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想風這個字的本身.......怎麽才能做到?”


    窗外的陽光灑在雲澈越蹙越緊的眉梢上,看著眼前最熟悉不過的**吹動,卻不去思考它,反而要假裝忘記這個字,甚至是真的忘記忘記風這個字的本身。這本就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我們每天都會看著天空之上那熟悉的散發著光明的太陽,卻不去想它,假裝它不存在,而是用另外一種眼光來看待頭頂的光明。


    “或者要忘記的不是風這個字本身的意義,而是忘掉我們所熟悉的風的狀態屬性......”忽然間眉梢末端微微一挑,雲澈的眼眸裏閃過一道亮澤,在這一刻他想起了一幅畫,一副滿是動態感的畫。


    這幅畫源自於一首詩。


    詩是“竹鎖橋邊賣酒家”,以此詩為畫題,畫的最成功的卻是一位沒有畫出酒館的畫家。他畫的是小橋流水、竹林茂密,在綠葉掩映的林梢遠處露出古時候的一個常用酒簾子,上麵寫著一個大大的“酒”字。這幅畫兒,畫麵上不見酒店,卻使你似乎看到了竹林後麵卻有酒店,重點是用形象體現出一個“鎖”字來。


    想要表現出某種東西,並非一定要用大量的筆墨來描繪出這種東西。


    深山藏古寺!


    畫麵上隻見崇山峻嶺,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邊汲水。


    古寺“虛”掉了,但並不等於沒有,不然小僧擔水又去何處?自然是自古寺而來,再回古寺而去了。這也是實中存虛。人們可以想見古寺就藏在山的深處。


    雲澈的眼睛越來越亮,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如果把山的厚重,水的溫順,風的輕柔描繪在畫上,豈不是達到了從具體到抽象的目的。畫中的山水江河本是虛假之物,但卻能夠表現出山水的那種意境,不就是從具體到抽象嗎?


    作畫並不代表一定要如畫師一般,能夠仔細精致的描繪出山水的每一絲流態,每一片山石。便如同你與山崖溪澗親密接觸多年,其後某日山崖不動溪澗裏多出一朵水花,你感受到了那一絲的韻律,那你便能夠把山水的意境描繪在筆下了。


    一幅畫打開了雲澈通向“筆落驚風雨”的世界的門!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壓抑住內心的渴望與衝動,雲澈緩緩的鋪開一張畫紙。


    沙沙的落葉聲聲安靜的回蕩在寂靜的書房中,微風輕輕吹拂在雲澈的發絲間,書架上幾本露出書頁的簿冊輕輕的搖晃著。


    一道道無形的淡淡的氣流緩緩從雲澈的手心傳到筆尖,圍繞在墨汁輕輕的旋轉著,將一筆一筆的墨汁染在空白的紙麵。


    浩然氣!


    儒修修持的浩然氣不同於道修的元氣經過身體的穴竅,它是儒修讀書感悟天地至理,無形之中積累起來的。


    雲澈心神全心的投入在描畫風的時候,浩然氣便本能的如潮水一般緩緩的流淌著,飄繞在墨汁耳朵四周,描繪出濃墨的滑動痕跡。


    即便如此,要做到這種把真實的事情當成虛妄也極為困難,他此時已經把自己的精神全部集中起來,握著毛筆的右手微微顫抖,衣袍後背已經被湧出的如漿汗水打濕,眼睫毛痛苦地不停眨動,嘴唇抿的極緊,像是幼年時第一次懵懂地舔筆尖。


    風起風停其實總是輕柔曼妙,樓外林草深處的昆蟲們開始歡快的鳴唱,歡慶這個幸福的夏日,歡慶新的充滿奇趣的世界出現在自己眼前,溫柔的春風裹著這些歌聲飄進窗內,在舊空曠安靜的空間裏蕩漾,偶爾落在雲澈身上,輕輕拂動他的衣裳。


    雲澈的畫紙上很淩亂,或者說很雜亂。


    有裸露的土地,滿地的綠草,,滴落的雨絲,冰凍的湖麵,蕩漾的漣漪,抽出嫩芽的枝條.....


    畫麵上沒有風,卻有著生機!


    因為春風來到了人間,雜著幾絲涼涼的細雨,吹拂向了大地。


    這便是風。嫩芽的抽枝,湖麵的解凍,漣漪的蕩漾.....這便是風!


    窗畔亭廊上看著天空的的蘇修此時似乎感應到了些什麽,眉尖微微蹙起,他側起臉來,側耳靜靜聆聽窗外的蟲鳴、微風的動靜,然後轉過頭看向窗下書房的少年,微微一笑。


    ...........


    幾片青葉被亭廊的風吹落枝頭,還未等它們落入微濕的地麵,便又被一陣風刮起,輕輕嫋嫋飄到離亭的上方,落在那些被雨水衝刷到黯淡的瓦片上,發出啪的幾聲輕響。


    蘇修盤膝坐在亭廊中央,身旁放著一方小炭爐和茶具。


    雲澈從火盆裏夾了一塊燒紅的木炭投進小火爐裏,再扔進去兩個幹鬆果,片刻時間火焰便升騰起來.雲崢取過一盞琉璃壺,加入清水,將琉璃壺放在火爐上。


    雲澈耐心的用剛剛燒開的水清洗茶具,清洗過後,從竹罐裏用木勺取出一勺茶葉,放進大茶碗裏倒了一點開水悶香。


    “你這煮茶的本是還是不到家......”蘇修搖搖頭淡淡道。


    雲澈笑而不語,給老師煮茶,畢竟是心意,老師雖然嘴上說的是煮茶功夫不到家,但嘴角仍舊是帶著笑意。


    悶香已畢,雲澈提起琉璃壺將茶碗添滿,用蓋子蓋住茶碗,將嫩黃色的茶水倒進茶盅,茶麵上浮起不好看的茶渣,色微黃,細如蟻。


    蘇修兩指撚起茶盅,裏麵的茶水隻夠一口,輕輕抿了一口,仔細回味,半響,又將剩下的茶水一口飲盡。


    “此乃君子之茶哉,先苦後甘,餘味悠長,不染俗塵,不加繁華,隻餘青木之香......”蘇修讚歎說道,“你煮茶的功夫雖不怎麽樣,卻也沒有失了味道。”


    “學生煮茶自然沒有老師的手藝好.......”雲澈笑著說道。


    蘇修點了點頭,看著雲澈說道:“風字練的怎麽樣了?”


    雲澈想了想認真說道:“有些意境了......”


    “哦?”蘇修微微挑了挑眉,“你說來聽聽?”


    “字是什麽?其實在我看來,是一筆一劃而來,是痕跡,也是線條。”雲澈整理了一下思緒,開口說道。


    蘇修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神情溫和的看著雲澈點頭道:“不錯,這幾天的功夫沒有白費!”


    “所以學生換了一種方法,不是直接在宣紙上寫字,而是先把風畫到紙上,描繪出風的意境......”雲澈開口說道。


    蘇修微微一愣,看了雲澈一眼笑著說道:“你能想到這個方法也算很不錯了,以畫來代替字,以你的年紀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畫終歸是畫,你不是畫師,便學不了那種用畫來描繪天地萬物的手段。”


    “畫師跟書法大家的最大區別在於,畫師通過每一條痕跡來描繪出萬物的意境。蜥過沙堆爬行的軌跡,枯葉間的脈絡,留在大道泥地上的車轍,水流動的軌跡,風拂動的流痕,大地幹裂的縫隙都是畫師筆下的痕跡。書法大家通過筆下的墨痕,一撇一捺的走向鋒勢,來描繪出萬物的意境......”


    蘇修將杯中殘茶飲盡,看著他繼續說道:“畫師描繪的這些痕跡大多來自於自然,與萬物共存,就如同我們每個人生存在這個世間的道理一樣。”


    雲澈默默傾聽,雖然蘇修講的是書法大家和畫師的區別,卻蘊含著很多了不起的道理。


    “但書法大家的筆畫卻超脫出了自然的痕跡,故人造字便是脫離了生存的需要,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字,是需要高於自然痕跡的。”


    “因此寫字,可以有如下幾個過程臨摹,會意,歸納,簡化,提純,賦意境!或者,你也可以寫自己的字,寫自己的思想......”


    蘇修輕捋胡須問道:“世間可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雲澈愣了愣,說道:“當然沒有!....基因的表達是選擇性的,怎麽可能一樣!”當然後麵半句雲澈實在心中自己嘀咕的。


    “所以時間便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字跡,一模一樣的意境。你要做的便是寫出自己的字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暗之光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暗之光灰並收藏帝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