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談起織田信孝和織田信雄這哥倆,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
低能兒!
這也是讓很多人感到困惑的,織田信長一輩子不僅武藝非凡,智謀更是高人一等,怎麽就生出了這麽兩個蠢材?!
實際上,織田信孝的器量很高,見過他的傳教士也說他很有岐阜王(織田信長)的風範,年輕時就才華橫溢,比起織田信雄在軍事上的無能,織田信孝在織田信長活著的時候,做過的許多事情都稱得上可圈可點,伊勢討伐戰,荒木討伐戰等都有活躍的表現,從而受到織田信長的賞識,被委任為南海道軍團的軍團長,討伐四國。
至於織田信雄,我覺得他更擅長的是政治,這一點在他中年之後表現得更加明顯,比方說,小田原戰役之後,德川家康移封到關八州(其實就是流放),而德川遺留的領地駿河國,猴子本來是打算封給織田信雄的,但後者死活不肯要,於是猴子一怒之下,將之罷官免爵,流放東北。
表麵上,這是織田信雄愚蠢的表現,駿河國可要比尾張國繁華的多,這都不要,真是傻得可以了。
但實際上,織田信雄精得呢,駿河一國關係到烏龜與猴子之間的博弈,織田信雄拒絕接受駿河,其實就是一個意思,自己不願意跟烏龜為敵,猴子對此當然生氣了,懲罰當然是免不了的。
直了晚年,這個家夥的“水平”越發純熟,在東西兩軍之間相互來往,首鼠兩端,烏龜贏了之後,竟然也沒責難他。到了大阪之陣的時候,他又玩這套,烏龜竟然又沒把他怎麽樣,反而又給了他新領地,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這個家夥簡直是深諳“生存之道”啊。
。。。。。。
對於剛剛過完二十歲生日的我,明智小五郎信光而言,多多上戰場是個好事,戰場經驗能夠讓他實地學習到用兵的機用。
在實戰方麵,作為家臣的前田慶次利益的能力比我要強得多,然而“花之慶次”卻因為沒有好的軍師提供策略。。。。。。哦不,準確而言,這個家夥很少會聽軍師的意見,他更喜歡橫衝直撞的殺敵方式,以致造成許多無謂的犧牲。
這讓父親很是頭疼,一方麵,前田慶次的“武力值”高的嚇人,隱隱有超越齋藤利三和三宅彌平次等前輩成為家中新的頭號猛將的架勢,這個勢頭上對他進行打擊的話,明顯會挫傷他的積極性。
但一方麵,培養出來一個優秀的士兵也不是容易的事,怎麽能這樣隨便讓他糟蹋?
有了!找一個能管得住他的人不就行了嗎?
於是安排一個穩重的人去約束他就成了唯一的方法。
穩重又能管得住前田慶次?
這種人好像不是太多啊,選來選去,最後就選中了我!
所幸我在父親還有本多正信那裏學到了不少兵法的精髓要點,接下來要做的隻是如何運用實踐而已。
看來,前田慶次實戰經驗豐富,作為實踐的“小白鼠”正合適。
我對於應該進攻何處都已成竹在胸,但同時為了預防不測,我總是十分細心地準備兩種甚至好幾種不同的策略以供選擇。
雖然在人數上,我統領的這一隊兵馬明顯要超過敵人,但是,我做了最壞的準備。
甚至還準備好萬一為敵軍所敗時誘敵的陷阱。我的策略是,假裝不敵而倉惶逃走,如此即可解除敵方的警戒,進而達到誘敵深入的目的。
(看來評書演義之類的聽多了)
我可以說是真正的三思而後行。。。。。。哦不,這應該可以算是在胡思亂想了。
跟我在一起的前田慶次郎利益,就完全不像我這樣顧慮太多,是個不知恐懼為何物的勇士。當他發現敵軍的蹤影時,總是會興奮的咆哮一聲,然後摩拳擦掌一番,而下一瞬間便像箭似地衝向敵人的陣營裏,我想攔他都攔不住。
經過四、五次的戰場體驗之後,敵軍,也就是伊賀忍者,光是看到這個穿紅色大鎧的身材高大的武將的身影,就已嚇得抱頭鼠竄,聞風而逃了。
此次作戰的主要目標為伊賀忍者在大森山上修建的大森城,說是城,其實就是一個大雜院。
我帶著五百人留守在山腰上,以阻止敵人援軍的到來。
大森山自上而下就這麽一條還算平坦的路,走別的路的話,那要七繞八繞,要耽擱好幾倍的時間,我想,就算是伊賀忍者再怎麽神通廣大,也不可能從我這裏飛過去吧。
至於山上的大森城,我交給前田慶次三百多人前去將之攻下,因為城裏的忍者隻有百十來個,所以前田慶次應該不會太費力。
當城裏的忍者在那裏苦苦思索著如何將信鳥放出去向山下的同伴們求援時,前田慶次的部隊已經打破了城門,與城裏的敵人展開了激戰。
而在山腰上,忍者最終還是攻了上來,大森山上出現了比往年都要多的腥風血雨。
此刻,我已是一位英勇無比、銳不可當的武將了。。。。。。呃,有點誇張是不?不過我確實已經慢慢有了自己的名氣。
值得一提的是,我正慢慢由“勇力”型的武將,轉換成“軍師”型武將,每當我披荊斬將之後,總是會慎重其事地檢討自己所運用的策略,盡管有時候我什麽主意也沒有想過。
盡管如此,敵人仍然曾經數度攻到我的麵前。所幸在危急之際,我身邊的近衛旗本們還算盡心盡責,願意為我賣命,再加上我自己的武藝修為,所以得以一次次的化險為夷。
“來吧!忍者們!本大爺我已經等你們很久了。”
騎在馬上的我以武將特有的尖銳的聲音叫道,按著又運用那高超的劍法撂倒來襲之敵軍。
即使麵對如此緊急的情況,跨坐在戰馬上的我仍然指揮若定。
七月二十六日這天,大森城主藤林十兵衛為攻城的士兵所殺,首級並被當作戰利品送給我,至此大森城終於落入織田軍的手中。
在這場圍城之戰裏,除了伊賀領袖,上忍藤林保豐的祖弟藤林十兵衛之外,伊賀忍者還損失了秋田大藏及高山外記等兩名戰將,他們的實力已經快要達到上忍了。
雖然與藤林保豐一向不和睦的高山外記一度想要在開戰之前掏出伊賀國的,但是最後仍然決定隨軍出征,並且與秋田先後戰死沙場。
同樣是戰國之世的拿刀混飯吃的人,命運卻有很大的差別。
比如說這些忍者,有些人光是躲在草叢中,就莫名其妙地被人取去首級;有些人因為不慎絆倒而被不知名的士兵奪去性命;當然,也有人得天獨厚而在戰場上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小五郎,”父親盯著我獻上的藤林十兵衛的腦袋,“從進入伊賀國到今天,我們打了多少仗了。”
“父親,你是指整個大軍,還是專指本家一部?”
“當然是本家了。”
“我們至今已經跟伊賀忍者交手有三十多場了,但是正麵成規模的作戰隻有五次,以和人對我們大多是小規模的偷襲。”
“那麽你呢?有什麽戰果沒?”
“如果非要我說的話,我覺得我們在人數上麵遠遠多於敵人,所以得到的戰果也是沒有什麽太大的價值的。”
“你是瞧不起這些忍者嗎?”
“是的,無論從戰術上,而是從戰略上,我都找不出他們有什麽能讓我敬佩的地方。”
“那麽。。。。。。沒事了,你下去吧。”
“是。”
。。。。。。
明智軍在取得大森城,並且補充糧食之後,隨即發兵包圍了伊賀國南部重鎮——水門城。
當時的水門城主正是與百地丹波守三太夫,服部半藏正成並成為“三忍”的藤林長門守豐保。
這座城的守軍稍微多了那麽一點,大概因為城主是個“大人物”吧。
這座城稍微麻煩了一點,忍者們的抵抗非常強烈,明智軍雖然有三千人之眾,卻死活打不下這做不到千人的小城。
第二天的中午,丹羽長秀的人馬趕來支援。
織田信長經常會有其他人所想象不到的”盤算”,在他的眼中,戰爭是經營一群不可思議之人類集合體的事業。
由於這項事業在在伊賀國內的貧瘠狹小的土地上已無發展餘地,因此他在開戰前訂定了隻有三個月的作戰計劃,詳細規劃這三個月內的活動範圍。
丹羽長秀和父親大概都清楚地感受到了織田信長的計劃,於是速戰速決成為了作戰的第一要求,不過這座水門城卻相當堅固,戰事一直持續到了八月三日那天,以藤林長門守的切腹自盡為標誌而結束。
同時,別的戰線上織田家的部隊以破竹之勢攻克銀山城、蒔繪城,八木城等伊賀忍者的重要據點,在破城的同時,取得城內的所有糧食並殘忍的屠殺了當地的所有百姓。
織田軍各部憑著高昂的士氣一舉攻下了一座座城,其意氣風發之勢自不待言。
按照原先的計劃,他們在九月上旬才會來到此地。然而如今才隻是八月初,他們就已經驅散了前來抵抗他們的忍者,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撲向了伊賀忍者的最後一個據點太口。
“主公,看來你所訂定的三月滅亡伊賀計劃可望提早實現喔!怎麽樣,你還滿意吧?”
“不,蘭丸,我沒有任何滿足感可言。。。。。。我想打完了太口之後,就到此為止吧!”
談起織田信孝和織田信雄這哥倆,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
低能兒!
這也是讓很多人感到困惑的,織田信長一輩子不僅武藝非凡,智謀更是高人一等,怎麽就生出了這麽兩個蠢材?!
實際上,織田信孝的器量很高,見過他的傳教士也說他很有岐阜王(織田信長)的風範,年輕時就才華橫溢,比起織田信雄在軍事上的無能,織田信孝在織田信長活著的時候,做過的許多事情都稱得上可圈可點,伊勢討伐戰,荒木討伐戰等都有活躍的表現,從而受到織田信長的賞識,被委任為南海道軍團的軍團長,討伐四國。
至於織田信雄,我覺得他更擅長的是政治,這一點在他中年之後表現得更加明顯,比方說,小田原戰役之後,德川家康移封到關八州(其實就是流放),而德川遺留的領地駿河國,猴子本來是打算封給織田信雄的,但後者死活不肯要,於是猴子一怒之下,將之罷官免爵,流放東北。
表麵上,這是織田信雄愚蠢的表現,駿河國可要比尾張國繁華的多,這都不要,真是傻得可以了。
但實際上,織田信雄精得呢,駿河一國關係到烏龜與猴子之間的博弈,織田信雄拒絕接受駿河,其實就是一個意思,自己不願意跟烏龜為敵,猴子對此當然生氣了,懲罰當然是免不了的。
直了晚年,這個家夥的“水平”越發純熟,在東西兩軍之間相互來往,首鼠兩端,烏龜贏了之後,竟然也沒責難他。到了大阪之陣的時候,他又玩這套,烏龜竟然又沒把他怎麽樣,反而又給了他新領地,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這個家夥簡直是深諳“生存之道”啊。
。。。。。。
對於剛剛過完二十歲生日的我,明智小五郎信光而言,多多上戰場是個好事,戰場經驗能夠讓他實地學習到用兵的機用。
在實戰方麵,作為家臣的前田慶次利益的能力比我要強得多,然而“花之慶次”卻因為沒有好的軍師提供策略。。。。。。哦不,準確而言,這個家夥很少會聽軍師的意見,他更喜歡橫衝直撞的殺敵方式,以致造成許多無謂的犧牲。
這讓父親很是頭疼,一方麵,前田慶次的“武力值”高的嚇人,隱隱有超越齋藤利三和三宅彌平次等前輩成為家中新的頭號猛將的架勢,這個勢頭上對他進行打擊的話,明顯會挫傷他的積極性。
但一方麵,培養出來一個優秀的士兵也不是容易的事,怎麽能這樣隨便讓他糟蹋?
有了!找一個能管得住他的人不就行了嗎?
於是安排一個穩重的人去約束他就成了唯一的方法。
穩重又能管得住前田慶次?
這種人好像不是太多啊,選來選去,最後就選中了我!
所幸我在父親還有本多正信那裏學到了不少兵法的精髓要點,接下來要做的隻是如何運用實踐而已。
看來,前田慶次實戰經驗豐富,作為實踐的“小白鼠”正合適。
我對於應該進攻何處都已成竹在胸,但同時為了預防不測,我總是十分細心地準備兩種甚至好幾種不同的策略以供選擇。
雖然在人數上,我統領的這一隊兵馬明顯要超過敵人,但是,我做了最壞的準備。
甚至還準備好萬一為敵軍所敗時誘敵的陷阱。我的策略是,假裝不敵而倉惶逃走,如此即可解除敵方的警戒,進而達到誘敵深入的目的。
(看來評書演義之類的聽多了)
我可以說是真正的三思而後行。。。。。。哦不,這應該可以算是在胡思亂想了。
跟我在一起的前田慶次郎利益,就完全不像我這樣顧慮太多,是個不知恐懼為何物的勇士。當他發現敵軍的蹤影時,總是會興奮的咆哮一聲,然後摩拳擦掌一番,而下一瞬間便像箭似地衝向敵人的陣營裏,我想攔他都攔不住。
經過四、五次的戰場體驗之後,敵軍,也就是伊賀忍者,光是看到這個穿紅色大鎧的身材高大的武將的身影,就已嚇得抱頭鼠竄,聞風而逃了。
此次作戰的主要目標為伊賀忍者在大森山上修建的大森城,說是城,其實就是一個大雜院。
我帶著五百人留守在山腰上,以阻止敵人援軍的到來。
大森山自上而下就這麽一條還算平坦的路,走別的路的話,那要七繞八繞,要耽擱好幾倍的時間,我想,就算是伊賀忍者再怎麽神通廣大,也不可能從我這裏飛過去吧。
至於山上的大森城,我交給前田慶次三百多人前去將之攻下,因為城裏的忍者隻有百十來個,所以前田慶次應該不會太費力。
當城裏的忍者在那裏苦苦思索著如何將信鳥放出去向山下的同伴們求援時,前田慶次的部隊已經打破了城門,與城裏的敵人展開了激戰。
而在山腰上,忍者最終還是攻了上來,大森山上出現了比往年都要多的腥風血雨。
此刻,我已是一位英勇無比、銳不可當的武將了。。。。。。呃,有點誇張是不?不過我確實已經慢慢有了自己的名氣。
值得一提的是,我正慢慢由“勇力”型的武將,轉換成“軍師”型武將,每當我披荊斬將之後,總是會慎重其事地檢討自己所運用的策略,盡管有時候我什麽主意也沒有想過。
盡管如此,敵人仍然曾經數度攻到我的麵前。所幸在危急之際,我身邊的近衛旗本們還算盡心盡責,願意為我賣命,再加上我自己的武藝修為,所以得以一次次的化險為夷。
“來吧!忍者們!本大爺我已經等你們很久了。”
騎在馬上的我以武將特有的尖銳的聲音叫道,按著又運用那高超的劍法撂倒來襲之敵軍。
即使麵對如此緊急的情況,跨坐在戰馬上的我仍然指揮若定。
七月二十六日這天,大森城主藤林十兵衛為攻城的士兵所殺,首級並被當作戰利品送給我,至此大森城終於落入織田軍的手中。
在這場圍城之戰裏,除了伊賀領袖,上忍藤林保豐的祖弟藤林十兵衛之外,伊賀忍者還損失了秋田大藏及高山外記等兩名戰將,他們的實力已經快要達到上忍了。
雖然與藤林保豐一向不和睦的高山外記一度想要在開戰之前掏出伊賀國的,但是最後仍然決定隨軍出征,並且與秋田先後戰死沙場。
同樣是戰國之世的拿刀混飯吃的人,命運卻有很大的差別。
比如說這些忍者,有些人光是躲在草叢中,就莫名其妙地被人取去首級;有些人因為不慎絆倒而被不知名的士兵奪去性命;當然,也有人得天獨厚而在戰場上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小五郎,”父親盯著我獻上的藤林十兵衛的腦袋,“從進入伊賀國到今天,我們打了多少仗了。”
“父親,你是指整個大軍,還是專指本家一部?”
“當然是本家了。”
“我們至今已經跟伊賀忍者交手有三十多場了,但是正麵成規模的作戰隻有五次,以和人對我們大多是小規模的偷襲。”
“那麽你呢?有什麽戰果沒?”
“如果非要我說的話,我覺得我們在人數上麵遠遠多於敵人,所以得到的戰果也是沒有什麽太大的價值的。”
“你是瞧不起這些忍者嗎?”
“是的,無論從戰術上,而是從戰略上,我都找不出他們有什麽能讓我敬佩的地方。”
“那麽。。。。。。沒事了,你下去吧。”
“是。”
。。。。。。
明智軍在取得大森城,並且補充糧食之後,隨即發兵包圍了伊賀國南部重鎮——水門城。
當時的水門城主正是與百地丹波守三太夫,服部半藏正成並成為“三忍”的藤林長門守豐保。
這座城的守軍稍微多了那麽一點,大概因為城主是個“大人物”吧。
這座城稍微麻煩了一點,忍者們的抵抗非常強烈,明智軍雖然有三千人之眾,卻死活打不下這做不到千人的小城。
第二天的中午,丹羽長秀的人馬趕來支援。
織田信長經常會有其他人所想象不到的”盤算”,在他的眼中,戰爭是經營一群不可思議之人類集合體的事業。
由於這項事業在在伊賀國內的貧瘠狹小的土地上已無發展餘地,因此他在開戰前訂定了隻有三個月的作戰計劃,詳細規劃這三個月內的活動範圍。
丹羽長秀和父親大概都清楚地感受到了織田信長的計劃,於是速戰速決成為了作戰的第一要求,不過這座水門城卻相當堅固,戰事一直持續到了八月三日那天,以藤林長門守的切腹自盡為標誌而結束。
同時,別的戰線上織田家的部隊以破竹之勢攻克銀山城、蒔繪城,八木城等伊賀忍者的重要據點,在破城的同時,取得城內的所有糧食並殘忍的屠殺了當地的所有百姓。
織田軍各部憑著高昂的士氣一舉攻下了一座座城,其意氣風發之勢自不待言。
按照原先的計劃,他們在九月上旬才會來到此地。然而如今才隻是八月初,他們就已經驅散了前來抵抗他們的忍者,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撲向了伊賀忍者的最後一個據點太口。
“主公,看來你所訂定的三月滅亡伊賀計劃可望提早實現喔!怎麽樣,你還滿意吧?”
“不,蘭丸,我沒有任何滿足感可言。。。。。。我想打完了太口之後,就到此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