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這是個亙古長青的問題:基業。


    一撥兒混起來的對手,打到最後,都是好手,明快決斷、心狠手辣、左右逢源。能開創出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的局麵,已經是天人配合,走狗屎運了。如果沒有外族入侵等等重大顛覆性事件,就算橫下一條心,在今生今世往死裏打擊對手,就算劉備滅了孫權,還有曹操偷著樂。


    所以,基業不是一輩子的事兒,誰能基業長青,要看能否“**”好接班人。


    現場站著的,無論這些個軍裝,還是鹹平彭立,可也都是在權力場侵潤不是小年日子的,對麵“碰”著的這倆男人————心裏都很清楚他們的共同身份,恰巧,都是接班人。


    艾磊不用說,他老頭兒對他的“調”不是一年兩年;周曉宇,浪子回頭,近四五年也絕對是“商界從政”的最好典範。————狼子野心。不含絲毫貶義,現如今能當好“狼子”實屬是個技術活兒。


    周夕然、艾楠馳,


    絕對現如今軍界大佬,多少人盯著這兩將門世家“狼子”訓練成果。


    第一“可選”。要在工作之餘保持**,能幹能生,有的可選。如果像康熙一樣,生的兒子夠一個加強連,挑選就有了極大的餘地。可惜,文明社會,“加強連”保證不了,但,明顯艾楠馳這方麵占點優勢,二比一,周夕然隻一獨子,艾楠馳兩個兒子,且不說這個艾磊,聽說小的是把利器,還藏著呢。


    第二“會調”。按才和德兩個維度。“才”,天生娘肚子裏帶出來的+後天自身“修煉”的,看上去,此二人不分高下。“德” 很重要,這裏所謂“德”,不是善良,不是慈悲,不是不敲寡婦門,而是知道輕重好歹,知道與人分利,知道進退隱忍。劉邦、司馬懿、朱元璋身上共同閃爍的,項羽、曹爽、吳三桂身上沒有的,就是世家大族培養“狼子”的“德”!很顯然,這兩位也很成功。


    誰都知道現在周夕然和艾楠馳鬧的有多僵!雖然,麵兒上和氣一團。


    咱就先拋卻朱可娃這禍水玩意兒的“老鼠屎效果”,當然,她也確實能構成某種誘因,主要是針對艾家而言,畢竟周家至今仍不知曉他們家這前兒媳的“戰績”。現實點兒,權力的角逐能扯到“紅顏”上,可,絕不能歸咎“紅顏”!


    要擱那軍閥混戰時期,這麽說可能更分明些:艾家長期雄踞北方,周家的勢力南方稱王。


    前一段兒,借軍委換屆,部隊高層有一次不大範圍的調整。顯然,周夕然和艾楠馳的矛盾由此開始。艾楠馳位居中央,中央在北,天時地利,本次微調,實際上調整上去的多為北方軍區高官,比如沈陽、北京。而南方,幾乎無幾,確切講,進入核心權利層的,完全沒有。這是叫周夕然極為惱火的。


    雖說,周夕然現下不在中央,可作為俗稱“世家大族”,譬如袁紹之位。他在南方軍區,比如他的根基,廣州、他叔輩曾主持的南京、包括成都,————勢力絕不容小覷,自然,發言權應該更有“被聽性”,甚至“被采納性”,可惜,這次,完全“否決”!


    當然矛盾不能完全說激化到兩家之間,畢竟,利益鏈悠長而複雜,可作為矛盾上的核心環節,這兩位現下的“巧遇”,著實耐人尋味不是!


    “艾助客氣了,直接叫我小宇就成,”艾磊現在是總政主任助理,授少將軍銜。再說,此次他是以“中央工作組”下地方軍區視察工作,“領導”待遇自然不言而喻。這隨行的就不少是廣州軍區官員,他們自然認識周曉宇。


    司令員這位獨子近年來著實叫人“驚豔”!


    三年前,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管理層雛形初現。作為國有管理,中投從股權性質與行政級別上可以說是一個政府機構,但它擔負著管理國家主權財富的重責,因此需要相對獨立,不能和一般行政部門等同視之,也不能受到其他性質部門的幹預和影響。


    叫人驚呀的是,公布出的六人領導名單裏赫然有“周曉宇”的大名!作為最年輕的領導高層,世人的眼光更多的是投注到他的“高幹子弟”身份上,其實,深挖淺出,還是叫人心服口服的。


    年輕的周曉宇從哈佛畢業後,在谘詢了導師薩莫斯的建議後,曾選擇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後,年輕氣盛的周曉宇辭職回國,自主創業,後成家,但據說私生活混亂。五年前,周曉宇結束了自己的公司,重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先後供職於亞太局、財政事務局和研究局,從事經濟研究,參與對許多成員國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磋商與技術援助工作。同時,供職高盛公司。高盛成立於1869年,作為華爾街最老牌的投資銀行,高盛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在華爾街百富榜中,高盛獨占40席業界稱其為投資銀行中的“西點軍校”。周曉宇就是在任高盛亞太董事高層時被中投相中,“挖”過來的。


    所以說,說此刻“王見王”肯定不為過,當然,芥蒂心中埋,“禮”字永遠擺在人前。周曉宇一先笑臉相迎,“直接叫我小宇就成,”打開了和緩的局麵,


    艾磊也是一臉微笑,“您也客氣了,才說下午就要去拜會周司令員,他老身體還好?”


    “好好,艾伯伯呢,聽說他您兒現在喜歡讀宋史,正好我手頭上有一套明人撰寫的古本《寇準傳》,到時候送給他,”


    這要不身在局中,或,不懂史的人聽了,真還以為周曉宇多“用心”!事實,確實太“用心”,用心歹毒啊!


    北宋,有個南北榜,不曉得搞得多厲害。北宋名臣寇準,陝西渭南人,正宗北方人士,當過宰相,當過主考,是個在曆史上很正麵的人物,但他主考科舉,特別不公正,明目張膽搞地域歧視。有年,他擔任主考,江西蕭貫脫穎而出,高居榜首,寇準很不爽,“南人下國,不宜冠多士”。硬是把蕭貫的狀元拿掉,把山東平度人蔡齊升為第一。這般事情,按說是應該暗箱操作的,但寇準公開宣揚,逢人就說:我又為中原奪得了一個狀元。還有詞人晏殊,也是江西人,有神童之譽,14歲參加科考,是個少年大學生,宋真宗對他愛賞有加,特擢其為“同進士”,寇準極力反對,理由很不靠譜,隻是一條,晏殊是“江外人”,也就是他不是北方人,就是王朝的“外人”。


    所以,瞧瞧周曉宇的“用心”,送《寇準傳》?哈,這一“笑臉子”多“溫柔”地甩在艾磊臉上!


    關鍵是現場人,還一個不能表現出“明了”,都在客氣笑,多諷刺!


    這裏有一半以上都是廣州軍區的,艾磊雖“身份”高可略顯勢單力薄,但,————嘖嘖,是時候細瞧瞧人本身“素質”咯,


    人不忙不亂,臉上的微笑始終分寸有加,顯得沉雅大度,接你的話兒,甚至————不避你的話,幹脆挑明咯!


    就見他點點頭,“謝謝,我父親確實喜歡讀宋史,不過,父親也喜歡魯迅,謹記先生這樣一句話:相書上有一條,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貴。這不是妄語,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機靈,南人北相者,不肖說是機靈而又能厚重。南人與北人如不互相搞歧視,而是取長補短,團結如一人,當是天下無敵。父親喜歡看宋史,無非就是想吸取前車之鑒,象北宋寇準那樣搞南北榜,讓其成為中國曆代最弱王朝,也是自然。他一定很高興您送他《寇準傳》,父親即是非常否定所謂南北榜,純粹無稽之談不是。”


    嘖嘖,一番話,————洋洋灑灑,多大氣!聽出味兒沒有,他這是拐著彎兒地說你們搞“南北榜”呢,如果不搞“南北榜”天下一家,何來什麽宋史,什麽寇準————


    高手交鋒,點到為止!


    誰也沒在氣勢上占到上峰,當然,這樣的場麵,誰也沒想分個高下,“禮尚往來”一下算了,接下來,就是蠻套話的寒暄了,也沒什麽緊說的,客氣的“分道揚鑣”了。隻是又留給在場人一個茶餘飯後興奮的談資罷了。


    周曉宇和鹹平彭立是直接離開音樂學院,各自開車駛離。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具有戲劇性,周曉宇的車出音樂學院大門左拐,布加迪的速度叫人歎為觀止,駛離後,就在同時!————音樂學院大門右邊正好走過來一個女人,這女人手裏拎著一個袋子,舉起來一點兒,她還在一點點扒袋子裏的什麽東西,蠻專注,頭低著,額前的劉海特長,都差不多遮住了眼睛,何況,她還戴著眼鏡兒,眼鏡兒下,是褶褶皺皺的胎痕,說實話,有人看第一眼絕不會再去看第二眼!


    女人好像有些迷糊,似乎發現袋子裏少了什麽,當下停在門口,愣那裏想什麽,後來見她自個兒又搖搖頭,終究還是進去了,————


    這神神叨叨的是誰!當然朱可娃是也。難得她今天完成了項大翻譯“工程”,劉教授又要的緊,和讚又不在家,她隻有“親自”送來,可,搞鬼,還是掉了東西,她忘了帶注解冊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朱可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了並收藏聖.朱可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