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鬆山城,原是鬆山堡,是廣寧中屯所這個千戶所的駐地。
在大明朝國力尚可時構築的遼東“城堡墩台”四級防禦體係裏麵,這個鬆山堡原本處在第二等的位置上。
到了天啟年間,大明在遼東地區的軍事實力日益萎縮,防禦縱深不斷後撤,鬆山堡的戰略位置逐漸開始凸顯,因此不斷擴建。
到了崇禎年間,錦州城成了遼西門戶,與錦州城頓成犄角之勢的鬆山堡,終於一步步擴建為了鬆山城。
不過即便如此,鬆山城也跟錦州城沒法比,戰略地位沒法比,城池大小也沒法比。
若是按照後世的算法,鬆山的南城牆以南城門所在為中心,往東、往西各自長約兩百米上下。
整個南麵城牆,東西全長大約有五百米左右。
至於它的形製,幾乎跟遼西地區大明朝的其他城池一樣,都是四四方方、對稱整齊的正方形。
根據這個形製,楊振在心裏默默計算了一下,若以南城牆長約五百米計算的話,環繞整個小城的一圈城牆,算下來約有兩千米長,也就相當於周長四裏地了。
這個規模,當然不算大,別說比不上錦州城的規模了,就連寧遠城它也比不上。
可是仔細想想,這個鬆山城卻也不算太小,至少比起南邊的杏山、塔山、連山這些依山而建的堡城來說,已經算是大了不少了。
單以楊振先遣營現在的情況而論,若是在戰後論功行賞,他能夠順利入主這樣一座城池,塔基很知足了。
而且,這也已經是他現有力量能做到的極限了。
鬆山城整座城池,除了北門內建有一座小型的甕城之外,東、西、南三座城門都是在城牆下直接開的拱形門,並沒有甕城。
因此,從南門進了城門洞,裏麵直接就是街市。
當然了,楊振跟著金國鳳進城的時候,南門內的街市已經半成廢墟了,隻是勉勉強強都能看出街道的樣子。
城內聚眾迎接的人群,在城門口進行了一個短暫的歡迎之後,很快就散去了,而且分散到了南門內已經半成廢墟的斷壁殘垣之中,收拾著各家各戶各類鋪子裏幸存的家當。
南門、北門是鬆山城的兩座大門,北門外有一條小沙河,是小淩河的支流之一,北門內又有甕城,不好攻打。
所以,一開始,圍攻鬆山城的韃子軍隊主攻的就是南門,大量的紅夷大炮將南城城牆打的傷痕累累,城頭的垛口馬麵也被摧毀了不少。
連帶著南門內的街市,也被打進來的成百上千發幾十斤重的實心炮彈,給打得牆倒屋塌,半成廢墟了。
一些廢墟之中,還半掩半埋著沒有來得及收拾的屍體。
楊振騎著馬,緊緊跟在策馬前行的金國鳳身後,看著眼前的這一切,不由自主地暗自心驚,他沒有想到女真韃子現在的火炮威力,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相比起來,他隨營攜帶的什麽虎蹲炮、佛郎機,在韃子的紅夷大炮麵前,實在是有點小巫見大巫,根本算不得什麽了。
沿著南門內直通北門的街道往北走,沒過多久,他們就來到了鬆山城的樞紐地帶,也就是鍾鼓樓所在的位置。
這個位置,也是鬆山城裏兩條主幹道路垂直交匯的十字路口,往北直走是北門,往東直走則是東門,往西直走則是西門。
而從鍾鼓樓一帶往北,或者往東,街市房屋還都是完好的,往西看去,情景與楊振從南門進來時看到的差不多,都是房倒屋塌、一片狼藉。
不知道是當年設計建城的人早就考慮到了戰時可能發生的情況,還是說單純就是金國鳳他們的運氣使然,鬆山城內的官衙、宮廟、兵營和倉庫,絕大多數都集中在鬆山城內的東北區域,即北門內和東門內。
這片相對比較重要的區域,在曆經了兩個來月的鬆山攻防戰之中,居然基本上保持了戰前的麵貌。
就在鍾鼓樓下,金國鳳在馬上回頭對楊振說道:“楊兄弟!方才南門內的情況,你也都看到了,已經沒有像樣的地方給先遣營駐紮了!
“西門內的情況,也是一樣!與南門相比,這半個多月來,韃子主攻西門,破壞更甚!城中的弟兄,眼下大部主要駐紮在西門!你們遠來辛苦,看起來也是亟待休整,我意安排在城內廟宇暫住,你看如何?”
<a id="ads" href="http:///"></a>
楊振聽見金國鳳回頭問話,立即抬頭回答:“兄弟所部人馬,現有入城將士二百六十一人!另有一支炮隊和傷兵百餘人在後頭,預計午後未時能到!先遣營全營合計也就剩下這麽三百來人了!”
楊振說著這話,也隨口長歎了一聲,滿是血、汗和泥土痕跡的臉上,湧現出無限的悲傷落寞。
金國鳳見狀,也是心有戚戚然,知道楊振這一行人,必是九死一生,方得今日到此,當下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請諸位帶著先遣營的人馬,跟我到東門內的城隍廟裏先安頓休整一下吧!城裏條件也是艱難,隻得暫時委屈各位了!”
說完了這話,金國鳳調轉馬頭,從鍾鼓樓下折而往東門內的方向行去。
鬆山小城不大,東門自然不遠,距離鍾鼓樓也就百米,片刻功夫就到了。
到了東門內街道的盡頭處,往右一轉,沒走多遠就到了鬆山城內的城隍廟門口。
金國鳳將楊振一行人領到了這裏,留下自己的長子金士俊領著一隊家丁充當向導和聯絡官,而他自己則與楊振、張得貴、徐昌永、祖克勇告了個罪,隨即告別而去。
城外的韃子大軍剛剛撤退,鬆山城的城防事務依舊千頭萬緒,楊振等人對此也很理解,對金國鳳的安排表達了謝意之後,目送金國鳳一行匆匆離開。
鬆山城裏的城隍廟不大,前後一共才三進院落,安排三百多人駐紮在這裏,還有三百多匹戰馬,自是顯得十分擁擠。
但是現在,鬆山城裏就是這麽個條件,楊振也不能多說什麽,就連最喜歡挑理和抱怨的徐昌永,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麽話可說。
就這樣,接下來的時間裏,楊振、徐昌永、祖克勇各自帶著麾下人馬入駐了一進院落,祖克勇和金士俊的人駐紮在前院裏,徐昌永的百餘人馬駐紮在二進院裏。
至於楊振則帶著麾下已經進城的人馬住進了三進院裏。
好在城隍廟裏,房屋不是很多,但是院裏的空地卻不小,而且種滿了鬆柏之類的樹木,可以用來拴馬。
到了當日下午的未時,前去南門迎接楊珅炮隊和潘文茂彈藥庫人馬的張得貴,終於帶著這些人,也到了城隍廟。
好在城隍廟的大門口,距離東門不遠,城牆下的街道上也沒人通行,祖克勇和徐昌永都把自己無處安置的戰馬,安置在了城下的街巷裏。
張得貴回來一看,自是有樣學樣,立刻叫人把院裏的戰馬拉出去安置了一多半,總算給炮隊和彈藥庫騰出了地方。
就這樣,崇禎十二年三月十二日申時左右,在經過了一番折騰之後,先遣營的人馬總算是進了鬆山城,暫時在城隍廟內外安置了下來。
而楊振也終於有了條件搞了一回特殊,讓嚴三、郭小五、麻六幾個,給自己燒了幾大鍋的熱水,好好地洗了個大澡,搓了搓身上的泥灰和穢物。
又讓楊占鼇上街花錢,先去給自己搜羅了一身換洗的衣物。
到了傍晚,黃昏時分,金國鳳派了次子金士傑過來,邀請楊振和其他先遣營的將領們到鬆山北門內的總兵府鬆山副總兵衙署赴宴,說是給先遣營的將領接風洗塵。
已經多日未曾大碗飲酒、大口吃肉的楊振、祖克勇、徐昌永三人,聽得了這個消息,都是喜笑顏開、心情大好。
楊振當即留下了張得貴、李祿處理營務,然後與祖、徐二將各自帶了幾個親隨,跟著金士俊、金士傑兄弟,騎馬往總兵府去了。
在大明朝國力尚可時構築的遼東“城堡墩台”四級防禦體係裏麵,這個鬆山堡原本處在第二等的位置上。
到了天啟年間,大明在遼東地區的軍事實力日益萎縮,防禦縱深不斷後撤,鬆山堡的戰略位置逐漸開始凸顯,因此不斷擴建。
到了崇禎年間,錦州城成了遼西門戶,與錦州城頓成犄角之勢的鬆山堡,終於一步步擴建為了鬆山城。
不過即便如此,鬆山城也跟錦州城沒法比,戰略地位沒法比,城池大小也沒法比。
若是按照後世的算法,鬆山的南城牆以南城門所在為中心,往東、往西各自長約兩百米上下。
整個南麵城牆,東西全長大約有五百米左右。
至於它的形製,幾乎跟遼西地區大明朝的其他城池一樣,都是四四方方、對稱整齊的正方形。
根據這個形製,楊振在心裏默默計算了一下,若以南城牆長約五百米計算的話,環繞整個小城的一圈城牆,算下來約有兩千米長,也就相當於周長四裏地了。
這個規模,當然不算大,別說比不上錦州城的規模了,就連寧遠城它也比不上。
可是仔細想想,這個鬆山城卻也不算太小,至少比起南邊的杏山、塔山、連山這些依山而建的堡城來說,已經算是大了不少了。
單以楊振先遣營現在的情況而論,若是在戰後論功行賞,他能夠順利入主這樣一座城池,塔基很知足了。
而且,這也已經是他現有力量能做到的極限了。
鬆山城整座城池,除了北門內建有一座小型的甕城之外,東、西、南三座城門都是在城牆下直接開的拱形門,並沒有甕城。
因此,從南門進了城門洞,裏麵直接就是街市。
當然了,楊振跟著金國鳳進城的時候,南門內的街市已經半成廢墟了,隻是勉勉強強都能看出街道的樣子。
城內聚眾迎接的人群,在城門口進行了一個短暫的歡迎之後,很快就散去了,而且分散到了南門內已經半成廢墟的斷壁殘垣之中,收拾著各家各戶各類鋪子裏幸存的家當。
南門、北門是鬆山城的兩座大門,北門外有一條小沙河,是小淩河的支流之一,北門內又有甕城,不好攻打。
所以,一開始,圍攻鬆山城的韃子軍隊主攻的就是南門,大量的紅夷大炮將南城城牆打的傷痕累累,城頭的垛口馬麵也被摧毀了不少。
連帶著南門內的街市,也被打進來的成百上千發幾十斤重的實心炮彈,給打得牆倒屋塌,半成廢墟了。
一些廢墟之中,還半掩半埋著沒有來得及收拾的屍體。
楊振騎著馬,緊緊跟在策馬前行的金國鳳身後,看著眼前的這一切,不由自主地暗自心驚,他沒有想到女真韃子現在的火炮威力,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相比起來,他隨營攜帶的什麽虎蹲炮、佛郎機,在韃子的紅夷大炮麵前,實在是有點小巫見大巫,根本算不得什麽了。
沿著南門內直通北門的街道往北走,沒過多久,他們就來到了鬆山城的樞紐地帶,也就是鍾鼓樓所在的位置。
這個位置,也是鬆山城裏兩條主幹道路垂直交匯的十字路口,往北直走是北門,往東直走則是東門,往西直走則是西門。
而從鍾鼓樓一帶往北,或者往東,街市房屋還都是完好的,往西看去,情景與楊振從南門進來時看到的差不多,都是房倒屋塌、一片狼藉。
不知道是當年設計建城的人早就考慮到了戰時可能發生的情況,還是說單純就是金國鳳他們的運氣使然,鬆山城內的官衙、宮廟、兵營和倉庫,絕大多數都集中在鬆山城內的東北區域,即北門內和東門內。
這片相對比較重要的區域,在曆經了兩個來月的鬆山攻防戰之中,居然基本上保持了戰前的麵貌。
就在鍾鼓樓下,金國鳳在馬上回頭對楊振說道:“楊兄弟!方才南門內的情況,你也都看到了,已經沒有像樣的地方給先遣營駐紮了!
“西門內的情況,也是一樣!與南門相比,這半個多月來,韃子主攻西門,破壞更甚!城中的弟兄,眼下大部主要駐紮在西門!你們遠來辛苦,看起來也是亟待休整,我意安排在城內廟宇暫住,你看如何?”
<a id="ads" href="http:///"></a>
楊振聽見金國鳳回頭問話,立即抬頭回答:“兄弟所部人馬,現有入城將士二百六十一人!另有一支炮隊和傷兵百餘人在後頭,預計午後未時能到!先遣營全營合計也就剩下這麽三百來人了!”
楊振說著這話,也隨口長歎了一聲,滿是血、汗和泥土痕跡的臉上,湧現出無限的悲傷落寞。
金國鳳見狀,也是心有戚戚然,知道楊振這一行人,必是九死一生,方得今日到此,當下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請諸位帶著先遣營的人馬,跟我到東門內的城隍廟裏先安頓休整一下吧!城裏條件也是艱難,隻得暫時委屈各位了!”
說完了這話,金國鳳調轉馬頭,從鍾鼓樓下折而往東門內的方向行去。
鬆山小城不大,東門自然不遠,距離鍾鼓樓也就百米,片刻功夫就到了。
到了東門內街道的盡頭處,往右一轉,沒走多遠就到了鬆山城內的城隍廟門口。
金國鳳將楊振一行人領到了這裏,留下自己的長子金士俊領著一隊家丁充當向導和聯絡官,而他自己則與楊振、張得貴、徐昌永、祖克勇告了個罪,隨即告別而去。
城外的韃子大軍剛剛撤退,鬆山城的城防事務依舊千頭萬緒,楊振等人對此也很理解,對金國鳳的安排表達了謝意之後,目送金國鳳一行匆匆離開。
鬆山城裏的城隍廟不大,前後一共才三進院落,安排三百多人駐紮在這裏,還有三百多匹戰馬,自是顯得十分擁擠。
但是現在,鬆山城裏就是這麽個條件,楊振也不能多說什麽,就連最喜歡挑理和抱怨的徐昌永,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麽話可說。
就這樣,接下來的時間裏,楊振、徐昌永、祖克勇各自帶著麾下人馬入駐了一進院落,祖克勇和金士俊的人駐紮在前院裏,徐昌永的百餘人馬駐紮在二進院裏。
至於楊振則帶著麾下已經進城的人馬住進了三進院裏。
好在城隍廟裏,房屋不是很多,但是院裏的空地卻不小,而且種滿了鬆柏之類的樹木,可以用來拴馬。
到了當日下午的未時,前去南門迎接楊珅炮隊和潘文茂彈藥庫人馬的張得貴,終於帶著這些人,也到了城隍廟。
好在城隍廟的大門口,距離東門不遠,城牆下的街道上也沒人通行,祖克勇和徐昌永都把自己無處安置的戰馬,安置在了城下的街巷裏。
張得貴回來一看,自是有樣學樣,立刻叫人把院裏的戰馬拉出去安置了一多半,總算給炮隊和彈藥庫騰出了地方。
就這樣,崇禎十二年三月十二日申時左右,在經過了一番折騰之後,先遣營的人馬總算是進了鬆山城,暫時在城隍廟內外安置了下來。
而楊振也終於有了條件搞了一回特殊,讓嚴三、郭小五、麻六幾個,給自己燒了幾大鍋的熱水,好好地洗了個大澡,搓了搓身上的泥灰和穢物。
又讓楊占鼇上街花錢,先去給自己搜羅了一身換洗的衣物。
到了傍晚,黃昏時分,金國鳳派了次子金士傑過來,邀請楊振和其他先遣營的將領們到鬆山北門內的總兵府鬆山副總兵衙署赴宴,說是給先遣營的將領接風洗塵。
已經多日未曾大碗飲酒、大口吃肉的楊振、祖克勇、徐昌永三人,聽得了這個消息,都是喜笑顏開、心情大好。
楊振當即留下了張得貴、李祿處理營務,然後與祖、徐二將各自帶了幾個親隨,跟著金士俊、金士傑兄弟,騎馬往總兵府去了。