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頂飛舟,此去北域萬裏之遙,月餘的路程隻要四五天而已,如果再快點的話,或許兩三天就可以了。
飛舟上的空間寬敞,長老居於船艙中,弟子們則隨意擇一方寸之地,盤腿打坐調息,北域局勢洶湧,大家不敢懈怠,是而一點修煉時間都不放過。
白寂登舟之時粗略的掃了一眼,竟見到了一些熟悉的麵孔,不過若說交情那倒沒有,故而也沒有主動上前攀談。
飛舟不知是什麽天材地寶打造,似木非木,卻有木質的紋理,摸起來如琥珀一般溫潤,更神奇的是,舟行不僅平穩如履平地,舟上的人連一縷微風都感覺不到,靜靜的像是端坐在一間密室中。
隨意擇了一個僻靜的角落,席地而坐,自從臻至照元境之後,一直以來諸事纏身,沒有多少時間鞏固修為,所以白寂對於一些零碎的時間,來好好調息打坐。
白寂主修青冥訣,不過眼下肯定不適合,修煉青冥訣的時候,周身會有大量的陰氣匯聚,這要是落到其他弟子眼中,定是極為反常的怪象,第一個也必然會想到妖邪。
考慮到這一點,他特地服下了一粒赤心丹,就是掌座師父賜給那種上乘靈丹,效果比之六合府要好上數倍,白寂打算利用赤心丹的藥力,一點點充盈丹田。
飛舟上百十人齊齊端坐,雙目虛閉,都在運功調息,人頭眾多,卻連一點嘈雜之音都聽不到,靜的可以聽見均勻的呼吸聲。
不過位於甲板下麵的船艙中,諸位長老卻在小聲議論著,帶頭人昆仲長老屹立於眾人當中,國字臉微微蹙起眉頭,右手輕敲著左手的食指指節。(.無彈窗廣告)
一個斜眉入鬢的長老上前兩步,聲音低沉道:“本無寺告急,傳聞有十萬魔道圍攻,其中不乏修為強大的魔頭,我等此去,若不好好盤算籌劃的話,那麽……”。
透露出來的氣氛有些緊張,遠不如尚在六合府時候的沉穩,多少可以看出,此行局勢較之想象中的還要嚴峻。
眾人的主心骨都在昆仲真人身上,身為丹成境的修道者,畢竟放眼整個朔洲,也是屈指可數的人物。
但見他眉鋒輕挑,徐徐道:“十萬魔道?此等駭人之數,著實不可輕視,不過前往本無寺增援的,並非隻六合府一宗,整個朔洲正道俱已接到誅魔帖,各派同道想必都已在途中了”。
數千年乃至數萬年以來,人界都是邪不勝正,這並非隻是口頭上的風語,正道無論是氣運,還是人頭實力確實一直壓過魔道,人界未曾大亂,原因雖然簡單,卻一直根源於此。
隻是時間過去的太久了,大家都知道魔道萎靡不振,卻沒有料到負傷的毒蛇也會有複原的一天,這次猝然發難,竟纏住了本無寺這個傳承久遠的宗派,野心著實不小。
昆仲真人比其他長老修道要早,甚至早了幾百年,有道是人老成精,活了幾百年可不隻是長些道行那麽簡單,心思也深邃了許多。
魔道實力其實並不弱,但是一直散成一盤散,這次竟然不約而同的圍攻本無寺,團結的有些反常,其中固然有對天地靈物的貪婪,不過顯然這還非關鍵因素。
事出反常必有妖,昆仲真人能想到事情後麵絕對不簡單,魔道羅門刹教蟄伏已近百年,此次動蕩必然有他們的手筆,隻是不知道他們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當然無論魔道來勢何其洶洶,正道絕不可能退縮一步,本無寺之圍必解,任何宵小也必須重新令其躡伏。
諸位長老都把目光投向昆仲真人,希望供奉長老能指引大家如何應對,昆仲身形高大,目光俯視眾人道:“魔道既然既然聚眾十萬,那麽本無寺必然已經成了密不透風的水桶陣,屆時正道同援兵合一處,配合裏麵本無寺眾,此戰便無虞”。
聽完昆仲真人的分析對策,眾人心裏頓時吃了一顆定心丸,其實說的也很簡單,隻是這十萬魔道壓在心上,總讓人有種惴惴不安的感覺。
這也是初步的見解,畢竟一旦跟魔道交上了手,兩股勢如水火的洪流廝殺起來,情況絕對不隻嘴上說的那麽簡單,無論正道還是魔道,付出的代價絕對同樣慘重。
吞了一口氣,昆仲真人繼續道:“諸位長老也不是第一次麵對魔道,無需過多顧慮,安安心心到了本無寺,無非一場廝殺便是”。
昆仲真人說的雲淡風輕,周邊長老卻不由得微微色變,說的簡單一場廝殺,估計真正摻合其中,一場血雨腥風無法避免。
跨空舟上靜謐無聲,舟側三丈卻是風聲呼嘯,夜空中星辰疏淡,一輪彎月照向這裏,也俯瞰著萬裏之外的本無寺。
鬼哭狼嚎的廝殺震徹天外,本無寺門戶玉屏峰下,各色流光飛起,間歇性的伴隨血光濺射,咻咻數聲,一把靛藍的飛劍破空而來,一道身影躲閃不及,直接被穿胸而過,飛劍掠出數丈之遠,驀然才傳來一聲“嘭”,屍體化為血雨飄散。
玉屏峰頂,數百頭皮光亮的僧人各執法器,麵色剛毅,雙目瞠圓俯視峰下,領頭是幾位身穿黃色僧袍的僧人,氣息巍然如山,當中那個身形瘦小的甚至有丹成境的修為。
僧眾們雙手結印,周身隱隱泛出金色的光芒,每個人身上的金光逸散,赫然在上空織出一麵如同袈裟的陣法,整個玉屏峰前像是矗立起了一座固若金湯的城池。
血腥氣隨風飄蕩,逐漸彌漫到了峰頂,從這裏望下去,有不少身穿僧衣的本無寺弟子禦使法器,上下翻飛不止,不少魔頭被誅殺,當然也有弟子罹難。
身著黃衣的長老目睹,心裏感覺像在滴血,不過麵上仍舊是古井無波,作為弟子們的仰仗,他們不能有絲毫慌亂的表現。
兩位渾身浴血的長老飛身上來,麵對著丹成境長老,氣喘籲籲道:“師叔……不好了,峰下弟子……損失慘重……,十已不足其四了”。
飛舟上的空間寬敞,長老居於船艙中,弟子們則隨意擇一方寸之地,盤腿打坐調息,北域局勢洶湧,大家不敢懈怠,是而一點修煉時間都不放過。
白寂登舟之時粗略的掃了一眼,竟見到了一些熟悉的麵孔,不過若說交情那倒沒有,故而也沒有主動上前攀談。
飛舟不知是什麽天材地寶打造,似木非木,卻有木質的紋理,摸起來如琥珀一般溫潤,更神奇的是,舟行不僅平穩如履平地,舟上的人連一縷微風都感覺不到,靜靜的像是端坐在一間密室中。
隨意擇了一個僻靜的角落,席地而坐,自從臻至照元境之後,一直以來諸事纏身,沒有多少時間鞏固修為,所以白寂對於一些零碎的時間,來好好調息打坐。
白寂主修青冥訣,不過眼下肯定不適合,修煉青冥訣的時候,周身會有大量的陰氣匯聚,這要是落到其他弟子眼中,定是極為反常的怪象,第一個也必然會想到妖邪。
考慮到這一點,他特地服下了一粒赤心丹,就是掌座師父賜給那種上乘靈丹,效果比之六合府要好上數倍,白寂打算利用赤心丹的藥力,一點點充盈丹田。
飛舟上百十人齊齊端坐,雙目虛閉,都在運功調息,人頭眾多,卻連一點嘈雜之音都聽不到,靜的可以聽見均勻的呼吸聲。
不過位於甲板下麵的船艙中,諸位長老卻在小聲議論著,帶頭人昆仲長老屹立於眾人當中,國字臉微微蹙起眉頭,右手輕敲著左手的食指指節。(.無彈窗廣告)
一個斜眉入鬢的長老上前兩步,聲音低沉道:“本無寺告急,傳聞有十萬魔道圍攻,其中不乏修為強大的魔頭,我等此去,若不好好盤算籌劃的話,那麽……”。
透露出來的氣氛有些緊張,遠不如尚在六合府時候的沉穩,多少可以看出,此行局勢較之想象中的還要嚴峻。
眾人的主心骨都在昆仲真人身上,身為丹成境的修道者,畢竟放眼整個朔洲,也是屈指可數的人物。
但見他眉鋒輕挑,徐徐道:“十萬魔道?此等駭人之數,著實不可輕視,不過前往本無寺增援的,並非隻六合府一宗,整個朔洲正道俱已接到誅魔帖,各派同道想必都已在途中了”。
數千年乃至數萬年以來,人界都是邪不勝正,這並非隻是口頭上的風語,正道無論是氣運,還是人頭實力確實一直壓過魔道,人界未曾大亂,原因雖然簡單,卻一直根源於此。
隻是時間過去的太久了,大家都知道魔道萎靡不振,卻沒有料到負傷的毒蛇也會有複原的一天,這次猝然發難,竟纏住了本無寺這個傳承久遠的宗派,野心著實不小。
昆仲真人比其他長老修道要早,甚至早了幾百年,有道是人老成精,活了幾百年可不隻是長些道行那麽簡單,心思也深邃了許多。
魔道實力其實並不弱,但是一直散成一盤散,這次竟然不約而同的圍攻本無寺,團結的有些反常,其中固然有對天地靈物的貪婪,不過顯然這還非關鍵因素。
事出反常必有妖,昆仲真人能想到事情後麵絕對不簡單,魔道羅門刹教蟄伏已近百年,此次動蕩必然有他們的手筆,隻是不知道他們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當然無論魔道來勢何其洶洶,正道絕不可能退縮一步,本無寺之圍必解,任何宵小也必須重新令其躡伏。
諸位長老都把目光投向昆仲真人,希望供奉長老能指引大家如何應對,昆仲身形高大,目光俯視眾人道:“魔道既然既然聚眾十萬,那麽本無寺必然已經成了密不透風的水桶陣,屆時正道同援兵合一處,配合裏麵本無寺眾,此戰便無虞”。
聽完昆仲真人的分析對策,眾人心裏頓時吃了一顆定心丸,其實說的也很簡單,隻是這十萬魔道壓在心上,總讓人有種惴惴不安的感覺。
這也是初步的見解,畢竟一旦跟魔道交上了手,兩股勢如水火的洪流廝殺起來,情況絕對不隻嘴上說的那麽簡單,無論正道還是魔道,付出的代價絕對同樣慘重。
吞了一口氣,昆仲真人繼續道:“諸位長老也不是第一次麵對魔道,無需過多顧慮,安安心心到了本無寺,無非一場廝殺便是”。
昆仲真人說的雲淡風輕,周邊長老卻不由得微微色變,說的簡單一場廝殺,估計真正摻合其中,一場血雨腥風無法避免。
跨空舟上靜謐無聲,舟側三丈卻是風聲呼嘯,夜空中星辰疏淡,一輪彎月照向這裏,也俯瞰著萬裏之外的本無寺。
鬼哭狼嚎的廝殺震徹天外,本無寺門戶玉屏峰下,各色流光飛起,間歇性的伴隨血光濺射,咻咻數聲,一把靛藍的飛劍破空而來,一道身影躲閃不及,直接被穿胸而過,飛劍掠出數丈之遠,驀然才傳來一聲“嘭”,屍體化為血雨飄散。
玉屏峰頂,數百頭皮光亮的僧人各執法器,麵色剛毅,雙目瞠圓俯視峰下,領頭是幾位身穿黃色僧袍的僧人,氣息巍然如山,當中那個身形瘦小的甚至有丹成境的修為。
僧眾們雙手結印,周身隱隱泛出金色的光芒,每個人身上的金光逸散,赫然在上空織出一麵如同袈裟的陣法,整個玉屏峰前像是矗立起了一座固若金湯的城池。
血腥氣隨風飄蕩,逐漸彌漫到了峰頂,從這裏望下去,有不少身穿僧衣的本無寺弟子禦使法器,上下翻飛不止,不少魔頭被誅殺,當然也有弟子罹難。
身著黃衣的長老目睹,心裏感覺像在滴血,不過麵上仍舊是古井無波,作為弟子們的仰仗,他們不能有絲毫慌亂的表現。
兩位渾身浴血的長老飛身上來,麵對著丹成境長老,氣喘籲籲道:“師叔……不好了,峰下弟子……損失慘重……,十已不足其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