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台吉問了話以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立刻離開了座位,走到殿中空地上打千跪下。
這三個人,眼下都封了郡王的爵位,早就剃發結辮,留了金錢鼠尾,不過此時三人都戴著滿清樣式的暖帽,看起來倒也沒有那麽詭異。
孔有德身材魁梧,相貌粗豪,國字臉,絡腮胡,濃眉大眼,看起來也是儀表堂堂。
耿仲明則是中等身材,刀條臉,高顴骨,額頭和顴骨處都有刀疤,臉上眉毛稀疏,細長眼,鷹鉤鼻,八字須,看起來陰鷙殘忍。
<a id="ads" href="http:///"></a>
而尚可喜卻是有點圓滾滾的五短、三粗、矮胖身材,臉型也是圓的,臉上隨時帶著若有若無的微笑,長得倒是慈眉善目、一團和氣。
且說這三個人,聽了黃台吉點他們的名,迅速上前跪下,還有那個黑壯漢子石廷柱,聽了黃台吉的問話,也趕緊小跑著出列,上前甩了甩馬蹄袖,與三順王並排跪在了地上。
但是,這幾個人雖然齊刷刷地並排跪著,卻是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沒有一個人先開口說話。
“此次出兵,迄今為止,已有兩個多月,前番攻打錦州不下,如今攻打鬆山小城又遷延多日,耗費糧草無算,我滿洲披甲和漢軍士卒累計傷亡數千員,所獲卻隻有十餘處屯堡、敵台。與去歲入冬繞道蒙古地方,南下明國境內之大軍相比,你們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黃台吉看見這幾個他所倚重的漢軍重將都不說話,知道鬆山城可能一時半會兒還是打不下來,也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了。
“如今大軍吃用的糧草被燒,我們已經不能再此地多做停留了!幸得前數日,朕曾令禮親王押運糧草,分送錦州、鬆山、杏山、塔山軍前,各部若是省吃儉用,當能再支持十天左右!十天之內,若是還不能攻下鬆山,則大軍就要班師回盛京了!”
黃台吉說到這裏,又看著跪在地上的三順王和石廷柱,對他們說道:“班師之前,你們要抓住時機,再發動幾次猛攻!天佑兵、天助兵若能破城,朕晉升你們為親王!烏真超哈營若能率先破城,人人皆升三等爵!”
黃台吉說完這話,大殿之中一片嘩然,尤其是以武英郡王阿濟格和饒餘郡王阿巴泰兩個人的聲音最大。
當初封賞三順王郡王爵位的時候,就在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之中引起了巨大的非議,現在黃台吉又說,隻要拿下鬆山城,就要晉封這三個人為親王爵,當下人人都是眼紅。
為什麽現在人人都對三順王羨慕嫉妒恨?
實在是因為這三個人投降了滿清之後,到現在,也沒有立下什麽赫赫的戰功,甚至到現在為止,連一座像樣的城池也沒有打下來。
而阿濟格、阿巴泰兩人早已攻下明朝城池無數了,雖然攻下城池後,都是殺燒搶掠一番就撤退,不曾長期占領,可是畢竟戰功赫赫,而他們到現在,也不過是郡王。
黃台吉說了話,也向三順王和石廷柱許了願,看見麵前的王公大臣們一片嘩然,一副不服不忿的樣子,心裏一陣煩躁,看著阿濟格、阿巴泰,又說道:
“今日會議之後,武英郡王即返回塔山軍前,饒餘郡王返回杏山軍前,約束部伍,多派探馬南下,再設伏等候十日,若十日寧遠明國援軍不至,你們即緩緩而退,直接班師!
“至於禮親王,今日你就率領本部兵馬,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四人,一同前往鬆山軍前,主持大局!務必用力督促各部奮力攻城!
“多羅貝勒尼堪,今日即從你部下鑲黃旗巴牙喇營裏,挑選一批阿禮哈超哈,往小淩河河口查勘!若是發現那個寧遠先遣營的蹤跡,立即督率鑲黃旗巴牙喇將之消滅!萬不能任由那個寧遠先遣營在小淩河口屯駐,又或者讓他們活著溜走!
“若是這一次,這支明軍先遣營真從海上來,卻又任他們來去自如,將來我大清遼東海岸,豈不是要處處設防,處處備禦,永無寧日了嗎?!”
黃台吉自己的心裏,現在基本上已經確定,這個所謂的“寧遠先遣營”一定是從海上來的,因為正如禮親王代善所說,除此之外,別無合理的解釋了。
可是也正因為他有了這個判斷,所以才讓他更加心煩,若是明軍嚐到了,走海路偷襲的甜頭,將來遼東海岸那麽遼闊,他可是防不勝防啊!
前些年,他好不容易費勁了心機,讓明朝自己廢了盤踞海上的東江鎮,現如今要是再冒出來一個這樣的隊伍來,他的攻伐明朝方略,就又得延後了。
從後半夜接到糧草大營被燒的敵情,到召集各路兵馬統帥議事,再到最後徹底冷靜下來,做出這些決定,也不過才三個時辰而已。
可是前前後後的這個賬,黃台吉在心裏卻算得非常清楚——這個什麽寧遠先遣營固然不足慮,但是他們開了個壞頭,所以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堅決把這一股明軍剿滅,絕不能開了讓明軍再從海路北上偷襲的口子。
黃台吉做出決定之後,立刻散了議事的大帳,領了旨意的各人自是奔赴各自的營地,緊鑼密鼓地去執行黃台吉的決定去了。
多羅貝勒尼堪,現在是鑲黃旗的管旗大臣之一,這一次南下,他領著滿洲鑲黃旗旗下最精銳的巴牙喇營隨行。
巴牙喇兵在努爾哈赤的時代,是一個外出征戰的時候才臨時組織起來的精銳戰兵營頭,專門護衛在韃子首領或者王公親貴的身邊,有點類似於明軍將領的私兵家丁。
可是,隨著後金崛起並立國,巴牙喇兵由戰時精選八旗“旗丁”組成的臨時營頭,逐漸演變成了從八旗旗下抽調精銳組成的一個常備營頭,由各旗旗主本人直接掌管,或者由本旗旗主信任之人代領。
到了黃台吉的時代之後,各旗的巴牙喇營日漸擴大,人數不斷增多,精銳程度也開始有了參差不齊,於是在大軍外出征戰的時候,黃台吉又下令,讓各旗從自己的巴牙喇營裏再次精選那些最精銳善戰的巴牙喇,充任大軍前鋒!
而這樣一批精中選精、優中選優的巴牙喇兵,就叫做“噶布什賢超哈”!
說白了,這些東西都是跟著明朝官軍學來的,所謂“噶布什賢超哈”,有點類似遼東-邊軍裏麵的夜不收隊伍。
不過,現在滿洲八旗的“噶布什賢”超哈,由於各旗的人數都不多,所以還沒有單獨成立營頭,在隸屬關係上,仍然歸屬各旗巴牙喇營,隻算是各旗巴牙喇營的前哨兵。
且說多羅貝勒尼堪,領了黃台吉的旨意,回到自己營中,預備安排一支“噶布什賢超哈”前往小淩河的河口哨探,恰好遇到了從錦州西邊巡哨歸來、交回令牌的阿爾薩蘭。
尼堪當即向他傳達了黃台吉的旨意,又令阿爾薩蘭帶著巡哨歸來的這一支“噶布什賢超哈”往東,先去探看究竟。
世事就是這麽奇怪,這麽巧合,原本曆史上那個楊振遭遇過的阿爾薩蘭這支“噶布什賢超哈”,這一次,又朝他去了。
阿爾薩蘭率領的這支“噶布什賢超哈”,人數其實並不多,不過才一百六十人,也就是半個多牛錄而已,但在曆史上,他們卻擊潰了楊振率領的救援隊伍。
不僅最終在呂洪山下殺了楊振和李祿,而且還在擊潰楊振所部之後的追擊中,又殺了徐昌永,俘虜了祖克勇。
這支“噶布什賢超哈”的精銳悍勇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當阿爾薩蘭領了軍令,帶著麾下一百六十個“噶布什賢超哈”出了鬆山大營往東,策馬疾行而去的時候,楊振對這個曆史上自己“命中克星”的到來,還一無所知。
這三個人,眼下都封了郡王的爵位,早就剃發結辮,留了金錢鼠尾,不過此時三人都戴著滿清樣式的暖帽,看起來倒也沒有那麽詭異。
孔有德身材魁梧,相貌粗豪,國字臉,絡腮胡,濃眉大眼,看起來也是儀表堂堂。
耿仲明則是中等身材,刀條臉,高顴骨,額頭和顴骨處都有刀疤,臉上眉毛稀疏,細長眼,鷹鉤鼻,八字須,看起來陰鷙殘忍。
<a id="ads" href="http:///"></a>
而尚可喜卻是有點圓滾滾的五短、三粗、矮胖身材,臉型也是圓的,臉上隨時帶著若有若無的微笑,長得倒是慈眉善目、一團和氣。
且說這三個人,聽了黃台吉點他們的名,迅速上前跪下,還有那個黑壯漢子石廷柱,聽了黃台吉的問話,也趕緊小跑著出列,上前甩了甩馬蹄袖,與三順王並排跪在了地上。
但是,這幾個人雖然齊刷刷地並排跪著,卻是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沒有一個人先開口說話。
“此次出兵,迄今為止,已有兩個多月,前番攻打錦州不下,如今攻打鬆山小城又遷延多日,耗費糧草無算,我滿洲披甲和漢軍士卒累計傷亡數千員,所獲卻隻有十餘處屯堡、敵台。與去歲入冬繞道蒙古地方,南下明國境內之大軍相比,你們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黃台吉看見這幾個他所倚重的漢軍重將都不說話,知道鬆山城可能一時半會兒還是打不下來,也就不再糾結這個問題了。
“如今大軍吃用的糧草被燒,我們已經不能再此地多做停留了!幸得前數日,朕曾令禮親王押運糧草,分送錦州、鬆山、杏山、塔山軍前,各部若是省吃儉用,當能再支持十天左右!十天之內,若是還不能攻下鬆山,則大軍就要班師回盛京了!”
黃台吉說到這裏,又看著跪在地上的三順王和石廷柱,對他們說道:“班師之前,你們要抓住時機,再發動幾次猛攻!天佑兵、天助兵若能破城,朕晉升你們為親王!烏真超哈營若能率先破城,人人皆升三等爵!”
黃台吉說完這話,大殿之中一片嘩然,尤其是以武英郡王阿濟格和饒餘郡王阿巴泰兩個人的聲音最大。
當初封賞三順王郡王爵位的時候,就在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之中引起了巨大的非議,現在黃台吉又說,隻要拿下鬆山城,就要晉封這三個人為親王爵,當下人人都是眼紅。
為什麽現在人人都對三順王羨慕嫉妒恨?
實在是因為這三個人投降了滿清之後,到現在,也沒有立下什麽赫赫的戰功,甚至到現在為止,連一座像樣的城池也沒有打下來。
而阿濟格、阿巴泰兩人早已攻下明朝城池無數了,雖然攻下城池後,都是殺燒搶掠一番就撤退,不曾長期占領,可是畢竟戰功赫赫,而他們到現在,也不過是郡王。
黃台吉說了話,也向三順王和石廷柱許了願,看見麵前的王公大臣們一片嘩然,一副不服不忿的樣子,心裏一陣煩躁,看著阿濟格、阿巴泰,又說道:
“今日會議之後,武英郡王即返回塔山軍前,饒餘郡王返回杏山軍前,約束部伍,多派探馬南下,再設伏等候十日,若十日寧遠明國援軍不至,你們即緩緩而退,直接班師!
“至於禮親王,今日你就率領本部兵馬,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四人,一同前往鬆山軍前,主持大局!務必用力督促各部奮力攻城!
“多羅貝勒尼堪,今日即從你部下鑲黃旗巴牙喇營裏,挑選一批阿禮哈超哈,往小淩河河口查勘!若是發現那個寧遠先遣營的蹤跡,立即督率鑲黃旗巴牙喇將之消滅!萬不能任由那個寧遠先遣營在小淩河口屯駐,又或者讓他們活著溜走!
“若是這一次,這支明軍先遣營真從海上來,卻又任他們來去自如,將來我大清遼東海岸,豈不是要處處設防,處處備禦,永無寧日了嗎?!”
黃台吉自己的心裏,現在基本上已經確定,這個所謂的“寧遠先遣營”一定是從海上來的,因為正如禮親王代善所說,除此之外,別無合理的解釋了。
可是也正因為他有了這個判斷,所以才讓他更加心煩,若是明軍嚐到了,走海路偷襲的甜頭,將來遼東海岸那麽遼闊,他可是防不勝防啊!
前些年,他好不容易費勁了心機,讓明朝自己廢了盤踞海上的東江鎮,現如今要是再冒出來一個這樣的隊伍來,他的攻伐明朝方略,就又得延後了。
從後半夜接到糧草大營被燒的敵情,到召集各路兵馬統帥議事,再到最後徹底冷靜下來,做出這些決定,也不過才三個時辰而已。
可是前前後後的這個賬,黃台吉在心裏卻算得非常清楚——這個什麽寧遠先遣營固然不足慮,但是他們開了個壞頭,所以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堅決把這一股明軍剿滅,絕不能開了讓明軍再從海路北上偷襲的口子。
黃台吉做出決定之後,立刻散了議事的大帳,領了旨意的各人自是奔赴各自的營地,緊鑼密鼓地去執行黃台吉的決定去了。
多羅貝勒尼堪,現在是鑲黃旗的管旗大臣之一,這一次南下,他領著滿洲鑲黃旗旗下最精銳的巴牙喇營隨行。
巴牙喇兵在努爾哈赤的時代,是一個外出征戰的時候才臨時組織起來的精銳戰兵營頭,專門護衛在韃子首領或者王公親貴的身邊,有點類似於明軍將領的私兵家丁。
可是,隨著後金崛起並立國,巴牙喇兵由戰時精選八旗“旗丁”組成的臨時營頭,逐漸演變成了從八旗旗下抽調精銳組成的一個常備營頭,由各旗旗主本人直接掌管,或者由本旗旗主信任之人代領。
到了黃台吉的時代之後,各旗的巴牙喇營日漸擴大,人數不斷增多,精銳程度也開始有了參差不齊,於是在大軍外出征戰的時候,黃台吉又下令,讓各旗從自己的巴牙喇營裏再次精選那些最精銳善戰的巴牙喇,充任大軍前鋒!
而這樣一批精中選精、優中選優的巴牙喇兵,就叫做“噶布什賢超哈”!
說白了,這些東西都是跟著明朝官軍學來的,所謂“噶布什賢超哈”,有點類似遼東-邊軍裏麵的夜不收隊伍。
不過,現在滿洲八旗的“噶布什賢”超哈,由於各旗的人數都不多,所以還沒有單獨成立營頭,在隸屬關係上,仍然歸屬各旗巴牙喇營,隻算是各旗巴牙喇營的前哨兵。
且說多羅貝勒尼堪,領了黃台吉的旨意,回到自己營中,預備安排一支“噶布什賢超哈”前往小淩河的河口哨探,恰好遇到了從錦州西邊巡哨歸來、交回令牌的阿爾薩蘭。
尼堪當即向他傳達了黃台吉的旨意,又令阿爾薩蘭帶著巡哨歸來的這一支“噶布什賢超哈”往東,先去探看究竟。
世事就是這麽奇怪,這麽巧合,原本曆史上那個楊振遭遇過的阿爾薩蘭這支“噶布什賢超哈”,這一次,又朝他去了。
阿爾薩蘭率領的這支“噶布什賢超哈”,人數其實並不多,不過才一百六十人,也就是半個多牛錄而已,但在曆史上,他們卻擊潰了楊振率領的救援隊伍。
不僅最終在呂洪山下殺了楊振和李祿,而且還在擊潰楊振所部之後的追擊中,又殺了徐昌永,俘虜了祖克勇。
這支“噶布什賢超哈”的精銳悍勇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當阿爾薩蘭領了軍令,帶著麾下一百六十個“噶布什賢超哈”出了鬆山大營往東,策馬疾行而去的時候,楊振對這個曆史上自己“命中克星”的到來,還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