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小五郎身穿一件黑色鎧甲,頭戴銀盔,前立為十字架,他策馬行來。


    他仰頭看著已經破敗的,忍不住【讚歎】道:


    【好一座神社啊!】


    明智小五郎【嘖嘖稱讚】,旋即目光一轉,回到策馬下令道:


    【大家聽好!用最快的速度,修出一道堅固的防線出來,我們要在這裏和打一場大仗!】


    明智小五郎十分清楚,熊若宮——熊邸——鬆田,在這三點一線的位置上,險情難測的平原地帶使得敵人的右翼難以攻破,但其左翼卻有被迂回包抄的某種機會。盡管敵左翼防線位於令人討厭的平原。


    因此他判定,取得成功的唯一辦法是對敵人左翼和左翼中心實施攻擊,尤其要猛擊左翼末端和熊若宮與熊邸之間的要點。?


    為了實現這一決心,織田軍【偽裝計劃】從打敗了高倉采女的細穀以兩路縱隊前進;隨時準備衝擊敵人的防線。


    前衛部隊的三個備隊和擁有兩個擁有五百人的長槍備隊,由自己親自指揮;


    左翼部隊(負責掩護工作,稍稍提前行動)的三個騎兵備隊和越後軍的七八百人,由越後軍的將領們指揮;


    其餘的足輕部隊為左翼,由瀨尾大輔等織田係將領指揮。


    這種部署看上有些讓難以理解,但仔細看看便會覺得很明了————前衛的明智小五郎本隊和左翼的越後軍,負責衝擊熊若宮,以掩護右翼的進軍。


    而右翼的目的,則是直奔鬆田,南下突擊敵人的左翼!


    聲東擊西,或者說,這是東方版的【戰術】!


    織田軍的南下行動未被伊達軍察覺。


    伊達輝宗也好,鬼庭左月齋也好,他們顯然都對形勢缺乏了解。


    他們認定明智小五郎的目標是要切斷伊達軍在熊邸的交通線,所以織田軍已經溜走了。


    但是右翼的遠藤父子沒有這種錯覺。因為戰敗逃回的遠藤宗信,他即便是在黑夜中,也能夠看到明智小五郎的一些騎兵。這些騎兵是明智小五郎為了欺騙對方而留在熊若宮的山丘上的。


    聽完兒子的報告之後,遠藤基信認為。不但認為織田軍肯定會發動進攻,而且認為進攻矛頭是對著他的,於是他立即向伊達輝宗請求增援。


    起初這一要求被拒絕,但是經再三請求,並不是太擅長於軍事的伊達輝宗終於同意從戰線中部抽調一些預備隊。從左翼抽調一些騎兵去增援他。


    一旦援軍到達,處在熊若宮的明智小五郎,將不得不以區區兩千人馬,直接麵對伊達軍的近四千官兵。


    但這正是明智小五郎所想要的,敵人越是重視自己,這在無形之中,對鬆田的注意力,就會下降幾分。


    因此,當明智小五郎準備展開一個在後世看來,非常典型的【斜擊】隊形攻擊伊達軍宿老須田伯耆和內馬場左衛門的左翼時。伊達軍右翼的一部分和預備隊的很大一部分卻遠在四五裏之外。


    須田伯耆所部,鐵炮不多,就命令手下人先用弓箭迎擊,反正對手的步兵足輕,行進速度並不快。


    織田軍先鋒,鳴海勝三郎策馬奔跑,揮舞著手中的馬上槍,將射來的弓箭撥開。他一馬當先,怒吼道:


    【弟兄們!不要怕!殺!】


    遭遇到這樣的情況,不能膽怯。更應該殺過去。


    唯有殺戮,才能發泄心中的怒火。


    【殺!殺!殺!】


    【殺!殺!殺!】


    。。。。。。


    近四千步兵,大聲回應著。


    頃刻間,如滾滾雷聲般的怒吼聲在戰場上響起。令人聞聲而色變。伊達家的譜代家臣須田伯耆聽見後,臉上露出驚詫的神情,好家夥,這才是一支精銳之師啊!原來幕府的軍隊就是這個樣子啊,難怪能夠奪取天下!


    行軍打仗,進退有度。指揮統一,對於這樣的軍隊,為伊達家打了一輩子仗的須田伯耆也是嘖嘖稱讚。


    最前麵的幾個人嘶聲吼叫,揮舞著手中的長槍或者打刀,將射來的弓箭磕飛,快速往前麵衝去。


    【噠!噠!。。。。。。】


    轟隆隆的腳步聲越來越大,步兵衝鋒的速度越來越快。


    弓箭用於遠程射擊,當兩邊的距離逐漸縮短,就會失去威力。


    不過,須田伯耆已經有了充分的安排,根本不懼鳴海勝三郎率領的步兵。他望著快速衝鋒的足輕,嘴角閃過一抹冷笑,幕府的織田軍,今日便要留在這裏,成為過往的曆史。


    隻是,須田伯耆的笑容還沒來得及斂去,就臉色大變。


    【糟了!敵人竟然有鐵炮,快,往後退!】


    戲誌才大吼一聲,趕忙和須田伯耆一起往後撤去。


    內馬場右衛門看見前方的情況,也是臉色大變,他大吼道:


    【豎起大楯,豎起大楯!】


    內馬場大吼的時候,快速從士兵手中奪過一麵大大的【盾牌】,一手持刀,一手拿著【盾牌】。


    【大楯】這種類似於盾牌一樣的兵器,流行於平安時代以及南北朝,但是到了戰國早期,它就已經被淘汰的差不多了,也就是像伊達家這樣的古老家族,才會使用這種古老的兵器。


    以鳴海勝三郎為首,所有的騎兵竟然從戰馬的兜囊中取出一杆鐵炮。。。。。。


    鐵炮本身並不可怕,但如果對方同時拿出四五百挺鐵炮呢?!


    自從織田軍開赴越後以來,由於遇到的對手並不強,武海一戰中甚至沒有太多表現,所以很少用鐵炮殺敵,都是選擇直接衝殺。


    【噗!噗!】


    彈丸的力道非常大,比弓箭厲害很多。弓箭密集射出的時候,並不像單一的射向某個士兵,它的力道勢必要削弱很多,所以射在鎧甲上很難穿透,即使穿透鎧甲也難以射死衝鋒的敵人身上。然而,彈丸卻不同,射下來後,隻要是射中士兵,瞬間破開鎧甲,刺入血肉中。


    密集的彈丸落下,就聽見連綿不斷的悶響聲傳來。


    【啊!!!】


    一個個士兵躺在地上,不停地翻滾嘶吼著。


    他們神色猙獰,有被射中臂膀的,又被射中大腿的,甚至有被射中麵頰的,總之被射中的士兵非常痛苦,情況慘淡。


    順便多說一句,這個時代的鐵炮,也就是火繩槍,因為是散裝的關係,所以打出去的傷害範圍不是像電影裏那樣一個小洞,而是一個大洞,類似於散彈槍一般。


    所以很多士兵並沒有被打中要害,卻因為一處傷口而活活疼死。


    一輪彈丸過後,鳴海勝三郎率領足輕衝了上來。


    彈丸的充填需要時間,鐵炮足輕不可能連續不斷地投擲彈丸。


    雖然彈丸的力量非常大,殺傷力也很強,可畢竟和弓箭一樣,都屬於遠程射擊,射擊出去殺敵的,而且彈丸要借助不斷填充後,才能蓄足力量投擲出去。


    所以足輕射擊一輪後,就已經衝到敵陣的士兵中。


    須田伯耆神色冷靜,見鐵炮足輕衝來,大吼道:


    【迎敵,迎敵!】


    話音落下,手持大楯的士兵快速調整隊形,用大楯擋在身前,擋住衝來的鐵炮足輕。在大楯上方,還有一柄柄長槍探出,鋒利的長槍耀眼無比,發著森冷的光芒。


    轉瞬間,兩軍交鋒。


    當雙方接觸後,須田伯耆又大吼道:


    【不要慌!列陣!】


    命令下達,手持大楯的士兵分散開來,竟然變成兩個圓陣,一左一右。


    很顯然,這樣的圓陣是早就安排好的,隻要須田伯耆審時度勢,看準時機後下達命令,就可以讓麾下的士兵分開來。鳴海勝三郎領兵殺進去,馬上槍左右連刺,槍尖閃爍著點點寒星,帶走一個個士兵的性命。


    鳴海勝三郎時黑母衣眾出身,槍法精湛,能快速磕飛長槍,卻並不代表麾下的士兵都能如此。


    【噗!噗!】


    足輕衝過來後,大楯擋住鐵炮足輕的衝鋒。與此同時,一杆杆長槍從大楯縫隙中,或者是大楯上方戳了出去,長槍戳入足輕肚腹中,直接殺死足輕。從大楯下方戳出去的長槍用鉤鐮形狀的利刃勾住馬腿,猛地一拉,便削斷了足輕。


    【籲籲!!】


    足輕被長槍傷到,不斷地大聲嘶鳴,慘叫連連。


    一個個織田士兵被長槍戳中身體,或者是被砍斷了大腿!


    摔倒在地上,濺起一地的塵土,前麵的人摔倒後,後麵的人也跟著摔倒下來。


    當足輕落地上,麵臨的則是一柄柄鋒利的長槍。


    無情殺戮,非常慘烈。


    幾百名大楯兵,一一排列開來,組成了一支龐大的隊伍。當鐵炮足輕殺進去後,士兵有著大楯的抵擋,足輕的野蠻衝撞再也不能逞威,無法快速突破士兵的阻擋,一個個官兵被探出去的長槍戳中,最終摔倒在地上。


    一個個官兵倒下,堆積起來,使得鐵炮足輕變得混亂起來。


    【噗!噗!。。。。。。】


    長槍刺入血肉的聲音不斷傳來,令人心悸。


    從戰馬上摔倒在地上的士兵來不及出手,就被長槍刺死。鳴海勝三郎眼見大軍被阻,又有無數的長槍和大楯抵擋,心中也有些焦急了。


    很顯然,所有的布置都是專門針足輕的。


    鳴海勝三郎目光一掃,看見須田伯耆和內馬場右衛門在前方,怒吼道:


    【膽敢反抗幕府的亂臣賊子,受死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雲州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斬無赦2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斬無赦21並收藏雲州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