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遼國奸細?”
石中元臉色一沉,聽到太原城中有遼國的奸細,再轉念一想,遼人確實對皇上的病情了如指掌,並且還敢派兵馬長驅直入,這也說明楊玉廷的推斷沒有錯。
所以石中元這句話是白問了,於是石中元改口道:“那楊公公是想向四年前在太原城外那般,讓下官做一回李大人麽?”
楊玉廷點點頭,說道:“不錯,事不宜遲,煩請石大人速速到皇上的房間去更衣,至於皇上……以及兩位大夫,石大人請放心,臣一定派人安頓好!”
石中元悻悻地點頭,然後楊玉廷找來了趙權身邊的貼身侍衛,對他們叮囑幾句,便立即來到了太原府衙門的大堂。
看著一眾大臣,楊玉廷對眾人施禮說道:“眾位大人,事態緊急,出於皇上的安全考慮,我們必須轉移,請各位大人做好準備,末將的兵馬就在門外等著,皇上馬上就會出來,到時候我們轉入晉中!”
這個時候,楊玉廷自稱末將,也沒有人會在意這個,大臣們在意的,是誰做的這個決定!
難道皇上醒了?
於是有人問楊玉廷:“楊公公,是何人要求轉移的?”
知道大臣們會有此一問,楊玉廷聞言答道:“我與石大人,各位還有異議麽?”
聽到是楊玉廷和石中元的決定,眾人的議論聲小了很多,但還是有人問道:“那為何不見石大人?”
這些文臣自然是以石中元馬首是瞻,於是他們沒有見到石中元便有些不放心。
楊玉廷淡淡地說道:“石大人去接皇上去了,各位若是不想走,那便留下來吧!”
說罷,楊玉廷轉身便走。
“這……”
文臣們麵麵相窺了起來,他們也知道現在失態緊急,楊玉廷沒有多浪費時間和口舌來解釋為什麽要轉移,這也證明了這一點。
那怎麽辦?
對於這樣的情況,大臣們也有些無奈,軍情緊急,皇上又昏迷不醒,太原城成了風中的危樓,根本不是安身之地。
那就轉移吧!
這也是一種無奈,大臣們現在隻好跟著楊玉廷的大軍漂泊了。
出了衙門,隻見皇上的龍攆已經準備好了,從窗口的薄紗看進去,一位身穿龍袍人躺在龍攆裏,而楊玉廷則是穿著一身亮銀鎧甲,手持五環大長刀,威風凜凜地指揮者軍士們搬一些箱子。
這些箱子看起來都很輕,估計已經是奏折之類的東西,而楊玉廷更是不管街頭的行人,直接將裝著玉璽的盒子用布袋裝了,然後跨在自己的背上。(.無彈窗廣告)
做好了一切準備,楊玉廷大手一揮,帶著人馬朝南門去了!
連玉璽都帶上,現在誰還會懷疑龍攆中趙權的真假?
畢竟作為天子,玉璽不離身這是必須的!
遼國的騎兵到了太原城下,見城門緊鎖,城牆之上也沒有安朝的大軍,隻有少數一些士兵站在城牆上朝下麵探望著。
鐵莽問道:“響雷何在?”
旁邊一個士兵將一個竹筒似的東西拿了出來,用火把點燃了,然後往空中丟去。
“砰……”
一道爆炸聲在太原的夜空上響起,隨後不久,太原城中也有一道響雷在空中炸響,緊接著又是三道爆炸聲。
“四響……”
鐵莽旁邊的士兵報告了一聲。
聽到士兵的話,鐵莽大手一揮,說道:“南門,他們要逃跑!”
於是遼國的騎兵快速地往太原城南門趕去,到了南門的時候,隻見城門已經閉合,鐵莽當機立斷道:“追,一定要將安朝的皇帝捉了!”
楊玉廷果然猜得不錯,遼國的騎兵這一次進犯太原的目的根本不在太原城,而是在趙權的身上。
一路南下,離開了太原城十幾裏的時候,後方有快馬來報:“遼軍騎兵好快,已經離我們不到五裏的路程了!”
“什麽?”大臣們聞言都慌亂了起來。
楊玉廷則是大刀一橫,命令道:“派一隊人馬護送各位大人前往晉中!”
說罷,楊玉廷來到龍攆前麵,對裏麵說道:“石大人,龍攆留下,大人也一起去晉中吧!”
“石大人?”
大臣們聞言驚訝了起來,怎麽龍攆裏麵的人是石中元?
石中元站了起來,他將身上的龍袍除下,然後走出來對楊玉廷問道:“楊公公,這是為何?”
楊玉廷臉帶笑意說道:“有了龍攆,可保各位大人平安!我自帶人在次拚殺,給各位大人時間轉移。”
說罷,楊玉廷將玉璽從自己的身下除下,然後遞給了石中元。
石中元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然後說道:“不行,楊公公乃國之勇士,豈能慷慨與此?”
到了現在,在場的大臣們終於明白了楊玉廷的意思。
楊玉廷這是想要和遼國的騎兵拚了,所以才要石中元個大臣們先轉移。
換句話說,就是楊玉廷為了大臣們能有一線生機,不惜帶著兩萬兵馬去對抗三倍以上的敵國鐵騎!
這不是找死麽?
敵人是騎兵,數量又如此之多!
而自己這邊呢?
兵馬隻有兩萬不到,而且其中還有大多數是步兵,兵種完全被克製,怎麽打?
所以石中元才說不能讓楊玉廷慷慨於此!這裏的慷慨,是指壯士慷慨赴義的意思,而楊玉廷雖然是太監,但是整個安朝,誰敢不承認楊玉廷是真漢子?
楊玉廷又是一笑,隻是這一次他笑得有些淒慘!
“為臣者,忠君事!楊某幼年不幸,賴皇上恩德,遂有今日之名,一生無憾矣!”
意思是說,作為臣子的,就要為皇上分憂,對皇上忠心!我楊玉廷小的時候遭受不幸,被人拐賣成了太監,但是還好有皇上施恩,讓自己能成就今日‘金刀太監’這樣的美名,所以這一輩子,我楊玉廷也沒有遺憾了!
楊玉廷又說道:“玉璽乃國之重器,不容有失,還請石大人以大局為重!”
再一次將玉璽遞給了石中元,石中元繼續猶豫了一下,楊玉廷勸道:“大人,追兵神速,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若是玉璽有失,你我皆成千古罪人矣!”
石中元臉色一沉,聽到太原城中有遼國的奸細,再轉念一想,遼人確實對皇上的病情了如指掌,並且還敢派兵馬長驅直入,這也說明楊玉廷的推斷沒有錯。
所以石中元這句話是白問了,於是石中元改口道:“那楊公公是想向四年前在太原城外那般,讓下官做一回李大人麽?”
楊玉廷點點頭,說道:“不錯,事不宜遲,煩請石大人速速到皇上的房間去更衣,至於皇上……以及兩位大夫,石大人請放心,臣一定派人安頓好!”
石中元悻悻地點頭,然後楊玉廷找來了趙權身邊的貼身侍衛,對他們叮囑幾句,便立即來到了太原府衙門的大堂。
看著一眾大臣,楊玉廷對眾人施禮說道:“眾位大人,事態緊急,出於皇上的安全考慮,我們必須轉移,請各位大人做好準備,末將的兵馬就在門外等著,皇上馬上就會出來,到時候我們轉入晉中!”
這個時候,楊玉廷自稱末將,也沒有人會在意這個,大臣們在意的,是誰做的這個決定!
難道皇上醒了?
於是有人問楊玉廷:“楊公公,是何人要求轉移的?”
知道大臣們會有此一問,楊玉廷聞言答道:“我與石大人,各位還有異議麽?”
聽到是楊玉廷和石中元的決定,眾人的議論聲小了很多,但還是有人問道:“那為何不見石大人?”
這些文臣自然是以石中元馬首是瞻,於是他們沒有見到石中元便有些不放心。
楊玉廷淡淡地說道:“石大人去接皇上去了,各位若是不想走,那便留下來吧!”
說罷,楊玉廷轉身便走。
“這……”
文臣們麵麵相窺了起來,他們也知道現在失態緊急,楊玉廷沒有多浪費時間和口舌來解釋為什麽要轉移,這也證明了這一點。
那怎麽辦?
對於這樣的情況,大臣們也有些無奈,軍情緊急,皇上又昏迷不醒,太原城成了風中的危樓,根本不是安身之地。
那就轉移吧!
這也是一種無奈,大臣們現在隻好跟著楊玉廷的大軍漂泊了。
出了衙門,隻見皇上的龍攆已經準備好了,從窗口的薄紗看進去,一位身穿龍袍人躺在龍攆裏,而楊玉廷則是穿著一身亮銀鎧甲,手持五環大長刀,威風凜凜地指揮者軍士們搬一些箱子。
這些箱子看起來都很輕,估計已經是奏折之類的東西,而楊玉廷更是不管街頭的行人,直接將裝著玉璽的盒子用布袋裝了,然後跨在自己的背上。(.無彈窗廣告)
做好了一切準備,楊玉廷大手一揮,帶著人馬朝南門去了!
連玉璽都帶上,現在誰還會懷疑龍攆中趙權的真假?
畢竟作為天子,玉璽不離身這是必須的!
遼國的騎兵到了太原城下,見城門緊鎖,城牆之上也沒有安朝的大軍,隻有少數一些士兵站在城牆上朝下麵探望著。
鐵莽問道:“響雷何在?”
旁邊一個士兵將一個竹筒似的東西拿了出來,用火把點燃了,然後往空中丟去。
“砰……”
一道爆炸聲在太原的夜空上響起,隨後不久,太原城中也有一道響雷在空中炸響,緊接著又是三道爆炸聲。
“四響……”
鐵莽旁邊的士兵報告了一聲。
聽到士兵的話,鐵莽大手一揮,說道:“南門,他們要逃跑!”
於是遼國的騎兵快速地往太原城南門趕去,到了南門的時候,隻見城門已經閉合,鐵莽當機立斷道:“追,一定要將安朝的皇帝捉了!”
楊玉廷果然猜得不錯,遼國的騎兵這一次進犯太原的目的根本不在太原城,而是在趙權的身上。
一路南下,離開了太原城十幾裏的時候,後方有快馬來報:“遼軍騎兵好快,已經離我們不到五裏的路程了!”
“什麽?”大臣們聞言都慌亂了起來。
楊玉廷則是大刀一橫,命令道:“派一隊人馬護送各位大人前往晉中!”
說罷,楊玉廷來到龍攆前麵,對裏麵說道:“石大人,龍攆留下,大人也一起去晉中吧!”
“石大人?”
大臣們聞言驚訝了起來,怎麽龍攆裏麵的人是石中元?
石中元站了起來,他將身上的龍袍除下,然後走出來對楊玉廷問道:“楊公公,這是為何?”
楊玉廷臉帶笑意說道:“有了龍攆,可保各位大人平安!我自帶人在次拚殺,給各位大人時間轉移。”
說罷,楊玉廷將玉璽從自己的身下除下,然後遞給了石中元。
石中元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然後說道:“不行,楊公公乃國之勇士,豈能慷慨與此?”
到了現在,在場的大臣們終於明白了楊玉廷的意思。
楊玉廷這是想要和遼國的騎兵拚了,所以才要石中元個大臣們先轉移。
換句話說,就是楊玉廷為了大臣們能有一線生機,不惜帶著兩萬兵馬去對抗三倍以上的敵國鐵騎!
這不是找死麽?
敵人是騎兵,數量又如此之多!
而自己這邊呢?
兵馬隻有兩萬不到,而且其中還有大多數是步兵,兵種完全被克製,怎麽打?
所以石中元才說不能讓楊玉廷慷慨於此!這裏的慷慨,是指壯士慷慨赴義的意思,而楊玉廷雖然是太監,但是整個安朝,誰敢不承認楊玉廷是真漢子?
楊玉廷又是一笑,隻是這一次他笑得有些淒慘!
“為臣者,忠君事!楊某幼年不幸,賴皇上恩德,遂有今日之名,一生無憾矣!”
意思是說,作為臣子的,就要為皇上分憂,對皇上忠心!我楊玉廷小的時候遭受不幸,被人拐賣成了太監,但是還好有皇上施恩,讓自己能成就今日‘金刀太監’這樣的美名,所以這一輩子,我楊玉廷也沒有遺憾了!
楊玉廷又說道:“玉璽乃國之重器,不容有失,還請石大人以大局為重!”
再一次將玉璽遞給了石中元,石中元繼續猶豫了一下,楊玉廷勸道:“大人,追兵神速,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若是玉璽有失,你我皆成千古罪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