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仇?恐怕你是沒有機會了~!既然你不想投降,我也不難為你,來人啊,將他綁縛起來,帶下去好生看管起來,咱們哪兒可是缺了不少苦役挖礦開山。”淡淡的看了一眼暴戾的骨刺離,雲童喪失了興趣,畢竟這種事情有專業人士進行,自己剛才開口不過是隨意一試罷了,能降就好,不能降,也無所謂。
這場遭遇戰雖然小,但是其結局對日後雙方之間的大決戰,將會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從此戰的過程和各自回歸人員的餓表述,兩邊可以通過各自的到的情報進行推論,讓決策者對彼此間的軍力有了一種直觀的印象。
科爾沁的焦點,更多的是關注這場小戰役之中火器的應用,因為從娜仁到萬順都提到了青年城火藥武器的厲害。但是這次小戰役之中的火器運用,卻給了科爾沁貴族們錯覺,以為火器在弓射的對抗當中是不成型的,認為青年軍的火槍兵在騎兵的正麵衝擊麵前根本不可能造成什麽巨大的傷害,而唯一可慮的正是連弩。
通過逃回來的士卒描述,敵人的連弩讓他們心有中非常糾結,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射出連續五隻的箭矢,如此強悍的武器,讓人難以想象,如果敵人大規模裝配,將會成為扼殺自己的致命武器,看著參加這次戰鬥的士卒帶回來的敵人的連弩,真有一種巧奪天工的感覺,就不知道這種弩,到底是小批量使用,還是成建製的大規模裝配,所以這幫人將萬順召喚來詳細的詢問了一番。
萬順自然知道青年城的厲害在於火器,而不是弓弩,而這次戰鬥居然沒有露出什麽火器底子,很明顯自己那邊的弟兄們就是在引導敵人有一個錯誤的判斷。而現在,既然科爾沁的這幫蠢貨將目光轉向弓弩,那麽正好他也就不談火器的問題,於是詳細的分析了弩箭的特征。連弩是射速快,裝箭彈之後,隻要手搖上彈,就可以完成很短的時間內連續擊發的狀況;
但是射程短,無法裝備羽毛,這是它最致命的弱點,要知道無羽的鐵箭在遠距離飛行時會失去平衡而翻滾,達不到遠射武器的作用,所以即使在近距離的馬戰對衝之中能夠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那也要極其精湛的馬術作為依托,非普通人能夠完成的,到了大規模的弓射對決之時,恐怕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再加上這種鐵製產品,任何一個軍隊全力武裝都是不能的,如此密集的射速,那要消耗多少鋼鐵,造成多少零件的損耗?萬順自然是欺科爾沁的人無法摸清楚青年城的煉鐵規模,所以有此一說。
這話一說完,烏丹王自然是命令人將這搶回來的連弩,拿下去做了一些實驗,發現其中的問題果然不少,不僅僅是鐵箭飛行無法太遠的問題,還有最關鍵的是其中連弩機關互動要求精度高,在野外使用時部件受陰雨等天氣的影響,易變形從而使連弩發射機關失靈等等因素的情況發生;
再加上萬順說的確實有道理,科爾沁人也有自己的打鐵匠,但是草原上缺乏鐵礦,所以他們隻能從外麵通過晉商輸入一些,僅此而已,以及推人,坐井觀天的科爾沁人怎麽也想不到,對手的青年城能夠那麽強大的煉鐵、煉鋼的產業體係,正是這種無知,讓科爾沁人雖然重視這種武器的存在,倒也沒有太過緊張。
說真的,對於骨刺離帶的百人隊被敵人擊潰、打敗的事實,科爾沁的領導層中沒有任何人感覺到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畢竟從逃回來士卒的情報分析,敵人是仗著人多,贏了這一小仗,這並不能說明對方的強大;
反而,倒是在騎兵對戰,和敵人馬匹的質量高於蒙古馬的問題之上,感覺到必須重視起來,要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遏製。不過也難怪這幫科爾沁的貴族們,畢竟麽,作為沒有拓展過視野的地方性部落,短視是必然的。
從這次小規模戰役之中,科爾沁的上層貴族們普遍認為,自己已經找到敵人的弱點和命門,連弩、火槍等武器的使用並沒有想象中的犀利,覺得應該主動出擊將敵人消滅在萌芽狀態,洗刷這次失敗的恥辱。
不過麽,雖然大、小兩個兒子,甚至其他的貴族一片倒的支持出兵,但是烏丹王還是有所顧慮的沒有下達命令。因為畢竟敵人的連弩雖然射程短,也有可能如同萬順所說,無法大規模裝備,但是作為守城利器也是相當牛x的;
而現在建州一地,樣式古怪的棱堡遍地開花,如果自己直接打過去,就是一個一個的啃,傷亡也會相當的大,那樣對於烏丹王來說也是不能承受的痛楚,而敵人的兵力總數在萬順的口中不過是萬人左右,如此少的人數,如果能夠在野戰之中將其擊敗,那該是多麽美好的一件事情呢。
正當他苦苦思索的時候,突然,前方斥候回報,敵人大約萬五人左右,出建州,到亦東河地區,正在朝著科爾沁部落的方向進發。這個消息的出現,讓烏丹王喜出望外,立刻吩咐全族備戰,他要在野戰之中,利用騎兵和弓射的威力將敵人消滅幹淨。
萬順作為最了解青年城存在的人,自然是要隨隊出征的,因為烏丹王需要他不時的對敵情有一個明確的解答,所以接到第二天出征命令的時候,他暗暗鬆了口氣,總算是能夠擺脫這種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了;
不管如何在大軍出動,兩軍交戰的時候,如果自己突起發難,將烏丹王刺死,必然會引起騷亂,進而導致整個科爾沁王族的動蕩,在大戰之時輸的一塌糊塗,至於自己的性命麽,嗬嗬,那還是自己的麽?早就已經被萬順交付給了被自己親手砍下頭顱的弟兄的手上,是要歸還給他的,死總比天天活在內疚之中,受到良心的煎熬要強上無數倍。
夜幕降臨,萬順回到帳篷之中,看到正在裏麵默默收拾的女人纖細、漂亮的背影,心中不由得暗歎一聲,如此美麗的人物,如果是沒有割花麵皮,哪將是會是何等奪目般的豔麗呢?說真的,到了這個時候,他最不放心的不是別人,就是這個給了自己溫暖的女奴。
默默的走了上去,抱住這個女奴,聞著她身上青草的味道,一股安寧之意頓時湧上心頭,嗯,就是這股味道,讓萬順癡迷不已,難以自拔,女奴似乎也知道了萬順將要麵臨死亡的結局,瘋狂的回過頭來,抱住即將這個即將要走向死亡的男人,用近乎蠻橫的力量將他撲倒,親密的而又熟練的律動了起來。
一陣雲雨之後,萬順輕輕撫摸著趴在他赤裸*胸膛上的女人,笑著問道:“我們兩個親密了這麽久,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能告訴我,你叫什麽嗎?”
女人抬起頭來看了萬順一眼,用手在他的心口處寫下了兩個字‘蘇婉’,然後趴伏下來,靜靜的抱著這一刻擁有的情感,頭放在心口,聽著對方的心跳,嘭嘭的律動,一滴淚水最終還是忍耐不住流了下來。
這滴眼淚仿若流進了萬順的心中,歎息一聲,多好的名字,想來沒有被蒙古人劫掠到草原之上必然是一家有文化的家庭出身。他將懸掛在脖子上的青年軍軍牌摘了下來,遞給了蘇婉,輕輕的用溫柔的語氣說道:“記住了,我叫萬順,這次我會帶你一起去,蒙古人必敗,等到大軍混亂之時,你快些穿上蒙古人的衣服逃出去,逃到青年城去,哪是我的家,將來也是你的家,你要在我們的家裏麵居住下來,幸福的過下去。”
蘇婉用勁搖了搖頭,在他的胸膛之上寫到:“不,你不能死,你要活下來,你必須活下來,我要和你渡過下半生,我們會一起幸福的,你一定要答應我,好好的活下來,你要是活不下來,那麽我也要跟著你去,死給你看,所以為了我,為了我們的日子,你一定要活著。”
活著?嗬嗬,也許對於別人是一種幸福,但在眼下萬順的心中不過是一種生不如死的煎熬罷了,隻是他看著蘇婉麵上神情的激動,知道為了自己,這個傻女人肯定會不顧一切的,親了親蘇婉麵上的疤痕,淡淡的,溫柔的笑著說道:“好,我一定活著,我們還要生很多很多小萬順,小蘇婉呢,到時候咱們帶著一起去青年城之中玩耍,多美好。”
孩子,正在悲傷主子紅的蘇婉,摸了摸小腹,麵上一閃而過母性的光輝,是啊,孩子,也許,也許這幾天的纏綿,會給自己帶來一個孩子,一個她和他的孩子~!在這片刻,蘇婉的心中似乎充滿了甜蜜和未來的憧憬之意,又用手寫到:為了孩子,我們兩個都要加油~!
當寫完這句話之後,蘇婉略微的猶豫了片刻,又寫到:你,你能不能不去啊,就算是為了我,為了我們的將來,好麽?
好麽?好吧~!望著眼中閃動著希冀之意的蘇婉,萬順不忍心將這個原本就已經浸透在苦水之中的女人最後的希望之火打破,也許現在自己應該給她的是對於未來生活的勇氣,讓她有活下去的動力,而不是絕望,點了點頭,萬順善意的欺騙著對方,輕聲言道:“好,我答應你,找到機會,我們兩個人趁著混亂逃出大營,回青年城去。”
聽到此言,蘇婉咧嘴一笑,麵上的疤痕顯得那麽的猙獰,但是在萬順眼中卻是如此的淒美,更加溫柔的將這個在科爾沁唯一的收獲,小心翼翼的摟在懷裏麵,就如同捧抱著一件稀世珍寶一樣。
相信麽?聰慧的蘇婉自然是不信的。可是不信萬順不會去求死,那又如何?這個男人的善良讓她心痛,用孩子來成為自己留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的理由,可是她又能如何呢,雖然心中疼痛難忍,蘇婉卻對於男人即將死亡的事實,無能為力;
隻能做出一副相信的神情,讓眼前這個如同孩子一樣的傻男人,相信自己相信他沒有騙自己。繞口?是的,很繞口,但是卻是蘇婉真誠的心,也是唯一可以做到的是奇怪,就是讓這個男人能夠放下心中的糾結和負擔,開開心心的走向死亡。
油燈慢慢暗了下去,帳幕之中漸漸沉寂在黑暗當中,如同一種暗示,瘋狂的喘息之聲再次響起,這一次的男女仿佛用盡了畢生的力氣,想要在對方身上留下些什麽,也許是氣味,也許是記號,也許是刻骨銘心的回憶,但總歸是能留下點的,也許這種東西能夠稱之為,愛!
就在萬順和蘇婉二人正在為生死離別而黯然傷心的時刻,在亦東河草場的邊緣,龍致遠率領這青年城的軍隊和治安軍一共一萬五千人出戰科爾沁,在亦東河靠近建州一帶紮營棲息,坐在營帳之中,如同以往一樣,黑暗裏麵默默的思緒著這次出兵的細節和戰略方針。
龍致遠知道,這次的戰鬥對於青年城來說意義非凡,不但代表著它已經有能力對外作戰,向著其他勢力宣布自己到來而發出的聲音,更是對自己軍力的一次大測驗。
畢竟練兵練的再強悍,也不過是一些經過訓練的新兵罷了,隻有經過戰爭的洗禮,有過生與死的考驗,才能稱之為強軍。而在過去為什麽青年軍人數極少,卻能夠屹立在關牆之外多年,就是因為他們長期不懈的對野人女真用兵,用實戰來做為進行訓練考核的唯一標準,由此所養成的強兵,成為了鑄造青年軍不敗神話的基礎,正是有了這些強兵的支撐才能滅烏拉,除葉赫,幹掉覺昌安一係的女真貴族,最後一統整個關外土地。
可是現在形式不同了,練兵方式不同,自然如何將新兵變成強兵的方法也就不同了。眼下青年軍由於擴軍極速,導致人數眾多,整體水平一定有所下降,但又不可能再延續過去那種對野人女真征服的模式,來磨練軍隊。因此如何能夠提高這一萬多人軍隊的軍事素質和戰場經驗,就擺在了龍致遠的麵前,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又現實的問題。
早在劉澤認為科爾沁不可能一戰而就的情況之下,龍致遠就已經拿定了主意,就要將這次戰爭成為磨練青年居這把刀刀鋒的磨石。嗯,不僅僅是科爾沁部,應該準確的說,是將整個蒙古變成青年軍的磨刀石,應該說在今後對蒙古部落的侵襲要保持一種常態。
龍致遠知道,雖然看上去科爾沁部落的這次劫持昌盛號商隊的事件,是一起孤立的報複事件,起因似乎如同表麵上所看到的,隻是娜仁的丈夫禮敦被自己弄死而造成的,但其實背後蘊含著的更多的未知因素,比如說商路利益,比如說蒙古各個部落之間的地緣政治,再比如說大明和蒙古之間力量的強弱對比等等;
所以考慮到這種種因素之後,龍致遠不得不承認自己在麵對蒙古這個問題上有些大意了,至少關心度是不夠的,還是在母親留下的老資本上度日。要是在去年回來之後,就立刻派人去一趟三娘子哪裏,同對方打好關係,加強聯係,又或是將蒙古部落的上層貴族拉到自己的貿易之中來,將敵人變成自己人,分潤利益的提成,也許搶掠的事情就不會發生這麽快。
當然,這種關乎利益,關乎政治權勢的糾紛,雖然也許經過各種合縱連橫,能夠延緩,但是位於青年城比鄰而居的科爾沁部落同青年城之間的戰爭,是必然是會發生的,這是地緣政治的體現,是兩個為了生存而在努力拓展自己空間的族群之間的碰撞。
而這種碰撞必然會因為一方的失敗、倒下,或則是臣服而告終,但是最後,卻不可能平靜下去,因為即使征服了科爾沁這個部落,會冒出第二個科爾沁,第三個科爾沁,一切都是因為利益和權勢的爭鬥。
要知道蒙古草原之上什麽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各種野心家。而麵對野心家的最好武器,就是要讓他知道,他的野心會給自己,會給自己的部落子民帶來何等的災難和痛苦。
因此,龍致遠這次並沒有覺得,隻要用一次,或是兩次勝利將科爾沁打敗,就能解決戰鬥,青年城就能高枕無憂,哪是癡心妄想罷了。他需要的是,將科爾沁這個部落變成即女真人之後,另外一隻自己馴服的狼狗,為我所用,通過經濟利益,通過武力讓這個部族明白,科爾沁都隻能是青年城的臣仆,跟著青年城走,有肉吃,不跟青年城走,那麽帶給你的就是死亡和災難。
同時在征服了科爾沁之後,再借用他的力量和技術,完善自己的騎兵武裝,今後以營為單位,就如同過去對付野人女真一樣,對蒙古草原進行輪戰,一方麵可以磨練自己的力量,另外一方麵可以學習蒙古人騎射,將騎兵作為考核標準的精髓,刻到自己軍隊的血液骨髓裏。
什麽?你說萬一蒙古人要是實施報複,啟動聯軍來個十數萬,或是數十萬怎麽辦?嗬嗬,哪就同龍致遠無關了,這邊不是要奏請巡撫曾山曾大人在關外設立縣治麽,那麽既然蒙古出兵,自自然然大明應該與之抗衡嘛,總不能稅收好處你吃了,不管子民吧?
正思索著,突然外麵出來一陣急促腳步聲,然後近衛開聲報道:“稟魁首,偵騎查明,後方有一支兩千人的隊伍,正在向我們猛撲過來,速度相當極快,王五將軍已經帶一營部隊迎上去了,其他軍卒已經全軍戒備,劉澤先生請您速去大帳議事。”
“嗯~!?”後麵?建州方向?龍致遠略微想了想,立刻搖了搖頭,麵上滿是苦笑之意,這兩千人馬的出現,必然是自己的老婆李雨柔和那位有些眼高於頂的小舅子李重山,帶著兩千人的李家親衛前來助陣的。
早在當初準備對科爾沁作戰的時候,這兩個麻煩二人組,聽說自己要出征科爾沁,就不停的在自己麵前瓜噪,要隨軍出征,被自己以李家親軍編練不過一個多月,還未能成熟同青年軍配合作戰的理由,給否決了。
其實說真心的,龍致遠心裏麵是希望他們來的,畢竟這些李家親兵在麵對蒙古人這方麵,都有相當豐富的實戰經驗。但是這必須得到李成梁的同意,要不然,用李家的兵丁為自己爭奪利益,這筆賬可是不好算,不要因為這小小的紛爭讓李家和自己有了什麽嫌隙,讓人以為他讓李家人出兵是為了消耗李家的實力,又或是暗藏其他陰謀,那就不好了。
所以不管李雨柔如何癡纏,而哪位李重山李大少爺,說的多麽好聽,嘴巴如何的甜蜜,龍致遠就是不鬆。最後沒有辦法,李重山這個大少爺脾氣發作,說不讓他隨軍而出,就自己去草原之上,獨立打擊科爾沁部落。
話說到這個份上,龍致遠還能說什麽,這姐弟兩個打起仗來都是一身的勁,但是談起政治來,一個二個都是昏頭昏腦的沒有半點清醒的地方,你要是不給對方點醒厲害的話,恐怕李重山這小子真的熱血一衝,帶著人馬直接就去科爾沁胡弄一場,萬一有什麽好歹,自己可是沒辦法向李成梁、李如楨父子兩個交代,到時候反而事情越弄越糟糕,得不償失。
於是,龍致遠當開誠布公的將自己的擔心同李重山說了一遍,這個鵝頭才反應過來,雖然自己的爺爺說這兩千人送給姐姐指揮,作為嫁妝使用,但是畢竟是李家的產業,要是真的拿到草原上去,萬一有個好歹,姐姐倒好辦有這個姐夫護著,爺爺拿他沒辦法,恐怕爺爺是饒不了自己的,一想到自己最害怕的爺爺發雷霆之怒,李重山立刻就如同泄了氣的皮球一樣,不再出聲言語。
看到李重山消停了下來,李雨柔不幹了,這個女中豪傑從小到大就盼著能夠馳騁沙場,成為一名巾幗英雄般的存在,眼下大好的時機,怎麽能夠錯過呢?姐弟兩個嘀嘀咕咕了一番,直接拿出了個主意;
既然龍致遠說怕李成梁不高興,那麽幹脆自己就將這件事情捅到李成梁那裏去,不就完了麽,隻要自己的爺爺說句話,不就一切都好辦了麽。於是二人將要通知李成梁的事情告訴龍致遠,這次龍致遠並沒有阻攔,而是很輕鬆的同意了,隻要李成梁答應,那麽就沒有任何問題,他們可以隨軍出陣。
其實他們卻不知道,兩個人都被自己的奸詐的老公、姐夫龍致遠所利用了。讓李成梁通過李雨柔、李重山的口得到,自己要出兵科爾沁的消息,就是為了試探這位遼東大鱷對青年城擴張的態度到底是什麽,進而能夠從中分析,日後麵對李閥將保持何種的態度。
消息傳回遼東之後,李成梁遲遲沒有回複,這讓自己心中有數,沒有回複就是不想回複,也就是不同意青年城的手伸下蒙古,委婉表示了自己的反對,當然這一點對於龍致遠來說清楚了李家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就好,至於結果,龍致遠根本不看重。
因為今天的青年城已經不是過去的了,今天的李成梁也和過去不同,兩者的地位、依存關係、利益掛鉤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願意支持,自然是好事,不願意支持,我也不屑一顧,青年城有青年城的意誌和利益,今天的青年城必須要讓所有對敵的敵人們都知道,什麽是強硬,什麽是血與火的懲罰。
既然不在乎李家的態度,也就不需要再用他們的兩千親兵才是正途,所以龍致遠很鄭重的同李雨柔、李重山二人說清楚了其中的利害關係,將他們留在了青年城休整,畢竟時間不等人,戰事不等人,他沒有那麽多時間去等待李家的態度轉變。
現在卻不成想,李雨柔、李重山居然冒了出來,難道是他們最後還是忍耐不住,強行率軍出征?如果是這樣,龍致遠堅決要將他們趕回去的,青年城又青年城的骨氣,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外人插手。
帶著人到大營門口等待,片刻之後,王五帶著兩位騎士疾馳而來,不是李雨柔和李重山,又會是誰?等二人到了近前,王五行禮開口說道:“魁首,兩千李家親兵已經安置好了,在左邊紮營,請您指示。”
“嗯,做得很好,冷瓊大姐麻煩你給新來的弟兄們做些飯食,想來他們一路風塵都還沒有進餐。”說完龍致遠也不管李雨柔和李重山站著一臉緊張的摸樣,轉身就踏入了營地之中。
李雨柔、李重山二人麵麵相覷了一下,知道似乎自己的所作所為讓人不高興了,兩人風塵仆仆的趕過來,有點熱臉貼了冷屁股的感覺,李雨柔還好些,畢竟龍致遠是自己的丈夫,心中有了怨氣也不能當麵說出來,男人麽最是要臉麵的;
而李重山則不然,少爺脾氣上頭,大聲喝道:“好你個龍致遠,我和姐姐大老遠奔波勞碌帶兵來幫你,你就是這麽對我們麽?你今天不說出個三六九來,我絕不罷休。“
龍致遠原本想等到營帳之中再說,見到李重山發難,立刻回身雙眼一瞪,直接嗬斥道:“你叫什麽叫,叫給誰聽?再叫叫試試?你還有理了,連自己錯在哪裏都不知道麽?”
說真的,李重山現在還是比較怵這個姐夫的。到了青年城之後,他幾次找這個姐夫比武,都被打的體無完膚,這個時候他感覺,這個比自己瘦小太多的姐夫有多麽的變態了。更別提就是練兵,兵法,這位姐夫也有獨到之處,處處都比自己要強上不少;
年紀輕輕的能夠做出如此大的事業,聽著這種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曆,再加上姐姐對他的愛慕之心,他李重山說到底就是個孩子罷了,過往對這位姐夫的仇恨,全部轉成一腔的尊敬崇拜,甚至是懼怕之意。
他見龍致遠發火,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回頭看著自己的姐姐,希望能為自己出頭。李雨柔見自己的弟弟如此縮頭的摸樣,心裏麵也是氣不打一處來,但是這時候總是要有人說話的,要不然萬一要是真惹得龍致遠暴怒的話,那麽恐怕就壞了事情了,更何況她隱隱約約猜到了龍致遠為什麽生氣,主因是因為自己不服從命令,這在青年軍之中是大忌,生氣是必然的,要不然日後人人都如此,這軍隊還怎麽帶。
更何況自己在來之前也的確應該派人通告一聲的,畢竟軍國大事非同兒戲,當初就不應該聽李重山這個小p孩所說,什麽給自己的姐夫一個驚喜。還是自己考慮不周,驚到是有了,看著這滿營的戒備,喜可無論如何是算不上的。
心知肚明自己有錯的李雨柔,將態度放的非常的低微,直接上前敬了個軍禮,說道:“報告魁首,李家親軍指揮李雨柔奉命趕到,請指示~!”
“哼~!”龍致遠見自己的老婆如此說話,麵上的神色更是鐵青了起來,語氣愈發的平靜了起來,如果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是暴怒之前的征兆,就聽他言道:“奉誰的命令?”
“報告,您的命令,您在出發之前說過,隻要是能夠得到李家家主的允許,就能夠讓李家親兵出征,現在我們得到了家主的允許,請您看看~!”
說完李雨柔雙手從腰囊之中,掏出一份信箋,直接遞了過去。龍致遠早就已經猜到了,必然是李成梁同意,這兩位活寶才敢率領軍隊,直接衝過來,找自己參加戰鬥,隻是現在他感興趣的是,李成梁為什麽要在耽擱了這麽久之後又答應了下來。
打開信,龍致遠借著火把的光亮看了看,信不長,很簡短。裏麵大概的意思是暢想李龍柳兩方的在過去的合作記錄,然後感謝青年城對李族親兵無私的幫助和愛護,接著又說昌盛號的軍隊被劫,就如同是往他李成梁的麵上撒尿一樣;
因此要龍致遠放手去做,這兩千親兵全部交到麾下聽用,同青年軍一視同仁,有誰犯了軍規,該殺的殺,該砍的砍,他絕不徇私舞弊,也不會秋後算賬,如果人員不夠,李成梁可以再調配人馬過來,支援青年城的這次出戰,將科爾沁一舉蕩平,永除後患,最後是預祝龍致遠這個孫女婿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看完信之後,龍致遠立刻心裏麵有了判斷,自己當初讓李雨柔、李重山將消息傳回李成梁哪裏,是一種試探,而李成梁接到了信息之後,一直隱忍,不肯出聲,直到自己出兵之後,才回信給李雨柔表示同意,是另外一種試探。
前者是試探李成梁對青年城的態度和控製欲望,看看李氏家族到底是怎麽看待青年城這個集體的,後者是李成梁試探,青年城對於李族的態度,和到底將李氏家族放在了自己利益的什麽位置,能不能將李氏家族的利益擺放到青年城的利益之前。
可以說這一番試探下來,雙方都有所得的。所謂有所得,就是不管是龍致遠也好,還是李成梁也罷,最終都有了各自的妥協,龍致遠不強行動用李家在青年城的兩千親兵,其實就是代表著暗喻,尊重李家的勢力範圍,和固有的利益,這就是底線所在,也是雙方今後能夠和平相處,互利互惠,聯盟合作的基礎,李家不可能臣服於青年城,而青年城也絕對不可能收服住李家,至少在目前的態勢下,是完全不可能的,兩者是平等的關係。
龍致遠呢,其實很明白了李成梁並不可能將所有的籌碼,都投到青年城這邊來,雖又有些事情可以讓步,但是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之上,涉及到李族根本的利益的原則之上,對方是不可
這場遭遇戰雖然小,但是其結局對日後雙方之間的大決戰,將會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從此戰的過程和各自回歸人員的餓表述,兩邊可以通過各自的到的情報進行推論,讓決策者對彼此間的軍力有了一種直觀的印象。
科爾沁的焦點,更多的是關注這場小戰役之中火器的應用,因為從娜仁到萬順都提到了青年城火藥武器的厲害。但是這次小戰役之中的火器運用,卻給了科爾沁貴族們錯覺,以為火器在弓射的對抗當中是不成型的,認為青年軍的火槍兵在騎兵的正麵衝擊麵前根本不可能造成什麽巨大的傷害,而唯一可慮的正是連弩。
通過逃回來的士卒描述,敵人的連弩讓他們心有中非常糾結,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射出連續五隻的箭矢,如此強悍的武器,讓人難以想象,如果敵人大規模裝配,將會成為扼殺自己的致命武器,看著參加這次戰鬥的士卒帶回來的敵人的連弩,真有一種巧奪天工的感覺,就不知道這種弩,到底是小批量使用,還是成建製的大規模裝配,所以這幫人將萬順召喚來詳細的詢問了一番。
萬順自然知道青年城的厲害在於火器,而不是弓弩,而這次戰鬥居然沒有露出什麽火器底子,很明顯自己那邊的弟兄們就是在引導敵人有一個錯誤的判斷。而現在,既然科爾沁的這幫蠢貨將目光轉向弓弩,那麽正好他也就不談火器的問題,於是詳細的分析了弩箭的特征。連弩是射速快,裝箭彈之後,隻要手搖上彈,就可以完成很短的時間內連續擊發的狀況;
但是射程短,無法裝備羽毛,這是它最致命的弱點,要知道無羽的鐵箭在遠距離飛行時會失去平衡而翻滾,達不到遠射武器的作用,所以即使在近距離的馬戰對衝之中能夠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那也要極其精湛的馬術作為依托,非普通人能夠完成的,到了大規模的弓射對決之時,恐怕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再加上這種鐵製產品,任何一個軍隊全力武裝都是不能的,如此密集的射速,那要消耗多少鋼鐵,造成多少零件的損耗?萬順自然是欺科爾沁的人無法摸清楚青年城的煉鐵規模,所以有此一說。
這話一說完,烏丹王自然是命令人將這搶回來的連弩,拿下去做了一些實驗,發現其中的問題果然不少,不僅僅是鐵箭飛行無法太遠的問題,還有最關鍵的是其中連弩機關互動要求精度高,在野外使用時部件受陰雨等天氣的影響,易變形從而使連弩發射機關失靈等等因素的情況發生;
再加上萬順說的確實有道理,科爾沁人也有自己的打鐵匠,但是草原上缺乏鐵礦,所以他們隻能從外麵通過晉商輸入一些,僅此而已,以及推人,坐井觀天的科爾沁人怎麽也想不到,對手的青年城能夠那麽強大的煉鐵、煉鋼的產業體係,正是這種無知,讓科爾沁人雖然重視這種武器的存在,倒也沒有太過緊張。
說真的,對於骨刺離帶的百人隊被敵人擊潰、打敗的事實,科爾沁的領導層中沒有任何人感覺到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畢竟從逃回來士卒的情報分析,敵人是仗著人多,贏了這一小仗,這並不能說明對方的強大;
反而,倒是在騎兵對戰,和敵人馬匹的質量高於蒙古馬的問題之上,感覺到必須重視起來,要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遏製。不過也難怪這幫科爾沁的貴族們,畢竟麽,作為沒有拓展過視野的地方性部落,短視是必然的。
從這次小規模戰役之中,科爾沁的上層貴族們普遍認為,自己已經找到敵人的弱點和命門,連弩、火槍等武器的使用並沒有想象中的犀利,覺得應該主動出擊將敵人消滅在萌芽狀態,洗刷這次失敗的恥辱。
不過麽,雖然大、小兩個兒子,甚至其他的貴族一片倒的支持出兵,但是烏丹王還是有所顧慮的沒有下達命令。因為畢竟敵人的連弩雖然射程短,也有可能如同萬順所說,無法大規模裝備,但是作為守城利器也是相當牛x的;
而現在建州一地,樣式古怪的棱堡遍地開花,如果自己直接打過去,就是一個一個的啃,傷亡也會相當的大,那樣對於烏丹王來說也是不能承受的痛楚,而敵人的兵力總數在萬順的口中不過是萬人左右,如此少的人數,如果能夠在野戰之中將其擊敗,那該是多麽美好的一件事情呢。
正當他苦苦思索的時候,突然,前方斥候回報,敵人大約萬五人左右,出建州,到亦東河地區,正在朝著科爾沁部落的方向進發。這個消息的出現,讓烏丹王喜出望外,立刻吩咐全族備戰,他要在野戰之中,利用騎兵和弓射的威力將敵人消滅幹淨。
萬順作為最了解青年城存在的人,自然是要隨隊出征的,因為烏丹王需要他不時的對敵情有一個明確的解答,所以接到第二天出征命令的時候,他暗暗鬆了口氣,總算是能夠擺脫這種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了;
不管如何在大軍出動,兩軍交戰的時候,如果自己突起發難,將烏丹王刺死,必然會引起騷亂,進而導致整個科爾沁王族的動蕩,在大戰之時輸的一塌糊塗,至於自己的性命麽,嗬嗬,那還是自己的麽?早就已經被萬順交付給了被自己親手砍下頭顱的弟兄的手上,是要歸還給他的,死總比天天活在內疚之中,受到良心的煎熬要強上無數倍。
夜幕降臨,萬順回到帳篷之中,看到正在裏麵默默收拾的女人纖細、漂亮的背影,心中不由得暗歎一聲,如此美麗的人物,如果是沒有割花麵皮,哪將是會是何等奪目般的豔麗呢?說真的,到了這個時候,他最不放心的不是別人,就是這個給了自己溫暖的女奴。
默默的走了上去,抱住這個女奴,聞著她身上青草的味道,一股安寧之意頓時湧上心頭,嗯,就是這股味道,讓萬順癡迷不已,難以自拔,女奴似乎也知道了萬順將要麵臨死亡的結局,瘋狂的回過頭來,抱住即將這個即將要走向死亡的男人,用近乎蠻橫的力量將他撲倒,親密的而又熟練的律動了起來。
一陣雲雨之後,萬順輕輕撫摸著趴在他赤裸*胸膛上的女人,笑著問道:“我們兩個親密了這麽久,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能告訴我,你叫什麽嗎?”
女人抬起頭來看了萬順一眼,用手在他的心口處寫下了兩個字‘蘇婉’,然後趴伏下來,靜靜的抱著這一刻擁有的情感,頭放在心口,聽著對方的心跳,嘭嘭的律動,一滴淚水最終還是忍耐不住流了下來。
這滴眼淚仿若流進了萬順的心中,歎息一聲,多好的名字,想來沒有被蒙古人劫掠到草原之上必然是一家有文化的家庭出身。他將懸掛在脖子上的青年軍軍牌摘了下來,遞給了蘇婉,輕輕的用溫柔的語氣說道:“記住了,我叫萬順,這次我會帶你一起去,蒙古人必敗,等到大軍混亂之時,你快些穿上蒙古人的衣服逃出去,逃到青年城去,哪是我的家,將來也是你的家,你要在我們的家裏麵居住下來,幸福的過下去。”
蘇婉用勁搖了搖頭,在他的胸膛之上寫到:“不,你不能死,你要活下來,你必須活下來,我要和你渡過下半生,我們會一起幸福的,你一定要答應我,好好的活下來,你要是活不下來,那麽我也要跟著你去,死給你看,所以為了我,為了我們的日子,你一定要活著。”
活著?嗬嗬,也許對於別人是一種幸福,但在眼下萬順的心中不過是一種生不如死的煎熬罷了,隻是他看著蘇婉麵上神情的激動,知道為了自己,這個傻女人肯定會不顧一切的,親了親蘇婉麵上的疤痕,淡淡的,溫柔的笑著說道:“好,我一定活著,我們還要生很多很多小萬順,小蘇婉呢,到時候咱們帶著一起去青年城之中玩耍,多美好。”
孩子,正在悲傷主子紅的蘇婉,摸了摸小腹,麵上一閃而過母性的光輝,是啊,孩子,也許,也許這幾天的纏綿,會給自己帶來一個孩子,一個她和他的孩子~!在這片刻,蘇婉的心中似乎充滿了甜蜜和未來的憧憬之意,又用手寫到:為了孩子,我們兩個都要加油~!
當寫完這句話之後,蘇婉略微的猶豫了片刻,又寫到:你,你能不能不去啊,就算是為了我,為了我們的將來,好麽?
好麽?好吧~!望著眼中閃動著希冀之意的蘇婉,萬順不忍心將這個原本就已經浸透在苦水之中的女人最後的希望之火打破,也許現在自己應該給她的是對於未來生活的勇氣,讓她有活下去的動力,而不是絕望,點了點頭,萬順善意的欺騙著對方,輕聲言道:“好,我答應你,找到機會,我們兩個人趁著混亂逃出大營,回青年城去。”
聽到此言,蘇婉咧嘴一笑,麵上的疤痕顯得那麽的猙獰,但是在萬順眼中卻是如此的淒美,更加溫柔的將這個在科爾沁唯一的收獲,小心翼翼的摟在懷裏麵,就如同捧抱著一件稀世珍寶一樣。
相信麽?聰慧的蘇婉自然是不信的。可是不信萬順不會去求死,那又如何?這個男人的善良讓她心痛,用孩子來成為自己留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的理由,可是她又能如何呢,雖然心中疼痛難忍,蘇婉卻對於男人即將死亡的事實,無能為力;
隻能做出一副相信的神情,讓眼前這個如同孩子一樣的傻男人,相信自己相信他沒有騙自己。繞口?是的,很繞口,但是卻是蘇婉真誠的心,也是唯一可以做到的是奇怪,就是讓這個男人能夠放下心中的糾結和負擔,開開心心的走向死亡。
油燈慢慢暗了下去,帳幕之中漸漸沉寂在黑暗當中,如同一種暗示,瘋狂的喘息之聲再次響起,這一次的男女仿佛用盡了畢生的力氣,想要在對方身上留下些什麽,也許是氣味,也許是記號,也許是刻骨銘心的回憶,但總歸是能留下點的,也許這種東西能夠稱之為,愛!
就在萬順和蘇婉二人正在為生死離別而黯然傷心的時刻,在亦東河草場的邊緣,龍致遠率領這青年城的軍隊和治安軍一共一萬五千人出戰科爾沁,在亦東河靠近建州一帶紮營棲息,坐在營帳之中,如同以往一樣,黑暗裏麵默默的思緒著這次出兵的細節和戰略方針。
龍致遠知道,這次的戰鬥對於青年城來說意義非凡,不但代表著它已經有能力對外作戰,向著其他勢力宣布自己到來而發出的聲音,更是對自己軍力的一次大測驗。
畢竟練兵練的再強悍,也不過是一些經過訓練的新兵罷了,隻有經過戰爭的洗禮,有過生與死的考驗,才能稱之為強軍。而在過去為什麽青年軍人數極少,卻能夠屹立在關牆之外多年,就是因為他們長期不懈的對野人女真用兵,用實戰來做為進行訓練考核的唯一標準,由此所養成的強兵,成為了鑄造青年軍不敗神話的基礎,正是有了這些強兵的支撐才能滅烏拉,除葉赫,幹掉覺昌安一係的女真貴族,最後一統整個關外土地。
可是現在形式不同了,練兵方式不同,自然如何將新兵變成強兵的方法也就不同了。眼下青年軍由於擴軍極速,導致人數眾多,整體水平一定有所下降,但又不可能再延續過去那種對野人女真征服的模式,來磨練軍隊。因此如何能夠提高這一萬多人軍隊的軍事素質和戰場經驗,就擺在了龍致遠的麵前,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又現實的問題。
早在劉澤認為科爾沁不可能一戰而就的情況之下,龍致遠就已經拿定了主意,就要將這次戰爭成為磨練青年居這把刀刀鋒的磨石。嗯,不僅僅是科爾沁部,應該準確的說,是將整個蒙古變成青年軍的磨刀石,應該說在今後對蒙古部落的侵襲要保持一種常態。
龍致遠知道,雖然看上去科爾沁部落的這次劫持昌盛號商隊的事件,是一起孤立的報複事件,起因似乎如同表麵上所看到的,隻是娜仁的丈夫禮敦被自己弄死而造成的,但其實背後蘊含著的更多的未知因素,比如說商路利益,比如說蒙古各個部落之間的地緣政治,再比如說大明和蒙古之間力量的強弱對比等等;
所以考慮到這種種因素之後,龍致遠不得不承認自己在麵對蒙古這個問題上有些大意了,至少關心度是不夠的,還是在母親留下的老資本上度日。要是在去年回來之後,就立刻派人去一趟三娘子哪裏,同對方打好關係,加強聯係,又或是將蒙古部落的上層貴族拉到自己的貿易之中來,將敵人變成自己人,分潤利益的提成,也許搶掠的事情就不會發生這麽快。
當然,這種關乎利益,關乎政治權勢的糾紛,雖然也許經過各種合縱連橫,能夠延緩,但是位於青年城比鄰而居的科爾沁部落同青年城之間的戰爭,是必然是會發生的,這是地緣政治的體現,是兩個為了生存而在努力拓展自己空間的族群之間的碰撞。
而這種碰撞必然會因為一方的失敗、倒下,或則是臣服而告終,但是最後,卻不可能平靜下去,因為即使征服了科爾沁這個部落,會冒出第二個科爾沁,第三個科爾沁,一切都是因為利益和權勢的爭鬥。
要知道蒙古草原之上什麽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各種野心家。而麵對野心家的最好武器,就是要讓他知道,他的野心會給自己,會給自己的部落子民帶來何等的災難和痛苦。
因此,龍致遠這次並沒有覺得,隻要用一次,或是兩次勝利將科爾沁打敗,就能解決戰鬥,青年城就能高枕無憂,哪是癡心妄想罷了。他需要的是,將科爾沁這個部落變成即女真人之後,另外一隻自己馴服的狼狗,為我所用,通過經濟利益,通過武力讓這個部族明白,科爾沁都隻能是青年城的臣仆,跟著青年城走,有肉吃,不跟青年城走,那麽帶給你的就是死亡和災難。
同時在征服了科爾沁之後,再借用他的力量和技術,完善自己的騎兵武裝,今後以營為單位,就如同過去對付野人女真一樣,對蒙古草原進行輪戰,一方麵可以磨練自己的力量,另外一方麵可以學習蒙古人騎射,將騎兵作為考核標準的精髓,刻到自己軍隊的血液骨髓裏。
什麽?你說萬一蒙古人要是實施報複,啟動聯軍來個十數萬,或是數十萬怎麽辦?嗬嗬,哪就同龍致遠無關了,這邊不是要奏請巡撫曾山曾大人在關外設立縣治麽,那麽既然蒙古出兵,自自然然大明應該與之抗衡嘛,總不能稅收好處你吃了,不管子民吧?
正思索著,突然外麵出來一陣急促腳步聲,然後近衛開聲報道:“稟魁首,偵騎查明,後方有一支兩千人的隊伍,正在向我們猛撲過來,速度相當極快,王五將軍已經帶一營部隊迎上去了,其他軍卒已經全軍戒備,劉澤先生請您速去大帳議事。”
“嗯~!?”後麵?建州方向?龍致遠略微想了想,立刻搖了搖頭,麵上滿是苦笑之意,這兩千人馬的出現,必然是自己的老婆李雨柔和那位有些眼高於頂的小舅子李重山,帶著兩千人的李家親衛前來助陣的。
早在當初準備對科爾沁作戰的時候,這兩個麻煩二人組,聽說自己要出征科爾沁,就不停的在自己麵前瓜噪,要隨軍出征,被自己以李家親軍編練不過一個多月,還未能成熟同青年軍配合作戰的理由,給否決了。
其實說真心的,龍致遠心裏麵是希望他們來的,畢竟這些李家親兵在麵對蒙古人這方麵,都有相當豐富的實戰經驗。但是這必須得到李成梁的同意,要不然,用李家的兵丁為自己爭奪利益,這筆賬可是不好算,不要因為這小小的紛爭讓李家和自己有了什麽嫌隙,讓人以為他讓李家人出兵是為了消耗李家的實力,又或是暗藏其他陰謀,那就不好了。
所以不管李雨柔如何癡纏,而哪位李重山李大少爺,說的多麽好聽,嘴巴如何的甜蜜,龍致遠就是不鬆。最後沒有辦法,李重山這個大少爺脾氣發作,說不讓他隨軍而出,就自己去草原之上,獨立打擊科爾沁部落。
話說到這個份上,龍致遠還能說什麽,這姐弟兩個打起仗來都是一身的勁,但是談起政治來,一個二個都是昏頭昏腦的沒有半點清醒的地方,你要是不給對方點醒厲害的話,恐怕李重山這小子真的熱血一衝,帶著人馬直接就去科爾沁胡弄一場,萬一有什麽好歹,自己可是沒辦法向李成梁、李如楨父子兩個交代,到時候反而事情越弄越糟糕,得不償失。
於是,龍致遠當開誠布公的將自己的擔心同李重山說了一遍,這個鵝頭才反應過來,雖然自己的爺爺說這兩千人送給姐姐指揮,作為嫁妝使用,但是畢竟是李家的產業,要是真的拿到草原上去,萬一有個好歹,姐姐倒好辦有這個姐夫護著,爺爺拿他沒辦法,恐怕爺爺是饒不了自己的,一想到自己最害怕的爺爺發雷霆之怒,李重山立刻就如同泄了氣的皮球一樣,不再出聲言語。
看到李重山消停了下來,李雨柔不幹了,這個女中豪傑從小到大就盼著能夠馳騁沙場,成為一名巾幗英雄般的存在,眼下大好的時機,怎麽能夠錯過呢?姐弟兩個嘀嘀咕咕了一番,直接拿出了個主意;
既然龍致遠說怕李成梁不高興,那麽幹脆自己就將這件事情捅到李成梁那裏去,不就完了麽,隻要自己的爺爺說句話,不就一切都好辦了麽。於是二人將要通知李成梁的事情告訴龍致遠,這次龍致遠並沒有阻攔,而是很輕鬆的同意了,隻要李成梁答應,那麽就沒有任何問題,他們可以隨軍出陣。
其實他們卻不知道,兩個人都被自己的奸詐的老公、姐夫龍致遠所利用了。讓李成梁通過李雨柔、李重山的口得到,自己要出兵科爾沁的消息,就是為了試探這位遼東大鱷對青年城擴張的態度到底是什麽,進而能夠從中分析,日後麵對李閥將保持何種的態度。
消息傳回遼東之後,李成梁遲遲沒有回複,這讓自己心中有數,沒有回複就是不想回複,也就是不同意青年城的手伸下蒙古,委婉表示了自己的反對,當然這一點對於龍致遠來說清楚了李家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就好,至於結果,龍致遠根本不看重。
因為今天的青年城已經不是過去的了,今天的李成梁也和過去不同,兩者的地位、依存關係、利益掛鉤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願意支持,自然是好事,不願意支持,我也不屑一顧,青年城有青年城的意誌和利益,今天的青年城必須要讓所有對敵的敵人們都知道,什麽是強硬,什麽是血與火的懲罰。
既然不在乎李家的態度,也就不需要再用他們的兩千親兵才是正途,所以龍致遠很鄭重的同李雨柔、李重山二人說清楚了其中的利害關係,將他們留在了青年城休整,畢竟時間不等人,戰事不等人,他沒有那麽多時間去等待李家的態度轉變。
現在卻不成想,李雨柔、李重山居然冒了出來,難道是他們最後還是忍耐不住,強行率軍出征?如果是這樣,龍致遠堅決要將他們趕回去的,青年城又青年城的骨氣,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外人插手。
帶著人到大營門口等待,片刻之後,王五帶著兩位騎士疾馳而來,不是李雨柔和李重山,又會是誰?等二人到了近前,王五行禮開口說道:“魁首,兩千李家親兵已經安置好了,在左邊紮營,請您指示。”
“嗯,做得很好,冷瓊大姐麻煩你給新來的弟兄們做些飯食,想來他們一路風塵都還沒有進餐。”說完龍致遠也不管李雨柔和李重山站著一臉緊張的摸樣,轉身就踏入了營地之中。
李雨柔、李重山二人麵麵相覷了一下,知道似乎自己的所作所為讓人不高興了,兩人風塵仆仆的趕過來,有點熱臉貼了冷屁股的感覺,李雨柔還好些,畢竟龍致遠是自己的丈夫,心中有了怨氣也不能當麵說出來,男人麽最是要臉麵的;
而李重山則不然,少爺脾氣上頭,大聲喝道:“好你個龍致遠,我和姐姐大老遠奔波勞碌帶兵來幫你,你就是這麽對我們麽?你今天不說出個三六九來,我絕不罷休。“
龍致遠原本想等到營帳之中再說,見到李重山發難,立刻回身雙眼一瞪,直接嗬斥道:“你叫什麽叫,叫給誰聽?再叫叫試試?你還有理了,連自己錯在哪裏都不知道麽?”
說真的,李重山現在還是比較怵這個姐夫的。到了青年城之後,他幾次找這個姐夫比武,都被打的體無完膚,這個時候他感覺,這個比自己瘦小太多的姐夫有多麽的變態了。更別提就是練兵,兵法,這位姐夫也有獨到之處,處處都比自己要強上不少;
年紀輕輕的能夠做出如此大的事業,聽著這種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曆,再加上姐姐對他的愛慕之心,他李重山說到底就是個孩子罷了,過往對這位姐夫的仇恨,全部轉成一腔的尊敬崇拜,甚至是懼怕之意。
他見龍致遠發火,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回頭看著自己的姐姐,希望能為自己出頭。李雨柔見自己的弟弟如此縮頭的摸樣,心裏麵也是氣不打一處來,但是這時候總是要有人說話的,要不然萬一要是真惹得龍致遠暴怒的話,那麽恐怕就壞了事情了,更何況她隱隱約約猜到了龍致遠為什麽生氣,主因是因為自己不服從命令,這在青年軍之中是大忌,生氣是必然的,要不然日後人人都如此,這軍隊還怎麽帶。
更何況自己在來之前也的確應該派人通告一聲的,畢竟軍國大事非同兒戲,當初就不應該聽李重山這個小p孩所說,什麽給自己的姐夫一個驚喜。還是自己考慮不周,驚到是有了,看著這滿營的戒備,喜可無論如何是算不上的。
心知肚明自己有錯的李雨柔,將態度放的非常的低微,直接上前敬了個軍禮,說道:“報告魁首,李家親軍指揮李雨柔奉命趕到,請指示~!”
“哼~!”龍致遠見自己的老婆如此說話,麵上的神色更是鐵青了起來,語氣愈發的平靜了起來,如果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是暴怒之前的征兆,就聽他言道:“奉誰的命令?”
“報告,您的命令,您在出發之前說過,隻要是能夠得到李家家主的允許,就能夠讓李家親兵出征,現在我們得到了家主的允許,請您看看~!”
說完李雨柔雙手從腰囊之中,掏出一份信箋,直接遞了過去。龍致遠早就已經猜到了,必然是李成梁同意,這兩位活寶才敢率領軍隊,直接衝過來,找自己參加戰鬥,隻是現在他感興趣的是,李成梁為什麽要在耽擱了這麽久之後又答應了下來。
打開信,龍致遠借著火把的光亮看了看,信不長,很簡短。裏麵大概的意思是暢想李龍柳兩方的在過去的合作記錄,然後感謝青年城對李族親兵無私的幫助和愛護,接著又說昌盛號的軍隊被劫,就如同是往他李成梁的麵上撒尿一樣;
因此要龍致遠放手去做,這兩千親兵全部交到麾下聽用,同青年軍一視同仁,有誰犯了軍規,該殺的殺,該砍的砍,他絕不徇私舞弊,也不會秋後算賬,如果人員不夠,李成梁可以再調配人馬過來,支援青年城的這次出戰,將科爾沁一舉蕩平,永除後患,最後是預祝龍致遠這個孫女婿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看完信之後,龍致遠立刻心裏麵有了判斷,自己當初讓李雨柔、李重山將消息傳回李成梁哪裏,是一種試探,而李成梁接到了信息之後,一直隱忍,不肯出聲,直到自己出兵之後,才回信給李雨柔表示同意,是另外一種試探。
前者是試探李成梁對青年城的態度和控製欲望,看看李氏家族到底是怎麽看待青年城這個集體的,後者是李成梁試探,青年城對於李族的態度,和到底將李氏家族放在了自己利益的什麽位置,能不能將李氏家族的利益擺放到青年城的利益之前。
可以說這一番試探下來,雙方都有所得的。所謂有所得,就是不管是龍致遠也好,還是李成梁也罷,最終都有了各自的妥協,龍致遠不強行動用李家在青年城的兩千親兵,其實就是代表著暗喻,尊重李家的勢力範圍,和固有的利益,這就是底線所在,也是雙方今後能夠和平相處,互利互惠,聯盟合作的基礎,李家不可能臣服於青年城,而青年城也絕對不可能收服住李家,至少在目前的態勢下,是完全不可能的,兩者是平等的關係。
龍致遠呢,其實很明白了李成梁並不可能將所有的籌碼,都投到青年城這邊來,雖又有些事情可以讓步,但是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之上,涉及到李族根本的利益的原則之上,對方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