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率領軍隊的是別人,恐怕倉促之間極難做出戰術調整,可這是青年軍之中馬戰的行家,手下的這批士卒們,好歹也訓練了小半年的功夫,多多少少有些彼此的默契,到了關鍵的時候還是沒有掉鏈子的,立刻從鬆散的陣型轉變成了密集的鋒矢陣,如同一陣旋風般千騎漫山崗,直接撲向了圍困張堂輝的蒙古人。
兩者之間的距離原本就不算太遠,朵顏巴爾一發力,可以說眨眼功夫就殺入了蒙古人的包圍圈之中。一時之間,人仰馬翻,激烈的碰撞不管對於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你是青年軍的戰士也罷,是三娘子的武士也好,最終在集團式衝鋒的終極力量麵前,個人的武勇極為渺小,所以對於這種硬仗來說,沒有贏家,而朵顏巴爾也最反對這種硬碰硬的自殺式衝鋒,畢竟對於他來說每一個戰士,都是寶貴的財富,都是生命,都需要珍惜。
朵顏巴爾同其他大多數青年軍的軍官不同,在他的心中更加認同的是不得不戰,而不是去好戰,追求戰士的榮耀。戰爭是沒有人想要的,但是當生存和尊嚴受到踐踏的時候,作為一名光榮的戰士,就應該拿起武器去保衛自己的家園和親人。
正是因為如此,朵顏巴爾特別注重屬下的生命安全,從來不認為用屬下戰士的生命,為自己的軍功和榮耀渲染上血紅的色彩是什麽光榮的事情,也正是由於如此,他的指揮風格向來都是保存自己,殺傷敵人的典範。
所以衝鋒的事情,朵顏巴爾要不是知道事態危機他是絕對不願意用的,在這個時候,這位青年軍中的騎兵大師,對張堂輝的氣憤充斥胸膛,要不是這小子混不吝一個,怎麽會有如此多的好戰士,在這場沒有任何意義的衝突之中魂歸天國,成神永生?
不過相對朵顏巴爾的憤怒,蒙古人更加的悲催些,原本在前方的軍官就沒有什麽指揮的才能,隻是憑借著手下士卒的精悍勇力,這才將張堂輝包住。但是朵顏巴爾上來之後,幾板斧就把他的隊伍打的痛徹心扉,在短短時間內,隊伍就縮水了近乎四分之一;
可他卻沒有任何辦法,隻能被動的去迎接敵人的侵攻,好不容易依靠著蒙古草原之上王牌隊伍的精神支持了下來,等到了後方大麵積援軍的增援,可敵人又有了變化,在己方大兵壓境的狀況下,不退反進,直衝本陣。
這下可好,雪上加霜,原本因為援軍將至好不容易鼓起士氣的蒙古斥候,終於崩潰了。他們也顧不及旁的東西,哪怕軍官指揮扯破喉嚨的亂喊亂叫,強硬的要求頂住,在組織對散亂,有指揮對無指揮的狀況底下,再也沒有人能夠忍受如此壓力的攻勢,向著傳來牛角的方向逃竄了過去,之恨這胯下的馬匹少生了兩條腿,讓自己跑的不夠快一點。
衝散了敵人的陣勢,朵顏巴爾知道,這個時候並不是撤退的好時機,隻有盡量的將敵人驅趕的遠一點點,讓張堂輝他們緩口氣,才能完美的撤退出去,要不然如果被敵人緩過起來,再一次組織了起來,發動二次攻勢,將自己死死咬住,糾纏住,等對方的主力上來,那時節,就是大羅金仙也無能為力,必然陷入死局之中。
當然,從眼下看,敵人並沒有這麽果敢睿智的指揮者,要不然也不會以多打少,還被張堂輝支撐住這麽久的功夫,但是朵顏巴爾卻保持了一位軍官應有的謹慎,分出一股士兵去驅趕敵人前行,然後自己帶著其餘人趁著這個功夫和空擋,翻身下馬,稍微歇息幾分馬力,好應對後麵有可能接踵而來的戰鬥。
陰沉著麵容,朵顏巴爾來到張堂輝的麵前,一雙眼睛直直的望著這位刺頭下屬,停了片刻,突然啪的一下,一巴掌抽在了他的臉頰之上。這一巴掌打的茨實,抽得張堂輝嘴角流血,原地旋了兩個圈而,直接摔到在地。
要是換了在其他地方,有誰如此對自己,哪怕是魁首,恐怕張堂輝都要挑起來抗辯幾下,甚至是要同對方廝打一番,軍人麽,要是連這點骨血之氣都沒有,成為了任人大罵的可憐蟲,那麽他還能挺的胸膛,擁有時時刻刻準備好迎接死神的勇氣麽?
可此地,此時,他張堂輝很羞愧,羞愧到想要死的地步。雖然好戰,這位聰明的小夥子並不糊塗,之前科爾沁部落的大勝,讓他衝昏了腦袋,在極度蔑視蒙古人的前提之下,認為所有的蒙古人都是銀燭鑞槍頭,當不得事的草包,隻要自己一個衝鋒,對手必然七零八落的潰散而逃,那個時候自己則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榮耀。
其實說真的,張堂輝雖然表麵上不在乎這個代連長的代字,但是從潛意識裏對這個字極為反感,同樣從他內心深處來說,這位青年軍的戰士是一位極其傲氣的人,正是這種傲氣,給了他不服輸的信念,讓他不停的追求榮譽證明自己的同時,也顯露出了性格上的缺陷,進而導致這場不必要的衝突發生在了錯誤的時間和地點。
當然這是反思的後話,在當時張堂輝同敵人接陣的時候,可顧不上自我剖析這些東西。但是久經戰場的他,卻對敵人的抵抗能力大吃一驚,雖然在剛剛接敵的時候,自己利用戰術和現場的指揮能力,青年軍訓練有素的集體作戰技巧占據拉戰場主動權,可是對麵的蒙古人,卻沒有如同預想的那樣,一觸即潰,別的不說,同科爾沁人在精神上就有著完全不同的狀態。
悍不畏死,騎術精良,極度有奉獻犧牲精神,擁有個人強大的武勇,以士兵的角度看,同自己交手的這些蒙古人,個個都是好戰士。要不是對方的指揮官極其不適應青年軍的這種集體防禦戰術,而又不是一位有智慧,有急變能力的主兒,也許自己從開始衝進去的功夫,就要陷入到泥潭之中,成為敵人口中的肉食,挑釁之人成了落敗的水狗這才是天大的諷刺。
雖然對麵的士兵武勇,但依然不敵訓練有素的青年軍士兵,戰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就偏向了張堂輝的這邊,他似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心裏麵也多少放鬆了些。可就在這個時候,敵人的斥候隊反應非常快,不停的從四麵八方趕來增援,讓勝利消失在了萌芽狀態,雙方又重新回到均勢之中,但張堂輝的壓力也愈發的打了起來。
到了這個時候,張堂輝發熱的腦袋已經冷靜了下來,他想的不是什麽再奪軍功,而是如何將弟兄們帶出去,不要失陷在敵人的陣營裏麵才是正理。可此時卻也由不得他了,要知道敵人的指揮官雖然指揮能力不怎麽樣,但是士兵卻是勇敢無畏的;
雖然帶給了敵人的傷亡,但是張堂輝的屬下也死傷了不少,在這個時候,要他丟下傷兵自行逃脫,這是殺了張堂輝也做不到的,壯士斷腕也要分時候,原本就是因為他的過錯造成的損失,他又怎麽可能獨自脫離呢?而他不肯走,自然其他的士卒們也不可能脫離戰鬥,這樣就造成了惡性循環的死局,隻剩下同對方死磕一條道了。
陷入進退兩難的張堂輝,到了這裏才發現,自己完全錯誤,而正是因為自己的錯誤,才導致戰友們白白犧牲、受傷。悔恨交加的他,卻沒有辦法彌補自己的過失,眼下祈求的隻能是上天給自己一個機會,讓後援隊伍及時來到解救自己才是能夠挽救傷員,帶著一眾士兵們衝出去的唯一出路。
好在朵顏巴爾並不是浪得虛名,他作為一名經驗老到的軍事指揮者,自然明白,這種突然遭遇作戰,要求的就是在局部用優勢兵力,以雷霆之勢,用最快的速度打壓、擊潰對手,來取得勝利,也正是因為如此,他並沒有等待魁首和大本營的命令,而是直接帶兵前凸接應張堂輝,在幾次恰到好處的指揮攻擊之下,將圍困住張堂輝的蒙古斥候打敗。
朵顏巴爾的這一巴掌讓所有的人都感到心驚肉跳,大家都知道這位斥候營的營官平日裏從來不發雷霆怒火,乃是青年軍裏麵出名的理智和冷靜,今天如此震怒,可見張堂輝幹出來的事情,讓他的情緒有多麽的激動。
就在大家以為張堂輝這種脾氣哪裏堪受如此,必然暴怒的時候,事情卻往詭異的方向發展。打人的朵顏巴爾這一巴掌之後,也不訓斥,也不多言,看都不看張堂輝,隻是回頭吩咐屬下,將偵騎放出去,進行情報刺探,一邊安排人清理戰場,快速收斂和救治傷員,畢竟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從剛才的號角聲音傳來的距離來看,敵人的本陣一定離自己這邊不遠了,要快速脫離,回歸本陣,才能稱得上安全。
而被煽倒在地上的張堂輝,也沒有了往日的脾性,隻是在地上發了一會兒楞,抹了抹嘴角的血跡,默不出聲的站了起來,指揮著他的本部下屬,做著自己應當該做的事情,組織恢複體力,整理戰備,做著迎接很有可能再次到來戰鬥的準備。
這邊斥候營的動作不可為之不快,原本麽,這種戰場臨時性的整頓工作,早在練兵訓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軍規典範,再加上時時刻刻的操演,練習,這些早就已經輕車熟路的士兵們,哪裏會不快呢?三下五除二就已經將受難者的屍體和傷者帶上,開始向後方本陣移動。
但是到了這一刻,突然散出去的偵騎回報,後退的路上,突然出現了一股騎兵,從對方疾奔的煙塵看來,最少有千人的規模,而左右兩邊的偵騎也同時回來報告說,左右也發現了大批騎兵直逼而來的痕跡,至於正麵方向,去驅趕敗軍的士卒全部退了回來,他們也發現敵人大隊騎兵,根本不管不顧潰兵的死活,用極快的速度,直奔斥候營所在的區域而來。
聽完幾路哨探的報信,朵顏巴爾麵上流露出了一絲冷笑,好麽,這是要將自己包餃子,給活活的吃掉,嘿嘿,敵人的指揮官看來真是好胃口,不過就不知道他的牙齒夠不夠硬,要想將自己吃掉,小心崩了牙齒,弄個雞飛蛋打。
不過,要機動,要戰鬥,就不可能帶著傷員和戰沒者的遺體,畢竟騎兵的真諦就是流動。眼下隻能將傷員和戰沒者的遺體留下來,雖然有所風險,但是想來三娘子也知道顧忌,不可能對放下武器的人下毒手,畢竟雙方雖然有了這一起不必要的衝突,最終總是要因為利益而坐下來好好商談的。
想通透了之後的朵顏巴爾,不再猶豫,帶著沒有受傷的手下,隻留下了兩三人,數十匹馬,讓他們帶著傷員和戰友的遺體後麵緩行,允許他們打出白旗自保。接著上馬前行,朵顏巴爾知道,敵人的最大目標不是殺傷,而在於威懾,臉麵。
如果他們能將自己打敗了,那麽最終在談判桌上麵必然能夠增加不少的籌碼和底氣。而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盡量避免太大的損失,將手下的隊伍完整的帶回去,要做到這一點,隻有快,以快對快,如果自己夠快的話,用最短的時間之內,擊潰阻擋自己回撤的千人隊,就是勝利。
時間此時就是生命線,他毫不猶豫帶著騎兵再次飛奔了起來,直撲後方阻止自己回歸本陣的士卒,打垮對手才是生存的基礎,他手下的士卒們也明白這個道理,一個個的根本不需要動員,背水一戰麽,士氣高漲。
就在朵顏巴爾接近敵人的刹那,突然發現對方居然都是鐵甲軍的存在,一個個黑盔黑甲,如同殺人機器一樣,保持著不緊不慢的統一節奏,呼嘯而來,哪氣勢如同山嶽臨頭,讓人看了都不用解說,就知道這是一支強大的騎軍。
看到這種情形,他的呼吸不由的陷入了停滯,心中苦笑一聲,好個三娘子,本錢下的可是夠足的,連壓箱底的親衛隊都拉出來了,這是鐵了心的要將自己吃得幹幹淨淨的。要知道這支軍隊乃是三娘子多年來,傾全力打造的一支模範軍,可以說人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英雄,並且經曆了嚴格的戰術,戰法的訓練,和一般的蒙古軍陣完全不同,乃是極其罕見的武士集團,因為受限於經濟狀況,這支軍隊隻有萬人不到的規模,如果要真的是有上十萬甲士,別的不說,橫掃草原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眼下,三娘子的親衛隊都拍出來了,這陣容說明對方是鐵了心的要拿下自己。想到這裏,朵顏巴爾歎了口氣,要是在自己做足了準備功夫的情況下,什麽狗屁親衛隊,算得什麽?可眼下自己的士兵鏖戰半日,先是同科爾沁人作戰,緊接著又同三娘子的部隊對決,人的精神力量是無窮的,可以堅持下去,可是馬卻沒有任何精神可言,無力就是無力,不可能再同對方對衝發動再次的大戰。
所以,眼下最明智的選擇,為了手下千餘弟兄們的前途和尊嚴,隻有後撤集中防禦才是正途,拖延時間等待本陣大軍的到來,在火器的威懾之下,步騎結合,才是贏得勝利的唯一途徑,當然談勝利似乎這個時候顯得有些過於矯情,畢竟自己已經被人包了餃子,雖然是數倍於己的敵人,但是不管怎麽說,都是麵臨陷入失敗的絕境,應該說保持不敗才是關鍵。
於菟看著緩緩向後退去的青年軍斥候營的官兵們,望著他們絲毫不顯散亂,整齊劃一所帶起的片片煙塵,心中不由的一陣感慨,果然是能夠打敗科爾沁這種大部落的強軍啊,眼下陷入到了四麵埋伏的境地,居然絲毫不顯任何的慌亂,真是極為難得。
要是按照於菟作戰習慣,這種敵人撤退的關鍵點,是打亂對手節奏的最佳時機,而戰爭,隻有打亂了對手的節奏,讓對手跟著自己的指揮棒轉動,才是最高明的指揮者。是的,於菟不同於其他的蒙古軍官,他是一名受過漢化教育,並且得到過漢人軍法真傳者蒙古人。
小的時候,這位於菟家中曾經救治過一名漢人老者,並且收留了他,聘請他成為了於菟的漢學老師。而這位老者雖然始終隱藏自己的身份,但卻是極有才華之人,不但漢學功底深厚,而且軍學的知識也了不得,所以於菟從他的身上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並且對這名博學多才的老師,發自內心的產生出一種愛戴之情。
可惜,歲月催人,於菟長大了,但是老師卻在四年前故去,在臨終前,老師也沒有談及自己的身份,隻是要他去投軍三娘子,因為老師的判斷,這個草原之上,最強大的勢力在數十年之內,隻有三娘子,別無分號,及時有些跳梁小醜,在這位三娘子的麵前,也必然灰飛煙滅,蕩然無存。
兩者之間的距離原本就不算太遠,朵顏巴爾一發力,可以說眨眼功夫就殺入了蒙古人的包圍圈之中。一時之間,人仰馬翻,激烈的碰撞不管對於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你是青年軍的戰士也罷,是三娘子的武士也好,最終在集團式衝鋒的終極力量麵前,個人的武勇極為渺小,所以對於這種硬仗來說,沒有贏家,而朵顏巴爾也最反對這種硬碰硬的自殺式衝鋒,畢竟對於他來說每一個戰士,都是寶貴的財富,都是生命,都需要珍惜。
朵顏巴爾同其他大多數青年軍的軍官不同,在他的心中更加認同的是不得不戰,而不是去好戰,追求戰士的榮耀。戰爭是沒有人想要的,但是當生存和尊嚴受到踐踏的時候,作為一名光榮的戰士,就應該拿起武器去保衛自己的家園和親人。
正是因為如此,朵顏巴爾特別注重屬下的生命安全,從來不認為用屬下戰士的生命,為自己的軍功和榮耀渲染上血紅的色彩是什麽光榮的事情,也正是由於如此,他的指揮風格向來都是保存自己,殺傷敵人的典範。
所以衝鋒的事情,朵顏巴爾要不是知道事態危機他是絕對不願意用的,在這個時候,這位青年軍中的騎兵大師,對張堂輝的氣憤充斥胸膛,要不是這小子混不吝一個,怎麽會有如此多的好戰士,在這場沒有任何意義的衝突之中魂歸天國,成神永生?
不過相對朵顏巴爾的憤怒,蒙古人更加的悲催些,原本在前方的軍官就沒有什麽指揮的才能,隻是憑借著手下士卒的精悍勇力,這才將張堂輝包住。但是朵顏巴爾上來之後,幾板斧就把他的隊伍打的痛徹心扉,在短短時間內,隊伍就縮水了近乎四分之一;
可他卻沒有任何辦法,隻能被動的去迎接敵人的侵攻,好不容易依靠著蒙古草原之上王牌隊伍的精神支持了下來,等到了後方大麵積援軍的增援,可敵人又有了變化,在己方大兵壓境的狀況下,不退反進,直衝本陣。
這下可好,雪上加霜,原本因為援軍將至好不容易鼓起士氣的蒙古斥候,終於崩潰了。他們也顧不及旁的東西,哪怕軍官指揮扯破喉嚨的亂喊亂叫,強硬的要求頂住,在組織對散亂,有指揮對無指揮的狀況底下,再也沒有人能夠忍受如此壓力的攻勢,向著傳來牛角的方向逃竄了過去,之恨這胯下的馬匹少生了兩條腿,讓自己跑的不夠快一點。
衝散了敵人的陣勢,朵顏巴爾知道,這個時候並不是撤退的好時機,隻有盡量的將敵人驅趕的遠一點點,讓張堂輝他們緩口氣,才能完美的撤退出去,要不然如果被敵人緩過起來,再一次組織了起來,發動二次攻勢,將自己死死咬住,糾纏住,等對方的主力上來,那時節,就是大羅金仙也無能為力,必然陷入死局之中。
當然,從眼下看,敵人並沒有這麽果敢睿智的指揮者,要不然也不會以多打少,還被張堂輝支撐住這麽久的功夫,但是朵顏巴爾卻保持了一位軍官應有的謹慎,分出一股士兵去驅趕敵人前行,然後自己帶著其餘人趁著這個功夫和空擋,翻身下馬,稍微歇息幾分馬力,好應對後麵有可能接踵而來的戰鬥。
陰沉著麵容,朵顏巴爾來到張堂輝的麵前,一雙眼睛直直的望著這位刺頭下屬,停了片刻,突然啪的一下,一巴掌抽在了他的臉頰之上。這一巴掌打的茨實,抽得張堂輝嘴角流血,原地旋了兩個圈而,直接摔到在地。
要是換了在其他地方,有誰如此對自己,哪怕是魁首,恐怕張堂輝都要挑起來抗辯幾下,甚至是要同對方廝打一番,軍人麽,要是連這點骨血之氣都沒有,成為了任人大罵的可憐蟲,那麽他還能挺的胸膛,擁有時時刻刻準備好迎接死神的勇氣麽?
可此地,此時,他張堂輝很羞愧,羞愧到想要死的地步。雖然好戰,這位聰明的小夥子並不糊塗,之前科爾沁部落的大勝,讓他衝昏了腦袋,在極度蔑視蒙古人的前提之下,認為所有的蒙古人都是銀燭鑞槍頭,當不得事的草包,隻要自己一個衝鋒,對手必然七零八落的潰散而逃,那個時候自己則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榮耀。
其實說真的,張堂輝雖然表麵上不在乎這個代連長的代字,但是從潛意識裏對這個字極為反感,同樣從他內心深處來說,這位青年軍的戰士是一位極其傲氣的人,正是這種傲氣,給了他不服輸的信念,讓他不停的追求榮譽證明自己的同時,也顯露出了性格上的缺陷,進而導致這場不必要的衝突發生在了錯誤的時間和地點。
當然這是反思的後話,在當時張堂輝同敵人接陣的時候,可顧不上自我剖析這些東西。但是久經戰場的他,卻對敵人的抵抗能力大吃一驚,雖然在剛剛接敵的時候,自己利用戰術和現場的指揮能力,青年軍訓練有素的集體作戰技巧占據拉戰場主動權,可是對麵的蒙古人,卻沒有如同預想的那樣,一觸即潰,別的不說,同科爾沁人在精神上就有著完全不同的狀態。
悍不畏死,騎術精良,極度有奉獻犧牲精神,擁有個人強大的武勇,以士兵的角度看,同自己交手的這些蒙古人,個個都是好戰士。要不是對方的指揮官極其不適應青年軍的這種集體防禦戰術,而又不是一位有智慧,有急變能力的主兒,也許自己從開始衝進去的功夫,就要陷入到泥潭之中,成為敵人口中的肉食,挑釁之人成了落敗的水狗這才是天大的諷刺。
雖然對麵的士兵武勇,但依然不敵訓練有素的青年軍士兵,戰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就偏向了張堂輝的這邊,他似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心裏麵也多少放鬆了些。可就在這個時候,敵人的斥候隊反應非常快,不停的從四麵八方趕來增援,讓勝利消失在了萌芽狀態,雙方又重新回到均勢之中,但張堂輝的壓力也愈發的打了起來。
到了這個時候,張堂輝發熱的腦袋已經冷靜了下來,他想的不是什麽再奪軍功,而是如何將弟兄們帶出去,不要失陷在敵人的陣營裏麵才是正理。可此時卻也由不得他了,要知道敵人的指揮官雖然指揮能力不怎麽樣,但是士兵卻是勇敢無畏的;
雖然帶給了敵人的傷亡,但是張堂輝的屬下也死傷了不少,在這個時候,要他丟下傷兵自行逃脫,這是殺了張堂輝也做不到的,壯士斷腕也要分時候,原本就是因為他的過錯造成的損失,他又怎麽可能獨自脫離呢?而他不肯走,自然其他的士卒們也不可能脫離戰鬥,這樣就造成了惡性循環的死局,隻剩下同對方死磕一條道了。
陷入進退兩難的張堂輝,到了這裏才發現,自己完全錯誤,而正是因為自己的錯誤,才導致戰友們白白犧牲、受傷。悔恨交加的他,卻沒有辦法彌補自己的過失,眼下祈求的隻能是上天給自己一個機會,讓後援隊伍及時來到解救自己才是能夠挽救傷員,帶著一眾士兵們衝出去的唯一出路。
好在朵顏巴爾並不是浪得虛名,他作為一名經驗老到的軍事指揮者,自然明白,這種突然遭遇作戰,要求的就是在局部用優勢兵力,以雷霆之勢,用最快的速度打壓、擊潰對手,來取得勝利,也正是因為如此,他並沒有等待魁首和大本營的命令,而是直接帶兵前凸接應張堂輝,在幾次恰到好處的指揮攻擊之下,將圍困住張堂輝的蒙古斥候打敗。
朵顏巴爾的這一巴掌讓所有的人都感到心驚肉跳,大家都知道這位斥候營的營官平日裏從來不發雷霆怒火,乃是青年軍裏麵出名的理智和冷靜,今天如此震怒,可見張堂輝幹出來的事情,讓他的情緒有多麽的激動。
就在大家以為張堂輝這種脾氣哪裏堪受如此,必然暴怒的時候,事情卻往詭異的方向發展。打人的朵顏巴爾這一巴掌之後,也不訓斥,也不多言,看都不看張堂輝,隻是回頭吩咐屬下,將偵騎放出去,進行情報刺探,一邊安排人清理戰場,快速收斂和救治傷員,畢竟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從剛才的號角聲音傳來的距離來看,敵人的本陣一定離自己這邊不遠了,要快速脫離,回歸本陣,才能稱得上安全。
而被煽倒在地上的張堂輝,也沒有了往日的脾性,隻是在地上發了一會兒楞,抹了抹嘴角的血跡,默不出聲的站了起來,指揮著他的本部下屬,做著自己應當該做的事情,組織恢複體力,整理戰備,做著迎接很有可能再次到來戰鬥的準備。
這邊斥候營的動作不可為之不快,原本麽,這種戰場臨時性的整頓工作,早在練兵訓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軍規典範,再加上時時刻刻的操演,練習,這些早就已經輕車熟路的士兵們,哪裏會不快呢?三下五除二就已經將受難者的屍體和傷者帶上,開始向後方本陣移動。
但是到了這一刻,突然散出去的偵騎回報,後退的路上,突然出現了一股騎兵,從對方疾奔的煙塵看來,最少有千人的規模,而左右兩邊的偵騎也同時回來報告說,左右也發現了大批騎兵直逼而來的痕跡,至於正麵方向,去驅趕敗軍的士卒全部退了回來,他們也發現敵人大隊騎兵,根本不管不顧潰兵的死活,用極快的速度,直奔斥候營所在的區域而來。
聽完幾路哨探的報信,朵顏巴爾麵上流露出了一絲冷笑,好麽,這是要將自己包餃子,給活活的吃掉,嘿嘿,敵人的指揮官看來真是好胃口,不過就不知道他的牙齒夠不夠硬,要想將自己吃掉,小心崩了牙齒,弄個雞飛蛋打。
不過,要機動,要戰鬥,就不可能帶著傷員和戰沒者的遺體,畢竟騎兵的真諦就是流動。眼下隻能將傷員和戰沒者的遺體留下來,雖然有所風險,但是想來三娘子也知道顧忌,不可能對放下武器的人下毒手,畢竟雙方雖然有了這一起不必要的衝突,最終總是要因為利益而坐下來好好商談的。
想通透了之後的朵顏巴爾,不再猶豫,帶著沒有受傷的手下,隻留下了兩三人,數十匹馬,讓他們帶著傷員和戰友的遺體後麵緩行,允許他們打出白旗自保。接著上馬前行,朵顏巴爾知道,敵人的最大目標不是殺傷,而在於威懾,臉麵。
如果他們能將自己打敗了,那麽最終在談判桌上麵必然能夠增加不少的籌碼和底氣。而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盡量避免太大的損失,將手下的隊伍完整的帶回去,要做到這一點,隻有快,以快對快,如果自己夠快的話,用最短的時間之內,擊潰阻擋自己回撤的千人隊,就是勝利。
時間此時就是生命線,他毫不猶豫帶著騎兵再次飛奔了起來,直撲後方阻止自己回歸本陣的士卒,打垮對手才是生存的基礎,他手下的士卒們也明白這個道理,一個個的根本不需要動員,背水一戰麽,士氣高漲。
就在朵顏巴爾接近敵人的刹那,突然發現對方居然都是鐵甲軍的存在,一個個黑盔黑甲,如同殺人機器一樣,保持著不緊不慢的統一節奏,呼嘯而來,哪氣勢如同山嶽臨頭,讓人看了都不用解說,就知道這是一支強大的騎軍。
看到這種情形,他的呼吸不由的陷入了停滯,心中苦笑一聲,好個三娘子,本錢下的可是夠足的,連壓箱底的親衛隊都拉出來了,這是鐵了心的要將自己吃得幹幹淨淨的。要知道這支軍隊乃是三娘子多年來,傾全力打造的一支模範軍,可以說人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英雄,並且經曆了嚴格的戰術,戰法的訓練,和一般的蒙古軍陣完全不同,乃是極其罕見的武士集團,因為受限於經濟狀況,這支軍隊隻有萬人不到的規模,如果要真的是有上十萬甲士,別的不說,橫掃草原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眼下,三娘子的親衛隊都拍出來了,這陣容說明對方是鐵了心的要拿下自己。想到這裏,朵顏巴爾歎了口氣,要是在自己做足了準備功夫的情況下,什麽狗屁親衛隊,算得什麽?可眼下自己的士兵鏖戰半日,先是同科爾沁人作戰,緊接著又同三娘子的部隊對決,人的精神力量是無窮的,可以堅持下去,可是馬卻沒有任何精神可言,無力就是無力,不可能再同對方對衝發動再次的大戰。
所以,眼下最明智的選擇,為了手下千餘弟兄們的前途和尊嚴,隻有後撤集中防禦才是正途,拖延時間等待本陣大軍的到來,在火器的威懾之下,步騎結合,才是贏得勝利的唯一途徑,當然談勝利似乎這個時候顯得有些過於矯情,畢竟自己已經被人包了餃子,雖然是數倍於己的敵人,但是不管怎麽說,都是麵臨陷入失敗的絕境,應該說保持不敗才是關鍵。
於菟看著緩緩向後退去的青年軍斥候營的官兵們,望著他們絲毫不顯散亂,整齊劃一所帶起的片片煙塵,心中不由的一陣感慨,果然是能夠打敗科爾沁這種大部落的強軍啊,眼下陷入到了四麵埋伏的境地,居然絲毫不顯任何的慌亂,真是極為難得。
要是按照於菟作戰習慣,這種敵人撤退的關鍵點,是打亂對手節奏的最佳時機,而戰爭,隻有打亂了對手的節奏,讓對手跟著自己的指揮棒轉動,才是最高明的指揮者。是的,於菟不同於其他的蒙古軍官,他是一名受過漢化教育,並且得到過漢人軍法真傳者蒙古人。
小的時候,這位於菟家中曾經救治過一名漢人老者,並且收留了他,聘請他成為了於菟的漢學老師。而這位老者雖然始終隱藏自己的身份,但卻是極有才華之人,不但漢學功底深厚,而且軍學的知識也了不得,所以於菟從他的身上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並且對這名博學多才的老師,發自內心的產生出一種愛戴之情。
可惜,歲月催人,於菟長大了,但是老師卻在四年前故去,在臨終前,老師也沒有談及自己的身份,隻是要他去投軍三娘子,因為老師的判斷,這個草原之上,最強大的勢力在數十年之內,隻有三娘子,別無分號,及時有些跳梁小醜,在這位三娘子的麵前,也必然灰飛煙滅,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