪潮一樣澎湃的殺意,已經讓他感到不妙。
七日之前,歸衍宗一行人在伏明山探察到了異樣的靈息波動,乾相真人率全派上下覓尋,初始什麽也沒找到,本以為會一無所獲,可是那股靈息竟然又出現了,這一次,乾相沒有讓機會溜走,一番圍追堵截,終於在伏明山深處逮住了一奇物。乾相修道也已近甲子之數,一眼就瞧出了這奇物的來曆,既驚更喜,趕忙將這珍物帶回歸衍宗。
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那奇物出現的時候,曾引發一陣天地靈息的震蕩,這股震蕩不止歸衍宗察覺到了,山中隱匿的魔界妖邪也嗅到了端倪,緊接著歸衍宗藏寶的消息不脛而走,短短幾日,便吸引了無數的邪魔歪道便聞風而至,這才有了歸衍宗求援一事。
俗世有雲: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一次正邪兩道雲集,看來這一場血雨腥風的大劫注定是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